“那放羊的娃,可知道前方距离温县还有多久?”刘辩三人骑着马朝温县行进,遇到一个村庄的时候,还特意往里面看了看,但是却没有几户人家了!
寻思着问个熟悉这周边地界的人,正巧遇到了一个放羊的孩子!
刘辩在东汉生活的越久,越觉得若是文明不进步实在是影响生活的“质量”。
就像现在,三人骑着马,但是这根本就没有马镫的马匹真让人无从下脚啊!与其说是骑在马上,还不如说是趴在马上,两个腿需要紧紧的夹住马腹才能让自己不掉下去,还得用一个手抓着马鬃或者扶着马背。这也让刘辩很难想想,那些在马上战斗特别厉害的,像吕布那样的人是怎么发挥出自己的实力的,“一只手”战遍群雄!
还有就是这地图啊!真让人头痛!
东汉时地图也被称为“舆图”,当然,舆图还有“疆域”的意思,若说人游学也好,拜访也罢,大多是有个熟识路径的人来引领者,或者是随从那些走商的商人,再者就是乱走了!刘辩没出过深宫,赵云也只是局限在常山国那附近活动,除了二人,虽然戏忠多次行走在河内,但是他本人也没去过温县,更何况他们是从轵县往温县走,温县位于轵县的东边,走起路来还要时刻提防着被人发现,这一路上也耗费了许多日子!
刘辩看到如此不方便的种种,心里暗下决心到了并州之后,一定要把马镫、马蹄铁、沙盘等等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发明出来,这下就能省了很多事,更能提高士卒的战斗力!
刘辩看向那赶着一群羊的孩子,那孩子估摸着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人也长得瘦小,怕是被饿的吧!
那小孩手里拿着一根鞭子,驱赶着羊群往长着绿草的地方去,听到刘辩等人的呼喊,才疑惑的看了过来?
那孩子举起手里的鞭子,向刘辩摇晃起来,刘辩马上懂了那孩子的意思,连忙招手让他过来!
“诸位先生可有什么事?”那孩子也不怕生,张口就是向众人问道。
“你是谁家的孩子,出来放羊啊?”戏忠在一旁开口道。
“小人是李财主家的仆隶!”那孩子声音倒是洪亮。
“李财主?这个时候就有财主这个词了?”刘辩心里疑惑,不过戏忠听到的却是那“仆隶”二字。
仆隶,就是仆人和奴隶的综合词汇,《列子•仲尼》中有言“固不可事国君,交亲友,御妻子,制仆隶。”其中仆隶大致指的就是奴仆奴隶的意思。听了那孩子的话,戏忠看向他的眼神也就有些不一样了。
戏忠心里一叹。在东汉时,仆隶是没有人身自由的,除非有人赎身,不然就要终身为奴为仆,就像后世判处犯人刑罚的时候,就会将犯人家属充作奴婢。看这孩子饿的瘦小,也能知道那家地主是多么的没有人性了,压榨这个孩子。
“我等是来问个路的,不知你可知道温县距离这里还有多远啊?”戏忠张口问道。
“此处距离温县还有三十里左右,一直朝东走就是了!”那孩子不假思索的道。
刘辩到底也是混迹过社会底层的人,看那孩子穿的破破烂烂,身上的“衣服”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孔洞,如此的生活状态下,还怎么度过以后的日子。
恻隐之心一动,刘辩就是停住了脚步,翻身下马,来到那孩子面前。
刘辩现在年纪比那孩子大了几岁,但是那孩子身高只到刘辩的胸口部位,因为营养不良,所以身体就没法好好的发育成长。刘辩看着那黝黑的小手,一手抓着鞭子,另一个手却放在背后。
“小兄弟,那个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刘辩心下疑惑的问道。
那孩子听到,紧忙又把手往后背了背,将手里的东西藏了起来,好像是有什么珍宝一般不让人觊觎。
刘辩见状笑了,想自己坐拥四海的时候,什么都能得到,现在居然连个小孩子手里的东西都得不到了!
