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遇上大麻烦,要庆幸事情没有变得更糟。生命中有些时候,事情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糟糕。面对不幸首先要分析情势并坦然接受现状。当你了解到事情也许不如想像的那样严重时,你就跨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有一个名叫徐海珊的大学生写了一本对当代社会思索的书,其中有一段话:“忧患是一种沉重、痛苦的清醒。我们宁愿选择一种痛苦的清醒,也不愿活在麻醉了的冷漠之中。因为忧患的痛是为了更多的不痛。”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这种紧要关头或突如其来的变故,只要我们能冷静面对,灵活处理必定能找出好的解决办法。
从前,有个樵夫和妻子住在小村之外。每天早上,樵夫会出门到森林里砍树,而当傍晚他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家时,妻子总会煮好一桌热腾腾的可口饭菜等待着他。
一天,樵夫提早收工回家,却意外地由窗外看到妻子和村里的当铺老板在家偷情。他开门的时候,也清楚地听到当铺老板慌忙找地方躲起来的声响。
但樵夫一向是个冷静而幽默的人。他不动声色地走向前拥抱妻子,并且告诉她:“森林之神赐了我一对千里眼,我只需要注视一块木头正中央的一个小孔,就能够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他又告诉妻子,他发现房间的柜子里藏了一件值钱的东西(自然指的是那当铺老板)。为了证实他的新能力,他于是将柜子上锁,将它扛到当铺的柜台上,向店里的伙计出价50个金币,出售柜子和柜里的东西。
接着,樵夫走到外头悠闲地踱步、抽水烟,让伙计慢慢考虑这笔生意。这时,他听到柜子内闷窒得发慌的当铺老板在柜里高声喊叫,要求伙计快些付赎金,好放他出来。
在这则古老的日本寓言里,樵夫用了个巧妙的计谋,使人们印象中小气吝啬的当铺老板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樵夫扭转局势的冷静与机智幽默,不仅使他轻松地赢了50个金币,无愧良心地报了一箭之仇(如果他在盛怒中杀了当铺老板,恐怕会得不偿失),同时证明了他的高人一筹,无须担心此事的有失面子,此外,樵夫也因此可以更容易地面对或处理自己的痛苦。
樵夫的高明处,就在于在情绪高涨的非常时刻,依然能够选择保持清醒的头脑,最终以智取胜。
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在与危机的抗争中,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始终掌握着斗争的主动权,所以才能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我们在胜利的时候,也同样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感,紧迫感,不继续扩大战果,我们就会被自满的大海淹没,胜利这个好事也能变成坏事,因此,千万要警惕!
6、贪欲永远走在智力的前面
地雷是个隐密的装置,它的设计就是用来残害,毁灭你,在我们的人生路上,埋着种种试探,陷阱,地雷。面对这些埋设了地雷,稍有不慎,踩到就会受到极大伤害。
在所有地雷中,最诱骗人,最隐密的地雷就是贪欲。你不要以为自己不会有问题,贪欲的地雷极其诡诈,所以特别危险,表面上好象看来不存在,但确实存在,所有的地雷都是这样,等你看见就太迟了,地雷总是被埋得很隐密,“贪恋的地雷”也是如此。
人们常说,弯下的树枝常常挂满了果实,抬头的稻杆挂满了瘪粒。有的人整日为金钱而忙碌奔波,有了钱还想挣更多的钱,为了一时之欲、一时之贪、一时之欢、一些人便铤而走险,最终使自己误入罪恶的深渊。这些人也许忘了金钱尤如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可以这样讲,这些人无非是被欲望所困,欲望是幸福的敌人,欲望总是使人处于一种浮躁不安的状态中,以致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人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一个曾对腐败现象恨之入骨,把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作为人生目标,想让一方百姓永远记住自己的人,竟在41岁时因腐败被处以极刑,带着一身罪恶迈向了地狱之门。人民群众用另一种方式“记住”了他:一提到他的名字许多公墓连骨灰盒都不同意存放。究竟是什么使他的人生走向愿望的反面?在《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一书中,这个曾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李真道出了答案:“我是被贪权、贪钱、贪色毁掉的……那威力无比的权力是一把闪着寒光的双刃剑,令人心旌摇曳的金钱是一沓沓送你上西天的纸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色是一把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刀……”
人是有欲望的动物,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其动力主要来自人们对物质利益、精神需要的欲望和追求。但是,欲望过度就成了贪欲,追求贪欲不择手段就成了难以驯服的猛兽,最终要变成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贪欲能够使人由高尚变为卑鄙,由清廉变为贪婪,由善良变为凶恶。从建国之初的刘青山、张子善,到如今的成克杰、胡长清、慕绥新、李真等,无不是被“贪火”所焚,被“欲水”所溺。
有人写了这样一个打油诗讽刺那些贪欲者:
终日奔波只为饥,肚子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俱已全,又想娇柔美貌妻。
娶下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良田治的多广阔,又嫌出入没马骑。
槽头拴的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之下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江山夺地基,
