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胎盘传播指受感染的孕妇将病原全通过胎盘血液传给胎儿而引起的感染。如风疹、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均可经胎盘传播引起先天性感染。
2、上行性传播指病原体经过阴道通过宫颈口抵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如葡萄球菌、单纯疹病毒、白色念珠菌等均可通过此方式传播给胎儿。
3、分娩引起的传播如孕妇产道感染严重,分娩时胎儿可被感染。淋球菌、疱疹病毒感染等均可以该途径发生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受和程度。人群易感性高低与人群中每个个体的特异性免疫情况有密切关系,通常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的百分比表示。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的比例越大,人群易感性越高,反之,则人群易感性越低。
㈠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⒈新生儿增加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由于他们从母体得到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获得性免疫尚未形成,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因而对许多传染病都是易感的。但在某些传染病即使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也易感,如百日咳。
⒉易感人口迁入久居流行区的居民,因患病或隐性感染而获得了特异性的免疫力,可导致流行区人群易感性升高。
⒊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一般来说,多数传染病无论是病后还是人工免疫,其免疫力不可能维持终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力逐渐降低而成为易感人口,使人群易感性上升。
⒋免疫人口死亡人们在一生中通过人工免疫、病后或隐性感染可获得对某些传染病的免疫力。这些人口死亡可使人群易感性相对提高。
㈡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⒈计划免疫是降低易感性最主要的因素。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对应免疫人群实施预防接种,可有效地提高特异性免疫力,降低人群易感性。
⒉传染病流行一次传染病流行后,大多数易感者由于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使整个人群免疫力提高、易感性降低。
⒊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降低人群易感性,但此种免疫力一般较弱而不长久。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流行过程的性质。当人群免疫人口增加时,可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因为具有足够免疫力的人可免于发病,当然也就不会成为新的传染源,在人群中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这样便大大减少了传染病蔓延的机会。因此,通过人工免疫提高群体免疫水平是防止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第二节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它们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作用较为复杂,其中以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显著。
许多传染病,特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呈现的地区分布及时间分布特点,主要与气候、地理因素对动物传染源的影响有关。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喜栖息于潮湿、多草地区;布氏杆菌病的季节性与羊的繁殖和哺育时间有关。
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特别是某些靠媒介昆虫传播的传染病,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对媒介昆虫的季节消长、活动能力以及病原体在媒介昆虫体内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到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明显的夏秋季高发与蚊虫在该季节繁殖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等生活习性紧密相关。
气候等自然因素还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性、机体抵抗力等而导致传染病呈现时间分布特点。由于科季气候寒冷,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机会增多,使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增高;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多食瓜果、蔬菜等生冷食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劳动生产活动、居住生活条件、营养条件、卫生设施、防疫工作、医疗条件、职业、卫生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社会的安定或动荡、宗教信仰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
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作用较大,既可以扩大传染病的流行,也可以阻止传染病的发生、蔓延,甚至消灭传染病。如战争、自然灾害可使人们的生活卫生条件遭受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流动,防疫措施难以实施,极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有效而可行的防疫措施的实施,如对传染病患者的及时隔离、治疗,不仅可防止疾病的传播,并可消除其传染性;实施消毒、杀虫措施可切断传播途径;通过预防接种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从根本上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最终消灭传染病,全球消灭天花这一烈性传染病就是一个例证。
社会制度既是各种社会因素的集中体现,也制约着各种社会因素。旧中国贫穷落后,灾荒频繁,战祸连绵,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鼠疫、霍乱、天花、疟疾、血吸虫病等泛滥成灾,严重肆虐着人民的生命和生活,每年有千百万人口死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健全卫生防疫机构,改善和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文化及经济水平,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使许多急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防疫措施长期、系统、及时的实施,使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大灾之年无大疫的巨大成就。
三、影响因素的特点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
㈠无论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都是通过影响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或病原体而起作用的。任何促进三个环节相互连接、协同发生作用的因素,均会引发流行过程;而使其的作用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即可使流行过程停止。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由许多组成部分或因素综合而成,不是恒定不变和不可分割的,所以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极为复杂的,其中社会因素更为复杂,其影响更具有重要意义。
㈡同样的一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某些疾病的流行过程有影响,而对另一些疾病则没有影响。如居民饮水卫生状况及生活用水质量能影响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但对于麻疹、白喉、狂犬病等疾病的传播则没有影响。而同一种社会因素或自然因素,不仅是对某些一种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起作用,而是对一类传染病起作用,如饮水质量对于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均有作用。
㈢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及病原体是传染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除了少数病原体较易发生变异外,多数没有什么明显的、根本的变化。如建国前烈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猖獗流行,建国后不久即被控制,而20世纪60年代已被消灭的性病,80年代又死灰复燃,并发生了像艾滋病等危害更大的新传染病。可见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着流行过程的发生、发展与消灭,社会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它既是促进传染病蔓延传播的主要因素,又是有效的防制和消灭传染病的主要因素。
