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会为你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幽默能表现出一个人修养的深厚和智力的优越,一个小小的幽默会给无数的人留下美好难忘的深刻印象,使你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懂得制胜之道的人,是决不会放过通过幽默来表现自我的机会的。
在当代中国名人身上,我们对这种幽默感并不感到陌生。我们发现,娴熟地运用幽默,是他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作家赵树理就是一个很幽默的人。用幽默作武器,他在“文革”中顽强地生存着。
在一次批斗会上,红卫兵厉声质问赵树理:“赵树理,你写的《锻炼锻炼》,是不是诬蔑贫下中农?”
赵树理回答道:“我没有诬蔑,我写的都是农村生活的真实。”
红卫兵又质问他:“难道我们农村有‘吃不饱’、‘小腿疼’这样的人物吗?”
赵树理淡然地反问:“难道你不认为生活是这样的吗?”
红卫兵说不过他,就大喊口号:“赵树理罪该万死!”
赵树理非但没有惧色,反而笑出声来。
红卫兵愤怒地质问:“赵树理,你笑什么?”
赵树理笑着说:“大家刚才喊口号,说我罪该万死。其实,人只有一死,也用不着万死!”
赵树理这几句幽默的辩白把在场的红卫兵也逗乐了,批斗只好草草收场。
幽默感会使你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个人事业的成功必须要借助众人之力。无疑,幽默感会增强你的人际吸引力。在美国,交朋友的第一要素便是幽默。因为你懂得幽默,大家就喜欢接近你,愿意了解你,你也就容易被人理解。而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更愿帮助你,而不是离你而去。
造反派质问赵树理:“社会主义时代有英雄人物,有不偷棉花的人物,你为什么不写?难道我们的时代没有英雄人物吗?”
“有哇!”赵树理很痛快地回答。
“在哪里呢?”
“在座诸位就是英雄人物。”
全场人都笑了起来。
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后盾。而幽默则等于是一种润滑剂,使交际变得更加顺利、自然,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解决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
利用“沉默”
沙皇尼古拉一世平定了一场由自由分子发动的叛乱,同时判处领袖李列耶夫死刑。当绞刑开始时,李列耶夫在一阵摆弄之后,绳索断裂了,他猛然摔落在地上。在当时,类似这样的事情会被当成是天意,犯人通常会得到赦免。
李列耶夫站起身后,向着人群大喊:“你看,他们甚至连制造绳索也不会。”
一名信使立刻前往宫殿报告绞刑失败的消息,并说:“陛下,李列耶夫这样说:‘你看,他们甚至连制造绳索也不会。’”听到这样的话,沙皇说:“那么,让我们来证明事实相反,”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绞刑台。这一次绳索没有断裂。
言多必失。你说得越多,就越显得平庸,越有可能说出愚蠢的话。
如果你说得比较少,对你简短意见的特别关注只会增加你的魅力。
你说得越少,就越显得神秘。当你学会闭上嘴巴时,实际上更有机会拥有权力。
一个人想处理掉自己工厂里的一批旧机器,他在心中打定主意,在出售这批机器的时候,一定不能低于50万美元。
在谈判的时候,有一个买主针对这台机器的各种问题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缺点和不足。但是这个工厂的主人一言不发,一直听着那个人口若悬河的言辞,到了最后,那位买主再没有说话的力气了,突然蹦出一句:“我看你这批机器我最多只能给你80万美元,再多的话,我们可真是不要了。”
于是,这个企业家很幸运地整整多赚了30万美元。
长时间的沉默会给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商场高手经常利用“沉默”这一策略。
理解是一种胸怀
理解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理解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理解是一种美德,付出了理解,将收获友谊与合作。
双向思维
以双向思维的态度来面对现实,既不能纯客观,也不能纯主观。
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不要主观地去评论一件事,尤其是不太了解它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客观。到底“客观”又是什么?最简单的说: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事件,多从另一个角度想想。
受儒家影响较深的国家,常常会以填鸭式教育来传授知识,这其实是一种单向性的教育方式,这种传递知识的过程常导致出只会单向思维的模式。好处是在于整齐划一、方便管理,坏处是缺乏创新、唯师是从。
从纯粹哲学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常常犯“形而上”的错误,看事情要么一顺百顺,看不到平静海面下隐藏的暗礁;要么一败俱败,一坏俱坏,于黑暗中看不到光明。
