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秋七月,仁宗皇帝秋狝热河。相比七年前不同的是,这次道光陪在他父亲身边。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召唤,上天有意安排父子俩在一起的最后时光。
清史稿:“戊寅,仁宗不豫,己卯,大渐”虽然老爷子或许有万般的不想死,但是阎王要你三更死,不留他人到五更。不管你是皇帝老子还是平民百姓照样一起收了。
嘉庆一死道光继承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看似正常却不太正常。
为啥?根据雍正帝创立的密立储居制度,将写有皇位继承人的密折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等皇帝一死便取出密折公诸于众。
问题来了,嘉庆生前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想必他也是学了他爷爷雍正的做法。
但是当他死后大臣们并未在正大光明牌匾后发现立储密折。
这就麻烦了,既然没有发现遗嘱,那到底谁继承皇位?
有人站出来了,“宣宗有定乱勋,当继位”,时内阁大学士禧恩如是说。不过当时的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并未立马回应而是处在犹豫中。
于是禧恩继续摆事实讲道理,但这毕竟关乎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众人并为此改变主意。
嘉庆有两位皇后,第一个叫孝淑睿皇后,也就是道光皇帝的生母,这个睿皇后做了两年的中宫娘娘就不幸去世,这一年旻宁十六岁。
后来嘉庆又续了一任皇后即孝和睿皇后,孝和睿皇后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皇三子绵恺另一个是皇四子绵忻。
道光帝的母亲死了总该有人来养吧,所以就跟着孝和皇后生活,并且和两个弟弟的关系也比较好。
皇帝死了,活着的人还要办事啊。首先第一件事便是天下首席大寡妇孝和睿皇后晋升为皇太后,接着由她老人家颁出懿旨:
“大行皇帝龙驭上宾,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见随行在,自当上膺付讬,抚驭黎元。但恐仓卒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予所深知。为降谕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要知道道光可不是孝和睿皇后所生的,她自己还有两个孩子。她让不是亲生的旻宁继承皇位,并未在此动手脚,这个胸怀还是博大的。
因此当道光听到懿旨时是长跪痛苦感谢太后恩典。
而此时,托津、戴均元在承德避暑山庄从内侍那得小金盒,打开一看,宣示御书立宣宗为皇太子,奉嗣尊位。
遗嘱与懿旨两者都有了,旻宁理所当然的继任为帝国的统治者。既然名分定了,接下来的第一要务就是打理老爹的身后事。
于是刚获得皇帝称誉的道光颁召他第一道圣旨:遵从古制行三年之孝,臣民仍照定例持服。
大凡国家元首一死,继任者就会免除地方几年的赋税以行孝,这次也不例外,皇帝一开心在纸上一划免了直隶承德府属及经过宛平等五州县一年的赋税。
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国内的诸事一一吩咐完毕,当然还不能忘了自己的附庸国,于是颁大行皇帝遗诏于朝鲜、琉球、暹罗、越南、缅甸诸国。
越南、朝鲜这些曾经的附属国如今个个凶的鬼一样,恨不得把整个大中华给啃下以洗前耻。
到第二年也就是道光元年,嘉庆皇帝的葬礼落下帷幕,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安安稳稳的被送进昌陵。
当然在安葬前,一大群活人哭的死去活来的即使没有动真情也要象征性的表演一下,大有陪他同行之势。
从葬礼回来后,道光帝已经累得不成人样,胡子拉碴头发凌乱,以及哭得满脸泪痕。平常百姓家里遇到这种白事,至多也就几天的功夫完成。
但嘉庆不同啊,他是皇帝曾经的九五之尊一国之主岂是几天能解决的!
所以很不幸,道光要呕心沥血的为自己老爹忙碌几个月。
可是在怎么累旻宁也不能停下来,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大事等着他去做——给功臣封官加爵。人家那么卖力的做事也不能白忙活捞不到好处啊。
道光再次挥洒笔墨,于是出现了以下的官职任免:
军机大臣上行走曹振镛、黄钺、英和
吏部尚书刘镮之
兵部尚书茹棻
工部尚书卢廕溥
户部尚书黄钺
礼部尚书汪廷珍
左都御史顾德庆
左都副御史松筠
理藩院尚书那彦成
同时任命翰林院侍讲学士秦承业在上书房行走。在以上的名单中,不仅有嘉庆帝时期的老臣还有两位重要的人物汪廷珍和秦承业。
如果大伙没忘记的话,之前我说过这二位,不错正是道光帝的授业恩师。
重用老臣那是自己刚即位根基不稳,需要稳定!稳定!稳定!因此必须拉拢遗臣巩固皇位,运用现在的一句政治标语:稳定压倒一切。
重用老师那就不用说了,自己人办事好说话嘛。
功臣们的事解决了,接下来就得安排老婆孩子的事。册封皇太后徽号:恭慈皇太后,立皇帝继妃佟佳氏为皇后。
这位佟佳氏是道光的第二任夫人,但却是在位的第一个皇后。
之前那位钮钴禄氏红颜早逝,丈夫还没当皇帝就一命呜呼,有些人生来就是没这命享受富贵。而这位佟佳氏就正好赶上了这等美事。
老爹刚死,作为儿子的道光至少近期不去享受安逸一切从简。这个他做的很好,史曰:“御太和殿受朝,乐设而不作,不读表。”之后的频繁前往祖宗陵寝也能看出他对死去的父亲尊重。
貌似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然而,远在大陆西部边疆的一场叛乱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张格尔叛乱
张格尔,清朝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关于大小和卓之乱也就是张格尔他爷爷辈的事我在此就不多说了,大型古装剧《还珠格格》有个香妃进京的情节,这个情节的背景应该就是大小和卓胖乱后归顺降清。
自大和卓波罗尼都叛乱失败后,其子萨木克逃至浩罕(中亚伊斯兰教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时称安集延),而他的孙子张格尔潜回到新疆想要恢复祖先和卓时代的统治,为此“以诵经祈福传食部落”笼络和愚弄维吾尔族人。
从嘉庆二十五年到道光八年,在浩罕的支持下数次潜入南疆发动叛乱。
本人对少数民族不甚了解,每当看到这段历史时就被其中的人名、地名给混淆,这是何其痛苦的一件事,不过还是厚着头皮查找资料整理头绪。
清朝时期,除了大清帝国外,其西部还存在几个汗国。这些汗国虽说不是大清的领土,但其性质和附属国差不多。
这些国家处在亚洲中部,地理条件自然那就不必说了,哪有中原那么富饶,顶多也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然而那里的人也需要吃饭,难道让他们整天抱着矿产生活?于是浩罕反复向清政府提出在喀什噶尔享受贸易特权的要求,为了使要求更具有强烈性,浩罕以放出和卓相威胁。
清政府一看对方竟以和卓要挟,于是采取停止对浩罕的茶、钱赏赐,并撤销浩罕派遣使节到北京的特权。
贸易特权没有批准,现在连茶、钱赏赐也没有了,浩罕见这事闹大了,于是派遣两名使节提出补救方案:派遣两名没有司法权限的代表驻在喀什噶尔,简称“阿克萨哈勒”(翻译成汉语:灰白胡子,即长者)。
不过,清政府这回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再次拒绝要求。不仅打发走使节,还对他们的货物足额征税。
由于这事,浩罕深受打击,一颗复仇的种子此时已扎根在他内心。而他现在唯一做的事就是等待有利的时机来点燃复仇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