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也是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的力量之一。中国的古人不但制定了“法”,强制性的制约人们行善戒恶,同时也制定了“礼”,借此教育人们,从思想道德上来规范世人的行为。在精神文明有了很大发展的当代社会,社会道德依然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有效力量之一。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社会的舆论压力是道德规范的约束力量的承载与表现。这种舆论会给违反道德规范的人带来压力,让他在舆论的压力下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但是,如果社会舆论面对的是一个对这种压力毫不在意、无所顾忌的人,这种强大的压力此时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和道德一样,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制约人们行为的另外一种力量,就是宗教的力量了。
在信奉宗教的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中,人们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时时都处在无所不在的上帝的注目之下,上帝会对为善者有所奖励,对作恶者实施惩罚,这种奖励与惩罚可能会在人的今生,也可能是在一个人死后。并且,人们还认为自己生来就是有罪的,本来就应该遭受苦难、应该受到惩罚的。所以,人们觉得应该尽力去做每一件好事,以赎却自己生来就犯有的罪恶,更不应该再去危害别人和社会,否则会受到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而又无所不能的上帝的惩罚,死后灵魂不但不能升入天堂,还要堕入地狱中备受折磨与煎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作家但丁创作了《神曲》——《地狱》、《炼狱》和《天堂》,对此就有详尽的描述。
与西方的宗教相对应的,中国具有约束人们行为力量的宗教就是佛教了。因果观念、善恶报应还有天庭与幽冥地府的存在,就如西方的天堂、上帝与地狱一样,让人心中有所畏惧,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作恶者死后不论是被打入火坑狱、拔舌狱、剥皮狱、车崩狱、抽肠狱、油锅狱、刀山狱、血池狱等十八层地狱中,还是永世不得再超脱为人,都是为人所不愿与恐惧的。
同法律与道德一样,宗教的力量也不是可以制约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行为的。信念的虔诚与否,决定了宗教对一个人的制约力量的大小,但是,人生在世,应该有一个“怕”字,不可以为所欲为,这也是《西游记》告诉我们的人生智慧之一。
本领高强的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却惧怕既不能腾云驾雾、又不会七十二般变化的凡人唐僧,因为唐僧会念令他头疼难忍的紧箍咒。在孙悟空跟随唐僧取经伊始的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如果不是紧箍咒的力量,也许唐僧已经被孙悟空打死了。孙悟空被龙王劝导,再次回到唐僧的身边时,唐僧给他戴上了菩萨送给的金箍,并开始念紧箍咒,孙悟空疼痛难忍,当他知道自己的头疼是因为唐僧的咒语时,他口里虽然答应:“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表示要“听教了!”也“不敢”再无礼了,“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当他猜到这是观音菩萨害他时,“大怒道:‘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三藏道:‘此法既是他授与我,他必然先晓得了。你若寻他,他念起来,你却不是死了?’”孙悟空见说得有理,才不敢动身,回心转意地跪下哀告唐僧:“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至此,孙悟空才死心塌地的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贪吃懒惰的猪八戒并不十分畏惧作为师父的唐僧,却很害怕他的猴哥孙悟空。当孙悟空不在场时,他会常常吵着分行李、散伙等,在孙悟空面前,他却乖觉许多。因为孙悟空不但比他本领高强,对他的不轨行为可以洞察分毫,而且可以时时对他的作恶行为加以惩治,因此使他不敢肆无忌惮。
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无数妖魔,有的妖魔凭借拥有的法宝,觉得神通广大、气焰嚣张,根本不把孙悟空放在眼里,孙悟空也不能战胜它们,但当它们的主人到来时,一个个便乖乖就范、拱伏无违,任凭发落。
【智慧金言】
人心中需有“怕”字,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善戒恶。无论怕的是道德的舆论压力,还是国家法律法制的严肃惩治,或者是宗教信念产生的扬善惩恶的思想威慑,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让人们在心理上有所畏惧,给社会的平安与稳定以各种保障,让社会可以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人们可以安居乐业。
知足者常乐
沙僧这个人在《西游记》里是个次要角色。他的任务是牵马。平地牵马还容易干,登高山险峻牵马则要花力气。沙僧没有觉得这活儿下贱,也没有埋怨这活儿费力气,14年干着如此费力、乏味的工作,竟不发一句牢骚,任劳任怨,实属难得。沙僧又是个厚道人,孙悟空对他的评价是:“贤弟,你是个好人。”
