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年(绍兴二年)时,吴玠兼宣抚处置司都统制。1133年春,破金州,复又乘胜进逼关中。嗣后,吴玠与刘子羽屡用游骑袭扰金军,加之金军元离后方,饷运不济,只好还军。吴玠因其功,进检校少保。
1134年(绍兴四年),金帅兀术率领10万人马,分三路进犯,攻破和尚原,转趋仙入关。吴玠兄弟率军据险死守,金军始终不能破入。翌日,吴玠乘金军疲惫,率诸将反击,猝然杀入金营,金阵大乱,开始溃退。吴玠又乘胜督军奋击,同时暗遣王浚断敌归路,遂大败金军,金兵不敢再犯。吴氏兄弟因屡败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朝廷下诏拜授吴玠为检校少师,任命为川陕宣抚使。
吴玠与敌对垒数年,为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开发水利,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因此,他深得陇蜀人民的敬佩拥戴。1139年(绍兴九年),皇帝以吴玠功高,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使。不久病重,卒于仙入关,年仅47岁。
吴玠勤于读书,通晓孙吴兵法,有远略,遇敌不图小利,且善于避兵之优势而发挥己之所长,因此在战争中常保必胜。对待部下曲严有恩,虽身为大将,却能虚心听取部卒意见,选用将佐,不认亲故权贵,凡贤勇者必录,故将士均乐为效命。在南宋腐朽朝廷的统治下,吴玠奋力保守西南而牵制金军对东南的压力,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他死后蜀人深为感怀,立祠祭祀。
屡战屡胜退敌兵
——孟珙
孟珙,宋绛州人(今山西新绛)人,后徙随州枣阳(今属湖北),字璞玉,自号无庵居士。生于1195年,卒于1246年。父祖都是抗金的著名将领,他从小跟父亲在军营中生活,耳濡目染,继承了前辈的爱国抗战精神,还学到了一身武艺和许多军事知识。
1218年时,金军大举南侵,进攻枣阳。孟宗政、孟珙父子率“忠顺军”援救枣阳,据城抵抗,与金军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最后击退了金兵。1220年,金军又长驱南下,进至樊城(今湖北樊城)附近的团山。孟珙随父领兵抗击,他对金军动向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向父亲说:“敌人必然先袭击樊城,即将在罗家渡口过河。我们如果在那里设伏,一定能击败金兵。”孟宗政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天,金军果至,遭到孟氏父子的伏击,被歼灭一半。孟珙因功屡次升迁。其父死后,他统帅父亲的旧部“忠顺军”,在枣阳屯田,一面兴修水利、种植粮食,一面号召军人养马。当年收获粮食15万石,使“忠顺军”马肥粮足。
1233年时,蒙古军大举进攻金国,攻陷了金都开封(今河南开封),金哀守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这时,金国的唐邓行省武仙、武天赐和邓守移刺瑗,各率本部军队,为迎接金哀宗逃入四川,进犯南宋的光化(今湖北光化)。这三股金军结成犄角之势。南宋王朝令孟珙驻守鄂州(今湖北武昌),讨伐武仙等部。孟珙分析了这三股金军的情况,决定先打弱者,后打强者。首先向武天赐军发动了进攻。武天赐是邓州(今河南邓县)人,农民出身,乘战乱之机,聚集20万人马,称霸一方。他的部队缺少训练、成份杂乱。孟珙率军直逼武天赐军,一阵猛冲,攻破了营寨,武天赐被杀,余部一哄而散。接着,孟珙集中兵力,一举击败移刺瑗军,迫使移刺瑗投降。随后又向武仙营地步步进逼。武仙率部退守石穴山、马蹬、岵山等九寨,据险顽抗。这时武仙的部将刘仪前来宋营投降,向孟珙报告了武仙的虚实情况,孟珙当即派兵奇袭敌寨,砍杀大量金兵。孟珙估计,武仙在遭到沉重打击之后,将会登上岵山顶观察宋营动静,便命部将樊文彬在岵山设伏。武仙果至,中了埋伏,纷纷溃逃。当天傍晚,孟珙进军至小水河,计划于次日早晨进攻武仙的老巢石穴寨。到了深夜,他一看天降大雨,却又改变了主意,决定立刻追击敌人。樊文彬不以为然,说:“还是按计划到明天吧。”“孟珙说:“现在是最好的袭攻时机,正象唐朝李□雪夜奔袭蔡州吴元济的时机一样。”于是率领部队,乘敌不备,一举攻破敌人老营,武仙只领五六个骑兵,狼狈逃走。孟珙接受降兵7万人,缴获兵器等物不计其数。
