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14700000031

第31章 学习雷锋好榜样

“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毛主席亲自发出的号召,还亲笔题了字。雷锋在中国的影响今天还在继续,但是关于雷锋在美国西点军校也成为榜样的事,经过有关方面的考察,根本就没这回事。抚顺的雷锋纪念馆有各国人来参观,他们不仅参观,还经常“冒昧”地提问题:不是说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吗?怎么会有这么多他在做好事的照片啊?

为雷锋拍过照片的人不多,雷锋在部队时给他拍照的人都算上,也只有8个人。除了军报、军画报的摄影记者以外,跟随雷锋拍摄照片最多的有两个人,他们是张峻、季增。前者曾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任干事,后者在该工程兵下属的工兵十团俱乐部,放映、摄影、宣传他一把抓。这两个人各自为雷锋拍了200多张照片,其中流传最广的有这样几幅:雷锋在读毛主席着作;雷锋在擦汽车;雷锋手握冲锋枪的半身照片;雷锋在为战友洗衣服;给自己补袜子;送老大娘回家等等。由于那个年代广为传播的一些照片不署名,而且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大家也不去记哪张照片是谁拍的,这就在无形中为日后的版权问题埋下了不平静的种子。在雷锋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雷锋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理想的榜样的时代,在日渐尊重个人权利的文明社会里,在一个法制日益健全的时代里,雷锋照片的版权问题却令人尴尬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雷锋》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抓拍的还是摆拍的?作者分别是谁?

关于雷锋照片的诞生和发表以及补拍、版权等问题,我们分别采访了张峻和季增,他们各自谈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先说流传最广的几张照片:

雷锋头戴棉帽子的照片。据张峻讲,这是沈阳军区《民兵之友》杂志的周军拍的。后来许多地方采用并且据此做成木刻的画面就是从这里来的。季增也拍了雷锋戴棉帽子的照片:

《雷锋在毛主席雕像前》。1961年4月24日,我随雷锋去旅顺海军作忆苦思甜报告,我和雷锋在一个屋睡。半夜,我听到“毛主席万岁”的喊声,结果是雷锋在说梦话。他的这种对毛主席的热爱让我很感动。随即我就想到了让雷锋在毛主席雕像前照相。过了一段时间,正巧部队又开会,我就让雷锋横挎着冲锋枪到抚顺钢厂和平俱乐部毛主席像前照了几张像。

雷锋在擦汽车(夏天),题目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这幅照片是张峻在1961年夏拍的,发表在《中国摄影》上。后来经常见报并经常获奖的也是这张。而雷锋在擦汽车(冬天),题目是《雷锋擦“解放”汽车》的画面是季增拍的,时间在1960年冬。据季增回忆:

那是1960年的冬天,《解放军画报》的吴加昌和工程兵宣传处的张峻、赵志华来采访全军“两忆三查”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我随他们拍了一些雷锋的照片,吴加昌把我这些稿子带回北京,不久写信给我说,再补拍一张“破题”的照片。我觉得压力挺大,经过几天的思考,我想到雷锋是汽车兵,要有职业特点。正好连队里刚接来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中国自己生产的车,热爱汽车的战士在擦车,这不正是最合适的镜头吗?我找了一贯阳光明媚的上午,约雷锋到停车场,让副连长白福祖把汽车调好方向,雷锋微笑着擦车,我拍了好几张。就这样,1961年的第3期《解放军画报》上以《苦孩子,好战士》为题报道了我拍的雷锋事迹。(注:这组照片发表时的署名是张峻、赵志华、季增、吴加昌,季增的“黑白擦汽车”照片在显眼位置上)

我拍时是1960年的冬天,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张峻同志来到我们团,要拍彩色的。于是,我们又把车开到了营区附近的一条公路上,雷锋换上了崭新的单衣单帽,我们俩又分别拍了几张,我拍的是黑白,张峻拍的是彩色(注:在《中国摄影》上发表的就是张峻拍的“彩色”雷锋)。

关于这张彩色的,张峻说:

那时解放军画报社给了我两个彩色卷,先给了一个,我说没拍过彩色的,再给一个吧。这样,擦车的、读毛选的就都是彩色照片了。

雷锋在读毛着的照片。季增说:

这张照片的标题是《干革命不学毛主席着作不行》(张峻的题目是《粮食?武器?方向盘》)。雷锋的日记里写着:“毛泽东思想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毛主席着作不行。”1961年初,雷锋到沈阳军区工程兵司令部执行任务,我正好也在那儿,我们一块吃饭,雷锋吃完后就到汽车上读毛着了。看他专注的样子,我就拿了相机,还请了宣传处的张峻,找了一块反光板,驾驶楼里挺窄,相机根本耍不开,在汽车里折腾了好几次才拍成。

