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死亡最近的时候,才看自己看的最真实。而那些曾经发生而被自己忽视的,也最深刻。欧阳硕疲惫的躺在荆逸床前,眼已闭,心已沉,却是久远前的记忆渐渐拨开了帷幕。
九州纪元1786年,中州秦国商鞅变法,将原本只有皇室贵族才可以拥有的功法秘籍,编制成册,并设立崇文馆尚武堂,从秦国平民中选拔人才,统一教导,并开设评选考试。凡秦国百姓皆可参与,武以凡灵天圣,官以九品十八级。通过评选者,最高可直达二品官衔,同时武学资质优秀者,更可进入皇城享受更好的资源。此举一出,顿时九州惊叹。二十五年后,九州纪元1811年,首先实施变法的中洲秦国,在实力强大后,便是不甘于中州地域,开始联合周围的几个国家,拉开了九州争霸序幕。九州纪元1845年,位处云州的燕国,伴随着烈金和秦国的铁骑联盟的成立,也正面暴露在了两大帝国的攻势下。九州纪元1849年燕国军队节节败退,昌平郡,宁郡,新郡,接连丢失了大半地域。而伴随着土地的沦陷,生命亦是随着消逝。昌平郡境内,一个原本安详的村子,在战火下渐渐失去它原本的模样。生命的诞生需要成百上万的纪元,但消逝却仅仅只需要一个晚上,这是上天最大的残忍。幼年的欧阳硕,斑驳的古井井底,欧阳硕没有哭,也许是眼泪已经流干了,也许是他冷的已经不能动,更可能是对井外打扫战场的秦兵的恐惧。
欧阳硕记得那是一个满月的夜晚,村子里每一个月的那一天,大家一起在村路口,篝火舞蹈,跳动的红色精灵,扭动的帷幔细躯,欧阳硕这个时候,总是异常欢乐。但是,有些时候,人喜欢一些事情,只是没有见到过它丑陋的一面。在那一天,欧阳硕明白了,血的颜色也是如火一般的残红。凭借着求生的意志,欧阳硕已经在井底呆了很久,村子里的秦兵还没有离开。零零星星的还能听到几声欢笑声,恐怖的笑声。欧阳硕听的心里直发颤。不由得连打了几个战栗,陡然间,确又是醒悟般的捂住了自己的嘴。
“咦!这里有动静?”一个碰巧在古井边的秦兵突然有了发现,“哎,将军,这井底有东西。”
听到士兵的叫声,不远处的一个身着黑甲,领军模样的青年将领,立马跑了过来。
“你们几个,一起把井底的东西捞上来”。
不多时,几个秦军汉子将已经冻僵了的欧阳硕从井底拉了上来。
事实上,那时候欧阳硕已经意识模糊了,以后很多年,他都无法记起那天晚上被拉上来后的事情了,只记得自己醒来后便只剩下自己一人,接着便是开始了流浪的日子。作为欧阳硕最深刻的噩梦,每一次梦到这里,都会令他惊醒。但这一次,却是有些不同。伴随着精神理智的疲倦,记忆机械化的显示出了最真实的一面。
那一夜,家园被毁,亲人被杀,欧阳硕顽强的意志在冰冷的折磨下,越加显示坚强。被拉出井底的瞬间,看着围在身边的黑色盔甲,这是秦军的标志性战甲,顿时绝望涌上心头,犹如洪水漫过口鼻,不闻人声,双眼无视,紧接着的,便是抱着必死之心的复仇之火燃起,势要拖下眼前之人同入地狱。
另一边,看着眼前被战火摧残的幼子,黑甲少将心头竟是一霎不忍,犹记起孩时深受迫害的自己。纵使出发前父帅多番教导,但少将却依旧毫不认同。身为皇室,少将身先士卒,无惧战场生死拼搏,却是不甘血刃无辜。但皇命有言,为臣者,如何自己。正是思量间,却见少将身边一侍从,似是察觉少将心思,为护少将之名。脸色一定,便是毅然拔刀斩向地上幼子,誓要完成王上格杀之命。刀气显形,气势不凡,少将正是思量间,反应不及,倏然间刀气已近欧阳硕胸膛。
“啊!”刀气入体,鲜红崩裂,又为这冰冷的残夜抹深了颜色。
“千岁”“少将”··
阻挡不及,黑甲少将空手挡刃,当即见红。好在少将修为非凡,并未伤及筋骨。
眼见少将被自己所伤,侍卫慌忙丢开刀来,跪下请罪道“周泰伤及千岁,罪无可赦,请千岁赐死。”言罢便是直直磕了几个头下去。
