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时分朝堂的鸣钟传遍了整个紫禁城,道光皇帝如往常那样主持着早朝。朝堂之上站满着群臣,不过此时的殿堂在无声无息中笼罩着一层压抑的氛围。
群臣们默默地站着一言不发,然当太监高喊:“有事起奏,无事免朝”时,人群中走出了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鸿胪寺卿黄爵滋,他慷慨激昂的奏请道光帝请禁鸦片。此言一出,为日后的虎门销烟深深地埋下了伏笔。
在朝堂之上站着另一人,此人就是开眼望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他深情地凝望着身前的黄爵滋甚感欣慰。人生开心的事莫过于在正确的时间里遇上了志同道合之人,禁烟亦是他这次上奏之事。
听完黄爵滋的陈诉,林则徐快步上前,发表了人生中重要的奏疏:
“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
一个国家的百姓要想生存就得吃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要想太平安定就得需要军队的护卫。
统治者执政的最大理想就在自己有生之年能使统治的国家能够国泰民安,这样仙逝之后也有脸见列祖列宗。
可眼前的鸦片破坏了道光皇帝的梦想,所以他深深的避讳这事。
退潮之后,道光思索良久,寝食难眠,坐在那张龙椅上苦苦的回忆着林则徐的奏言。
直到深夜了,乾清宫的烛火点了一轮又一轮,随后连夜命太监急召林则徐觐见,前后十九次。可见当时的道光有多么的焦虑不安。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小时候机智聪敏,具有惊人的天赋。
一般来说名人都是这样,不过在此我还是要不厌其烦的说下。
林则徐二十岁时,考中乡试,成为当时的福建巡抚张师诚的幕僚。
嘉庆十六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之后按照以往的流程被分派到翰林院做编修。此场景正适合孟子的那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其增益所不能。”林则徐就慢慢的磨练自己的资历吧。
少穆在任官职期间多次治理河道,十七年,被授予湖广总督,总理荆襄水灾事务。总督一职可算是封疆大吏,朝廷文职官员正二品,位于巡抚之上,管辖两省以上事务,粗略的计算下其职权高于现在的省委书记。
毕竟人家的管辖地盘可不只是一个省份而已。在清朝后期,总督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陕甘总督以及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若是做官能做到这层,也真可是光宗耀祖无限荣光了。
时光还是回到那晚,道光在乾清宫召见了林则徐。君臣俩秉烛夜谈,陈析禁烟利弊。此时的旻宁是一心想要禁烟的,不管日后是如何想的,至少现在是有这个大决心。
林则徐回到了家中,随后而来的是一道圣旨: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很显然道光帝已经把禁烟的重任托付给了林则徐。
以往在狗血的古装连续剧上总能看到某某君王指令某某人为特派钦差,手持尚方宝剑查办案件。
不过林则徐是否也获得了一把类似的尚方宝剑,本人在史料上未曾找寻到,所以不得而知。在此我也就不无厘头的赐他一柄,这样有违史实。
林则徐接过传旨太监手中的圣旨,默然的流下了泪水。
禁烟之事是他多年的希望,他确实是秉着一颗报国的心,无奈无时机实现心中的理念。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而且是关乎整个民族兴亡盛衰。
第二天,林则徐就踏上了南下之路。中国自古地域幅原辽阔,且古时的交通无外乎分为旱路和水路,无法与现在的交通工具相比,所花时日自然甚久。
少穆从道光十八年出发直到道光十九年春才到了广东。
一到广东,林则徐急赴到总督府会见了时任两广总督邓廷桢。在林则徐来广之前,邓总督已接到中央的指令,在全广境内张贴告示申严禁令,示意管辖境内各府衙抓捕烟犯。
此时在广东境内的兴风作浪的英国商查顿见大清皇帝有了动静,连夜带着家眷回国避难。
林则徐是个幸运儿,因为他有机会出使广东销毁鸦片,更幸运的是当时的广东一把手、二把手都与他一条心,比如说一把手的邓廷桢以及他收下的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
林则徐在广东片刻没停顿,一方面派遣关天培整顿军务,严训清兵。另一方面给英国领事义律公告檄文。他又将英国船只和鸦片转移到香港水域,以便随时作出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