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过度炫耀自己
人无完人,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许多优点和长处,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有值得别人学习或借鉴的地方。这些也正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凭借和资本,当然应该是我们自己引以为傲的所在。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一个人并不应该在他人面前过多的夸耀自己的特别之处,因为世上还有所谓的嫉妒和贪婪的存在,因此,有时我们会为自己的过分骄傲所误,过分的炫耀会为自己带来烦恼和不必要的麻烦。《西游记》中便有诸多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一道理。
如在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中,孙悟空跟随祖师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当被师兄同门问起是否学会躲三灾变化之法时,孙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当大家要求孙悟空演练一下时,孙悟空就抖擞精神、卖弄手段的应声而变,使大家尽皆称赏,惊动了祖师。祖师教训孙悟空,“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孙悟空向师父认错,并请求师父恕罪,祖师告诉孙悟空,“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孙悟空只得辞别祖师,回到花果山。因为孙悟空的炫耀,祖师告诉孙悟空,卖弄这样的功夫,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会有性命之忧。因此,孙悟空被祖师驱逐出门,不许再以师徒相称。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中,唐僧和孙悟空来到一座观音院,院主询问唐僧是否有甚么宝贝,让他看一看。三藏连说没有什么宝物,可是孙悟空却要师父拿出锦襕袈裟来显示一下。虽然唐僧尽力制止孙悟空,告诉孙悟空“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人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唐僧深知出门在外,一定不要随处夸富,恐怕会招惹祸端的道理,但是孙悟空不听劝阻,不由分说,急急的解开包袱,拿出锦襕袈裟来夸耀。果然这件霞光万丈,镶珠攒宝,可以躲避魍魉魑魅侵害,映得红光满室,彩气盈庭的宝物袈裟,让观音院的老和尚动了心,想要占为己有。只为孙悟空在这里的炫耀,师徒差点送命。虽然孙悟空凭自己的机敏和无边法力,解救了师父和自己的性命,但袈裟却又被熊罴怪趁乱偷走。孙悟空费尽一番周折,直到菩萨相助降服妖魔,才得以取回袈裟。
同样,在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母授门人”至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中,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玉华王府,玉华府的三个小王子也个个好武好强,当他们见识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兵器,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又在三个小王子面前得意的演练一番自己的武艺之后,惹得三个小王子要拜他们为师。孙悟空欣然答应。三个小王子艳羡他们的兵器,要依样打造,结果兵器却被豹头山虎口洞的妖怪偷走。于是师徒四人和玉华国王及三个王子又招来一场磨折。难怪广目天王说孙悟空:“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孙悟空也不得不笑着承认“正为此”。这也正如玉华府的老王子所说:“为此兵器,几乎伤了我父子之命。”
第九十六回“寇员外喜待高僧唐长老不贪富贵”中,唐僧师徒在铜台府地灵县受到信佛向善的寇员外的盛情款待。寇员外不但留唐僧师徒住了多日,日日铺排招待,实在款留不住时,还非常热闹地为师徒送行。又安排筵宴,又做彩旗,还觅一班吹鼓手乐人,请一班和尚,一班道士,显得“只是有钱不过”。送行之日,“堂下面鼓瑟吹笙,堂上边弦歌酒宴。”“门外摆着彩旗宝盖,鼓手乐人。”“抬轿的抬轿,骑马的骑马,步行的步行,”“鼓乐喧天,旗幡蔽日,人烟凑集,车马骈填,”又有僧打佛曲,道吹玄音,十里长亭处又设箪食壶浆饮别等,着实的气派异常。但是因为这场气派,却为寇家引来了杀身之祸。第九十七回“金酬外护遭魔毒圣显幽魂救本原”中,地灵县的一伙凶徒,因饮酒、嫖赌,无计挥霍,因为看到寇员外为唐僧师徒送行的盛况,“也不用缉访,也不须算计,只有今日送那唐朝和尚的寇员外家,十分富厚。我们乘此夜雨,街上人也不防备,火甲等也不巡逻,就此下手,劫他些资本,我们再去嫖赌儿耍子,岂不美哉!”知道他家是十分丰厚之家,因此趁雨夜打劫了寇家。寇员外被打死,财物也被抢掠一空。若不是孙悟空神通广大的救活寇员外,寇家几乎因此家破人亡。
在以上的这三场灾难中,或是因为孙悟空炫耀珍奇的锦襕袈裟,或是孙悟空师兄弟三人以自己的兵器和武艺为荣耀,或是寇员外只是一心铺排款待圣僧,疏忽了贼人强徒的算计,都招致杀身丧命的祸患。