沙僧和孙悟空一样,都是对美色不动心的人。四圣试禅心时,唐僧让沙僧留下入赘,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跟随师父,怎敢贪图富贵。守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于此欺心之事。”
沙僧知足。如来让猪八戒做净坛使者,八戒不知足,争名,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因沙僧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为金身罗汉,级别不算高,沙僧欣然拜受。
沙僧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争名、不争利、不发牢骚、不嫌苦累,不嫌路途长,不嫌工作乏味,老老实实地当徒弟伺候唐僧,老老实实听大师兄孙悟空的派遣,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孙悟空也有心态出毛病的时候,显摆丢袈裟,怒推五庄观宝树时,他的心态不正。猪八戒的心态更是经常出毛病,骚动不静。沙僧心态之平和,对待遇的知足,胜过二位师兄。
知足,是一种心态,一种淡泊恬适的健康心态。知足的人,心理不会失衡,能保持宁静之心,淡泊之念,将精力与才智投人到事业中去。物质享受永无止境,若总觉不足,则总生烦恼,唯有知足者方能常乐。知足者认为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显得多余,知足者不会好高骛远、痴心妄想,知足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正是:“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禅者言:“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
淡泊,是一种心态。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能够享受平淡生活的人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西行路上,并不总是惊心动魄,更多的是走路、牵马、化缘的平淡。生活并不总是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更多的是油盐酱醋柴过日子的琐碎。陶渊明退隐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刘禹锡吟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伯虎一生只求“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为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他们这是在享受平淡、领悟平淡。人这一辈子,可能有过轰轰烈烈,有过曾经辉煌,但大部分人生是平淡的日子。总想去轰轰烈烈是不现实的,享受平淡就是离真实更近一点。平凡、平淡造就伟业,沙僧登山牵马的平凡、平淡造就了一位金身罗汉。
“对境无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禅宗强调“对境无心”,对一切境遇不生忧乐悲喜之情,心念不起。人处在社会中,社会不可能对每个人都那么公平,差异是永恒的。不公之事肯定有,与其为此“心动”,不如为此“心静”。与其苦思苦想那些想也想不通的事,不如脑不想、心不动,好好干自己的事罢了。“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时候,那么大的不公平,没见过哪位搞原子弹的改行卖茶叶蛋去了。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内心的自由、充实、均衡与安宁。其他的一切如权力、地位、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人不应为身外之物所累,为得到或得不到身外之物而心态骚动。
宠辱不惊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清爽的心态。
唐太宗时,考功员外郎卢承庆,专管官吏考绩评功。一次有一个负责运粮的官员,由于发生粮船沉没事件,受到处罚。卢承庆考绩时便给他评个“中下”等级。那位官员得知后既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卢承庆继而一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挽救的,评为“中下”恐怕不妥。遂决定改评为“中中”等级,并且又通知本人,那位官员依然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客套的感谢话,也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卢承庆见他如此这般,非常称赞,脱口便道:“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当即又把他的功绩改为“中上”等级。从此,“宠辱不惊”这个成语典故广为流传。
要想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丝毫不受外界干扰,并非易事。有的人因受宠而得意忘形或因受辱而愁眉不展;有的人甚至因受宠而四处炫耀,或因受辱而四处诉苦。
明代人屠降在《婆罗馆清言》中说:“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找到真理,纵然历经千难万险,也不要后退。奋斗的过程中,要用坚强的意志来支撑自己,忍受一切可能遇到的屈辱。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艰难不但损害不了你的人格完整,还会使人们真正了解你人格的伟大。重要的是,在遭遇苦难侮辱时,仍要保持泰然平静的心态。到晚上入睡时,把这一切都抛于脑后,得一份清爽的心情。”
