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7000000027

第27章 人呵你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5)

滨声说水是最难带在身上的,鹰术就是对思维对习俗的一种反常,一种不可思议。滨声这么说的时候,把他手里的核桃在我眼前一拍,核桃没了。核桃在桌子的另一边出现了。怎么回事?我的眼睛已经比核桃更大了。滨声说,每个观众都认为自己看得很清楚自己最聪明。观众眼疾,表演者手快。手要比眼睛更快,那么观众就在被捉弄的过程中感到了愉悦。表演者和观众是一种对弈的关系,是棋逢对手,是智力竞赛。“前几天”他又在皇冠假日饭店,在北京魔术家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演出。

清清幽幽的李滨声,实在是一个多么好玩的人。我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是法学学士,解放前在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大学毕业的。毕业后他偏偏不喜欢从政,喜欢各种他喜欢的事,替如漫画。上世纪50年代就因为一幅漫画受到了攻击。批斗他时问他为什么不考北大、清华考国民党的学校?“我考不上。”“李滨声,你还狡辩!”滨声用他那从来清幽礼仪的声音说:“我不是客气。”

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说了这话,全场哄笑,罪加一等。他给斗晕过去。醒来后自刻一章:“三生有幸。”

滨声小屋的门后,挂着京剧武戏里用的把子,门边放着两把近一米高的八榜锤。你还练功?我问他。他走过去,拿起两把八愣锤挥舞起来,出后,撒手,一会儿双锤摞起,一会儿一锤挟起,在这个10平方米的小屋里,仅有的一平方米的空地上,舞出一个缤纷的世界。明年元月n日,振兴京昆协会成立16周年会上,他要用这两把大锤出演《螺蛳峪》里的徐鸣臬。滨声同时是美协、杂协、剧协等协会的会员。他最看重的是剧协。他说能画戏的很多,能演戏的不多。

他的床头墙上,挂着一只很大的他扎的风筝架子,是燕。他说还要糊,还要绘,还要放。电视台做过他的魔术专题片,中央台、北京台3次做过他的风筝专题片。他讲起主持他的风筝片的沈力,“就是那个腰也不疼了”。我笑。我看过沈力做的那个腰也不疼了的一种什么产品的广告片。滨声讲话常常未必准确但是生动。替如把老舍茶馆叫成大碗茶。滨声是天生一个才子。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委出了一本介绍中国风筝的书,介绍了滨声的风筝。外国一名风筝爱好者就找到滨声来切磋。于是有了中国风筝学会,中央美院院长张仃是会长,滨声是副会长。滨声在这个那个国际风筝节当裁判。然而他真正喜欢的,是独自做风筝,独自放风筝。放出一份自由、开阔,放出充满想象和向往的天空。

我拿起刚出不久的《李滨声画集》,有京剧卷、综艺卷、民俗卷。能够拳打脚踢地一个人同时在多个领域发出缤纷的声音,就数滨声了。我前两年在政协会上写过一篇关于滨声的随笔,叫:《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才子》。我又打开北京出版社刚出的《采桑子》。作者是川岛芳子的侄女,点名要滨声插画。我看这些上世纪20年代北京的风俗人物。这份感觉实在太好了!

怪不得一些关于老北京的电影、电视剧总要找他当顾问。去年老伴去世,上海人艺院长来他家送花篮,鞠躬。本来素不相识的,滨声很过意不去,只好应邀去沪给焦晃主演的关于老北京的话剧当顾问了。现在又要为一部25集的电视剧当顾问。滨声白天画画,晚上写作,包括为北京政协文史编辑委员会写东西。过去的声音,现在的声音,滨声总是在发出缤纷的声音。

我本来只是送两本书来的,没想到我们一见面就这么密集地说起话来。该走了,我从锁定的床边站了起来,看见书柜顶上一只塑料U袋里的两只面包。“这又是魔术道具吧?”“这是我老伴故去前最后一次买的两只面包。”

电话铃响了,催他去京广大厦A座。这天傍晚有个京剧演员的聚会,因为吴素秋80大寿,还有,还有。还有他最近写了本书,叫《我的笑话》。那该是多有意思的书啊,再配上他的漫画。“现在出书难,先放着吧。”他悠游地。

告别滨声,我特意驱车去东方广场东单路口,当年滨声告别父亲的地方。从滨声家走进广场,好像一下从一个世纪跨进另一个世纪。今天幸福的北京人啊,今天尤其幸福的青年人啊!

