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山崎卯一,就是本书常常上场的本田的终生的幼年时代的朋友。山崎也是成功者之一。
大正十四年建立的旧校门,以及本田捐赠的新校门。这中间,五十几年、半个世纪以上的时光流逝了。新旧校门之间横亘的时间,把饿肚子的铁匠的儿子,造就成为世界性的“本田先生”了。
我在大约十年左右以前,在看了“时代资料储放器”似的两座校门之后,走访了校长室。当时的校长木夏本七郎,断断续续地和我谈了下面的一席话:
“这所光明小学,是由本田所毕业的山东小学和舟明小学合并起来的。本田先生的出生地光明村,曾住有他弟弟弁二郎先生的家属,前段时间起火烧掉了,如今本田家的人住在浜松市内。本田的父亲和母亲住在那儿。本田先生到这个小学校来,是昭和四十八年十一月十日建校一百周年的时候。昭和五十四年,是坐着一架大型直升飞机来到光明村的。”
国铁远江二俣,是最近的火车站。现在这地方仍然决说不上是交通便利之地。也许是这个原因吧,本田在回浜松探望双亲之际,以及出席小学的同学会时,他常常使用本公司开发并拥有的喷气式直升飞机。
光明小学一百周年纪念时,本田向学校捐赠了装饰盘和纪念树。27公分左右的装饰盘上所雕刻的文字是:
“创新与努力——本田”
这使人想起了60多年前给金鱼涂上油漆而命名为“珍鱼”的淘气少年来。
现将当时作为在校生而写了《感谢作文》的六年级学生大泽美的文章,在这儿略作介绍:
“……我们的老前辈本田先生和山崎卯一先生,在他们光临之际放了焰火,以校长先生为首的各位都讲了话。本田先生讲起了孩子时的故事。他非常淘气,就像我们一样,天天都让老师为难。他说他在游戏中也总钻研点儿什么,我觉得这位笑嘻嘻地说话的本田先生很了不起……”
在这之后,本田以小学生为对手,作了建校一百周年纪念讲演,然后在送行的小学生们的甜甜的欢声中,坐上了回程的直升飞机。在飞机上能够眺望故乡的山和谷,送行的小学生们的一群人,看上去就像红、白、黄色的豆粒儿似的,尽管地上的人们看不见,本田却一再挥手。
大正十一年,本田寻常科毕业以后,上了高等小学。逐渐地他较早地进入了青春期,也就是踏上《青云篇》的第一步。本田的魅力,不由于各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幼少年期的黑鼻子阿宗时代,看上去正是充满希望,其纯真、其专心的态度等等,尽管为无比的淘气所点缀着,却更加光辉。尽管都是一些实话,《黑鼻子阿宗的故事》所给予人们的感动,却不下于少年小说的杰作《次郎物语》。
本田少年从其幼少年期,渐渐地知道现实了。他思考起要想摆脱贫困,必须“出息”才行。
从本田的出生之家山东,到二俣的山东高等小学,约有4公里的路程。当然只能徒步上学。一路上有野地,有山,有小河,本田并不感到无聊,但徒步上学是有相当的运动量的。正处在饮食旺盛期的少年们,无论是谁都会感到猛烈的腹饥。公共马车超越过少年们。
在公共马车的车站附近,有一家用粗黑毛笔在白地门帘上写着“饭”字乘风摇摆的小饭馆。
每当通过店前时,香味扑鼻,令人难耐。
少年们加快了脚步走过去,但常常发出“哇,真忍不住了”的声音。特别是装在四角盘里的炖青花鱼,无法比喻地刺激着本田的空肚子。这种炖青花鱼,就放在盖有防蝇罩的店头儿里。行商们和马车夫是主要客人。这些客人们也把舟明特产香软可口的“熬中蒡”,当作主要目标。
本田和一块儿徒步上学的山崎卯一在店门前停住了脚步,平常总是决心不屈服于诱惑,加快脚步从店门前通过的,可这一天,两个人却都停了下来,向纱罩内张望。那炖青花鱼从腹部往上翘曲着,泛着米黄色透明的油光。
“喂,山崎,真想快点儿长大呀。早晚非得赚点儿钱,可着肚子吃一顿这炖青花鱼。”
