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的原则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儿科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治疗操作均通过护理工作来实施。良好的护理在促进患儿康复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护士的工作,儿科医师应关心和熟悉护理工作,医护密切协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1.细致的临床观察临床所观察到的患儿不典型的或细微的表现,都应考虑其可能存在的病理基础。如婴儿哭闹可以是正常的生理要求,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细致的观察是鉴别两者的关键。
2.合理的病室安排病室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为提高治疗和护理的质量,可按年龄、病种、病情轻重和护理要求合理安排病房及病区:1、按年龄分病区,如新生儿和早产儿病室、年长儿病室、小婴儿病室等;2、按病种分病区,将同类病儿集中管理,传染病则按病种隔离;3、按病情分病房,重危者收住抢救监护病室,恢复期病儿可集中一室。
3.规律的病房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很重要,观察病情应尽量不影响患儿的睡眠,尽可能集中时间进行治疗和诊断操作,定时进餐。
4.预防医源性疾病等1、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之前、后均应洗手,病室要定时清扫、消毒;2、防止医源性感染:正确、规范地应用导尿、穿刺等各种治疗方法,定时检查消毒设备,防止感染的发生;3、防止意外的发生:医护人员检查、处理完毕后要及时拉好床栏,所用物品如体温表、药杯等用毕即拿走,以免小儿玩耍误伤。喂药喂奶要将婴儿抱起,避免呛咳、呕吐引起窒息。
二、饮食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饮食有助于治疗和康复;不当的饮食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1.乳品1、稀释乳:供新生儿早产儿食用;2、脱脂奶:半脱脂奶或全脱脂奶,脂及含量低只供腹泻时或消化功能差者短期食用;3、酸奶:牛乳加酸或经乳酸杆菌发酵成酸奶,其蛋白凝块小、易消化,供腹泻及消化力弱的病儿食用;4、豆奶:适用于乳糖吸收不良和牛乳过敏的小儿;5、无乳糖奶粉(不含乳糖,含蔗糖、葡萄糖聚合体、麦芽糖糊精、玉米糖浆):长期腹泻、有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使用无乳糖奶粉;6、低苯丙氨酸奶粉:用于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婴儿。
2.一般膳食1、普通饮食:采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热能充足的食物;2、软食:将食物烹调是细、软、烂,介于普通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如稠粥、烂饭、面条、馒头、肉末、鱼羹等,使之易于消化,供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或咀嚼能力弱的病儿;3、半流质饮食:呈半流体状或羹状,介于软食和流质饮食之间,由牛乳、豆浆、稀粥、烂面、蒸蛋羹等组成,可另加少量饼干、面包,适用于消化功能尚弱,不能咀嚼吞咽大块固体食物的病儿;4、流质饮食:全部为液体,如牛乳、豆浆、米汤、蛋花汤、冲粉、果汁、牛肉汤等,不需咀嚼就能吞咽,且易于消化吸收,适用于高消化系统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手术后病儿,亦用于鼻饲。流质饮食供热能与营养素均低,只能短期应用。
3.特殊膳食1、少渣饮食:纤维素含量少,对胃肠刺激性小,易消化,适用于胃肠感染、肠炎病儿;2、无盐及少师盐饮食:无盐饮食每隔日食物中含量在3g以下,烹调膳食不另加食盐。少盐饮食则每天额外供经LG氯化钠,供心力衰竭和肝、肾疾病导致的水肿儿食用;3、贫血饮食:每日增加含铁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各种肉类等;4、高蛋白膳食:在一日三餐中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鸡、瘦肉、肝或豆制品等,适用于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患儿;5、低脂及饮食:膳食中不用或禁用油脂、肥肉等,适用于肝病患儿;6、低蛋白饮食:膳食中减少蛋白质含量,以碳水化合物如马铃薯、甜薯、水果等补充热量,用于尿毒症、肝昏迷和急性肾炎的少尿期患儿;7、低热能饮食:一日三餐的普通饮食中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又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可选用鱼、蛋、豆类、蔬菜和瘦肉等,供单纯性肥胖症小儿;8、代谢病专用饮食:如不含乳糖食物用于半乳糖血症病儿,糖尿病饮食等。
4.检查前饮食在进行某些化验检查前对饮食有特别的要求,如:1、潜血膳食:连续3天食用不含肉类、动物肝脏、血和绿叶蔬菜等的饮食,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检查;2、胆囊造影膳食:用高蛋白、高脂肪膳食如油煎荷包蛋等,使胆囊和胆管功能;3、干膳食:食用米饭、馒头、鱼、肉等含水分少的食物,以利于尿浓缩功能试验和爱迪氏读数等检查。
5.禁食因消化道出血或术后等原因不能进食小儿,应注意静脉供经热量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三、药的治疗原则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药物的过敏反应、副副作用和毒性作用常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因器官功能以育尚不够成熟健全,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较成年人更为敏感。小儿疾病多变,选择药物须慎重、确切,更要求剂量恰当,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掌握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精确的剂量计算和适当的用药方法。
(一)儿科药物治疗的特点
由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液体的PH值、细胞膜的通透性、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程度、药物在肝脏内的代谢和肾脏排泄等因素的影响,小儿期的药物治疗具有下述特点。