写完文章,看到今天,12月6H《北京晚报》的人文版,叫:主题业余。头条的文章叫:业余的胜利。讲画家开专卖店,作家当演员,业余很专业,让创造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文章抓住了一个很新的社会现象,很好。这个现象的代表人物是拍电影、做时装、办杂志的画家陈逸飞。不过,半个世纪前已经有了一位业余很专业的人--漫画家李滨声。新潮而没有成为现象,就是不幸,新潮而成为现象,就是明星。

刘炳森:属草的,降低着自己,装扮着大地

刚到政协文艺组的时候,我像一个刚入学的新生面对高年级学生,觉得这一组书画家全是大人物。书法家刘炳森长得和他写的牌匾一样,方正厚实,叫人想起木的朴拙和石的浑成。

不过我从不和他打招呼。因为,因为我是新生,他是高年级学生。偶尔在过道里碰到,也像小孩看见大人一样绕着走。我熟悉他的字,并不熟悉他的人。他个头很高,感觉中,他生出来就这么高大,从来没有小过。

去年在大连不期而遇,他乡遇熟人,一下子亲近起来。不过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并没说上几句话。昨晚他说要送我一本小书,我便以为是口袋书,因为我自己刚出了本口袋书。高高大大的他,微低着头,讷讷地说着他怎么不会写一类的话。事实上我一句没听清。因为我被“吓”着了。因为这位“高年级学生”是那么的谦逊,我蒙了。我本是一个追星族,现在“星”向“族”来“求教”,我最好一下子晕过去。

他向我隆重推出的,只是书中一张照片--8个月时的刘炳森。原来他也曾经只有8个月。不过他即使只有8个月,也绝对不小,也虎虎有生机叫人不敢小视叫人觉得好大的气象。

而这本“小书”,原来是四百来页的砖头大的书,叫《紫垣秋草》。他在紫禁城工作三四十年。古今关于紫禁城的文字那么多,只是总也没让禁城秋草人书。他说他是秋草。

他这么说的时候,我真觉得他是属草的,降低着自己,装扮着大地。

他说他的散文只是平铺直叙。他从他的出生写起。我读着读着,就觉得好像不是在读散文,而是在看电影。他的文字是画外音。因为场面生动而文字口语。“我大概也是因为在母腹中忍无可忍,在上海抗战的第四天,也就是8月17日的午夜,呼喊着来到这个世界的。”“炸弹竟一下子坠落在行人稠密的大世界门前。”“母亲怀抱着我正走在一处很近的墙脚下,被猛烈的气浪冲倒在地。”“后来母亲对我描述当时悲惨的情景说,飞溅在我们身边的,有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摩登女郎的手指脚趾,还有带着血块的人脑。”

再下边一段,几近一句一个画面。“后来我恍惚记事了,上海外滩海关楼顶上的大电钟,报时的钟声悠扬悦耳。西藏路上那电动刮脸不停的西洋老头,是一幅刀片广告,我曾看个没够,母亲拉我回家,我硬是赖在那里不走,实在是舍不得离开。大世界的那4块哈哈镜,也曾是着实吸引我的东西,仿佛大块的磁铁吸着一支小钉。还有,马戏团中有个人,他爬进一门很粗的大炮口内,我看着看着,突然轰的一声,把他当做炮弹打出很高,落在早已架好用粗麻绳编织的网上,昏迷很久才苏醒过来。然而,迄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于母亲怀抱中看到的惨相,那是在马路上有个人刚刚爬着坐起来,他浑身是血,还在哭号着,当时我看了很害怕。后来母亲告诉我说,那是个刚被外国人开汽车撞倒的乡下人,车上的西洋鬼子,还搂着满头黄毛的洋娘儿们,面目很凶,连头也没有回就开车跑掉了。”

读这一段,我脑子里叠影着毕加索的画。这种简约里的超越,这种局部里的全部。或许,书画家写的散文,不自觉地就是画面。刘炳森把一辐幅画面平铺下来,又像画外音那样直叙他的故事,这一种平铺直叙,这一份朴拙浑成,无技巧是最高的技巧。