趁心如意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旦寻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常思洪水肆虐之害,方能筑牢堤坝。常思贪欲之害,才能筑起思想防线。一定要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面对社会生活中种种诱惑,心不为其所动,志不为其所丧。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比任何非法所得都让人快乐。
欲求不得时,不妨退一步。“祸莫大于贪欲,福莫大于知足”。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才能更快乐地生活,节制欲望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海阔天空不过如此。
古代的有识之士在做人问题上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十分有道理的。少些物欲会使精神富有,看淡名利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不计较个人得失就会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若总是感到自己职务低、收入少,进而想方设法捞钱,必然要引火烧身。加强修养要从小处作起,腐败是个渐变的过程,有了“小事不算事”的想法就要坏事,要严防死守杜绝“第一次越轨”。加强修养还要持之以恒。有的人环境、条件不具备时能做到清心寡欲,但是权力大了、环境变了,贪欲就产生了,而且欲罢不能,被贪欲牵着鼻子走。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有效抵御灯红酒绿的影响,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适当的时候,不妨看轻自己,这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从容心头坐,平淡不是错;踏实地生活,人生不枉过。
7、现实没有绝对的公平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你寻找绝对公平就如同寻找神话传说一样,是永远也找不到的。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譬如,鸟吃虫子,对虫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苍蝇,对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公平。飓风、海啸、地震等等都是不公平的。公平是神话中的概念。人们每天都过着不公平的生活,快乐或不快乐,是与公平无关的。
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不公平!”或者“因为我没有那样做,你也没有权利那样做。”我们整天要求公平合理,每当发现公平不存在时,心里便不高兴。应当说,要求公平并不是错误的心理,但是,如果因为不能获得公平,就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了。
这并不是人类的悲哀,只是一种真实情况。
我们在生活中受到要求公平的心理影响,当公平没有出现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忧虑。但是,过去不曾有过绝对的公平合理,今后也不会有。
文明社会一再呼吁公平,政客们在他们的竞选演说中屡次提到这两个字。譬如,“我们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尽管如此,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我们的社会里,贫穷、战争、疾病、犯罪、吸毒等等不平等的现象不是此起彼伏吗?
不公平是常有的事,但是你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不公平进行挑战,从而避免使你陷入僵化,避免造成你的自毁心理。
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和朋友谈起了自己看问题视野的变化。
由于小学成绩优秀,他考上了县城的中学。他发现自己再不能像在小学时那样稳拿第一了,于是产生了嫉妒:比自己好的同学原来都有六棱好铅笔,自己却没有,天道不公啊!经过几年的苦读,他居然又成为县中学的第一了。而他又觉得:人与人之间还是不平等的,为什么自己没有好钢笔呢?
中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北京的某所大学,可好景不长,他的学习成绩连中等也保不住了。看到城里的同学是好铅笔成堆,好钢笔成把,早上蛋糕牛奶,晚上香茶水果,想想自己,早上一个窝头还舍不得吃完,还要给晚上留一半。“合理”又从何谈起呢?
5年后,他留学到美国,亲眼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所有的嫉妒、自卑、怨恨却忽然一扫而光了。原来自己选取的比较标准发生了变化,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同学、同事和邻居,而是整个世界。
有的人在蜗牛角上打架,有的人携手在太空漫步。坐井观天的争斗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固步自封。当你转换一个视角再看问题时,你有可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要求平等”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无论是在自己或在别人身上都不断出现。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总是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应该同你对待别人的方式相同。
别人对你有些好处时,你就想立刻报答他。如果你请我吃饭,我就欠了你的人情。这种情形一般被认为是懂得待人处事,其实,这表明你希望公平的对待。
总是等别人吻你,你才吻别人。总是等别人对你说:“我爱你。”你才回答他:“我也爱你!”你从来不主动向对方吐露你的爱情,因为你认为,如果你先表露了爱意,那将是不公平的。
对自己所熟悉的人或与自己干同样的工作的人产生抱怨心理,认为他们赚的钱比自己多,这太不公平了。
各方面条件与你相差不多的人得到提升或重用,你却守着原来的位子没有动,于是你认为这太不公平了,他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你呢!
