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14700000008

第8章 绝版的“四巨人”合影

四位巨人聚在一起,大概只有在开会时才能出现,通常是在大会堂里。而这幅作品上四位领导人满面春风,气氛祥和,所处的环境也比较独特。摄影师抓拍得也恰到好处,不仅四人的表情雍容自然,而且构图庄重而不呆板、饱满而不拥塞,是一幅各方面都非常恰到好处的伟人合影。看着这幅照片,人们很难想象,此后的不长时间里,这几位领导人的境遇却截然不同:两年后,刘少奇就被打成“叛徒、工贼、内奸……”根本没机会出现在公众面前,最后竟然饱受折磨、死无葬身之地。直到刘少奇去世,他也没有看到这幅照片。另一位朱老总,虽然在世在位,却也在照片这个说明问题的“待遇”中忽上忽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被删掉,直到“文革”后期,这三位领导人才集体亮相,而打倒“四人帮”之后,这幅照片中的四位巨人才完整地亮相。政治风雨吹打着这幅照片,让这幅经典之作又多了一个朦胧而悲壮的故事。

这是新华社记者安康在1964年11月拍摄的,是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专程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活动归来,毛、刘、朱亲自到机场迎接。此次赴苏,虽然与苏共中央新任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进行了会谈,但早在赫鲁晓夫时代就已十分紧张的苏中关系并未得到缓和,而且分歧越来越大,直到后来兵戎相见。当时毛泽东为了显示自己的强硬外交原则,才组织了这次“超级规模”的迎接,仪式后面向全世界暗示的潜台词是:中国决不看任何人的脸色!

如此重要的仪式,其他人自然不敢怠慢。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竟派了杜修贤、吕厚民、郑小箴和安康四位“摄影大将”,到场的其他国内外记者也不少。按惯例,总理下飞机后有人献花,然后毛主席等人才走上去握手寒暄,记者们忙于拍摄,几分钟后就都走了,整个仪式也就结束了。这期间你能拍上就拍了,没有也就过去了,绝不可能再有机会补拍。

好在记者们都有训练,像这种活动早早就目测好距离,胶卷、相机、闪光灯之类早已准备妥当,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平时他们就练习对焦之类的基本功,但在巨人面前,仍然会紧张的。据安康回忆,当时的老记者齐观山就常说:“闪光灯一亮,我的头发就会白了一根!”安康用的是莱卡M3,装的广角头,还有一台禄莱相机。他站的位置正好在四人的中间,握手,献花,问候,一切似乎是按部就班,例行公事。马上就要走了,其他记者也都离开了,不知为什么,安康仍然在等着,突然,整个仪式的高潮出现了:不知道谁说了句什么话,四位巨人一起笑了起来,安康的快门也同时按了下去!

那时候我只顾拍照,哪里知道他们说什么啊,每次拍下来都是满头大汗,紧张得要命。而且我们连说明都不用管,早有新华社文字记者去了,报纸的照片位置早都留着呢,我的任务就是赶快去发稿。那次我是机动记者,本应是杜修贤发稿,因为他是专职跟总理的。我冲了胶卷后就放了起来,结果吕厚民(那时他是驻中南海的专职摄影记者)说,老安不是也去了吗?拿来看看。我拿出来一看,他们就认为这张好,快快,赶快发稿!交给编辑后就没我的事了。至于怎么发,怎么裁都不是我们操心的事。第二天一见报,原本是四个人的横画面,成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人在交谈的竖画面。那时“文革”还没开始,为什么不把四个人的用完整呢?我也不知道。

从此,这张照片的见报频率越来越高,但是画面经常不一样:有时是两个人的,有时是三个人的,还有时是一个人的,直到“四人帮”倒台后,这张照片的完整画面才出现,后来印了大量的印刷品,我知道的许多家庭里都有这幅照片的印刷品。当时拍的是黑白的,印刷品上是彩色的,新华社的图片社还大量地复制放大,各地来买照片的人在图片社外面排成长队,一直排到马路上,好不热闹。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病,大夫叫号时喊“安康”,这时有的人听见了,大夫就介绍说这是拍飞机场领袖像的作者,结果一大帮人围过来问这问那,我不好意思,也很感动。