以前是从牌匾上认识刘炳森的。现在刘炳森从牌匾上走下来,给我讲故事,给我放电影。这么丰富,这么动人,到底是政协里的“高年级学生”。

郁达夫:祖国呵,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我在杭州富阳的郁达夫故居前,看到了郁达夫。

不是塑像,是活脱脱的,正在打手机。

上个世纪初郁达夫住在这里时,不会有手机,所以此人不是郁达夫。

我一来富阳就听人说郁达夫的嫡亲孙子在这里,叫郁峻峰。郁峻峰长得极像郁达夫。

所以富阳人总是两眼闪亮地讲到郁达夫的孙子。

我在郁达夫故居前一见那位打手机者,立即问:他是谁?

“他就是孙子。”富阳人轻声地然而郑重其事地、吐字清晰地说,两眼闪着光辉,郁达夫的光辉。

郁达夫的故居,真的是坐拥富春江。而富春江周边,群山逶迤。真不知是山拥抱着江,还是江环绕着山9也不知是青山秀水酿造了郁达夫,还是郁达夫使这山这水年年岁岁青青翠翠?

住在富春江畔,不会写诗也想写诗了。

富春江畔如果不出一个郁达夫,真是辜负这片山水了。

故居一侧的芭蕉叶,都长得那么茂盛。叶宽有八十来公分,叶长更有十来米,宽宽大大地接着滴滴嗒嗒的雨珠。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富阳的山水养人,也养芭蕉。

郁达夫故居里,有一台打草鞋的工具。或许是他母亲的养女翠花打了给大家穿的?或许是他笃信佛教的母亲、祖母在这里打草鞋的?

不过,富春江并不是只有似水柔情,涨潮的时候,水推高一米又下降一米,好似从高8度到低8度地大起大伏咆哮怒吼。一如郁达夫的风流儒雅又壮怀激烈。青年郁达夫在他的处女作里就高喊:救救祖国!

喝富春江水长大的人,有情而有血性。现在江畔的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就演绎着一个婉约多情而悲壮的故事。

故事开场的时候,我看到的,是竹子竹子。

青青的竹子们婷婷地走进文化村。她们脱去绿色的外衣,变成薄如羽翼的宣纸。宣纸,半透半露,若隐若现,纹络如筋,滑润似绢,柔韧绵密,均匀呼吸。同样的文字,一经用这样的宣纸承载,散发着淡雅悠远的淸香,好像从远古的时代走来。书法用这样的纸才能传达情感,古籍用这样的纸才能鲜活起来。我抚摸这清雅的宣纸,觉得在触摸生命,触摸书籍的肌肤。越是电脑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这样的线装典籍越是散发着醉人的书卷气。

现代的时尚是古典。

再说竹去皮后,先在石灰水里泡熟,然后用脚踩一根粗木,用那粗木把竹子打成浆,把浆浸在水里,再用一个长方形的铁网把浆水捞起倒出。

那厚厚的一层水,便是薄薄的一张纸。

再用脚踩粗木,粗木压榨那湿湿的一厚叠纸,把水压出。然后,一张一张揭开贴到烘烤纸的烤笼上,一张张烘干。

现在用脚造纸,只觉得好像在游乐场里游戏。因为太清楚今人的脚可用来踩汽车油门,进自动电梯,走旅游热线,上飞机弦梯。但是当脚踩在粗木上,当粗木砸在竹浆上,那粗重朴拙的韵味,就令人心悸地接收到历史原初的回音。

1900年前,东汉时期,就有人这样造纸,那个人叫蔡伦。如今又有人这样造纸,那个人叫蒋放年。

蒋放年是富春江边的一个农民,没有钱上中学。但是喝富春江水长大的人,就有文化基因,就自小爱书。他1983年办起全国第一家古籍宣纸厂,1998年建成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当即收到贺电:“欣悉闻开村大庆特电贺敬祝承先启后日进无疆赵朴初。”

古人日:“京都状士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造纸之乡,杭州富阳,终于“承先启后”地建起华宝斋--国内独家造纸、制版、印刷、装订、出版、发行一条龙的生产影印线装古籍的企业集团,出版了《中国金石集萃》、《古今医统大全》、《十竹斋书画谱》、《中国古版画》,等等。

