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一切欲望,归纳起来不外乎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为了满足这两种欲望,相应地产生了两大追求: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有种人把物质欲望当做人生的全部,因此对精神欲望的追求不高,而另一种人精神欲望相当强烈,对物质却不十分看重。中庸做人之道:追求功名利禄时不要抢在前面,当进行品德修养创立事业时不要落于人后,享受物质生活不要超过一定的范围。
一个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会养成各种不良嗜好,甚至会作威作福。不良的嗜好对人的危害好似烈火,专权弄势的脾气对心性的腐蚀如同凶焰。假如不及时缓和一下其强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即使不将其烧得粉身碎骨,也一定是焦头烂额。正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慎独”意识,缓和自己的贪欲,尽量避免“伸过头”、“蛇吞象”的现象出现,如此才能潇洒地走好自己的人生历程。
自知己短,纠正过失
内省不仅是了解自己做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透过它了解自己真正的意图;柏拉图更进一步说,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只有透过自我内省才能实现美德与道德。
自省,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
力求上进的人都是重视自省的。因为他们知道,自省是认识自己、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自省使人格不断趋于完善,让人走向成熟。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他每天从三方面反复检查自己:替人办事有未曾竭尽心力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未能诚实相待之时吗?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尚未认真温习的部分吗?他就是这样天天自省,长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在我们迷路时,在我们掉进了罪恶的陷阱时,在我们的灵魂遭到扭曲时,在我们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气勃勃。
自省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过失及时纠正,所以自省决不可以陶醉于成绩,更不可以文过饰非。
“静坐常思己过”,以安静的心境自查自省,才能克服意气情感的干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捕捉到自以为是的过失。
只有善于发现并且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才可以进一步纠正过失。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很多缺点都是通过旁人的指出才知道。这就要求我们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善意的规劝和指责,反省自己的过失。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逆耳忠言常常能照亮我们不易察觉的另一面。
阿光是位应届大学生,他学的是英文,自认为无论听、说、读、写,对他来说都只是雕虫小技。
由于他对自己的英文能力相当自豪,因此寄了很多英文履历到一些外资公司去应征,他认为英文人才是就业市场中的绩优股,肯定人人抢着要。
然而,一个礼拜接着一个礼拜过去了,阿光投递出去的应征信函却了无回音,犹如石沉大海一般。
阿光的心情开始忐忑不安,此时,他却收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来信,信里刻薄地提道:“我们公司并不缺人,就算职位有缺,也不会雇用你,虽然你认为自己的英文程度不错,但是从你写的履历看来,你的英文写作能力很差,大概只有高中生的程度,连一些常用的文法也错误百出。”
阿光看了这封信后,气得火冒三丈,好歹也是个大学毕业生,怎么可以任人将自己批评得一文不值。阿光越想越气,于是提起笔来,打算写一封回信,把对方痛骂一番,以消除自己的怨气。
然而,当阿光下笔之际,却忽然想到,别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写信批评他,也许自己真的太过自以为是,犯了一些错误是自己没有察觉的。
阿光的怒气渐渐平息,自我反省了一番,并且写了一张谢卡给这家公司,谢谢他们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用字遣词诚恳真挚,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露无遗。
几天后,阿光再次收到这家公司寄来的信函,他被这家公司录用了!
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却是根除病毒的惟一方法。只要“坦荡胸怀对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蚀过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蚀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蚀和月蚀,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更崇高的尊敬。
人往往只看得见别人的过错,却看不见自己的缺失,面对别人的指责,也常不加自省,反倒以恶言相向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这样的人怎能进步,怎能是一个完美的人?
有一天,天神说:“所有的动物们听好,如果有谁对自己的相貌或形体不满意的,今天都可以提出来,我会尽量帮你们修正。”
于是,天神转身对猴子说:“猴子过来吧!你先说,你和他们比较之后,你认为谁最完美呢?你对自己的外形满意吗?”
猴子回答说:“我啊!我觉得我的四肢完美,相貌更是无可挑剔,所以我十分满意!要跟其他动物比较的话,我倒觉得熊老弟的长相挺粗笨的,如果我是他的话,这辈子我再也不要看见自己这个蠢模样!”
这时,大熊蹒跚地走过来,大伙都认为他也会这么认为。
可是,没想到他却开始吹嘘起自己,不仅认为自己外表威武雄壮,还不客气地批评起大象。他说:“你们看一看大象老哥吧!虽然他十分壮硕,但是尾巴那么短,耳朵又太大,身体笨重得毫无美感可言!”
老实的大象听到大熊这番话,虽然没有辩驳,却批评起其他的动物:“以我的审美观来看,海中的鲸鱼比我肥胖多了,而蚂蚁则太过渺小!”
这时,小蚂蚁抢着说:“微生物才渺小呢!和他们比较起来,我简直就像巨象一样!”
大殿前,没有一只动物懂得反省自己,全都在互相批评与指责对方,更没有一个动物肯承认自己的不足。
天神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挥手叫他们离开。
这些动物们口沫横飞地指责别人的缺点,失去了完善自己的一个绝佳机会。
批评容易自省难,对许多人来说,缺点永远长在别人的身上,而自己的过错却可以用很多种角度去原谅。
还是赶紧站到镜子前照一照吧!仔细地看着镜里的自己,是否长了斑点,多了好些不妥,可能也会发现一丝进步,那就将好的继续发扬,不好的赶紧改正吧!