张峻说:

雷锋日记给了我很大启发。有一天雷锋在停车场保养车子,我去找他想唠唠。我进了驾驶楼,看见他座位上有日记本和毛选14卷,他的日记里记着“毛主席的着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我找到了理想的画面,就喊雷锋过来,“导演”了这幅照片。

关于这张照片,张峻说:

季增也拍了,我也拍了,但我拍的这张是流传最广的。包括后来印成邮票的画面,也是根据这幅照片画的。

除了以上几幅之外,季增还拍了其他画面,这些照片大部分是根据部队搞展览的需要补拍的,那时雷锋已经出了名,总政需要树雷锋这个典型,所以要大量地进行补拍。这也就是有人问“雷锋做好事的照片从哪里来”的答案。

关于补拍照片的事,季增回忆说:

《学习毛主席语录》。上个世纪60年代初,还没出版毛主席语录,而雷锋用“钉子精神”早就把毛着14卷都通读了一遍。为了记得更牢,他把《解放军报》报眼上的语录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自己学习,后来又贴在墙上给大家学习。我和张峻就让雷锋穿了一身新衣服,让张峻写了一条“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的刊头,布置成墙报的样子,拍成了这幅照片。

同样为了表现雷锋的“钉子精神”,我想把他学习的场面拍下来,但是那会儿没有快片,也没有闪光灯,就没拍成。后来我想到了放电影的灯泡。我那时常出去放电影,就收集了几个旧灯泡,那灯泡300多瓦,没有灯座,我就用电线焊接到灯泡的两极上,一接电就亮,但是也烤得够呛,就叫“烤灯”。有了这个,我们就敢在晚上拍了。像雷锋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毛着的照片就是这样拍的。

《雷锋和战友乔安山》。雷锋和乔安山从鞍钢公司同时入伍,又分在一个班,近得不能再近了。乔的文化低,雷锋就经常帮助他,为了方便,甚至把床铺搬到了一起。我拍了好几次雷锋和乔安山学习的镜头,这些照片也流传得很广。(就是这位乔安山,开着苏联产的嘎斯51汽车,在一次倒车时把木杆撞倒,砸死了战友雷锋。)

《送老大娘到儿子家》。1961年冬天,我陪雷锋到丹东工程兵部队做忆苦报告,回来时在沈阳通过天桥时看到一位老大娘拿了许多东西很吃力地走着,雷锋上去问。老大娘说从关里来,到抚顺看儿子,雷锋一听是同路,就急忙帮着拿东西,一路上像儿子一样照顾老大娘。到了抚顺雷锋和我商量送老大娘回家吧。我们按着大娘的信封地址边走边问,到了天黑才找到住在郊区一条街上的大娘儿子家。我本来跟着雷锋是要拍照片的,结果净走路,没顾上拍,现在天也黑了,我也拍不成了,我说明天再拍吧。第二天雷锋又出差了,我只好过了一段时间再约雷锋去拍,就这样,把大娘请出来,把院子整理了一下,拍成了这幅照片。

《给战友让饭》。1960年的10月里,运输连组织大家到山里打草,每人都带了盒饭。结果有个同志饭量大,还嫌带着麻烦,干脆把饭吃了就省事了。午休时,别人在吃,大肚汉在旁边没精打采,雷锋走过去说,我肚子疼,这盒饭你吃了吧。大肚汉本来就饿,架不住雷锋真诚地让,接过去就吃了。我当时也在吃,看到这个情景,就跑过去拍了一张。但觉得人物太小,就又让雷锋再递一次,拍了两张。事后我问雷锋,你肚子真疼吗?雷锋看了看我,摇了摇头。

这些照片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会有版权纠纷?

其他关于雷锋的补拍照片还有很多,像雷锋忆苦思甜的、和少先队员在一起的、拉练的、训练双杠的、投弹的、修车的、洗衣缝被子的、存款和捐钱的、捡粪的等等,尽管从摄影角度讲,补拍是不得已的事,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只要不违背生活事实,也未尝不可。根据张峻的回忆,沈阳军区工程兵的首长就说:“(补拍照片)必须真实,必须是雷锋做过的好人好事。”关于这些照片、底片的去向,据季增回忆:

“有些在《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保存,其他的在1964年5月我复员时把雷锋的底片整理好装在3个底片夹里上交到团党委,团党委又上交到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十几年后我多次去部队和有关部门询问这批照片底片的下落,但没有消息。这200多张底片究竟放在哪里成了我一直想要揭开的谜。”