2000年我慕名去过华宝斋,见到了像牛一样劳作的蒋放年。那天有不少外宾也是慕名而来,他实在是名声在外了。我讲及听说当年此地有位中学校长特别为他不能上中学感到惋惜,他竟是眼睛一红,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是止不住的失落苦痛:“别说这了!”他那脸上,已经挂了泪水。

后来我和他成了老朋友。只是我老把他的名字叫错,叫成蒋放牛。

5年过去了。

我对蒋放年的儿子蒋山说,我怎么老把蒋放年叫成蒋放牛。

蒋山说,他爸爸是放过牛嘛,自小就在富春江边放牛,这么叫他也没错。

但是像牛一样劳作一生的蒋放年,2003年突然故去。晚期胃癌。2002年的时候,汪道涵先生和王元化先生让他去上海瑞金医院,他们已经安排好了3个人一起体检。蒋放年不去,说忙,走不开。气得王元化和他急了:你不顾身体怎么做华宝斋?

如果,蒋放年去上海做体检,本来是完全可能现在还在做华宝斋的。

我想起郁达夫的英年牺牲,同是壮怀激烈人。

现在,他那办公室,那沿墙一排堆放蓝皮线装书的黄书架,那会客的3张棕黄沙发,那暗黄带暗红花的落地窗帘,那办公桌后的黑色转椅,一如5年前,只是坐在转椅上的不是蒋放年而是蒋山了。

蒋山递给我一本线装的册子《华宝斋》,让我看打开的第一页,上边是两行大字: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

--蒋放年

我一下泪涌。

蒋山说:这华宝斋,这文化村,是我父亲用生命换来的。现在由我接管,我真觉得沉甸甸的!

蒋放年去世,省领导、市领导都到富阳来华宝斋看望蒋放年的亲属。省委书记来的时候,把蒋放年全家大小都请了出来。蒋山觉得压力非常大--领导越关心,蒋山越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否则有什么脸面见他们?

蒋山一脸至诚地望着我。我不禁心疼地望着年轻轻的蒋山。

他长得很像父亲。但是父亲是个小学文化的放牛娃,而他读了两所大学的两个专业:浙江大学的企业管理和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金融。

当不测的命运突然地把他按在这张转椅上的时候,不知道他是一下意识到自己太年轻,还是一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父亲去之匆匆,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他向谁去请教呢?

尽管,市领导来看他时拍着他的肩说:小蒋,华宝斋有事就找我。但他怎么能有事就找市领导?

文化村二期工程遇到难题了。他只好打电话给市委办公厅。第二天早上,他走进市领导办公室。市领导正坐在办公桌后忙呢。一见蒋山,张开右臂挥着手招呼他:过来过来小蒋!你有什么事,赶快说!

蒋山就赶快说。市领导就赶快写批示,交给蒋山,然后说:小蒋,你赶快回去吧!

蒋山说,华宝斋是民营的,但实在也像官办--政府这样支持呵!

各级政府为他分担,给他相应的政策。他再没有理由做不好。他现在正在做的,比父亲在时要拓展3倍,他并不想轰轰烈烈,他只是想做成一家百年老字号。

华宝斋这座国家级文化示范基地,也是坐拥富春江。背后是青山不断。青山前,一座高高的脚手架竖起来了,是文化村二期的工程。

华宝斋,有山可靠,有水不断。

富阳,是一个富有阳光的地方。

我忽然想起郁达夫的诗句:“万卷图书百亩山。”

郁达夫如果有幸走进华宝斋,或许就会招呼郭沬若,把“创造社”放到这文化村里来办,如何?