我们应当以极大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心态,使心态平静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许多情况下,施辱者并非你不共戴天的敌人,只是一些你周围的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邻居、合作者、竞争者,甚至你根本不认识的人。这些人可能出于嫉妒、偏见、傲慢、误解、恶作剧。对这些人,大可不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针锋相对。一般情况下,大可不必理会,更不要因此乱了心态。如果确实认为他们损坏了你的名誉,求助于法律就是了。
怎么样才能有一个好心态呢?那就是“凡事先往好处想”。这是一句充满人生智慧的格言,有学者称它为正向思维、积极心态。这种思维和心态,培养人们一种乐观向上的观察世界、处理事物的正确方式,让人们寻找生活中的光明一面。凡事往好处想,即使遭遇失败,也能找到正确的办法,即使处于黑暗忧患之中,也总是能够看到光明,抓起奋起的机会。
【智慧金言】
世间许多事情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全在于当事人怎么看。心态的积极与消极、平和与骚动,全在于我们的选择。一个人所处的恶劣环境有时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但是对待这种环境的态度却是可以选择、可以改变的。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种自由——选择如何对待环境的自由,选择以何种心态对待恶劣环境的自由。
虚荣要不得
唐僧收了悟空,二人一日夜宿观音院。唐僧见小童献茶的茶具十分精巧,夸爱不尽。老僧说,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奖?您乃天朝上国而来,可有什么宝贝,让弟子一观。
悟空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老僧很不以为然道:“说袈裟是件宝贝,言实可笑。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老僧让人打开库房,抬出十二个柜,将袈裟件件挂起,满堂绮绣,四壁绫罗。
悟空一一观之,笑道:“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唐僧不同意悟空显摆与人斗富,唐僧对悟空说:“古人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事不小矣。”悟空满不在乎,依然打开包袱,取出袈裟,只见红光满室,彩气盈盈。唐僧的袈裟是观世音所赠,当然是件宝物,老僧见了果然动了奸心,下计在夜深人静之时欲烧死唐僧师徒。后来,袈裟又被黑风山熊怪窃去。孙悟空因卖弄、显摆而招祸,费了很大周折才使物归原主。倘若宝物有失有损,后悔晚矣。
显摆斗富是一种陋习。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是西晋有名的富豪。有个当过荆州刺史的石崇,比王恺还富有。他们两家拼命地斗富比阔。王恺家用麦芽糖洗饭锅,石崇家就用蜡烛代替柴火。王恺家出门,用紫丝绸做了20公里布帐,石崇家就用五彩锦缎做了25公里布帐,有一天,王恺令人抬出司马炎赐给他的一株1米多高的珊瑚树,给石崇看,石崇一下子把珊瑚树砸得粉碎,令人搬出六七株高达1.3米的珊瑚树,洋洋得意地说:“这有什么稀罕。你若要,拿走两株好了。”
显摆的人追求虚荣心,讲究“面子”。一些商人一旦拥有一点财富,那些潜在的虚荣心理很快成为一种爆发方式,表现为他们的夸富与攀比的消费,以此满足“面子”的虚荣。
当代的“石崇”、“王恺”们为争名、争面子斗富的例子令人痛心。
一位“大款”用2万元一桌的酒席招待另一位“大款”,竟遭到奚落。随后,另一位“大款”用6万元一桌回请,而这位“大款”竟打开手中的密码箱,一下子甩出35万元说:“今天这桌照这个数请。”
相比之下,西方的巨富对“面子”看得很轻。美国的一位百万富翁特鲁诺·卡西说:“我买任何东西都是便宜货。”他最感兴趣的是谈起那辆最近才买的旧卡车,只花了2500美元。美国富豪保罗·盖蒂说:“我喜欢舒适和豪华,但是我不必过分地花费或挥霍以说明我的了不起,或向全世界证明什么。谁要是说或认为我是小气鬼、铁公鸡,甚至守财奴,那么,就随便他说好了。”
无论显摆什么都没什么意义。有人爱显摆自己聪明,像《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一样。你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显摆你比别人聪明。如果你要想证明什么,不必显摆,努力地去做好了。不要一开始就扬言:“我要证明给你看。”这等于向他人显摆:“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想法。”苏格拉底从来不显摆自己聪明,他一再告诉弟子:“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但是,世人都知道苏格拉底绝顶聪明。
不要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知晓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所不及,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下棋,忽然接到北方国境升起狼烟的报告,可能有敌人来袭。魏王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出行围猎,我们边境哨兵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事情?”信陵君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这就是信陵君显摆自己知之甚多的结果。
显摆的虚荣像是攀登一架悬空的梯子,会让你摔得很惨。
【智慧金言】
丈夫所贵在肝胆,企业所贵在优品,人之所贵在务实,斗大虚名值几钱?
幽默的力量
猪八戒的语言口气极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