同年八月,蒙古汗国与南宋王朝签订攻金盟约。南宋派孟珙率2万精兵,自带30万石军粮,与蒙古军合围蔡州(今河南汝南)。十月,宋蒙两军会师。1234年正月,蔡州金军1万人从东门出城,与宋、蒙军对陈,孟珙领兵截断金军的退路,杀伤很多金兵。宋、蒙军乘势进至蔡州城下。城外有一个柴潭(在城南,潭高出汝河五六尺),是蔡州城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宋军将领对此也都有顾虑。孟珙派兵从潭的两面挖开口子,潭水迅速流尽,然后用芦草填平道路,攻入南门,迅即打开西门,让那颜倴盏的蒙古军进城。金哀宗完颜守绪无处可逃,纵火自焚,金国灭亡。
在灭金以后,蒙古统治者撕毁盟约,转面向南宋发动了军事进攻。1236年,蒙古军准备进攻长江上游的军事重镇江陵(今湖北江陵)。孟珙奉命援救江陵,蒙古军见正面有孟珙军阻击,便兵分两路,企图迂回合围江陵。孟珙探知蒙军动向,立刻派部队到长江边,经常变换旌旗服饰,在江边循环往来;同时,又调沿岸百姓,每当夜晚来临,便在江边点起火炬,江岸被照得如同白昼。蒙古军摸不清宋军的虚实,只好转而围攻蕲州(今湖北蕲春)。孟珙及时出兵解了蕲州之围。蒙古军又增兵,围攻黄州(今湖北黄冈)。孟珙策马赶到黄州城内,指挥军民守城,保住了黄州。
1237年,孟珙奉命对蒙古军发起反攻。他率军先收复了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收复荆门(今湖北荆门)、信阳(今河南信阳)、经过奋战,又收复了汉江流域的战略要地襄阳、樊城,并征得朝廷同意在这里布防军队。同时,他还派出小部队扰敌后方。
不久,孟珙调任四川宣抚使。他在对当时长江上游的军事政治情况作了研究之后,设立屯田赏罚制度,大力提倡和奖励百姓进行生产。在西起秭归(今湖北秭归)、东到汉口(今湖北汉口)的长江北岸,设立20个屯田区,开垦18万多顷土地,并且挖河筑堰,兴修水利。孟珙实行屯田,使江陵外围地区水网交织,既可灌溉农田,又可作为阻挡蒙古骑兵的障碍,从而大大削弱了蒙古军的机动性。同时,他还选择险要地段,修筑要塞11处,另筑大型外围防御工事10处。这样就更加使战略重镇江陵的安全有了保障。
孟珙在宋蒙战争中屡战屡胜,但南宋朝廷面对强大的蒙古军队的入侵,动摇不定,战和之争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孟珙竭尽全力,终不能扭转南宋的战局,收复中原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以至积忧、积劳成疾,病死于江陵。
自荐抗倭威名扬
——俞大猷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生于1503年,卒于1580年。少年时代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母亲用手工编织妇女用的发网度生。他自幼立志攻读,希望有朝一日,科场得意,要和历史上的圣君名臣比高低、论贡献。20岁上,父殁,弃诸生,继承世袭百户,又开始学习骑射,成为百发百中的好射手。他向精通剑术的李良钦学习击剑,熟练击剑技艺,李良钦称赞他“剑术天下无敌”。
1535年,俞大猷参加武举会试,列榜第五名,升任为正千户,被派往金门任职。当时闽广一带时有倭寇乘风游劫,地方官员对此毫无警惕,认为“不足为地方大患”,等闲视之。俞大猷不以为然,他预见到倭患如不及早铲除,日后势必酿成无穷的祸患,因此毅然上书监司,陈述对倭寇用兵的意见,岂料监司不但不予采纳,反而还大骂俞大猷,并剥夺了他的职务。