㈣流行过程将生物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合乎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规律。流行过程有其生物学基础,自然和社会因素通过这些生物学基础作用于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具体表现决定于生物学及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生物学现象是研究许多基本概念的出发点。研究流行过程不能离开具体的病,因为每种具体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均有其具体特点。另外,同一种病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其流行过程也有很大不同。所以,研究流行过程时既应重视影响流行过程的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又不能忽视其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疫源地与流行过程
一、疫 源 地
(一)疫源地的概念
凡有传染源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由传染源向外排出的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传染病和传播途径的存在是构成疫源地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疫源地的范围及存在时间
疫情发生时,为了采取有效防疫措施,查清疫源地范围和存在时间是很必要的。不同传染病疫源地范围不同,主要取决于传染病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及疫源地的条件。如百日咳经呼吸道传播,疫源地为传染病病人周围较小的范围,而疟疾经蚊虫传播,其范围为传染源周围蚊虫飞行的距离,一般以病家中心,半径50m的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常将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如病家或病家周围的附近几户人家;把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如某街道居民区、自然村等。
(三)疫源地的消灭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携带病原体;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传染源周围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了该病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传染过程。
二、流行过程
每个疫源地都是由前一个疫源地产生,它本身是形成新的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是构成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它一旦被消灭,流行过程即告中断。只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构成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相互连接,协同作用时才会产生新的疫源地,从而延续流行过程。
(一)流行过程在强度和数量方面的表现
⒈散发某传染病的病例在人群中呈散在分布,使某一地区的发病率维持在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时称为散发。形成散发的可能成因是:
当人群对某疾病的免疫水平较高,如麻疹由于进行了人工自动免疫,易感者数量减少,因而呈现散发现象。某些病例存在着隐性感染者,使各病例间往往显示不出明显的联系如脊髓灰质炎。以动物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人群间不能或极少传播,致使人群病例之间查不出联系(如布氏杆菌病)。
⒉流行某地区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水平时可称为流行。流行与散发都是相对的,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病种等具体情况而定。
⒊大流行当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猛蔓延,其波及范围可达一个国家,甚至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⒋暴发在一个集体或一定地区,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同类传染病人。这类病人往往可能来自同一传染源或同一传播途径,故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最常见肠道传染病(伤寒、痢疾、肝炎等)和某些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机构发生白喉、麻疹、百日咳、水痘等)。暴发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水和食物,造成暴发的强度与水和食物被污染的程度,以及饮用者的人数多少有关。
(二)流行过程在时间方面的表现
⒈周期性是指传染病经一定周期发生一次大流行。有些传染病发病率起伏不是年年一致的,一次流行出现之后,随着一年或数年内仅有幅度参差不齐的小起伏,然后再来一次显著的高峰。
⒉季节性许多传染病呈现有一定季节发病率升高的现象。各病的季节性升高是因为该季节存在有利于该病传播的因素。
⒊长期变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某些传染病在病情严重程度或发病率方面发生变化,或两者同时发生变化,或自然终熄。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一、隔 离
(一)隔离的概念
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及带菌者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地点使之与健康人群分开,便于治疗和护理。同时,也便于污染物的消毒,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蔓延,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二)隔离的意义
鉴于任何一种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及流行特征。因此,对传染病人的隔离意义在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便于集中治疗,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控制传染病流行,提高治愈率,以达到保护易感人群之目的。
(三)隔离的种类
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能向体外排出病原体而成为传染源,所以,应根据不同传染病病原体的排出方式与传播途径,采用不同的隔离措施。
⒈严密隔离适用于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疾病所采取隔离措施。如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其隔离措施为:
病人应住单间,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门口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不得随意开放门窗。进入病室的人员要戴口罩、穿隔离衣裤戴手套、换鞋。一切用物一经进入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处理。病人的便器、痰盂、分泌物、排泄物均应严格消毒处理。病室内距地面2m以下的墙壁、家具每天用消毒液擦洗1次,病室每日空气消毒1次,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其一切用物应严格消毒。
⒉呼吸道隔离适用于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如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其隔离措施为:相同病种可同住一室,但相互之间不得相互传阅书报、杂志和玩具、用具。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并保持干燥。病人如要到其他科进行检查,应戴口罩。病室空气每日消毒一次,呼吸道分泌物应消毒后倒入下水道或焚烧。
⒊消化道隔离也叫“肠道隔离”,适用于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食具、手及水源,并经口引起传播的疾病所给予的隔离方法。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其隔离措施为:不同病种的病人最好分室收住,若同住一室时,两床距离应大于2米。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护理人员护理不同病种的病人时应更换隔离衣,接触病人及病人的物品后必须用肥皂水洗手。患者的食具、便器、呕吐物、排泄物要随时严密消毒,病室地面、家具等每天用消毒剂喷洒或拭擦。病人不可随便离开隔离区,可它与其他病人接触或交换用物、食品、书报等。病室要有完善的防蝇、防蟑螂设备等。
⒋接触隔离适用于病原体经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其隔离措施为:不同病种应分室收住。接触病人应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护理不同病种的病人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为病人换药及进行护理时应戴手套。已被污染的用具和敷料应严密消毒或焚烧。各种用物、排泄物、便器等须经消毒处理;病人出院或转院时病室及病床设施应妥善消毒。
⒌昆虫媒介传染隔离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蚊、虱、蚤等昆虫传播的疾病所进行隔离的方法。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斑疹伤寒等。其隔离措施为:病室应有严密的防蚊设备。由虱传播的疾病,病人须洗澡、更衣、灭虱处理后才可进入病房,病人的衣被须进行灭虱消毒。
⒍床边隔离适用于普通病区发现的胃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区暂无床位收住,临时以病床为隔离区的一种隔离方法。适用于乙脑、疟疾、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其隔离措施为:床头挂隔离标志,床间相距不小于2m或用屏风隔开。要有专用隔离衣、洗手消毒液、听诊器、体温计、病人之间不得相互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