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楼台,不识桃面,但闻琵琶声。念远香茵步,叶露疏风。斜树依依人去,寻旧事、偎花痴情。扬州梦,怡春满城,月夜三更,伶仃。
采掬古乐,啼惹柳杨痕。锦字璇玑里,难诉衷肠,今夜再、新曲独唱。长相忆,浮华古今,一炬焚情。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最长的词牌名,也是一个历史典故。相传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儿,嫁给萧史,学会吹箫,一日夫妻二人一起跨凤飞去,成了神仙。由此,便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的诗词曲赋的赞扬。――那是人们对圆满的爱情的共同期许。
“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美丽的姑娘比作“桃花”――所谓“人面桃花”。烟雾笼罩着远处的楼台,因而看不到你的脸庞,只听到你弹奏着《琵琶语》,弦上有情,诉说心声。“香茵步”即为女子的脚步。我想,她应该是走远了吧,留得一缕清风穿过树叶,沙沙作响。我侧耳,聆听。
杜甫的《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赵嘏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倚竹、倚楼,古人总喜欢“倚”什么东西,就像“拍栏杆”一样的苦闷与无奈,需要发泄这种无人诉说的情愁,除了“痛拍栏杆”和“独倚危楼”还能怎样呢?这时候应该想到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便成了诗人笔下的爱恨情仇的映像,不仅使文章能耐人寻味,还给读者以技法上的美的享受。所以,靠着花儿的柔情温柔自己的痴情,这倒是伤怀人世的好办法。
扬州,这个商业繁荣的大都市,几乎所有唐朝以来的诗人都有提到它。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徐凝的《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在初春的扬州城里,有人吹月到三更,因为心中的愁思苦绪无从排遣,就望月抒怀――一人,一古城,一明月。
那些凄思哀婉的音乐多么感伤,就连杨柳也惹得泣涕不止,前秦著名才女苏蕙曾为其丈夫作《璇玑图诗》,共八百二十一字。连苏蕙那样的大诗人都无法诉说出自己的衷情,我该怎么做呢?无非是今夜在灯光下再谱写一曲新词罢了。
我常常在想,古今也就弹指之间,多少繁华作为尘土,多少功名化为飞烟!柳三变自是多情,不过落得歌妓们募捐钱财、入殓其尸的下场。多情总被无情恼。在这个麻木不仁的社会里,多情是可笑的,无情是普遍的。既然柳的一生也穷困落魄,我还是掩饰一下多情的内心吧。
说起《凤凰台上忆吹箫》,代表作有李清照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也算是词中名篇吧,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说还休”句,便是借用了李词。
曰:浮华古今,一炬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