通过这几个故事,《西游记》提醒我们要注意这样的道理:切莫过度炫耀自己,不论是自己的珍异之物,还是自己与众不同的拥有,或者是自己的富贵与钱财。因为好的事物人见人爱,虽然仁义者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不应该占为己有,但生活中还有不知仁义的人。正如唐僧所说,珍奇玩好的东西,不可以在贪婪奸伪的人面前展示,因为这样的人一旦看到,就会对此动心,欲占为己有,就要心生机巧的算计害人,如果是胆小怕事、没有本领的人,就只能把自己的宝物拱手让出,否则,就会有性命之忧。因此,不要过度的夸富、炫耀自己,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应该十分注意的行为准则。
【智慧金言】
有时,也许我们并不能判断我们面前的人是善是恶,是君子还是小人,但是,不论何时何地,面对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适度而有分寸的行为来保护自己,免受意外的侵害。不要过分炫耀自己,便是我们在陌生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保护自己的有效行为准则,这是《西游记》展示给我们的一种生活智慧,也是我们应该熟谙的生活处世哲理。
强斗不如智取
本领高强、英勇无敌的人,当然可以直接面对对手,在交战中所向披靡,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有时候,如果自己的力量和本领并不如对手,我们是不是就要甘心情愿的认输和屈服呢?其实,弱或小的一方也不是注定就会失败的,有时,强斗不能取胜时,我们却可以智取,以自己的智慧发现对方的致命之处,直接攻击敌人的要害,从而战胜对方,取得胜利。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一路上,曾与无数的妖魔交战。固然,孙悟空具有非凡的本领,但是,因为很多妖魔拥有的法力无边的宝物,却常常让孙悟空束手无策。此时,除了借助其他神佛的帮助之外,孙悟空则多以自己的聪敏智慧,巧妙的从妖魔手中得到宝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降服妖魔,来铲除师徒前行的障碍。因此,可以说,有时,强斗不如智取,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智和优势,抓住对手的弱点,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少胜多、由弱变强,从而战胜对手。
如在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中,黄袍怪凭借自己有宝贝,无人可敌,猪八戒只好请来了孙悟空。孙悟空来到妖魔的洞前,把妖怪的孩子捉走,以此胁迫百花羞公主放了沙僧。然后,孙悟空又与公主理论,使公主答应孙悟空变作自己的模样来捉拿黄袍怪。孙悟空骗黄袍怪用宝贝给他治心疼病,吃了妖怪的舍利子玲珑内丹。并通过与妖魔的交战对答,确定它是天上的精,因而请来神将收降妖魔,救了师父。在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至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数回,讲的是孙悟空机智的骗获莲花洞妖魔手中的宝物,战胜妖魔的故事。师徒四人在平顶山,被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阻挠住,不能前行。这两个妖魔共有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和幌金绳五件宝物,让孙悟空难以取胜。于是孙悟空先是用假葫芦换取了小妖手里拿的葫芦、净瓶,又巧妙的变成小妖,获得妖魔母亲的信任,夺取了老妖手中的幌金绳,打死老妖,并变作妖魔的母亲,来到妖魔的洞中。如此数回,孙悟空又变做小妖,智得妖魔的所有宝物,并用宝物擒住了妖魔,救下师父和猪八戒、沙僧。同样,在五十九至六十一诸回,师徒路阻火焰山,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的过程中,孙悟空不能直接从铁扇公主手中借到芭蕉扇,也是数次变化智取,或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或变成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等,最终得到宝扇,扇灭大火。在第七十回“妖魔宝放烟沙火悟空计盗紫金铃”和第七十一回中,抢走朱紫国王后的麒麟山獬豸洞的妖魔持有可以放出冲天烈焰、五色恶烟和遮天蔽日的黄沙三个紫金铃,孙悟空因此不能战胜。孙悟空于是变作妖魔的心腹小校和朱紫国王后的贴身侍婢,和朱紫国王后一起施计,骗得了妖魔的紫金铃,反用紫金铃放出的红火、青烟、黄沙去烧妖魔,才得以制服妖魔。
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是他最有力的武器。面对拥有法宝的妖魔或不可能妥协的对手,只有一条金箍棒的孙悟空常常会败阵受伤或不能达到目的,而此时战胜妖魔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得到妖魔的宝物或抓住妖魔的致命之处,没有宝物倚仗的和随时有性命之忧的妖魔就不再是孙悟空的强大对手了,因此,孙悟空总是想法设法或骗、或偷得妖魔的宝物,或者达到可以置妖魔于死地的有利条件——如钻到妖魔的肚子里等,然后再与妖魔交战取胜或胁迫妖魔屈服。
