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以十分自信的口气说:“我要做的事是写文章。你们看,我已写好了上百篇文章,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今天,我请诸位来,就是想请诸位帮我鉴定一下文章的质量。如果不好,我马上放火把它们烧了;如果还有一点价值的话就请诸位多美言几句吧。”
这时只见小书僮捧出一卷卷誊抄工整的文章,陈子昂依次送给每位来宾一卷。客人们恍然大悟:陈子昂是在借此机会宣传自己的文才。
陈子昂的文才确属上乘,他的文章刚劲质朴,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的风格;他写的诗歌格调清新,明朗刚劲,有汉末“三曹”和“七子”的风骨。人们透过陈子昂的非常之举,进而真正认识了他。就在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声传遍了帝京长安,他从一个无名之辈,一跃成为众口宣扬的新闻人物。从此,陈子昂的身价倍增,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吟诵陈子昂的诗篇和朗读陈子昂的文章之声。
一个诗坛的先锋就这样脱颖而出了。
智慧金言
有的人一生追求功名,可能都没有发迹的机会;但是有的人仿佛天生就是幸运儿,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有良好的机遇。对于那些成功的人来说,他们在等待机遇的同时,也在给自己创造机遇。古语云:“天道酬勤。”意思是说,只有自助,才能得到天助。
无嗜之病,其身靡失
译文
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
解读
人的嗜好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为了满足这种心性使然的习惯,许多人不由自主地犯下种种错误,也令他人有了可乘之机,借此巧加利用。一个人的嗜好反映了他的情趣归属。而不良嗜好却常把人导向堕落,这是不能不提高警惕的。一些人正是轻视了此节,不以为然,结果渐渐为其腐蚀了心志,整个人都彻底地改变。一旦有了不好的苗头,及早根除,心魔便不会坐大,也不能伤身为害了。
活学活用
玩物丧志,人之通患
楚王喜欢细腰的女人,因此就有许多宫女饿死;吴王喜欢剑客,所以百姓为此而习剑以致身留创伤。
喜爱饮酒,喜爱钱财,喜爱弹琴,喜爱吹笛,喜爱马,喜爱鹅,喜爱打铁,喜爱木鞋,大凡在这诸多爱好中,每一种都会让人有所失。一个人只有喜好学习,才会对自己有益。
心中明白嗜好会带来过失,却不戒除掉;明明看到对己有益的东西,也不愿努力学习,结果玩物丧志,自甘堕落,这是人类的通病。
唉,面对爱好的选择时,人们怎能不忍一忍轻率而择的心呢?
一个人只要本心清净,不执著于外物浸染,虽处于利欲狂流的境界中,亦能洁净自身,自得其乐,犹居于清幽静寂的仙境中。但若心中有所迷恋,有所执著,即使人间仙境,亦成苦海。
晋人华卓,字茂世,为吏部郎。年轻时举止豪放,物别喜欢喝酒,曾说:“得到美酒数百斛,就有了四季的美味。左手拿酒杯,右手抓蟹螯,漂荡在酒缸里,这一生也知足了。”一天,邻居家酿的酒熟了,他晚上跑到酒瓮边偷酒喝,被酿酒人发现,捆了起来。邻居第二天一看,原来是华卓,于是放了他。他后来因喝酒而被撤职。这种生活中的爱好,看似平常,却能影响人一生的政治前途。
号称“山水诗人”的谢灵运,系出名流,承堂叔谢混之名,被封为康乐侯,生活奢侈华美,衣裘、坐骑及日常器皿,皆属上品,当时,有“谢康乐式”之称。闲来便驱数百仆从,入山垦辟,修建别墅。生活尽管极尽奢华,却颇是迷恋山林,因而时时不满朝廷对他的待遇,行为不逊,终遭谗言被处斩。谢灵运就是过于迷恋山林,无法超越市俗,而招致此种悲惨下场。
智慧金言
《尚书》说:“玩物丧志,不作无害有益。”人其实心中相当明白什么爱好对自己有利,什么爱好对自己无益,却总是戒不掉会给自身带来过失的嗜好,也不愿努力去学习对己有益的东西,结果自毁前程。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啊!
