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规则在历代官场中被用得最多,能忍辱者乃大丈夫也。其实暂时的忍辱并不是贪生怕死或胆小懦弱,而是为了更好地成事。就像跳远时往后退几步然后加速方能跳得更远一样。
汉初的淮阴侯韩信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为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最后被吕后诛灭,但毕竟是一位盖世英豪。就是这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在早年的处世生涯中却忍受了不少奇耻大辱,也正因为他忍住了那些奇耻大辱,方才拥有了后来的叱咤风云。
韩信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他既不能被推举做官吏,又不会从事生产或做生意赚钱,所以,常常到熟人家里去混饭吃,这些人家都不喜欢他。
他曾经多次投靠在邻乡的一个亭长家里求食,一连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他,于是很早就起床把饭做来吃了,等韩信到吃饭的时间去时,饭已没有了。韩信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此便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韩信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那里漂洗丝绵。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到了吃饭时间还坐在河边,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知道他没有饭吃,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此后一连数十天都是如此。韩信非常感动,向老大娘道谢说:“我将来一定加倍报答您!”老大娘却生气地说:“谁稀罕你的报答呢?一个堂堂男子汉却养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
当时,淮阴城有个年轻的屠户很看不起韩信,他轻蔑地对韩信说:“别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是个胆小鬼!”
韩信不予答理。那年轻屠户又当众侮辱他说:“怎么你不吭声呢?难道你不承认吗?那好,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认你是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
韩信把那年轻屠户看了好一会儿,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那人哈哈大笑,满街的人也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
后来,项梁率兵起义,韩信拔剑从军,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兵败后,韩信又跟随项羽的部队,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项羽献策都没有得到采纳。当汉王刘邦率兵进入蜀地时,韩信从楚军中逃出来投奔了汉军。开始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终于得到萧何的赏识,被萧何全力保举给刘邦做了大将,从此一举成名,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会战彻底打败了项羽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到达封地,找到当年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大娘,赏给她黄金一千两作为报答。又找到那位亭长,只赏给他一百钱,对他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最后,他召来那位曾让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户,不但不杀他,反而还任命他为楚国中尉,并对将领们说:
“他是一个壮士。当时他侮辱我时,我难道真的不敢杀他吗?不是的。但我杀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我忍辱而达到了现在的境地。我真该谢谢他,他磨炼了我的意志!”
“知行知止惟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能屈能伸就要以退为进,即在不得志时能承受屈辱、克制忍耐,在得志时方能施展抱负。
一般说来,能忍辱不像是智谋,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气度,一种素质。从孔子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来看,能忍辱也仍然是一种智谋,一种投资痛苦、回收时间较长的智谋,甚至还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智谋。隐忍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暂时收敛锋芒,隐匿踪迹,养精蓄锐,待机而动。就是说忍是迫不得已的,即使忍也要做到主动、自觉,不动声色地壮大实力,以便在时机成熟时奋起继进。可见这种忍不是逃跑主义,而是进的一个环节,是为了下一步夺权利胜利做准备。只有这样才称得上谋略。
智慧金言
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领导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常能在不利的环境下暂时隐忍,等待时机,以图他日东山再起。
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译文
困境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是放纵胡为。
解读
困境不是人们放纵胡为的借口,也不是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根本。对有志之士而言,它却是催人奋进,自强不息的无穷力量,激发出他们旺盛的斗志。善于从困境中突围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感谢困境所带来的经验和启迪,而失败者只能在埋怨中离成功更远。乱行是可怕的,在困境中不守规矩更为可怕,人们或许会同情你的遭遇不幸,但决不会原谅你所造出的恶果。
活学活用
恣意奔权,朝荣夕悴
人在得势时,可以步步登天;一旦失去权势,就会一落千丈。一个人的势力变化在翻掌之间,早上还身居卿相,晚上失势时却杨国忠是穿着麻布的百姓。熊熊大火是将要熄灭,隆隆雷声也暗示着雨即将停止。观察那雷和火,有满耳之声,有耀眼之火,可是天要收去雷声,地要藏去火热。地位显赫的人家,鬼也会来窥视他的内屋。
势力如此变幻无常,面对炙手可热的势力怎敢不忍?
得势之时,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甚至借权来谋一己之私利,以便攫取更大的权势、更多的利益,那么这势如同“朝荣夕悴”,谋势者到头来只落得个身败名裂!
杨国忠,原名钊,山西蒲城永乐人。他本是无赖出身,学识浅薄,才能平庸,仅因族妹杨玉环得宠于玄宗,才得以重用,由金吾兵曹参军跃居右相,并身领四十余使。杨国忠生活腐败,黩武贪功,专横跋扈。他得势之后,一些寡廉鲜耻、趋鹜奔竞之徒纷纷投靠他,以图分得一杯羹。但也有一些明智之士对这个暴发户的前途看得十分清楚,陕州进士张彖就是一个。张彖学问广,名气也很大,有人劝他何不去找杨国忠,谋取荣华富贵。张彖说:“你们以为他稳如泰山,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一座冰山罢了,一旦太阳出来,这座冰山就会融化,还能做你们的靠山吗?”目睹时局的纷乱后,他便隐居到嵩山去了。
杨国忠当上宰相后,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即就官员铨选问题向吏部作出指示:“文部(吏部)选人无问贤与不肖,选深者留之,依资据阙注官。”就是说,不管贤才、庸人,升级一律按资排辈。这样一来,那些候补多年、不能升级的人,一个个得到了满意的官职。杨国忠这样做,既廉价收买了人心,又挑选出一辈庸庸碌碌、俯首听命的奴才,可谓一举两得。
为满足奢侈、豪华已极的生活,杨国忠还利用职权大肆贪污,聚敛财物。在他家中,光是缣这种丝织品就积存了三千万匹。
杨国忠曾对人说:“我本来出身清寒,是靠了后宫的关系才到了今天这样的地位,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倒不如生前尽情享乐。”杨国忠这番话道出了这个无赖出身的政治暴发户内心世界的丑恶。
杨国忠所干坏事较之前任李林甫犹有过之。由于他的窃朝乱政,致使玄宗后期政治更加黑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当时潼关陷落,长安指日可下,形势万火危急。玄宗依杨国忠的建议放弃了长安逃往蜀中。在前行的途中,随从护驾的禁军将士经过一天多的紧张行军,已无比饥渴劳困,不愿再走。龙武将军陈玄礼对杨国忠早有不满,这时他对将士说:“今天下分崩离析,皇上蒙此大难,都是由于杨国忠的胡作非为一手造成的。如不诛之以谢天下,怎能平息四海的怨愤?”
众军士回答:“我们早就有这个打算了,除掉了这个奸臣,即使我等身获死罪,也不后悔!”
这时,有二十多位吐蕃使者因得不到食物,饥饿难忍,围住杨国忠的坐骑在诉苦。禁军士兵突然大呼:“杨国忠与吐蕃人在谋反!”
有人发箭射中了杨国忠的马鞍,杨国忠翻身下马,逃到马嵬驿的西门内。众军士将西门团团包围,一齐追上,将杨国忠斩首。为雪心中愤怒,并将其尸体肢解,用枪挑着他的脑袋挂在西门外示众。
智慧金言
世上没有长久不变的事情,今日你可能享尽荣华富贵,明天却又沦为阶下囚,世事无常啊!所以,身居高位的人,就该多加小心,不要仗势欺人,要救济百姓,为国家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