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着那些浩瀚的古籍典书,埋头于字里行间,隐约身临其境般地目睹着王朝的兴衰更替。那股隐涩的情感在不经意间是那般强烈。作为一个后代人,面对前人的是非功过,在理性认知的同时必可避免的带有一丝感性的情愫。
每个朝代兼并着共性:从成长逐渐强盛,最终由盛转衰。又拥有着独特的个性,或许这就是中华文明传承上下五千的奥秘所在。
夏,因为无所考证变得虚无飘渺。
商,第一个通过革命成功的王朝,也是甲骨文、青铜器盛行的朝代。
西周,第一个亡于西部游牧民族,又是唯一一个国人敢把自己国君驱逐的王朝。
东周,王权国力衰弱的朝代,同时又是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产生了大量的智者贤人。
秦,一统天下,拉开了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序幕。也是一个推崇法制的时代,却又因用法过度,苛政之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西汉,巧妙解决少数民族的威胁,从完整意义上统一华夏。也是第一次出现太后全面干政外戚专权的王朝。
东汉,一个宦官严重乱政的王朝。地方豪强当道,并且陷入外戚和宦官权力更替斗争的怪圈,最终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大起义。
西晋,诸侯作乱严重,导致中国300年大分裂的朝代。
东晋,始于权臣,终于权臣,从开国到亡国一直在权臣的阴影下,是个皇权始终比较弱的朝代。
隋,继秦之后又是个短命的王朝。
唐,第二个出现太后全面干政,也是唯一一个出了女皇帝的朝代。是现代中国人回忆中最感骄傲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宦官严重干政的朝代。
北宋,无女祸、无外戚祸、无边镇祸、无乱民祸、无宦官祸、无权臣祸。(这些无都是相对的,相比其他王朝有下列特点,不是一点不存在)。但又是开拓疆土最失败、武备较差、对外战事最不利、备受少数民族严重骚扰的一个的大王朝。外患之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农民起义。
南宋,比北宋多一份屈辱,少一份土地,偏于一隅,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少数民族屈辱的王朝。
元,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全面控制华夏的第一个王朝。
明,成功的从少数民族手中收复华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宦官严重乱政的王朝。彻底废除宰相制度,中央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的王朝。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四次农民大起义。
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全面控制华夏的第二个王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继吕后、武后第三个全面干政的女人。饱受嘉奖又备受辱骂的朝代,屈辱被迫地打开国门,也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历史就是这样,正如罗贯中所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的更替或许是天意,或许是人为,或许是不为人知的阴谋。对于那些载入正史的有关事件我们可略读一二,那些天马行空般的野史记录亦可留心细读。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正视历史的心态,人云亦云那只是亵渎历史。读史具备的是一种独立的思考,写手只是输送给大家一种自我解释史题的想法,尽可还原历史的本貌,但这并不代表历史的真相。
正如有人所说,历史就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早已失去原本的样貌。也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些都无可非议,史书都是后人对死者的评述,不一定是在同一时代的,即使是同时代,也或多或少的带着主观情感,往往失去着先天的真实感。
本人本着对历史的爱慕敬仰,不自量力的游戏书写着古人的事迹,或许有不正确之处,尽情谅解。当然我也不会人云亦云,凭借着所读的史书记载,平铺直叙的讲诉着风云人物。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前人之述备矣。小可只取一瓢,历揽清末至民国这风雨飘摇之际,独自细饮。
道光篇
姓名:爱新觉罗?旻宁
国籍:清朝
民族:满族
年号:道光
职业:皇帝
在位时间:1820年-1850年,在位30年。
妻子: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孝静成皇后
主要事件:林清事件鸣枪殪敌、平定张格尔叛乱、签订《南京条约》
道光的出生
1782年八月初十,在紫禁城内东南的撷芳殿,一个小生命降临人间。按照祖上的辈分这个小子被取名为绵宁。
对于这个名字,大家或许不太熟悉,那么我就公开他的另一个,也是沿用至死的名字:旻宁。
他就是乾隆的孙子,嘉庆的次子道光皇帝。母亲是孝淑睿皇后,也就是顒琰的原配。由于他的哥哥早亡,所以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帝位的皇子,这个第一的称谓比起他以后获得其他第一要好的不知上千倍。
旻宁小朋友出身在皇家,自小就受高等教育,史书记载:“幼好学,从编修秦承业、检讨万承风先后受读。又与礼部右侍郎汪廷珍、翰林侍读学士徐颋朝夕讲论”这些都是翰林出身的饱读诗书之人,光汪廷珍就不必说了,后有“宰相”刘墉有情加盟。
这一强大的阵营要是不学好也是很难的。所以说道光帝的文化修养还是不错的,这也有懒于其深厚教育背景。
1791年八月,也就是乾隆五十六年。太老爷子兴致盎然带着大伙去秋狝。
在这我来解释下秋狝,古人规矩多啊,打个猎在不同季节还有不同的叫法。在春季称为春蒐(搜);在夏季称为夏苗;在秋季称为秋狝;在冬季称为冬狩。
中国人就是爱折腾,好好的打猎非要弄出这么多词汇,但在另一方面也是在为灿烂的中国文化增添了一份力量。那年旻宁同志才9岁,也跟着爷爷去打猎。
既然是去捕抓野生动物,自然不能干愣着欣赏别人。道光不仅文化知识学的挺扎实的,武艺也不逊色。小小年纪的,在纵多高手围追猎物时还能射中一只鹿,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试问现在的大人哪个会弯弓射猎?更不用说同龄的孩子。乾隆太老爷子很是高兴,当即赏赐了一件黄马褂,并且赐花翎。
在众多清廷戏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关于黄马褂、花翎等词汇,虽然是简单的几个字,其中可包含很多规矩和内涵的。
根据清廷规矩,有四类人可以穿着淡黄色的黄马褂。分别为行职褂子、行围褂子、武功褂子、特使特赐四类。
第一类是皇帝出行时,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必须穿着黄色的马褂。称为“行职褂子”,没有花纹及团案。这一类的黄马褂离开工作岗位或者非与皇帝同行时是不能穿的。
第二类是皇帝狩猎校射时所赏赐的。称为“行围褂子”,按规定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平时无故穿上属于犯禁,后果当然是严重的。
第三类是因特殊功勋而受赏赐。称为“武功褂子”,这个可以再任何场合穿着。
第四类是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显而易见,道光帝属于第二类。
现在我再来说下花翎。
花翎是垂拖于清代官帽后的孔雀尾翎,标示等级与荣誉,一眼花翎是一枝孔雀尾翎,二眼花翎是两枝尾翎相续相叠,仅露出尾部灿烂的翎眼;翎眼越多等级与荣誉就越高,一般最多的是三眼花翎。
乾隆至清末也就那么20几人获得了三眼花翎,其中就有李鸿章大人。获得这种荣耀何止是祖上冒烟,简直就快起火了。
1795年,也是嘉庆元年。道光皇帝也该13岁了,到了可以大婚的年龄。嘉庆老爷子也忙着帮自己的嫡长子挑选儿媳。在众多的满清贵族中层层选拔,最后挑中了一名女子——钮钴禄氏,父亲是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
此女子是旻宁的第一任妻子,不过钮钴禄氏有做福晋的命却没做皇后的命,1809年即嘉庆13年,还没等到丈夫旻宁当皇帝就悄悄的死去了。
但做原配的待遇毕竟差不到哪去,即使死了还是有皇后的称号,道光皇帝即位后便给自己的第一任封号:孝穆成皇后。虽说生不能享受皇后的待遇,但死后也挺光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