自弃者人莫救也
译文
自我放弃的人人们无法拯救他。
解读
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成败,归根结底还在于他个人的心志和自我努力。内因是外因无法替代的,任何好的条件和好的建言,只有为其接受与善加利用,才能起到好的作用,否则就有也归于无。强化个人内在的修养和磨炼身心,是自救的根本出路,在此得过且过,随意任性,便会取舍失当,进退无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彻底毁灭。
活学活用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如果用绳索当锯来锯木头,时间久了也可以将木头锯断,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久了也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同样的道理,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几条小河中的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条较宽的河流,瓜果成熟后,自然就会从枝头掉落;同样道理,修行学道的人也只有遵守自然规律才能修成正果。
说起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知道的人很多。它主要讲述了唐僧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一同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在取经过程中,他们总是遇到不同的妖魔鬼怪的阻挠,但是经过师徒四人的共同努力,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整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们师徒四人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西游记》中提到的人物以及斩妖除魔的故事可能大都是作者虚构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唐朝的确有唐僧这个人(名为玄奘),也的确有此人去天竺取经这回事。
玄奘因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而被誉为三藏法师,所以又被称为唐三藏。
玄奘对佛教如此热爱,是有一定根源的。他出身于一个官吏家庭,全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从小就受佛教的熏陶,再加上天资聪慧,一学就懂,因而就逐渐爱上了佛学。
当年,隋朝政府在洛阳考选和尚,13岁的玄奘被破格录取,满足了玄奘当和尚的愿望。唐朝初年,为了增长见识、多学知识,他前往四川研究佛经。到了那里后,他发现该地储存的汉文佛经翻译得不完全,甚至是不准确的,越深入研究就感到疑问越多,有的地方甚至读不懂。于是,他开始用心学习梵文,并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求取真经,使国家的佛法更进一层。
天竺距离大唐非常远,为了安全,他去了一趟长安,邀约了有同样想法和兴趣的同伴。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正当他们要启程时,朝廷却颁布了严禁私人出境的法令。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时唐朝初建,边境经常遭到突厥贵族的骚扰。他们的出国申请被官府驳回后,这些伙伴都打了退堂鼓。但玄奘西天取经的决心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随时找机会准备出发。
唐太宗贞观三年,他混进了返回西域的客商里,从长安出发,打算先闯过玉门关。然而,他刚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县),都督李大亮便发现了他并把他看管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李大亮硬逼着他沿原路返回。后来,他在一位好心和尚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连夜逃出了凉州。真是好事多磨,由于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快到玉门关时,他骑的马被累死了。玄奘经过五座烽火台后,便进入了荒无人烟的莫贺延碛(哼戚)沙漠,这就是号称八百里流沙的大戈壁滩。
在这样的大戈壁滩上行走就如爬山一样艰难,他坚持走了100多里后,实在口渴难捱,于是停下来喝口水。由于全身没有一点力气,他一不小心把皮囊里的水全都泼光了。他向四周张望,所望之处全是茫茫的沙漠,根本不可能找到一滴水。他想既然这样,要想活下去就得咬着牙挺过去,否则别说取经,就连性命也难保。于是,他竭尽全力、极度艰难地坚持走了五天,后来他感到天旋地转,紧接着便昏倒了。一直到了半夜,他才被刺骨的寒风吹醒。天亮后,一片绿洲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这绿洲对他来说无疑就是雪中送炭,他欣喜若狂,踉踉跄跄地奔了过去……
玄奘终于走出浩瀚的沙海,经过了半个月的苦难历程,来到了高昌国(在今新疆境内)。唐僧的到达,使整个高昌国上下一片沸腾。高昌国王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派使臣前去迎接。
在高昌国逗留了一段时间后,玄奘告别了国王,继续沿着丝绸之路前进。他穿过新疆,翻过终年积雪的凌山(今天山穆索尔岭),路过大清池(前苏联境内侵塞克湖),到达素叶城(现在苏联的托克马克,也就是西突厥叶护可汗王廷所在地),渡过鸟浒水(今中亚阿姆河),后又折向东南,重新登上帕米尔高原,通过铁门关天险(在今阿富汗巴达克山,是西突厥南端的要塞),又过了叶火罗(今阿富汗北部),仔细算来整整走了一年。终于在公元628年夏末,他到达了天竺的西北部。
工夫不负有心人,玄奘历尽磨难终于来到了天竺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这个寺庙位于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听说玄奘到来后,1000多个和尚手捧香和鲜花表示对他的热烈欢迎。
因为当时那烂陀寺已经有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内常有僧众多达万余人。年过百岁的佛学权威戒贤是这座寺庙的主持,因年岁已高,故而早已不讲学了。然而,玄奘西天求取真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这位佛学权威人士,他破例收玄奘为弟子。同时为了表示对大唐(即中国)的友好情谊,他特地为玄奘重开讲坛。为了亲自给玄奘讲解最高深、最难懂的佛经《瑜珈论》,他不辞劳苦,整整用了15个月的时间。
玄奘在那烂陀寺用了五年的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在寺里,除戒贤精通全部经论外,在一万多个和尚里,仅有千余人能通晓20部,仅有五百人能通晓30部,仅有十人能精通50部,而十人中就有玄奘。至此,他真正成了博学多才的佛学大师!