奏假无言,时靡有争
“礼尚往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既然有拜访,就有接待。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拜访需要礼节,接待也需要讲究礼节。
事先约好别人到你家做客,就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比如个人的仪表要整洁朴素,居室要收拾干净,招待客人的必备物品如茶水、点心、香烟等要提前准备好。如果约对方在办公室见面,也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客人到达,不论职位高低、是否熟悉,都应该一视同仁,热情相迎,亲切地打招呼。如果在场的还有其他人,应及时予以介绍,以表示友好的气氛。如果是长辈或领导,应请其上坐,主人在一旁陪同。如果是晚辈或下属,则请随便就坐。在斟茶递水时应请长辈或上辈先用,然后再端给平辈或下属,在交谈中,应适时地为对方添水,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在用点心或糖果时,主人既不可只顾自己吃,也不可只让客人吃而自己不吃,这样会使对方觉得不好意思,也会让他觉得拘谨,这都是失礼的。
环境对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影响也很大。因此,在与对方交谈时,应该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夏天要选择一有电扇或有空调的环境接待客人,冬天在开空调时应注意不要与室外温度相差太大。如果来访者和主人家中其他人不太熟悉,其他人最好不要随便插话,如果无处可避,其他人应尽量各自做各自的事,比如看看电视、听听音乐,但要把音量调小一点,保持安静的环境。
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不但要讲究礼节,还要尽量注意不要触犯禁忌,不应该发生的事,最好就不让它发生。下列的情况应加以杜绝:对方来访时,主人蓬头垢面或室内脏乱不堪;客人进门,主人依旧在“我行我素”地忙自己的事;与客人交谈时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把客人带来的礼品当场打开、乱翻乱弄;不经客人同意而打开对方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凡此种种,都是极端不礼貌、不文明的,甚至是极为丢脸的行为,在接待客人的时候应绝对避免。
尽管有些来访者并不受主人欢迎,但来者都是客,主人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而不顾别人的情面下逐客令,而应该采取一些合乎礼节的做法。比如:要热情而不失分寸;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耐心听取对方的谈话内容,认真分析其中的合理性,不能因为不欢迎他而置之不理;对于自己能办到的事情,应该尽力而为;对于自己办不到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应该婉言谢绝,并说明原因,以求对方能谅解,等等。
客人准备告辞时,主人适当地表示一下挽留也是不可缺少的礼节,但不可强行阻拦。客人执意要走,一定要等客人先起身,然后主人再站起来相送,送客应送到住房门口或楼梯口,握手后,嘱咐对方慢走。对于年长的客人或上级,应送至楼下,如果送至电梯,则要等电梯关门后再走。不要等对方刚出门,就马上关上房门,并且关得很响,这是很不礼貌的。
待客之礼,最关键的就是,让对方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失礼使对方扫兴而归。
立身要高,处世宜让
真正聪明的人,在为人处世中是能坚守“中庸”之道的。而为人处世又直接取决于个人的“内”与“外”,“内”就是个人内在的基本素养,包括思想、道德、学识等等;“外”也即个人内在素养的“外显”,是个人为人处世的姿态和方法。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能洞察时事,在“立高”自身的同时,要学会适时的“退让”,才不致于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孟简子的人,他在梁、卫两国为相,因获罪而逃到齐国。管仲就出来迎接他,问他:“你在梁、卫两国的时候,手下有多少人啊?”孟简子回答说:“三千人。”管仲又问:“那今天陪你一同来的有多少呢?”孟简子答道:“三人。”管仲说:“都是些什么人呢?”孟简子回答说:“其中一个人的父亲死了,因为他无力安葬,我帮他安葬了;一个人的母亲死了,我也帮他安葬了;另一个人的兄长不幸被捕关进大牢,我把他释放了。就是这三个人与我一起来的。”管仲把孟简子迎上车,说:“我也一定有困窘的时候,我不能以春风风人,不能以夏雨雨人。我也一定会有困窘的时候啊。”
孟简子当然就是一个“立身”高尚的人,他能够为自己的下人们做到这些,可谓是“恩重如山”,下人们也定当以“涌泉”相报了。其实,这里所说的“立身”不仅仅只是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且还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行动去感召别人,能够让每个人都能有“仁爱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等。其目的就是要做到无愧与己,无愧与人,这才是真正“立身”的人。
战国时候,梁国与楚国邻接,两国在边境设有界亭,管理两国的人员进出。而两边界亭里的人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西瓜。梁亭的人很勤劳,经常锄草浇水,因此瓜苗长的很好,而对面的楚亭里的人,十分懒惰,就让地里的瓜苗自生自灭,从来没问过,当然瓜苗长得就很瘦弱了。看到梁亭那边的瓜苗长得那么好,再看看自己这边的,楚亭的人就觉得很没面子,于是趁有天夜里没有月亮,就偷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苗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浇水的时候,发现瓜苗都蔫了,大家都很气愤,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扯断!宋就说:“这样做显然是很卑鄙的,我们知道是他们扯断我们的瓜苗,但我们没有必要再反过去扯断他们的瓜苗。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不是知错犯错吗?你们听我的话,从现在开始,你们每天去给他们的瓜苗浇水,让他们的瓜苗长得好。但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就按照宋就的话去做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苗一天比一天长得好,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每天早上都是梁亭的人在帮他们浇水。楚国的边县县令知道这个情况以后,感到很是惭愧,于是就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以后很感动,就马上叫人备重礼送给梁王,既以示自责,也表示感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国。
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宋就,他深知“中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所谓:“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使自己无害于人,反而让那些“作恶”的人无地自容。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往往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从不顾及别人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这种人无疑是可耻的。所以,为人处世,首先要立正自身,需要退让的时候就退让,只要不违反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