你的邻居买了一辆新汽车,而你仍旧用那辆10年前出厂的车子,你认为这世界太不公平。
如果别人送你多重的礼物,你也以同样价值的礼物还与,企图保持相互间的平衡。
对于事情总是坚持一致性。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宽容的反映。
如果你总是希望事事都依照“正当”的方式进行,那么,你的这种心理便是心胸狭窄的表现。例如:
在争论问题时,总是要求最后得出结果,不是赢的一方,便是输的一方。
通过对公平的争论,实现自己的要求。譬如:“你昨天晚上出去了,而我却在家里看家,如果我今天晚上不出去,而你不在家看家的话,那将是不公平的。”
以别人的行为为借口,认为“他可以做,我同样可以做。”效仿别人欺骗、偷窃、轻佻、撒谎、迟到等等行为。或者,在高速公路上,别人的车子开在你的前面挡住了你的去路,你觉得这不公平,于是故意超车挡住他的去路。晚上开车,对方未开近灯,你也开远灯。这类情形是因为你要求“公平”,但是你却忘记了这是十分危险的。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你打我,我也打你”的心理在作怪,这种心理的膨胀必然导致一场灾难。
“要求公平”的思想和行为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与朋友交谈时,可以以社会上不公平的事做为话题,这不仅可以避免谈到自己,也可以消磨时间。你认为只要自己有公平的观念,就一定能做出公平合理的决定。
借口“不平等”,把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推卸给别人,这就给所有不道德、不合法或不适当的行为找到了理由。
一旦不能圆满地完成一件事时,你可以为自己找到开脱的理由,“他们都做不好,当然我也做不好。”以此达到自我宽恕。
在你受到人们尊敬时,会沾沾自喜,你会把自己想象得比任何人都崇高。因为,你认为这对你来说是公平的。因此,你会处处要求这种公平。
由于一切事情必须公平,那么报复行为便是对的,复仇、以牙还牙的行为便是为了公平。
除了上述原因引起的种种要求公平合理的心理选择之外,还有一种借口“不公平、不平等”而产生的心理疾病,人们称之为嫉妒。
生活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当他人超越你的时候,你便从内心感到自己受了冷落,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嫉妒——这种被称为“灵魂的疾病”的感情,便很容易爆发。
你对一切都要求公平,这会使你失去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许经常抱怨对方:“这不公平!”然而这是一句很糟糕的话。既然你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定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认为别人能做的事你也能够做到,别人不该比你占优势。这样思考的结果,必然是用别人的情形来判定自己,让别人支配你的情绪,是别人造成了你的不悦,这便意味着你把自己的控制权、支配权以及主权、人格统统交给了别人。
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妇曾向人们诉说自己五年不愉快的婚姻生活。她的丈夫是保险公司的职员,因为一句话惹她生气,她便大发雷霆地说道:“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可是从来没有向你说过这样的话。”当他们提到孩子时,这位少妇说:“那不公平,我从不在吵架时提到孩子。”“你整天不在家,我却得和孩子看家。”她在婚姻生活中处处要公平,难怪她的日子过得不愉快,整天都让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搅扰自己,却从不反省自己,或者改变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果她对此多加考虑话,相信她的婚姻生活会大大改观的。
还有一位夫人,她的丈夫有了外遇,使她感到万分伤心,并且弄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她不断地问自己“我到底有什么错儿?我哪一点配不上他?”她认为丈夫对她不忠实实在是太不公平。终于,她也效仿自己的丈夫有了外遇,并且认为这种报复手段可谓公平。但是,同愿望相反,她的精神痛苦并未减轻。
要求公平是把注意力放在外界,是不肯对自己生活负责的态度。采取这个态度会妨碍你的选择。你应该决定自己的选择,不要顾忌别人。由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抱怨是失策的,你不如积极地纠正自己的观点,把注意力由外界转向自身,舍去“他能那么做,我为什么不能跟他一样”的愚蠢想法,这才是你创造幸福人生的可行之路。
人生中不公平的事、无可奈何的事其实是很多的。常听别人劝,常对自己说:算了,想开点。然而,事实上却不是在什么失意事委屈事上说想开点就能想开点的,有的事在心里是怎么也没法想开的;而有的事不用别人劝,自己想开点算了,还真啥事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