学有所成后,玄奘为了学习更多的佛学理论,辞别了戒贤,开始外出游学。他沿着恒河先到了现在的孟加拉,接着到了印度半岛东岸南边的达罗(与现在的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又沿着印度半岛西岸北上,访问了阿旃陀石窟(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并曾一度深入印度半岛的腹地。然后,他又经过了巴基斯坦,到了印度河北边的克什米尔南部的查谟。为了进行佛学理论研究,他在这里留居了两年。整个天竺都传遍了玄奘的美誉,他被公认为天竺最博学的佛学大师。
唐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带着650多部佛经,从西域回到了长安,历时18年,跋涉五万余里。
玄奘
玄奘回来的这天,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只见城里人山人海,香案和鲜花摆满了路的两边,锣鼓喧天,数万僧尼排成长队。这位西天取经凯旋的伟大英雄接受了如此热烈的欢迎后,在著名的弘福寺里安放了他带回来的经卷和佛像。
唐太宗听说了他去取经的事情,为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折服,感慨大唐竟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人物,于是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他。于是,太宗特别委派宰相房玄龄去长安把他迎接到洛阳行宫里来,然后隆重接见了他,并饶有兴致地听他述说了在西域和天竺的见闻。听完玄奘仿佛神话故事般的讲述后,太宗更加佩服他了,而且看中了他的才能和智慧。于是,太宗竭力劝他还俗,然后做自己的谋臣。然而玄藏一心向佛,想终身研究佛法,纠正中国佛法中的诸多错误,为世人留下更多有用的东西,因此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好意。
玄奘在洛阳为太宗和那里的僧人讲解了一段时间的佛经后,就在三月初一这天启程离开洛阳回到了长安。回长安不久,他在弘福寺和慈恩寺开设讲坛,并在慈恩寺修建了一座大雁塔,作为储存经书的地方。
玄奘一生苦心研究佛法,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和译员们总共译出了佛经75部,共1335卷。另外,《大唐西域记》就是他和辩机和尚的杰作。
这个例子说明了,只要坚持不懈、用心去做一件事,你就一定会取得成绩,“滴水石穿,绳锯木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无论是在学道还是习艺上,人们都要坚持如一,不改变目标地做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求学问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需要长期积累知识并勤加练习,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智慧金言
纵观历史,勤学苦练的事例枚不胜举: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等故事代代相传。玄奘西游如同愚公移山的寓言一样,深受人们的欢迎,因为许多人都相信“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同时,这些例子都在说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
苦乐无形,成于心焉
译文
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它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的思想。
解读
对苦乐的认知与定位,直接决定着人的情感变化和处事之法。人的看法不同,苦乐的界定就大相径庭了。世俗小人以私利的得失为评判标准,他们惠得惠失,只要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他们便视之为苦。而君子与之相反,他们往往能从道德和公义出发,不计个人毁誉,他们眼中的乐事却是小人所不愿的。立足长远的人,其见识总是超脱世俗的,事事为自己谋利的人无法成就大事,所获得的好处反而有限。
活学活用
礼义养量,学问充智
士大夫戴高冠,系宽带,自然应该显示出超凡脱俗的仪表。轻易地喜笑怒悲,别人就会容易了解他的内心。所以,士大夫在安危存亡的时刻能够保持自身节操和志向,自然没有偏狭浮躁之气。见到一点小利就出卖自己的,只能是气量狭小的人。
一个人应以礼义之说来培养自己的器量,以学问来提高自己的智慧。不应为贫贱而忧戚伤心,也不要为富贵而沾沾自喜。这样就可以立天下之大功,成天下之大事了。
唉,人们若想成为士大夫之类的贤人,怎能不忍住浮躁之心呢?
古代士大夫身处高位,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超俗的气质。他们颇有涵养,从不轻易喜形于色。
据《史记》记载,韩昭侯说:“我听说圣贤之君,喜欢人表露出喜怒之情。只要容易喜笑怒悲的人,别人就容易了解他的为人。如窦婴因为沾沾自喜,武帝就没有提拔他做宰相;子路常常听说了什么事就喜形于色,孔子因此责怪他没有判断力,就属这一类。”
士大夫应以气节为重,以才辅助气节。据《鲁论》记载,曾子说:“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在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不失去他的气节,像周公愿代武王去死,又如关龙逢、比干为大节而死,都属于这一类。才为德所用,而气节是德的核心,两者不可偏废。才与节相辅相成,这就是君子,自然也就没有偏狭浮躁的心气。
礼是合乎天道的文化,是处理人事的法则,义则是发乎心性的处理事情的尺度。学习礼义则可以培养自己宽宏的气度,有学问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聪明智慧,所以礼义和学问都是士大夫所应具备的。
据《荀子·论礼》篇说:“制定礼义来陶冶人的性情。”又说:“熟知礼义,是为了培养人的心性。”用学问来提高智慧,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意思。学问、思辨,就是为了明辨善恶是非,而做明智之事。
《易·乾》中说:“有道德的人总是通过学习来扩充知识,总是通过相互探讨来辨别是非善恶。”
智慧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