在《西游记》中,不但孙悟空常常用智慧计谋战胜拥有宝物的妖魔,就是诸位神仙佛圣帮助孙悟空降服妖魔时,也常常和孙悟空一起,通过变化取得妖魔的信任,在妖魔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制服妖魔,解救取经师徒脱离灾难。如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中,菩萨帮助孙悟空收服熊罴怪时,变成妖怪的道友凌虚子,孙悟空变成一粒仙丹,哄妖魔吃下,借此夺回了锦襕袈裟,并收服了熊罴怪。在第六十六回“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中,弥勒佛祖帮助孙悟空制服妖魔时,佛祖让孙悟空变成一个又熟又甜的大熟瓜,佛祖变作一个种瓜老人,哄妖魔把熟瓜吃到肚中,孙悟空趁机降服了妖魔,救出师父和诸位神将。
神仙佛圣虽然有无比的神通,但是如果遇到一味躲避的妖魔,同样不能制服他们,或需要多费周折,因此,如果是不会束手待擒的妖魔,神佛与孙悟空同心协力的智取,则显得更为容易、可行。
《西游记》中的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有时运用聪明机智比凭借高强的本领更容易制服敌人,而且还可以省去很多波折与气力。这也可以说是用心与用力做事显示出来的不同效果。
当我们面对强敌的时候,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不妨如孙悟空和诸位神佛一样,动一动脑筋,想一想克敌制胜的策略。不是用强硬的手段、不是以卵击石、或怀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去硬拼,而是认真思索,找出自己的优势与有利条件,抓住对手的弱点所在,在有利的时机中,直接打击对手的致命之处,或许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劣势中取得胜利。
人的聪明才智是勤奋思考的结果,因此,在双方的较量中,当我们的力量处于劣势的时候,并不代表此时对手比我们更聪明,更机敏。我们不能慌乱无措、甚至感到无能为力而放弃,而是要从容镇定的充分发动自己的思维和智谋,不到最终时刻,不能放弃,也不能气馁和绝望。要在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手和自己的基础上,制定出自认为切实可行的应对敌手的周密计划,并且大胆地去实施。就有可能取胜。
【智慧金言】
强斗不如智取的另一意义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处于强势的时候,也不能盲目乐观、怀有轻敌的态度,因为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不到最后的成功和胜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宽容和宽恕是一种公认的美德
宽容和宽恕是一种公认的美德,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一种胸怀宽广的气度和风范,也是富有修养的人的特点。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中,与他人时时有着这样与那样的联系,因此,互相之间产生摩擦与恩怨是在所难免的。当我们占有道理时,我们当然应该理直气壮,据理力争,争得自己应得的结局和利益。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得理不让人,非要把对方逼到绝路上或把事情做得非常绝情,以至于自己和对方继续交往的道路也被截断,如此长久下去,就会将自己置予与人隔绝的境地,再难以获得朋友与同志,难以为自己营造出和谐与友善的生活与工作氛围。所以,学会宽容而不是苛刻,懂得宽恕而不要步步紧逼,得饶人处且饶人,是我们成就他人生活快乐轻松,也成就自己工作顺利成功的一种途径。
《西游记》中,唐僧奉唐王的圣命到西天求取三藏真经,拯救大唐的臣民获得超脱。这是一项普度众生、广修善缘的事业,因而,唐僧是正义和善良的化身。所以,在取经途中,任何阻挠师徒前行的行为都应该是非正义的,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制止的。唐僧师徒一路走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无数的妖魔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还有妖魔或仙圣想与唐僧结为夫妻、求取真阳,或者一些凡人想谋财害命、羁留阻碍师徒前行,但都未能得逞。这些磨难都被取经人一一克服,妖魔被斩除或降服,坎坷被踏平,成就前进的大道,也成就师徒修行的大道。
但是,取经师徒一路遇到的阻挠前行的妖魔并不是全部都被置于死地,诸多仙佛帮助孙悟空降服妖怪以后,常常向孙悟空求情,饶恕妖魔,作为虔诚向佛,珍爱生命的师父唐僧,也常常教诲孙悟空放对方一条生路,以宽容和宽恕的心态去对待世间的诸多生灵。
如《西游记》中,菩萨数次帮助孙悟空降服妖魔,却总是让孙悟空棒下留情,饶恕妖魔的性命,菩萨让他们皈依佛门进行修行,成就善果。熊罴怪和红孩儿日后都成为菩萨南海佛徒的一员,对孙悟空的到来以旧相识见礼。
第二十四至二十六回唐僧师徒的五庄观受阻,是因为猪八戒和孙悟空偷吃人参仙果,被道童发现,不依不饶的一直辱骂,使孙悟空恼怒难忍,捣毁了人参果树,惹下一场麻烦。在这场磨折中,道童和孙悟空都缺少宽容的心态和情怀,都没有宽恕对方的心胸,不能饶恕对方对自己的冒犯和无礼,得理不饶人,使得这场本来是朋友之间的款待,变成了仇人之间的竞争,师父唐僧也跟着这些淘气的徒弟受了一场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