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死里逃生,有秦穆公夫人的压力,有晋国团结一致的战争准备,这些条件促成了谈判成功。但是吕怡甥的巧妙外交辞令借君子与小人之口达到软硬兼施的目的,既给秦穆公施加战争压力,“小人要报仇”,又给秦穆公留下面子,“晋国君子知其罪”,把秦穆公置于战与和,君子与小人两种心地之间选择,说话极为得体。吕饴甥说重了,态度强硬,可能会激怒秦穆公;话太软,会促使秦穆公看不起晋国,提高要挟的价码。吕饴甥委婉而强硬的谈话技巧无懈可击,进行攻心战,使秦穆公在战与和的矛盾中,最终作出有利于晋国的选择。
余论:《左传》的语言美,在行人的外交辞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显然作者对行人辞令作了艺术加工,选录增润,有的则是“因事造文”的创作。这样,《左传》作者就把“记事”写得很生动,富有欣赏价值,和引人入胜的魅力,成为文学化的历史,不仅没有影响历史真实,而且更能使历史传之久远。
《战国策》——一部夸耀士人智能的书
刘尚
(前77—前6)
韩兆琦
《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代纵横家们进行政治活动的一部资料汇编。因为这本书的宗旨就是夸张,炫耀战国士人的能力、作用,其叙事的可信性较差,只是由于经过秦始皇的烧书后,今天已经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记载战国史实的典籍。而《战国策》又毕竟反映了不少当时的历史情况,所以它今天也就成了一部研究战国历史的最重要的书了。这部书最初大约编定于秦汉之交,后来又经西汉末年的刘向重新整理过。现在这部书的内容分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东周、西周十二国策,各国多少不等,共计三十三篇。《战国策》里有很进步的历史故事,最精彩的如《赵威后问齐使》。其大意是说:齐国派使臣来到赵国,赵威后接见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你们国家的收成好吗?”接着又问:“你们国家的百姓好吗?”第三句才是问:“你们的国王好吗?”齐国的使臣不高兴,问老太太为什么这样轻重倒置。赵威后说:“没有收成,老百姓靠什么生活?而没有老百姓,又哪里来的齐王呢?”这里突出地表现了一种重民思想,这和当时《孟子》书里所讲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相同,在整个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都一直闪现着耀目的光辉。《战国策》里还表彰过一些见义勇为,扶弱抗强的侠义之士,最突出的是鲁仲连和荆轲。
鲁仲连是齐国人,秦国在长平之战打败赵国,活埋了40万赵国降兵后,接着进兵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魏国是赵国的同盟国,理应出兵救赵,但魏国慑于秦国的恫吓。不仅不派兵救赵,反而派了新垣衍来劝赵国向秦国投降。正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鲁仲连刚好云游到邯郸。秦国与赵国打仗,本不与鲁仲连相干,但出于对秦国残暴进攻、对魏国落井下石的憎恨和对赵国遭人鱼肉的同情,他愤然地挺身而出。他驳斥了新垣衍的投降主义论调,义正辞严地说明了逼赵国向秦国投降的害处,尤其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样做对魏国、魏王,以及新垣衍个人的害处。最后他愤慨地说:“如果你们都向秦国投降,而秦国也真的征服了天下的话,那么我鲁仲连宁可跳东海而死,我也绝不做他的子民!”这段话的威力有如后来《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它打击了投降主义的气焰,鼓舞了抗秦的士气,促进了东方抗秦统一阵线的迅速结成,同时也表现了鲁仲连个人的铮铮铁骨与其豪迈磊落的侠义性格。
荆轲原来是卫国人,卫国在战国时期已经是魏国附庸。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挥兵东进,灭掉了韩国、魏国、赵国,接着又打到了燕国边境,燕国的灭亡就在眼前了。这时一群不甘心作亡国奴,誓欲和强权作最后抗争的热血之士,团结在燕太子丹的周围,他们企图找一名刺客去刺杀秦王,以求为东方创造重新联合、重新崛起的时机。荆轲与燕太子丹原也非亲非故,他是有感于自己的国破家亡和整个天下将被秦国所吞没的时局,而代表着东方一切被奴役或即将被奴役的国家与黎民百姓去洒自己的一腔热血,去作最后抗争的。尽管由于技术不高,行刺未成,但荆轲的精神仍是可歌可泣的,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
《战国策》里还有邹忌以巧妙的方式诱导齐威王广开言路,号召全国臣民给国王提意见,从而改革了国家弊政,使国家强大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富有现代色彩。还有庄辛以蜻蛉、黄雀、黄鹄、蔡圣侯等因自己无备而被外来势力所捕杀,来教导楚襄王振奋精神、管好国家的故事;还有燕昭王接受郭隗的意见,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故事,以及触龙善于做思想工作,终于巧妙地说服了赵太后,使她派出了心爱的小儿子去齐国做人质,以维护了赵国的安全等,这些对后代都是一直很有启发教育作用的。