同类推荐
  • 大国亮剑转

    大国亮剑转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词--《沁园春·雪》,其中里面有这样一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的汉武、唐宗、成吉思汗都是中国古代强盛王朝中的佼佼者。历史的车轮已经从他们的时代走到今天,回过头去观察,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考?
  • 爱啊美啊人生啊

    爱啊美啊人生啊

    石川啄木的三行短歌对日常生活,四季变化,亲友孩童,乡村风俗等均有独特的描写,并以细腻敏感的思绪对生活中的得到和丧失做出记录。作为年少病逝,在文坛短暂一现的诗人,石川啄木的诗歌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对生命超出时代的体悟,都展现着无可替代的价值。本书较为全面地收录了石川啄木的诗歌作品,包括石川啄木的两部短歌集,《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石川啄木把一个人年轻时代所遇到的琐碎小事,一些开心期待的心情,跃跃欲试的样子,恋爱和分手的日子,厌弃生活和工作的时候,因疾病烦忧、因家人感受想念、因城市的一花一木觉得开心或者不开心一一被收录在册。所以今天我们读他的诗,几乎每一首都能打动自己。
  • 霜叶集

    霜叶集

    作者将下乡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期间的经历与见闻编写成诗,结集成册。将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心想在边疆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抒发于诗歌。作者当时所在的兵团第十七团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71年,兵团组建了炮兵团。兵团总部决定把炮兵团放在汤原,命令十七团开赴蒲鸭河地区重新开荒建点。蒲鸭河位于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处,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十分荒凉。当年的老兵把自己的一生一世都贡献给了北大荒,把这里建设成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如今美好的家园。而今,他们中的多数人已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剩下为数不多者也已步入暮年。当作者再次看到北大荒欣欣向荣的景象,想到这是当年十万复转官兵整整一代人的辛劳成果,不禁百感交集。
  • 文学史的文化叙事

    文学史的文化叙事

    本书收录了《关于中国早期历史上游侠身份的重新检讨》、《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新考》、《汉赋与赋诗制度》、《关于中世文学开端的一点想法》等。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热门推荐
  • 万界文明之领主战争

    万界文明之领主战争

    刚刚大学毕业,在家无事查找资料的刘杰点入了一部游戏,一切从此改变。文明、战争、争霸、混乱、时代与时代的碰撞,文明与文明的战争,世界与世界的碰撞,交响的新时代的乐章!看刘杰如何带领自己的文明,在这群英荟萃,诸雄争霸的时代下,杀出一条最强帝国之路。本书爽文,不喜勿喷。(新手上路,请大家多多指教)水友群:680253515
  • 怪太强你先上

    怪太强你先上

    「轻松」「热血」「半日常」不想当治疗的贤者不是好治疗!嗯,这是一个逗比的奇幻人生。也是一个咸鱼的责任成长史!当敌人撕开保护圈,站在队伍最后方的治疗师队岌岌可危,一个打酱油的咸鱼治疗冲了过去,左手治疗术,右手换血大法,首刃敌首。“干嘛,别看我,我真的是治疗啊!”
  • 春日病

    春日病

    一个纠结来纠结去暗戳戳暗恋的故事。把你放在心里,直到死为止。
  • 崩坏世界的特殊幻想

    崩坏世界的特殊幻想

    这是一个以崩坏世界为主体,多种异世界共同发展的特殊世界。
  • 华为经营法: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哲学

    华为经营法: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哲学

    华为最初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成立至今仅仅30余年,然而其成就却是遥遥领先。作为令人关注的企业之一,华为如今已是中国科技企业的一张名片,华为内部的谈话内容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华为经营法:任正非的企业经营哲学》一书,全面梳理了华为的内部讲话,结合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将华为人的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其中,为读者全面展示华为人真实的思想。
  • 蠢萌丫头闯天下

    蠢萌丫头闯天下

    讲述了一个穿越的故事。【更新慢,十分的慢】
  • 快穿之反派都是我滴

    快穿之反派都是我滴

    时而精明能干,时而不着调的白小黎,会在三千小世界里闯荡出什么作为呢
  • 美男,要不要?

    美男,要不要?

    江山如画,美人多娇!看我凤祥国皇太女,上官锦儿,如何智勇双全,坐拥江山美男。如水的他纯净可人,如泽的他轻灵脱俗,如火的他美艳妖娆,如风的他神秘难测……美男,要不要?答案当然是:不要白不要!
  • 至今

    至今

    从友情走到爱情,要花多少时间?从模糊走到清晰,要等多少日月?……不好意思文艺了,其实这就是个轻松搞笑小白文,大家就当是个笑话看吧,不过或许,也只能是个笑话了,
  • 夜与轮回

    夜与轮回

    我早已迷醉在归属于夜的星空。我也早已禁锢在名为她的轮回。即便她不为人。是死物。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