“嗯,谁先赚到钱,谁就请客。”
周围的群山,长的全都是杂木,很少见到肥沃的水田,在当地这样的条件下,要想赚钱,无论如何也得离开这个穷地方才行。更不要说凭发明创造来赚钱了,也许还是下定决心到听人传说的东京去,更好一些。明年就要高小毕业的本田的头脑中,浮现出在杂志的卷头画和照片上所看到的热闹的东京街头的样子。银座、浅草……
在那时,凭“创造和钻研”来赚点儿钱的浜松的风气,不仅在本田的心里,在周围也是弥漫着的。
据《远州产业文化史》记载,日本第一架国产客机,就诞生在这远州浜松。前面提到了高柳健次郎的怀旧谈中的福长浅雄和福长四郎兄弟的天龙河滩的失败飞行,是后来的事。
飞机制造天才福长浅雄和飞行员福长四郎,共同完成了定员六名的客机生产。这是日本第一架客机,除了发动机是意大利制的之外,机体全是国产的。胴体部分很快地就使用了轻金属,两翼的骨架使用了上等的日本扁柏,是一种在机翼骨架上蒙布的双翼飞机,取名为“天龙3号”。
说到大正十一年,那就是后来在世界航空界称雄的曾任海军技术大尉的中岛知久平的中岛飞机制作所,刚刚开始设计双翼战斗机的时候,当时日本几乎没有称得上是航空产业的时代。
在福长飞机制作所,在此两年前的大正九年,还生产出了叫做“天龙1号”的双翼机。
高柳健次郎目击了这一实验机的飞行失败。创业者的福长浅雄,明治二十六年生于浜名郡饭田村。因他比本田年长13岁,所以他第一次乘天龙1号飞行时,还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福长在当地的小学一毕业,立刻就当上了制材工。从机械制材,他渐渐对机械本身发生了兴趣。不久,兴致更加高涨了,开始埋头于处于黎明时期的航空机的研究。
福长所进行的,虽说是研究,但只不过是靠新闻报道,和一点点儿文献。而文献上一出现横写的洋文,小学毕业的福长就连图纸都看不懂。因为是在这种状况下做出了日本的第一架客机,所以只能说这才是天才的发明家。在制材业开动脑筋创新路的结果,觉得有利可图,所以决定把仅有的钱全用上,从法国购入了一架真正的飞机。当时,他还是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青年。又过了三年,法国飞机被彻底地进行了分解,成了贵重的研究材料。
尽管如同福长浅雄是个小学毕业的制材工,却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架客机那样,在别的领域里,也冠上“日本第一个……”这一形容词的发明家,在浜松并不稀奇。
光只名留后世的发明家,立即就可以举出30个人来。如果把这些人一一加以介绍,无论有多少页纸也是不够的。在这儿只列举几个极其主要的“日本第一个……”来看一看:
山叶寅楠(雅马哈)的国产第一号风琴
丰田佐吉(丰田集团)的自动织布机
河合小市(河合乐器)的钢琴
铃木道雄(铃木)铃木式织布机
铃木俊三(铃木)轻客车
本田的超小型摩托发动机<;/PGN 0045. TXT/PGN >;
高柳健次郎(日本比库塔)的电视技术
另外作为企业,现在已经不在了,但旭日摄影工业的堀内胜次郎,在日本第一个把摄影胶卷和印相纸实现了国有化,为此也成为大正时代的第一个生产厂家。这家堀内厂还发明了冰糖,被帝国陆军采用为非常时期的食物。
这些发明家们的共同之处,除了高柳之外,是没有一个高学历的。
丰田佐吉和铃木道雄是木匠,远州制作所的创业者铃木政治郎也是专门修建寺院和宫殿的木匠,河合小市是个造车子的木匠,而福长浅雄是个制材工……就这样,浜松的发明家,由木匠、制材工、家具匠等匠人出身的人占压倒多数。