“你有心护我,无心伤我。何罪之有。起来吧!”说完,看了看那边昏迷的欧阳硕,又说道“你倒是让我肯定了我的决定。自秦变法以来,武力倍增,但武德日下。平民习武,多为武学修为、王朝职位;贵族习武,多为恃强凌弱,逞凶显恶。尚武之风盛行,而文德之气骤减。商鞅变法却为王上赐死,可为前例。昔年九州富庶,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引动战火,百姓流离。轩辕圣帝以武立国,开九州盛世;如今尚武风起,却涂炭九州,武道已偏。吾身为秦国王子,应该具有为秦国征战的觉悟。但作为人族皇氏之后,吾应该肩负九州安民之责,纵使流血亦不可止。此战不义,吾不可再犹豫筹措,若有为九州之主的雄心,亦将同样具有爱护九州子民的仁心。”话语落,似乎是心结已解,黑甲少年向东长望,晨曦已现,正是曙光之兆。不由心神交汇,感悟新日之机。直觉胸中沉闷之气长吁而出,顿时灵气流转顺畅,意识清爽,初阳照体,更有暖意。正是突破至灵境之机。
“传令下去,本王有所感悟,需精心突破。撤军回营。沿路不可惊扰流民。”黑甲少将对身边一传令官说道。接着有扶起还跪在地上的周泰,嘱咐道:给这孩子留下一些干粮,再起火将这里烧掉。至于最后能不能活下去,就是他自己的天命了。
九州纪元1850年,秦国与烈金因昌平郡土地之争,互起干戈。大燕趁机联合益州周国,一举打退两国入侵之兵。九州纪元1865年,中州秦国征伐连连,终至国力匮乏,又多与各国背盟。后大燕、大周、烈金等十一国联军,齐军函谷关,誓灭秦国。但不过数月,便被秦国王子赢华,以计破之。其后十多年,王子赢华执政秦国,对内采取安民治业、习武修文之选,对外纵横捭阖,重新稳定了九州十六国的局面。九州纪元1877年,秦王赢华继位,这位被号称秦国有史以来最具有仁心的王者,在短短十年间,让秦国又重新回到了九州霸主的地位。同时,秦王加强各国外交,使得纷争多年的九州大地难得的安定了数十年。欧阳硕记得,自己见到这位秦王的时候,是在十几年前的九州共宴上,作为陪同先王的侍卫之一,当时远远的看上了那么一眼,感觉有些熟悉,却又毫无记忆。
当记忆演变成了历史,你需要思考自己在其中扮演着的,究竟是什么角色。欧阳硕平生有两件事情一直纠结于心里。一件事是自己由于少年时没有武学根基,而导致现在无法再进一步;另一件事,便是征战沙场数十年,却还没有找到那天屠杀自己村子的凶手。而现今看来,这两件事,却是今生不可能做成的遗憾了。
庄周梦醒,不觉现实与梦为几何。欧阳硕自荆逸身边醒来之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或许是因为回光返照,欧阳硕觉得自己的精神似乎好了一些。一杯茶,一炷香,欧阳硕坐在别院内堂里,心思却是久久不能平复。脑中回响,是梦中秦王赢华那晚的顿悟。不多时,欧阳硕心中主意已定,不再犹豫。眼前所见,荆逸还是昏迷在床上,欧阳硕心思即定,顿时敛息纳气,汇聚最后一点内力,捏动法决,波若忏随即祭出,
“去”伴随欧阳硕一声喝叫,仅剩最后一点灵气的波若忏,携带着纯正的佛门灵气向昏迷中的荆逸飞去。
怦然一声,两相交汇。波若忏击中荆逸的那一刹那,源源不绝的佛气经由欧阳硕的真气转化,催化了荆逸体内原本的自愈机能。虽然较为缓慢,但这样能让荆逸提前醒来。至少,能在自己油尽灯枯之前再交代这徒儿几句。真气流转,欧阳硕体内原本压制的伤势再度恶化,顿时,只觉舌尖一甜,又是一口血吐了出来。而此时,波若忏里面的灵气已然耗尽,落在了床边。
欧阳硕镲了镲嘴边的血,轻笑道“有王者之心,当有王者之量;有师者之心,当有师者之量。因果循环,天命自知。此子天赋异禀,我已然行将就木,难以辅之。你既有王者之志,那此子因果,必有你因缘。就看天命如何吧!”言罢,欧阳硕轻笑几声,似是感叹世事奇特,又或者是自嘲薄命。
坐在椅子上休息了片刻,已然是已经日近夕阳。欧阳硕摆动四肢,尚有些许气力。便是去内堂柜里取了些茶叶出来,那是当年先皇赐下的中州“三日萃”。仅有一小撮。此茶初时味苦,再品味甘,一日可得香茶,清香扑鼻,入口先苦后甜。二日可得清茶,嗅之无味,入口滚烫,内藏流华巨热。但若是能忍住吞下,便会由腹中升出一股益阳利气之热,游动四肢百脉,犹如冬日暖阳,裨益身心。三日可得萃华,似苦似甜、似酸似辣,品之犹如过往百味重现,一晃数十年;又如隔世不再,不觉自己身在何处,遗世而独立;故三日之萃又名忘川水。
一壶茶、一盏香、一个人,欧阳硕独自在别院内,默煮新茶,只待荆逸醒来一刻。
不觉夜月隐现,欧阳硕望月之际。泰丰别院内,已然是已经多了一人。(本章完)
敬请期待下一章第十二章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