“来给我看看吧,你若是给我看一下,我就给你三个饼,看你这样子,怕是还没有吃饭吧!”刘辩诱惑道。
那孩子毕竟是年纪小,抵不住诱惑,犹豫着把手里的那个东西拿了出来,刘辩看他有动作,也让赵云给了那孩子三个饼子,那孩子拿着饼子连忙将两个塞了起来,拿着剩下的一个啃了起来。
在那孩子心里,对方只是想看看自己手里拿着的东西,又不跟自强,更何况还给自己吃的东西,所以也就半推半就的将手里的东西递了出去。
刘辩接过那物,才发现原来是一卷书简。书简上字迹斑驳,而书简的最右边则写着一个“孝”字,“怕是《孝经》吧!”刘辩心里暗道。然后又读了书简内的几句话,才发现原来这书简真是《孝经》。
“这书简你是从哪里得来的啊?”戏忠看这穷苦孩子居然能有《孝经》这本书,心里也是大感这个孩子就算不是视书如命,也是一个求知若渴的人啊!
“是县里杨先生偷偷给我的!”那孩子大口的吃着饼子,差点被噎着,支支吾吾的说个不清楚,刘辩赶忙让赵云给那孩子递水。
“为什么是偷偷的呢?”
“李财主看到我读书就该打我了!”那小孩委屈的说道。
“你都读过什么书啊?”戏忠问道。
“小子父母都不在了,只有我一个人给李财主家做仆隶,没读过什么书,这个《孝经》还是我千求万求从杨先生那里求来的,他说这本书太老旧了,许多字迹都看不清了,然后就送给我了!”那小孩倒是伶俐,说起话来倒是十分流畅。
“那你能不能给我说说这个孝经里的内容啊?”戏忠这是突然动了爱才的心思,想着考校一个这个孩子。
“嘿嘿!”那孩子挠挠头,张口说道:“我也不知道多少东西,只记得一段话,我给先生背背吧!”那孩子道。“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不错不错,那你能不能给我解释解释其中的意思啊?”戏忠继续问道。
“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则,人类从其法则中领悟到实行孝道是为自身的法则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恒不变的规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优势,顺乎自然规律对天下民众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须严肃施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须严厉推行就能得以治理。从前的贤明君主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表现为博爱,人民因此没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民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於人民,於是人民就不争斗;用礼仪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对值得喜好的美的东西和今人厌恶的丑的东西的区别,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诗经》篇中说∶‘威严而显赫的太师尹氏,人民都仰望著你。’”
这一番话可把戏忠给震惊住了,诚然,东汉治《孝经》的家族很多,对《孝经》的理解也很深刻,但是那是几十年上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因为家传博学,才能让后世子弟懂得道理。
但是这个孩子可是身为仆隶,连饭都吃不饱的放羊娃,从他嘴里说出这番话怎么能不让人震惊?
戏忠抿了抿嘴,看向这个孩子的目光已经不是当初的怜悯,而是震惊,甚至说是渴望,这么好的苗子怎么能在这里为人奴隶?
刘辩也是读过《孝经》的人,但是听到这个孩子的见解,心里也是非常震撼,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是因为前世没怎么学习,自己的文学素养什么的都差了许多。
“你这孩子见解不凡,我想让你跟我一起学习,怎么样?”戏忠拉着那孩子的小黑手问道。
那孩子也没反应过来,直被说的一愣一愣的,还是旁边赵云发现了,在那孩子耳边说了一句话。
那孩子连忙跪下大声道:“学生拜见老师!”连忙磕了几个头。
戏忠这才一个心放下,轻声笑着连忙将那孩子扶起,戏忠心里暗道:“这可是块璞玉啊!虽然只是考校了一下《孝经》,但是能有这种理解能力,也算是不凡了,没想到我还能收了一个弟子!”心里想着差点笑出声来。
“还不知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呢?”刘辩也开口问道。
“小子是温县李家村人,名叫王象。”那孩子道。
“王象?王象!”刘辩疑惑一声,突然大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