1542年,北方俺答侵扰山西,朝廷下诏,命令全国各地选拔武勇的战士。当时国家升平日久,人不知兵,甚至连武将也害怕被选上派往边防。唯俞大猷闻讯喜出望外,怀着满腔爱国热忱,亲自求见巡按御史,毛遂自荐:“朝廷选任边帅,再也没有比俞某更合适的了……”结果被举荐到兵部,但最终也没有被委以军国重任,报国无门,只得辞归。后来被兵部委任为汀、漳守备,派驻武平。
1552年,俞大猷受命为宁(波)台(州)参将,前往浙江御倭。从此,他即开始驰聘于抗倭的东南战场。这一年,倭寇大举进犯浙东,四处杀掠。俞大猷来到宁波、台州,决定调遣福建舟师,以楼船分布沿海诸岛,布防周备。伺机扬帆入海击倭,一举大获全胜,斩俘敌人数千,取得大规模海战的第一次战功。
在剿灭倭乱的战争中,俞大猷从军事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海战的经验,他说:“海战无巧法,只在知风候,齐号令,以大船胜小艇,集中兵力,以多胜寡。”在航海作战中,他经受大洋风浪的颠簸冲击,镇定自如,临危不乱,指挥英勇的士卒,和凶顽的倭寇展开剧烈的搏斗,取得辉煌的战果。
因此,他所统帅的部队被誉为“俞家军”,和当时戚继光统帅的“戚家军”同样,扬威海内外,敌人为之闻风丧胆。
1557年,总督胡宗宪听信副总兵卢镗的建议,准备派人诱劝通倭海寇汪直前来通市,幻想借此消弭倭患。俞大猷竭力反对诱倭通市,他主张要修造战舰,整饬军备,“贼来则击,贼去则追”才是御倭良策。胡宗宪不听忠告;终用卢镗计、诱杀汪直,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招致汪直徒众的不满,以毛海峰为首的倭寇,占据舟山,守住险要的岭港,和明军势不两立。朝廷尽管派俞大猷、戚继光协力进剿,但是明军“攻益力,贼益死守”,一时无法攻克。至1558年7月,倭寇自岭港撤离,俞大猷虽然从海上追歼,击沉敌舰一艘,而多数倭寇则南移“流劫闽、广”。胡宗宪计穷,暗中纵其离去,后又无耻地推托罪名,反口诬俞大猷“不听节制”,纵敌逃遁。嘉靖帝不明真相,下诏逮捕问罪。后来,判令“立功塞上”,于是俞大猷奉命东出蓟门,西入云中,来到当时的边镇大同。俞大猷因地制宜,为边塞创建了“兵车营”。
过了4年多,由于福建、广东的倭患仍然严重,俞大猷又奉命南下。1562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明朝政府火急委派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任副职,会同刘显所率部队前往围剿。1563年,俞大猷奉命自赣南昼夜兼程,奔赴抗倭前线平海卫附近,刘显军驻扎在离县城三、四里地的明山。当时戚家军尚未赶到,俞大猷估量双方兵相若,而我军新集、未可轻易开战,决定布列兵营,把敌人围困在平海卫弹丸之地,只等浙兵会齐,便可三面合攻。这一“以守为攻”的策略得到巡抚大臣谭纶的赞赏,他力排众议,下令明军“万勿速战”。四月下旬,戚家军赶到,谭纶指挥戚家军由中路出击,刘显居左翼,俞大猷居右翼,三路并进,合歼平海顽敌。歼敌2200,解放被倭寇虏掠的百姓3000多人。
福建倭患平息后,流窜广东的倭寇又在惠州、潮州一带作乱。而这时惠湖两州及福建的延平、汀州,先后爆发了民众的反抗斗争,局势相当危急。朝廷想要借助俞大猷在民众中的声誉和“俞家军”的威力,施加影响并镇压,于是在1564年把俞大猷调广东从事清剿和抗倭。俞大猷所到之处,果然以崇高的威望使各路民众反抗力量折服,有的还协助官军抗击倭寇。当时和倭寇相勾结的吴平,也迫于形势,表示归附,使倭寇陷入孤立。内部平定后,俞大猷挥戈直指倭寇的巢穴,一日夜连克三处,又在海丰大败敌寇,余众逃至海上。
1568年,吴平余党曾一度侵扰广州,又窜扰福建,俞大猷联合郭成、李锡军共同清剿平息。至此,东南沿海20多年的倭乱基本荡平,千里海防得到巩固,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
1573年秋,海寇再起,俞大猷战御失利被夺职。1576年又起用。俞大猷因年迈体衰,三次上书乞求辞职,未获结果,至1580年病殁,终年78岁,赠左都督,谥武襄,葬泉州郡城北。
(张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