安康走在最后,就拍到了这幅绝版珍品。

照片上的人物命运也是亿万人民所关心的。此后不久,刘少奇被打倒,照片再发表时自然不能出现,剩下的三位巨人也在1976年同一年内逝世,造成了中国政坛的地震,这幅作品也就成为四位领袖在一起的稀世之作。四位领袖在一起的其他照片也有,但都没有这么感人,这么经典,这样有时代特征。有意思的是,这幅照片中,四人的位置很松散,情绪却很集中,这使得通过暗房特技去掉哪位的难度降低了一些,加之制作人员的高超技术,即使去掉了刘少奇,也还是给人以天衣无缝之感。

周总理逝世后,这幅照片发表时成了一个人的画面,1976年三位巨人同时逝世,发表时三人同时出现,那一年这幅照片卖得特多在中国图片社门口,买照片的人们排成了大队,人们是怀念,还是有别的含义?总之,这幅照片进入了千千万万个家庭。这三人的照片还被印成了邮票,进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至今安康还保存着这三个人在一起的底片,当然这是从那四个人中剪裁出来的。打倒“四人帮”后,人们终于看到了历史的真实面目,于是,这幅照片再次成为图片社的热销货,热销归热销,报酬之类的就和安康没什么关系了。从发表至今,安康没有收到过几份像样的稿费,而且熟人经常跟他要,他还得自己掏钱洗出来送给大家。

我当图片社副经理一点光也没沾上,净贴钱了。照片刚发表时还署名,后来就不署名了,说是要防止名利思想。那时大家也没什么可说的,都发扬风格。当然也不敢提什么意见了。我还曾经接到过来信,说我拍了一张好照片,为人民办了件好事。我当然没有那么伟大了,这表明了人民对领袖是爱戴的。

十多年后,新的国情令各个领域的讨论向“实事求是”迈进了一步,这幅照片的反复修改,也成了有关新闻摄影真实性讨论中的典型案例。类似的照片还有《毛主席和彭真在十三陵水库劳动》,这幅照片发表时有毛主席和彭真,“文革”时再发表就剩下主席在劳动,彭真被修掉了,修的技术还挺高,几乎看不出来。还有其他一些假照片,曾经无数次地发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意识。当年发稿的编辑或者批准者现在已经无从查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怎样发表这样一幅重要的照片绝不是一个编辑或记者所能决定的。尤其是在一个国家通讯社里。

安康的摄影生涯比较长。他1925年生,是河北定州人,早年参军,先后在华北野战军、兰州军区,1955年去了朝鲜,后来到公安部政治部工作,再后来到新华社北京分社、陕西分社,之后到中央组,以后到越南分社,离休前在中国图片社任副经理。

当年他去部队搞摄影时,首长跟他说,干摄影就别想当官,部队里有各级首长,就是没有摄影团长、摄影旅长,选择了摄影就是选择了吃苦。尽管没有“摄影大官”,但一幅或几幅作品流传于世,成为经典,会使一个摄影记者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价值不亚于一个官。

同类推荐
  • 中国式医患关系

    中国式医患关系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揭示了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特点,剖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维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本书记录了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包括“缝肛门”、“八毛门”、“录音门”、张悟本现象、教授之死、医生被害等,观点鲜明,文笔犀利。本书分为“医者的尊严”、“患者的权利”、“医改的博弈”、“医学的温度”、“中医的忧思”5章,共20万字。
  •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完整收录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全部散杂文作品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散杂文作品,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奥威尔散杂文全集由《奥威尔杂文全集(上,下)》《奥威尔书评全集(上,中,下)》《奥威尔战时文集》共六册组成。
  •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千万人中,唯有拼命爱自己的人,才能自在独行,不惧风雨,抵御生活凌冽。如果你只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不愿活在别人的期待里,那就解开过往的禁锢,为自己活一次。这世间,没有谁能安排你的人生,温暖、治愈、浪漫、诗意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败给时光,不输给生活。爱自己,是我们一生浪漫的开始。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用奔跑来忘记悲伤