某人才调查中心的研究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家大多都能看透事物的利害两面,善于趋利避害。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普遍得到公众的认同,一份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家这方面的能力得分(满分为100分)为80.7分,竟然是所列几项能力和素质中得分最高的一项。足见这项素质在企业家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起到的作用。换句话说,能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趋利避害,企业家所以能够成为企业家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不妨把它称为“塞翁智慧”。
聪明的企业家胜人一筹、显示周密的地方往往在于对市场整体把握、全面分析上天衣无缝,能够准确地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市场缝隙,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营销策略,善于发现市场的盲点,把冷门变成热门,把淡季变成旺季。只有功底深厚的人才能领悟到“无声胜有声”的绝妙境界。杜健君就是代表之一。
杜健君——TCL电子集团郑州分公司的总经理,在郑州花园商厦开业庆典上就表现出超人的记忆力、锐利的分析力和周密的思维力。一位同来参加庆典的同行半开玩笑地向杜健君发牢骚:“你们TCL一来郑州,搞得我们快没饭吃了!”早对中原市场了如指掌的杜健君从容地应对这位同行:“误会了,各位恐怕还没有算过一笔账,我们没来时,在郑州5大零售商厦大屏幕彩电销售的统计数字显示,进口彩电一季度零售1000余台,国产大屏幕彩电不足40台,我们来后,虽然我们销了千余台,而其他国产品牌,在第二季度也增加到200余台,进口彩电销售却不足150台。40台和200台相比,是咱们多销了还是老外多销了?事实上,王牌彩电在郑州的火爆不仅带动了大屏幕彩电的购销热潮,也带来了国产彩电的旺销,进口彩电的冷落,这是咱们都应该高兴看到的局面!”一席话,把对方说得连连点头称是。
杜健君一套严密的双向思维方法使TCL在中原市场立住了根基,这套充满智慧的理论就是众所周知的“豆腐分割理论”。杜健君认为,一个市场的消费总量基本处于标准基数内。用一个比较明白的方式打比方,这个基数就相当于15斤豆腐,其中10斤属于旺季,5斤属于淡季。TCL人进入中原市场瞄准的首先应该是这5斤淡季的“豆腐”。春季,其他竞争者经过旺季酣战的兴奋之后基本处在休整期,或去游山玩水,或回总部庆功,属于最为放松、最为悠闲、最缺乏警惕和干劲的时期。TCL人却在脑子里多长了一根弦,比别人“多了一个心眼”,利用这个平常不利的机会花费最小的人力、财力却达到轰动效应,TCL春季一上市几个月就卖了几千台,大致占了5斤淡季豆腐的4斤,其他厂家加起来才占了1斤。而且这种效应一直延续到旺季的到来,此时TCL已在消费者中深入人心,尽管其他厂家大张旗鼓卷土重来,费尽人力、财力,极尽广告、宣传之能事,也只是收效甚微,TCL在旺季又割去10斤中的4斤,一年下来,15斤“豆腐”被TCL人巧妙地切去8斤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
“豆腐分割”的严密思维是反其道而行之,变淡季为旺季。它渗透在TCL挺进中原的整个过程中,最终发展成为郑州商战中最为成熟、最为系统的营销理论了。
在乎别人
一天,有个人的狗在公园肆意乱窜,遭到管理员的训斥。很长时间后,那人又放开了自己的狗,又被管理员看见了。
他立刻笑着说道:“我错了,很抱歉,您就处理吧!”
这么一说,那位管理员的口气反倒平和了下来:“这地方空旷,也难怪你会让它自由一下。”
你知道管理员为什么会原谅他吗?不错,正是因为那个人坦白认错。坦白认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在乎自己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没有考虑别人的立场,或者配合大家的心情及场合的气氛来应对,只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可能不适合交往。
人际关系的维持需要双方的互谅,只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立场,不顾他人的感受,反而会破坏彼此的交情。
就像有些人的自我意识很强,总是爱怎样就怎样,很少在乎别人的想法。这种人在人际关系的应对上,经常会表现得很不好。
卡耐基工业研究所调查过1万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因技术、知识、头脑、熟练而成功的情况,只占15%;而因性格要素——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成功的比率,则高达85%。
可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能交到好朋友外,对自己的事业绝对有所帮助。
在乎别人要学会为别人喝彩。
在动物王国的体育大赛上,狗熊获得了摔跤冠军,猴子获得了攀登冠军,小鹿获得了跳远冠军。在猩猩与野猪的赛跑比赛中,猩猩跑到中间便败下阵来,但却毫无怨言地为跑到终点的野猪鼓掌致意。比赛结束,猩猩获得了最佳荣誉奖。
狮子说:“当大家都在为自己家族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猩猩不忘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的成就则常常冷漠得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
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无法容忍别人超过自己,总不愿意赞扬别人,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有辆列车在钢轨上奔驰着,速度快得像风。
列车吼叫着,陶醉在自己势不可挡的力量中,它对着天大声地吼着:“呜呜呜!呜呜呜!谁敢阻挡我,谁敢干涉我!”