但是《战国策》更重要的倾向是鼓吹当时“士”的非凡才干,是写他们凭着个人的智慧与口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政局,可以挑起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或是能将正在进行的战争一下子变为和平等,这些当然都是不切实际的夸大。例如有名的“冯谖客孟尝君”和《唐且不辱使命》就都是这样的。冯谖是孟尝君的门客,曾得到过孟尝君的优厚待遇。当孟尝君派他到领地薛县去为自己收讨放贷的本利时,冯谖竟将孟尝君放出的债务通通宣布赦免了。他回来向孟尝君报告说他给孟尝君买回来一个“义”字,使得孟尝君为此很不高兴。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免掉了国相职位,回到领地薛县时,百姓们为感谢他昔日赦免债务的恩情,倾城出动到30里外迎接他,这时孟尝君才体会到了当初冯谖那种行动的意义,才真正地开始感谢他。但冯谖并不就此停止,他到秦国怂恿秦王来请孟尝君去秦国当国相,秦王答应了;冯谖又回到齐国向齐王报告了孟尝君即将被秦国请去的消息,并讲了这样一来将对齐国产生的害处,而劝齐王赶紧恢复孟尝君的宰相职务,齐王赶紧照办了。孟尝君姓田,本来就是和齐王同一个宗族,冯谖就请齐王在孟尝君的领地薛县给孟尝君修了一个田氏家族的宗庙,这样一来,齐王就永远不能再剥夺孟尝君对薛县的领有权了。《战国策》的作者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评论说:“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唐且是战国末期魏国附庸安陵小国的一位才士,当时秦王倚仗国力强盛,已经灭掉了韩国和魏国,接着他又想占领安陵,而口头上却说是想拿十倍于安陵的其他地方来和安陵君作交换。安陵君知道这是骗局,但不敢公开拒绝,于是就派唐且到秦国去谈判。唐且对秦王说:“安陵是我们祖先以来长期生息的地方,别的地方虽大虽好,我们还是不能和别人交换。”秦王生气地威胁唐且说:“你们就不怕‘帝王’发怒吗?‘帝王’一发怒,可就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唐且说:“大王你难道忘记了当初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聂政刺侠累这种‘士’的发怒了吗?‘士’的发怒只需要伏尸二人,流血五步!我今天就要成为继他们之后的第四个!”说罢拔剑而起向秦王扑去。吓得秦王赶紧让步说“先生请坐,哪至于到这一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这种大国所以灭亡,而你们安陵一个小附庸居然存在到今天,就是因为有先生您!”这两个故事很生动,但它对个人作用的夸大不可信,则是显而易见的。
《战国策》的艺术性很高,最突出的是善于使用寓言、使用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从而使这些故事具有了非常动人的形象性,例如《陈轸止昭阳攻齐》一段。昭阳是楚国的令尹,曾领兵打败魏国,获得了大片土地,接着又要掉转方向,攻打齐国。这时齐国的陈轸便找到昭阳门上,对昭阳说:“外面有一群人祭祀天地,祭完之后,要分喝那些祭祀用过的酒。但人多酒少不够分的,于是有人提出大家比赛画蛇,谁最先画完就让谁喝。有人很快地先画成了,他骄傲地说:‘我有的是时间,我还可以给蛇画上脚呢!”正当这个人给蛇画脚的工夫,第二个人画完了蛇,抢先把酒喝了,还甩出话来说:“谁见过有脚的蛇呢?”接着陈轸转入正题,对昭阳说:“你现在官居令尹,除国王外没有人再比你的地位更高了。你打败魏国,取得了大片土地,也没有人比你的功劳更大,你已经到了顶了,可是你还不知见好就收,还要进一步去打齐国。即使你打齐国成功了,对你又能有什么好处呢?而如果万一有个闪失,你不就成了外面那个‘画蛇添足’的人了吗?”昭阳于是取消了攻齐的计划。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这里又夸大了某一两个人的作用,这是不足信的;但作为陈轸使用寓言来劝说昭阳的谈话方式,却是极其生动,极有说服力的。
又如其中写江一的一段故事说:“楚王对他手下镇守北部边疆的大将昭奚恤有所怀疑,因为他听有人议论说,北方的一些国家害怕昭奚恤,而不怕楚王。于是他怕昭奚恤对自己不利,想要撤掉他。这时江一对楚王说:“一只猛虎捉到了一只狐狸,想要吃它。狐狸说:‘你不能吃我,我是奉上帝之命下来管理各种野兽的,你如果不信,请跟我出去看看,看那些野兽见了我是不是赶紧逃跑。’老虎答应了,便跟它一起出来看,野兽们一见,吓得纷纷四处奔逃。于是老虎便不敢再吃狐狸,而把它放走了。其实老虎不明白:野兽们之所以见了狐狸就跑,那是因为狐狸身后有一个老虎。北方国家之所以怕昭奚恤,那也是因为昭奚恤身后有大王您!请您不必怀疑自己的优秀将领。”江一的这个寓言也真用得巧妙,话很少,但却很及时、很得体地消除了误会,化解了君臣间的一场矛盾。
余论:从今天的观点看来,《战国策》的思想方向,的确有不少问题,但要说到那些解决矛盾的方法、发表言论的艺术,以及写作文章的技巧等,还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谏逐客书》——一篇缜密推理的散文
李斯
(?—前208)
贾东瀛
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要重用人才。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群雄纷争,以及三国时期的鼎立,都是人才辈出。因为各国都招揽人才,重用人才,所以大批人才就脱颖而出。