    用奔跑来忘记悲伤

    梦想是每个青春期男孩心里的一簇微光,它照亮所有灰暗的日子,照亮前行的路。但梦想也是荆棘密布的山丘,翻越这座山丘,欣赏山顶的风景,需要勇气、毅力、汗水,甚至泪水,梦想也让男孩们变得强大。所以,我将与你一起,翻开那泛黄的青春启事,聆听铅笔头“吱吱”划过纸背的响声,以及广场上悠扬而后散去的钟声;还有那阳台前,我们看着彼此的发梢,呼啸而过的风声。在那些声音中,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大声说出的青春物语?是不想长大,还是各自保重?是不要忘记,还是有缘再会?是淡淡的殇逝,还是幽幽的暖意?
热门推荐
  • 黑色记忆录

    黑色记忆录

    我们是一群生活在夜色的人,当我们走出来时,谁敢说我们不强!————黑龙
  • 黑石兵器

    黑石兵器

    五年前,人族最大帝国遭受重创,从此人族由盛转衰。五年后,人族西境,一名少年被迫踏上人族的复兴之路。
  • 无相仙诀

    无相仙诀

    你可知,时间万物,皆有大道,只是你未曾发现。你可知,若要成就万世之尊,当尝遍人间百态。你可知,国仇家恨,因缘陷阱,冥冥中都有定数。爱恨情仇,离别重逢,只为修得无上神功,道破天机,追寻自我。纵然岁月无情,天地沧桑,我自坚守我心。
  • 风等她对他心动

    风等她对他心动

    二十岁,洛成笙遇到了林执与。三个月后,他们陌路。二十二岁,他们相逢。三个月后,他们相隔两岸。一年后,他们再见。“你生命中必定会遇到那么一个人,改变你以往所有的标准,他即是标准。”“你可知,在你离去后,大洋彼岸的我再无所爱。我在黎明前,在黑暗中,看众多人来来往往,13亿人中独独没有一个你。”
  • 不可不读的微历史

    不可不读的微历史

    史实与故事齐飞,微博共历史一色。本书带你拨开迷雾辨真相,发现历史深处的脉络关节。《不可不读的微历史——历史细节中的微言大义》由欧阳悟道编著,精选了历史中最炫目、最耀眼的故事,用时下流行的“微博体”加以呈现,于小段子中读大历史,于欢笑声中品成败,既可以于生活中加点作料,又可以为人生指点迷津。《不可不读的微历史——历史细节中的微言大义》适合大众阅读。
  • 江山乱有时醉里唤卿卿

    江山乱有时醉里唤卿卿

    本文为作者练笔旧文,慎入。她身负家族门楣荣耀,自出生便被封为郡主,自小无上尊贵,这世间只有她想要,便没有得不到。护国寺相救,赵家世子对她一见倾心,她亦对他钟情,一年后,赵家世子以一城为聘娶她为妻,她便随他出征,伴他杀敌,行医救人,伉俪情深。大哥说她对感情迟钝,可她觉得只要她爱他就够了。她此生的愿望,便是与他白头偕老,恩爱一生。可甜蜜生活的背后,一场惊天的谋划正悄然进行……一边是生养自己的家族,一边是江山百姓的大义;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一边是她爱入骨血的夫君;亲人因她丧命,好友背弃离叛,在这乱世江山里,她是否能守住心中的执念,她该作何选择,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娆后宫:败家女选夫

    妖娆后宫:败家女选夫

    她是22世纪的魔女“罗刹”,杀人不眨眼,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一着不慎悲催穿越;“什么,我是先皇赐封的摄政郡主?”“嗯”“还要降妖除魔,平复人间?”“嗯”“报酬呢?”“没有”“白干?”“嗯,不过先皇有旨,郡主等同皇上,可以开设后宫,美人无数、佳丽三千。”“OK,我就暂且吃亏一点,接了这个活。”于是浩浩荡荡、潇潇洒洒、游戏人间、收复美人的工作开始了……殊不知斩妖除魔,平定天下也不过成就得道飞升。届时,她又该如何自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不遇不见

    不遇不见

    不曾邂逅,是否一切皆不会发生?我可以后悔吗?
  • 我的剑中有剑灵

    我的剑中有剑灵

    鱼客郡平凡少年姜竹林,因为本郡的一件异宝出世,极为瞩目,惹来山上修行仙法的练气士寻宝。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一位濒死的练气剑修,剑修强行收为弟子,传授修行之法后离世。少年就此踏上修行之路,走出鱼客郡,闯向那精彩纷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