钢轨看到列车发狂的样子,为它担忧。
于是,钢轨轻轻提醒着列车说:“注意,注意,不要离开了我的肩膀。”
列车发怒了,用暴躁的态度对钢轨说:“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嘿,你被我踩在脚下,有什么了不起!”
钢轨说:“记住,人们给你规定一条纪律,千万不要离开我的肩膀……”
“算了吧,别提你的肩膀,在你的肩膀上我太不自由了,我干吗要屈服于你……”
说着,列车真的跳了起来,离开钢轨的它,掉进路基下的深沟,成为一堆废铁。
人不可以过于自负,更不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有些人总一味地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或一味地反对别人,这种态度只会妨碍自己跟别人的交往。
即使我们的条件很好,身份特殊,也不能因此骄纵自满。
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尊重别人的感受,如此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否则别人只会口服而心不服。
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说:
“良好的态度对于事业与社会的关系,正如机油对于机器一样重要。”
在乎别人不等于跟在别人身后,可以超过别人。给别人多一点尊重,让自己少一点自负,在乎别人的好处是你将获得更多的肯定和友谊。
博采百家
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得学习修身的功夫。有修养的人喜欢与修养好的人为伍。谁会自愿当坏人?但为何又落得如此下场?这都是未曾好好修身的结果!学就要学好的行为与思想,只有博采百家,才能朝着完美的、和谐的人接近。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很有名气的老师了,但是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30岁时,决心再拜老师,继续学习。
孔子离开自己的家乡鲁国(今山东曲阜),朝着河南洛阳走去。他要到洛阳拜大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为师。曲阜至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不怕路远,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孔子终于到了洛阳界内。他刚到洛阳城外,便看见一辆马车,车上放着许多书,车旁站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头发胡子全白了,穿着长袍,拄着拐杖,站在路边朝他这里张望。孔子想,这位老人有这么多的书,一定很有学问,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请问老人家,您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一个风尘仆仆的外地青年一眼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每天都到此等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迎候。您的学问很深,跟您学习,必有长进。再说,越是研究学问,越应学习更多的知识。”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学习结束了,辞行时,孔子恳请老师给予临别的教诲。老子拉着他的手,情真意切地说:“有学问不浅露于外表,讲道德不分贫贵,你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你对我的尊敬,叫我感动。”
孔子听了老子的话,连忙行礼,拜别老师回到故乡。人们称赞孔子的学问,也敬重他的品行。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他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完整的圆,但是没有任何人的不完整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人人都要看准了别人比自己完整的部分,用那完整来填补自己的不完整,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愈接近成完整的圆。
这里孔子用了三人行做了比喻,但是三人并不是真的指3个人,而是一群人。团体之中,一定会发现不少人是值得我们学习效法的,有些人诚实,有些人守信,有些人慈爱等等。这些都是人人应该尽量追求的修身美德。
学习过程本身也要讲修身,如果你能处理好自己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你就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点,掌握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长进,从而更有机会获得成功。
重视本质
一个人若处事只会看表面,而不去考虑其真实的内在,那可能常会面临失败。
重视本质,就可以以纲带目,化繁为简。
简洁是一种美,化繁为简是人们认识的必要手段。
科学是自然规律的理论表现。自然界的具体呈现形式是纷纭复杂,甚至杂乱无章的。而如果能在繁杂中概括出一种简洁明了的规律性的东西,无疑会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
简单并非浅薄,而是用简单的前提概括最大量的事实。这样,简单才能同时显得深远。哥白尼建立划时代的“地心说”理论的出发点正是基于对托勒密“日心说”体系太繁杂的不满。有趣的是,托勒密建立理论之初,也是以简单性为原则的。后来者也继续以这样的简洁标准来对待前人的科学成果,以决定自己的取舍。爱因斯坦在总结他的研究时深刻地指出,科学理论就是试图把大量现象加以整理,把它们化成一种简单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