现居承德的季增自己还留了一些照片,又从解放军画报社翻印了一些照片资料,手上选余的底片只有二三十张。据此他编了一本书《雷锋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也了了他一桩心事:一来弘扬雷锋精神,二来告慰战友。对于版权问题,季增认为,不应该以任何形式来用雷锋挣钱。

现居鞍山的张峻出版了几本关于雷锋的书籍:《永恒的雷锋》、《雷锋经典图片集》、《雷锋的传人》。

我们听听张峻讲述的雷锋故事。

我是第一个写雷锋报道的。1960年11月26日,我和别人合作写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发表在沈阳军区《前进报》上,后来又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发表。

1960年,我们宣传处接到了工程兵十团转来的地方来信,说一个叫雷锋的新战士向公社捐助了100元钱,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不久,这个入伍不到10个月的战士成了十团的“节约标兵”,政治部决定对他的事迹核查并宣传。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我拍了雷锋的几张重要时期的照片,包括他的去世,我都有大量的照片。同时我还收集了他的其他照片,比如他入伍前的、在家乡劳动的等等,总共有385张,应该说是最全的了。我还给抚顺雷锋纪念馆复制了一套底片,毛主席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候,是我去北京翻拍的,本来拿到题词时是3月3日,本应在晚上传给沈阳,结果没赶上,就拖到3月4号发到沈阳军区,发表时就成了3月5号,这就是雷锋纪念日的由来。

关于雷锋照片的版权问题,应该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对此张峻说:

我认为,把版权问题搞清楚和弘扬雷锋精神是不矛盾的。这些年我把雷锋照片的稿费都用在宣传雷锋的工程上了。2003年6月18日,我在辽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把223张我拍的雷锋照片作了版权登记,他们很认真地考察了我拍的照片的依据,认定这些是我拍的。这一部分是我在1962年12月以前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时拍的,以后拍的就不属于这个范围了。

这些年我为宣传雷锋把自己的许多钱都搭进去了,总共印了15万张雷锋照片发给学生和做过好事的人,还印了明信片、制作了纪念章,策划了雷锋图片展览,最近还要出版一本最全的雷锋图片集。我还在搞一个“留住雷锋工程”,目的是针对社会上流传“雷锋是临时户口,3月来4月走”的现象,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

听完两位的讲述,我们感到,无论过程怎样,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尽自己所能,把雷锋精神传下去。这就像他们的照片一样,宣传画也好,纪念章也好,无论用什么形式,雷锋精神终归要进入每一个家庭,终归要留在历史当中。

相关链接:

雷锋,1940年生于湖南望城县,7岁成了孤儿,5年间失去5位亲人,全家6口人只剩下7岁的雷锋。新中国让雷锋感到了温暖,他上了学,参了军,入了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标兵、红旗手,在部队又多次立功受嘉奖。“在家时好事做了一箩筐,出门时好事做了一火车”。1962年8月15日,雷锋执行任务回来后对战友乔安山说,咱们洗车吧。进洗车的院子里时,雷锋下车去拿开院门口挡小孩的铁丝网,然后指挥乔倒车,倒完车向前开时汽车把一根晾衣服用的方木杆撞倒,木杆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一个多小时后经抢救无效,雷锋牺牲。他在部队的时间只有953(一说951天)天。年仅22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分别题词,学雷锋运动至今开展不衰。

同类推荐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之外,曾经还有一个叫“垂青师”的行当。所谓垂青师,其实就是帮那些需要帮助的男人找老婆或情人。
  • 钗外集

    钗外集

    本书内各自诗词,长短皆宜,婉约朦胧,欲说还休,淡淡道来,却又回味无穷,格近少游。其诗作不多,近词味,典雅纤巧,情思细腻。纵观蓝烟诗词,辞虽清浅,意却深婉,不用崛僻字,不涉晦涩典。
  • 滴水禅思

    滴水禅思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笔调,诠释了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收入的文章包括《圈内圈外》、《学会快乐》、《朋友》等。
  •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这两场精湛的对话,前后跨度近二十年!著名作家刘心武与著名学者张颐武共同探讨新时期以来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文学与文化的推进与转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一系列重大文学事件、文化思潮和重要作家、作品的观察,极为深入,富有启发性。作为当代文学重要参与者、建设者的两位对话人,为今日读者提供了一份亲切、深刻、极富创见的观察。
热门推荐
  • 成神从宇宙综艺开始

