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不要把你的时间浪费在“鸡肋”项目上。
问题
中层管理者主抓了不少看上去前景极其乐观的项目,虽然很努力,可是都没成功。
企业工作中,有好多“鸡肋项目”,它们表面看上去光鲜无比,似乎既重要又容易开花结果,被无数媒体宣传得神乎其神。
对这样的事,作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就要善于识别,断然舍弃。否则,盲目地抓到手里不放,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不说,也容易偏离既定的工作目标。
管理者从基层升到了公司的中层后,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此时,如何抓大放小,是最能考验管理者智慧的。
作为一个聪明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要想迅速取得成绩,除了要完成每天既定的工作任务外,一定要抓住几个重点,而且将其做精做透,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何看清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是“鸡肋项目”呢?所有的“鸡肋项目”都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他们都是“看上去很美”,但“中看不中用”,不是难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无法形成固定模式,不能持续发展。
二、公司重要岗位上的“老油条”们嗅觉大都特别灵敏,你对他们说起这样的项目时,如果他们游移躲闪,就证明他们已用直觉给项目定了性。
连续案例:“文化复兴工作”
发生时间:欧阳雪松进入AOG公司第四年2月
美好国际的业务理顺理好后,欧阳雪松在公司的名声鹊起,许多新来的小女生都成了他忠实的粉丝。
对此,方大信十分不服,急着想做一些成绩,在乔泽楷面前邀功。
于是,他开始主抓销售部门的团队文化建设,并为自己的工作项目起了名字——叫“文化复兴”,想把AOG集团由一个“游击队”驯化成一个“特种部队”。
在他的建议下,销售部的人也像公司其他办公部门一样,开始穿上了新设计的港式职业装,而且每天晨会要总结头一天的工作,汇报今天的工作计划,最后还要“激情澎湃”地大声朗诵公司的文化理念,然后互相拥抱激励。
制度推行没多久,销售部的人就怨声载道,说这种做法不但耽误了他们的时间,而且自我心里感觉也不好,有一种进入“邪教”组织的感觉。
方大信听了,鼻子差点儿被气歪了,不屑地说:“这帮‘土匪’,什么都不懂,香港哪家公司不是这样严格,哪能弄得像某某公司这样,所有人都跟非洲部落的土著一样生猛,一点规矩都不懂。”
欧阳雪松见大家有意见,就劝方大信说:“前段时间,公司销售部业绩不好,大家提成拿得少,自然有意见。咱们现在还是要在促销和广告策划上多下些功夫,团队文化建设是项细水长流的事,贵在坚持,不能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咱们要抓住当下的主要矛盾。”
方大信听了,连连摇头说:“这样可不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工作绝不能松懈。”
程凯和李蔚见状,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天,李蔚过生日,三个人下班后,在一起喝了半晚上的闷酒。
程凯端起一杯酒,舌头硬硬地对欧阳雪松说:“欧阳老弟,我敬你一杯,说不定,这次是咱们最后的晚餐了。”
李蔚按了一下程凯的手,小声说:“乌鸦嘴,不要乱说!”
程凯很认真地说:“怎么是乱说,你看人家方大信多聪明,选了‘文化复兴’这个项目主抓。一个公司做大了,什么是核心啊——那就是文化。人家抓住了文化,不就等于抓住了公司的命脉。哎,公司早晚要落到英科那伙人手里,咱们现在是替人家卖命,说不定哪天就卷铺盖走人了……”
见程凯红了眼圈,欧阳雪松赶紧安慰他说:“你这人哪都好,就是遇事总往窄处想。在大公司,时时都是有竞争的,没了方大信,还会有方二信。这些我们不能太在意,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工作有了成绩,也就等于有了护身符。”
李蔚也劝程凯说:“欧阳说得对,集团现在这种情况,我没觉得‘文化复兴’工作有多重要,咱们又不是微软谷歌那样的超大企业,自己的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以抽出一大半的精力去搞企业文化,用文化‘入侵’全世界。咱们销售部现在的主要工作就应该是把销售额提升上去。文化的事,留给公司行政和人事部做就可以了,方大信现在明显是‘不务正业’!”
没过几天,方大信又把销售部的人带出去搞拓展。由于事先准备不充分,一个女孩在爬山时从山上摔了下来,树枝刮伤了脸和右眼。由于爬山的地方离市区较远,耽误了治疗时间,结果,女孩的右眼落下残疾,视力只有0.1.
更糟糕的是,电视台的人知道了此事,还特别在“第七日”栏目进行了报道,加了编后评论,把AOG集团当成了不注重员工安全的典型。
之后,其他媒体也纷纷报道或转载,弄得沸沸扬扬的,给集团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方大信本来是想“复兴”公司的文化,结果却“玷污”了公司的文化,弄得骂声一片。
林熙焕得知此事,气得差点吐血。他把方大信和欧阳雪松一起叫到办公室狠批了一顿。
他对方大信说:“这件事你要好好反省,在公司大会上作检查,还要扣除你一年的绩效奖金!今后,你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销售业绩提升上,团队文化的事交给公司行政和人事部就行了。现在董事会对咱们的工作很不满意,都半年了,业绩还没有明显的提升。”
欧阳雪松听了林熙焕的话,埋怨地看了方大信一眼。心里说:“早就和你说过,不要把你的时间浪费在‘鸡肋’项目上,你就是不信这个邪。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正向情商:不要被潮流蒙蔽双眼
晕轮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晕轮效应”。其核心思想是:人与人认识的过程中,总容易以偏概全,看见一个人好的一面,就认为对方是下到凡尘的天使;发现对方一些弱点,就认为对方是该挨千刀的妖怪。
因为直觉上形成了很大的偏差,所以,在认人识人的过中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在企业中做事也一样,有些中层管理者总是看不清公司或部门的核心工作是什么,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一些鸡肋事情上,结果丢了西瓜也捡不着芝麻,耽误了正经事,有些人还弄巧成拙,给公司惹出了一大堆麻烦。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在连续案例中,像方大信这样聪明且有经验的人,为什么会看走了眼,把一些“鸡肋项目”当成了大事来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立功心切,工作作风浮躁武断。
那么,如何克服晕轮效应,发现自己所做项目的庐山真面目呢?
首先,在选择工作重点时,不要受一些浮华潮流的影响。
潮流这东西大都生命力较短,而且还会携带起许多泥沙和泡沫。比如,房地产投资热、股票基金热、外贸热等等。所以,在工作中,绝不要盲目跟随,否则,很容易被潮流冲到错误的泥潭里,并越陷越深。
其次,不要盲目照搬他人或原公司的经验。
现如今,许多公司的管理方法、制度都会因地域不同或公司间的差异而不同,强行移植,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比如,有一个人力资源经理,在原来销售公司工作时,实施了一套较为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每月都要对员工进行打分,按绩效分数发放绩效工资,效果十分显著。后来他到了一家杂志社,他希望把原来这套考核制度照搬过来,将编辑记者每月撰写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可制度刚一拿出来,就遭到编辑记者的强烈反对。
首先,编辑记者认为,稿子的质量要由读者说了算,而不能是领导或人力资源的人说了算。
其次,文章的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质量好,反而容易拼凑,降低质量。
最终,因为大家的强烈反对,这一考核方法很快流产了。
当然,也不是说“鸡肋”项目不可以做,如果要做,需要具备许多条件。比如,如果公司的业绩稳定,又没有重大的改革创新任务的话,就完全可以选择一些“鸡肋项目”来做。这样既可以锻炼新人,也可以避免员工因过于闲散而产生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