战国末期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李斯就是一个奇才。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在今河南上蔡县。他立志在秦国施展才能,帮助秦国统一,投身在秦国相国吕不韦门下做舍人,也就是相国府中的高级幕僚。他写了一篇《谏逐客书》受到秦始皇的赏识,这才得到破格提升,做了客卿,不久升任九卿之一的廷尉,主管全国的司法工作,最后官至丞相,即相国。
李斯的《谏逐客书》,文章写得非常漂亮,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辞章优美,朗朗上口,阅读和背诵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这是一篇论说文,全篇辩词充分地借助了逻辑推理的力量,充满智慧。
先说一下《谏逐客书》的来由。
战国末年,韩国为了苟延残喘,派了一个名叫郑国的人来到秦国,名义上帮助秦国修建水利,目的是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延缓对韩国的进攻。水渠快修好了,阴谋也败露了。秦王嬴政大怒,下令驱逐所有在秦国的客卿。所谓客卿,就是东方六国之士,在秦国做官,统称客卿。郑国替韩国当间谍,被判处极刑。郑国申辩说:“我身怀绝技,想造福人民。为了实现理想,我才替韩国做间谍。秦国大批人力投人修水利,只不过晚几年进攻韩国,可是水利修成,灌溉关中良田,使秦国更加富强,子孙世代受益,有什么不好。“秦王认为郑国说得有道理,就赦免了郑国的死罪,让他修成水渠,史称郑国渠。但是秦王没有收回逐客的成命。因为保守的宗室大臣反对客卿占了位置,趁机煽动秦王说:“诸侯各国来到秦田的人,大都是为他们自己的国家谋利益,请求全部驱逐,一个也不可留用。”秦王听从了这个建议。
李斯也在驱逐名单中。李斯认为秦王的命令,以偏概全,是错误的。他赶紧上了一道反复说理,驳斥逐客令的奏章,就是《谏逐客书》。
文章开门见山,劈头一句:“臣听说政府下了驱逐客卿的命令,这是错误的决策。”紧接着文章摆事实,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说明没有客卿,就没有秦国的强大。文章说:“从前秦穆公召求人才,在西戎国得以由余,在东边楚国得到百里奚,从宁国接来蹇叔,从晋国得到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都不是秦国人,秦穆公重用他们,国力强大,兼并了十二个小国,成为西方的霸主。“接下来,文章叙说了秦孝公任用卫国商鞅变法,秦国富强,打败楚、魏,开拓了上千里地的国土。秦惠王用魏国的张仪连横诸侯,东取三川,西并巴蜀,解散了六国的合纵。秦昭王用魏国的范雎,废除穰侯,逐出华阳,使公室强大,杜绝私门,蚕食诸侯,成就了秦国的帝业。这一段文章的结论说:“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四位国君,都是依靠客卿的力量,建立了丰功伟业,那么客卿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呢?”然后文章反说一句:“如果以上各位秦国君主不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富强的实利,也不会有强大的名声,这是可以肯定的。”
秦国原本是封在今天甘肃境内张家川的一个小国,从秦襄公起向东发展,经过八九代人的努力,在关中成为大国,从秦穆公到秦始皇又经过了二十多代,秦国成为天下无敌的强国。李斯选取了秦国发展史上的四个国君,说明秦国强大的原因,逻辑推理是:
秦穆公任用了客卿,结果是秦国强大;
秦孝公任用了客卿,结果是秦国更加强大;
秦惠王任用了客卿,结果秦国称雄诸侯;
秦昭王任用了客卿,结果秦国成就了帝业的基础。
四个国君,虽然不是全部,但是每个国君都建立了丰功伟绩,代表了秦国发展史的阶段,挑选四个国君,归纳推理代表秦国所有国君,以及秦国全部发展历史。凡是任用客卿的国君,结果秦国强大,自然地得出如下结论:四位国君的成功,都是依靠客卿的辅佐,如果没有客卿,秦就不可能强大。事实胜于雄辩,李斯的推理用事实为依据,本身就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推理方法,从一些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前提出发,目的是推出一般的通用的结论。接着,又以一般的结论为前提,演绎推理:秦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客卿的贡献,顺理成章,秦王想要强大,要统一天下,同样离不开客卿。
文章第二段,李斯以物品作比喻,指出秦王珍爱的物品,如昆山之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太阿之剑,所骑骏马,全都不是秦国出产。紧接着文章一转,假定秦王只用秦国的产品,那么夜光美玉就不能装饰朝廷,犀牛大象不能做玩好之物,郑、卫美女也不能充陈后宫,秦王只能敲击秦国的土产瓦钵作乐器,弹着筝琴,拍着大腿作节拍,高声喊叫,只能欣赏这样的土特产品了。
李斯在这段文章中先提出正面比喻说理,然后归谬说理,即假定排斥一切外国物品,那么只能享受简陋的土特产品,这是一个荒谬的结论,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加强和衬托了正面的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