    成神从宇宙综艺开始

    高考夺魁,意气风发的李胜夭因为突患渐冻症不能上大学,只能看着自己逐渐无力的身体拖累自己的家庭,有朝一日却被一档宇宙级综艺挑选参加他们的节目,从此洞悉宇宙真相,了解地球奥秘,不仅恢复身体健康,更在灵气复苏后的地球占尽先机,走上宇宙成神之路!
  • 乱世争霸系统盘他

    乱世争霸系统盘他

    看腻了中华5千年历史,那我们就来新的大陆,用我中华英雄征服新的天地吧!没有什么不可能,因为我有系统!!!(主要是历史可贵,我不想糟蹋我们的中华的历史!)
  • 医妃有毒:傲娇妖王,放肆爱

    医妃有毒:傲娇妖王,放肆爱

    【男强女强+绝世宠爱】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神医,传闻她有起死回生之术,却因一场爆炸而死去,再度醒来时,她变成了人人可耻,容貌尽毁的废材,笑话!她怎么会废材,犯贱大姐,人渣爹爹,渣男未婚夫一个个打。他是东圣国神秘莫测,让人看不透的四皇叔,他冷酷无情,传闻他面具下的容貌举世无双,从来无人知晓他另外一个身份,一场意外的相遇,他遇见了她,谁料他慧眼一看就知道她是女扮男装。从此,她看戏,他拿椅子,她打人,他送木棍,她救人,他递银针,她睡觉,他暖床陪睡……(男女主角心身干净,1v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重门

    三重门

    主人公林雨翔自幼天资聪颖,活泼可爱,加上其父的影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然而这个极具才气的少年却在初中严重偏科,也因此遇上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马德保,还有占据他整个情感生活的女同学Susan。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他们,与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着情窦初开的情怀。有意无意的接触间,爱情的萌芽逐渐开化……在这个恋爱的季节里,充满幻想的男孩女孩能否找到那把钥匙,去打开人生的门、心灵的门、爱情的门……
  • 征服冷酷郎君·下

    征服冷酷郎君·下

    她生平第一次竟然被一个女人整到!不但在最负盛名的青楼里喝下催情的多情散,甚至倒霉的遇到自己那位冷酷的王爷老公。让整个北州城的人都知道原来擎王妃是个豪放女?天啊!她真是自食恶果……
  • 仙睐

    仙睐

    一个渴望成仙的少年,一双明如秋水的眼睛,注定了一个传奇。。。。。。王翰:“如果我没有宝剑,我就不能保护你,但如果我握有宝剑,我就不能拥抱你。”王辰:“为了生存,我们颠沛流离。为了报仇,我们拼尽全力。安宁长生,天做主由不得我。钢骨正气,我作主由不得天。”
  • 穿越之固江山惜美男

    穿越之固江山惜美男

    她,云馨是二十世纪的自由职业者,对什么都不精通,但都略懂皮毛;她,上官欣依是个昏君,好色,不理朝政,可谁晓得她背后心酸的往事。一个不可思议,她穿越成了她,从此展开了一连串故事。他,叶心,是她的皇后,恨她入骨,后来却失了心,爱上了她;他,霖霜,恨她总害他母亲处于危难,云馨出现后,这恨渐渐转变成爱;他,木雨,他的妃,其实是千年雪狐;他,凌风,江湖人,四海为家,却为了她而停留;他,似水,是个乡村寡夫,没想到竟跟她有了交集;他们,冷,暗,冰,她的暗卫,所谓丑男,很帅,她当然对他们关爱有加;还有幻界中雪国(男尊国)的轩辕墨,南宫竹,肖然……因为种种原因走在一起,她和他们都找到了爱。
  • 无限重生:老公,我又挂了

    无限重生:老公,我又挂了

    (搞笑+脑洞+反套路文)外星妖艳贱货扑了地星大总裁,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日子?唐夕夕告诉你,童话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第一次她是尾随痴汉,跟踪到一半,挂了!于是,她重生再来,步步为营,小心算计,刚表白完,她又挂了!于于是,她继续重生,可是过马路被车撞死是什么鬼?唐夕夕:“骁哥,咱能管好这张乌鸦嘴吗?”叶骁:“……”没遇上叶骁之前,唐夕夕是高管局女流氓,天不怕地不怕。遇到叶骁之后,她是地星精分影后,每天的目标就是睡叶骁。可是真正睡到之后,双腿发软,她又想求饶。唐夕夕:“骁哥,休战可以吗?”叶骁清冷的眸子微微一眯:“大战三百回合,还不够!”唐夕夕:“!!!!”
  • 绝世狂徒在异界

    绝世狂徒在异界

    一段血与火的传奇,一个奇妙之旅。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