这说明,在当时浜松一带,即使是没有学历的穷人,只要能开动脑筋闯新路,就也能较为容易地赚到钱,能够敞开肚皮吃炖青花鱼。本田也在日常生活中,从候补发明家父亲仪平口中,听到了许多这类发明家的成功传。正因为这样,为了学到某一种技术,他才贪婪地阅读从东京寄来的《轮业之世界》杂志。
当时,在浜松的匠人出身的成功者之间,要求“受高等技术教育”的愿望迫切起来。也就是想把天才的匠人凭直感而作出的发明,作出理论性的解释,来确立现代化的技术。
于是在大正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以敕令第441号,来建立旧制的浜松高等工业学校(现在的静冈大学工学部)。
因为是急急忙忙建立的,所以在翌年大正十二年四月十三日开学之初,连制服、制帽都没决定,新入校的学生,各随己便地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当时,本田在东京的本乡。本田在高小毕业的那一年,就听说了在浜松要开办高等工业学校,但16岁的敏感的他,从一开始就对升学死了心。他不想让父母负担学费,比起这个来,他更想尽快地学到技术,以便赚钱。再说,对于迎接青春期的本田来说,花之都、恋之都的东京,他觉得比什么都华丽而有魅力。
就像这一年非常火爆地流行的歌曲《笼中鸟》的歌词“想会你,想见你,使我忘记了害怕……”那样,他对东京的向往,只有日益加深。
他翻动着《轮业之世界》杂志。在“阿特商会招收汽车修理工”的广告处,本田的眼睛盯住不动了。
在村子里第一次来了汽车的小学二年级时,不知为什么,本田的心里,无缘无故地不平静起来。他无缘无故地迷恋上了汽车。在没有铺水泥或沥青的山路上,他竭尽全力追赶卷起沙尘奔跑的汽车。即使是汽车跑远了,看上去只有豆粒儿大,在汽车的后面仍然有汽油味儿。第二次见到汽车,是他在玩军队游戏,从这竿竹子跳到另一竿竹子的时候。充当大将的黑鼻子阿宗,突然跑到简易公路上,一面喊着“哇——”,一面跳上了在路上慢走的“西波莱”汽车的后部。
回过头来的司机,一副可怕的面孔。阿宗跳了下来,一下子摔了个前趴。跑去的汽车,对于阿宗来说,仍然留下了有诱惑力的汽油味儿。
“对于我来说,汽油味儿就像猫遇见了葛枣似的。”后来的本田追怀往事说。
这天晚上本田写了信。在学校里对书法最不得意的本田,字写得拙劣。他反复写了好几次。当然是写给东京的阿特商会了。信封也写坏了好几个。写坏了的信封撕得一点点儿地,在火塘里烧掉了。因为这是瞒着父亲仪平和母亲美加的应募。
大约五天之后,所期望的阿特商会来了回信:
“决定采用,立即进京。”
回信简单得没法再简单了。在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时,本田向父亲仪平提出来要上东京去。尽管预想着会遭到父亲的反对,出乎意外的是极力反对的却是母亲美加。
“本田啊,你好容易毕业,能够给父亲当助手了……你这本应继承家业的长子,就是到东京去,还不知道能有多大的出息呢。倒是听说有不少男孩子在东京堕落了。”
像这样的父子、母子对话,就是在今天的日本的任何地方,仍然是不希奇的吧。母亲动之以情的说服,作为本田家的后继长子,也没有点头。父亲仪平总算是屈服了。
“今后是汽车的时代啦,我去学习汽车方面的知识。”本田的两句话,打动了仪平的心。也许仪平是想起了自己也曾有过一心想把汽车的技术学到手的时代。
“好吧,我也和你一道到东京去。”
7 本田与旧制浜松高工的缘分
浜松高等工业学校,任命关口壮吉为第一任校长,吸引着当地人的期待开学了。
关口校长考虑到浜松这块土地的特点,在教育方针的首位,打出了“自由启发主义”这块牌子。
具体的做法是,即使是校门的出入,也没有任何限制,使任何人都能够到这儿来学习。与其他学校不同,连门卫也不设,关口的座右铭是:
“学校嘛,不要弄得那么森严。不要让民众望而生畏。”
这对后来的本田,也有很大的启示。他的座右铭是:
“工厂不能游离于当地居民之外。所以本田的工厂,既不要围墙,也不要雷达警报网。”
为此,许多本田技术研究所的工厂,也包括海外的工厂,在工厂的建筑场地之内可以自由出入。
然而,关口校长的“浜松理想主义”没多久就不得不放弃了。一方面是自主独立、自主主义的浜松,另一方面也是犯罪的多发地区。因为盗窃事件频发,不得不设置警卫。
尽管如此,仍然斗志昂扬的关口校长,把东京藏前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的当地的秀才高柳健次郎选拔为副教授。高柳健次郎只有21岁。这位高柳副教授从不足的研究费中,以浜松高工的名义,作出了享名全国的划时代的发明。
在《静冈大学工学部50年史》这一豪华本的书籍当中,有如下的记述。那就是“昭和五年,天皇陛下参观电视”的章节:
“……在圣上陛下之前,说明电视并予以实验……惶恐之至直到落泪。”
不必说,这是高柳健次郎的“终生最佳之日”的一幕。还年轻的昭和天皇,接受了高柳健次郎所想出的“电视”这一英语,这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电视”这一英语,是高柳“发明”的这本身,在文化史上就是极大的功绩。附带说一下,在德语中已经有了相应的词。
在N H K(日本广播协会)浜松广播会馆的前庭,现在仍然耸立着刻着“亻”字的碑。这是昭和二年,可以说是为了纪念在全世界电视“送像”成功而建立的。
这一实验,是由浜松高工的高柳健次郎副教授来进行的,但在当时没有想到像今天这样的电视时代就要到来,所以没有出现想在资金方面援助这一实验的实业家。然而夸耀世界的日本的电视技术的源流,正是来自于浜松高工。而高柳却在推敲构思着如何转播因昭和十五年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而化为泡影的“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全过程的电视转播。高柳就当时的情况,对我这样说:
“当时从N H K得到了巨款三百万元的研究费。因此浜松高工我以下的人员,都把户头儿转移到了N H K去了。有充分的自信在技术上能够完成电视转播,所以昭和十五年一听说东京奥林匹克中止了,就觉得全身像散了架子似的……”
浜松“后特尼克斯”创业者堀内平八郎,就是受过高柳教育的。堀内发明的光电管多次受到了世界性的好评,特别是光电子倍增管,给测定机械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当时的浜松高工,与旧制帝国大学的工学部不同,其方向是比起理论来,更重视实利性的技术开发。雅马哈、河合乐器、本田技术研究所、铃木远州等主要的浜松系的企业,可以说没有一家企业不借助这个浜松高工之力的。
尽管没能成为浜松高工的正式的第一期毕业生,但本田与浜松高工的缘分却是斩也斩不断的。从东京阿特商会回乡开始办事业的本田,在技术上面临着穷途末路。于是在两年之间,成了浜松高工的夜校学员,一天也不休息地坚持上学,从基础冶金学,学到了发动机理论。创办了浜松企业的众多天才的匠人们,尽管没有像本田那样成为听讲生,但一碰到困难,就往这所学校跑,找学校商量。
浜松所产生的实利主义、合理精神,尽管没有培育出大金融机关,但对于可以自由地确定企业行动的浜松企业来说,却担负着至今为止的“技术中心”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