1.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旭巴比妥类、吗啡、四环素在幼儿脑浓度明显高于年长儿。
2.小儿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吗啡对新生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年长儿,麻黄素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在未成熟儿却低得多。
3.肝脏解毒功能不足特别是新生儿和早产儿,肝脏系统以育不成熟,对某些药物的代谢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增加的了药物的血浓度和毒性作用。
4.肾脏排泄功能不足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的肾功能尚不成熟,药物及其分解产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5.先天遗传因素要考虑家族中有遗传病史的患儿对某些药物的先天性异常反应;对家族中有药物过敏史者要慎用某些药物。
(二)药物选择
选择用药的主要依据是小儿年龄、病种和病情,同时要考虑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远期影响。
1.抗生素小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故常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儿科工作者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用药指征,更要重视其毒副作用的一面。对个体而言,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而外,过量使用抗生素还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衡,使体内微生态紊乱,引起真菌或耐药性、进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临床应用某些抗生素进必须注意其毒副作用,如肾毒性、对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等。
2.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疗程常用于过敏性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等;长疗程则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哮喘、某些皮肤病则提倡局部用药。在使用中必须重视其副作用:1、短期大量使用可掩盖病情,故诊断未明确时一般不用;2、较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骼生长,影响水、盐、蛋白质、脂肪代谢,也可引起血压增高和库欣综合征;3、长期使用除以上副作用外,尚可对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可降低免疫力使病灶扩散。4、水痘患儿禁用激素,以防加重病情。
3.退热药一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剂量不宜过大,可反复使用。
4.镇静止惊药在患儿高热、烦躁不安、剧咳不止等情况下可考虑给予镇静药。发生惊厥时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镇静止惊药。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Reye综合征。
5.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口服或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哮喘病儿提倡局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必要时也可用茶碱类,但新生儿、小婴儿慎用。
6.止泻药与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处,可适当使用保护肠黏膜的药物,或辅以含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制剂以调节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小儿便秘一般不用泻药,多采用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的通便法。
7.乳母用药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等药物可经母乳影响哺乳婴儿,应慎用。
8.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幼小婴儿的肝、肾等代谢功能均不成熟,不少药物易引起毒副反应,如磺胺类药、维生素K3可引起高胆经素血症,氯霉素引起“灰婴综合征”等,故应慎重。
(三)给药方法
根据年龄、疾病及病情选择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和用药次数,以保证药效尽量减少对病儿的不良影响。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尽量选用患儿和患儿家长可以接受的方式给药。
1.口服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幼儿用糖浆、水剂、冲剂等较合适,也可将药片捣碎后加糖水吞服,年长儿可用片剂或药丸。小婴儿喂药时最好将小儿抱起或头略抬高,以免呛咳时将药吐出。病情需要时可采用鼻饲给药。
2.注射法注射法比口服法奏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肉注射次数过多还可造成臀肌挛缩、影响下肢功能,故非病情必需不宜采用。肌肉注射部位多选择臀大肌外上方;静脉推注多在抢救时应用;静脉滴注应根据年龄大小、病情严重程度控制滴速。
在抗生素应用时间较长时,提倡使用续贯疗法,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
3.外用药以软膏为多,也可用水剂、混悬剂、粉剂等。要防止小儿用手抓摸药物,误入眼、口引起意外。
4.其他方法雾化吸入常用;灌肠法小儿采用不多,可用缓释栓剂;含剂、漱剂很少用于小齱儿,年长儿可采用。
(四)药物剂量计算
儿科用药剂量较成人更须准确。可按以方法计算:
1.按体重计算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可算出每日或每次需用量: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须连续应用数日的药,如抗生素、维生素等,都按每日剂量计算,再分2~3次服用;而临时对症用药如退热、催眠药等,常按每次剂量计算。病儿体重应以实际测得值为准。年长儿按体重计算如已超过成人量则以成人量为上限。
2.按体表面积计算此法较按年龄、体重计算更为准确,因其与基础代谢、肾小球滤过率等生理活动的关系更为密切。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
3.按年龄计算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等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易行。
4.从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所得剂量一般都偏小,故不常用。
采用上述任何方法计算的剂量,还必须与病儿具体情况结合,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药物用量,如:新生儿或小婴儿肾功能较差,一般药物剂量宜偏小;但对新生儿耐受较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则可适当增大用量;重症患儿用药剂量宜比轻症患儿大;须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的药物,如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磺胺类药或青霉素类药物剂量也应相应增大。用药目的不同,剂量也不同,如托品用于抢救中毒性休克时的剂量要比常规剂量大几倍到几十倍。
四、心理治疗原则
儿童心理治疗是指根据传统的和现代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理论而建立的系统治疗儿童精神问题的方法,可分为个体心理治疗、群体治疗和家庭治疗等;包括儿童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精神性疾病和心身性疾病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烃,对小儿的心理治疗或心理干预不再仅仅是儿童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工作,而应该贯穿于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心理因素在儿科疾病的治疗、康复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越来越明显,要求儿科工作者在疾病的治疗中重视各种心理因素,学习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临床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
儿童的心理、情绪障碍,如焦虑、退缩、抑郁和恐怖等,常常发生在一些亚急性、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病程中,尤其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循环和泌尿系统等疾病在门诊治疗,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心理和情绪障碍。心理和情绪障碍既是疾病的后果,又可能是使病情加重、或是使病情加重、或是使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心身性疾患产生的一些突出症状,如慢性头痛、腹痛、腹泻等常与器质性病变相交织,使已经存在的疾患变得更加顽固和复杂。
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支持疗法、行为疗法、疏泄法等,对初次治者要细心了解、观察,不强求儿童改变其行为以适合治疗者的意愿,要尊重儿童有自我改善的潜在能力,以暗示和循循善诱帮助儿童疏泄其内心郁积的压抑,激发其情续,以减轻其心理和精神障碍的程度,促进原发病的康复。
患病使小儿产生心理负担,又进入陌生的医院环境,容易焦虑、紧张甚至恐怖。常见的症状为出现哭闹或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有的患儿拒谈、拒绝治疗、或整夜不眠。安静、舒适和整洁的环境,亲切的语言、轻柔的动作、和蔼的面孔和周到的服务是改善患儿症状的关键。护理人员应通过细致的观察使心理个体化,获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促进疾病的痊愈和身心的康复。
§§§第三节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一、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其生理平衡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体液中水、电解质、酸碱度、渗透压等的动态平衡依赖于神经、内分泌、肺,特别是肾脏等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小儿的水、电解质、酸碱及食物成分按单位体重的进出量大,尤其是婴儿在生后数月内肾功能不如成人健全,常不能抵御或纠正水或酸碱平衡紊乱,其调节功能极易受疾病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调。由于这些生理特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在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
(一)体液的总量与分布
体液的总量分布于血浆、间质及细胞内,前两者合称为细胞外液。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这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流量的比例则与成人相近。在胎儿期,25周时体液占体重的85%,其中细胞外液占60%;28周时占体重的80%;在足月儿,体液总量占体重的72~78%.在新生儿早期,常有体液的迅速丢失,可达体重的5%或更多后,即所谓的生理情体重下降,此时婴儿逐渐适应宫外的生活。经此调节后,体液约占体重的65%,在8岁是达成人水平(60%).体液占体重的比例在婴儿及儿童时期保持恒定。在青春期,开始出现因性别不同所致的体内成分不同。正常性成熟男性成人肌肉总量较多而脂肪较少,而女性则有较多的脂肪、较少的肌肉组织。由于体内脂肪在男女性别间的差异,体液总量在男性占体重的60%,而在女性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