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人类活动的化学污染物,已影响到从人体健康、繁衍直到区域和全球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不良影响。
农药对消灭植物的病虫害等方面虽起很大的作用,但亦污染了环境,危及人体健康。此外,农药对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益虫、益鸟亦有杀伤作用。日本长野县施用农药防治苹果红蜘蛛,虽在短期内红蜘蛛被消灭了,但秋后又发现红蜘蛛的数量比用药前还要多,其原因就是其天敌同时也被杀死。另一方面,那些幸存的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迫使人们不得不用更大的剂量去制服害虫。在这场人虫之战中,人们不断合成新的化学农药,力图彻底战胜害虫。可是,害虫不仅未被消灭,而且有日益猖獗的趋势。在人虫之战中,受损最重的并不是害虫,而是害虫的天敌--鸟类。有人发现,许多以鱼类为食的鸟类,如秃鹫、鱼鹰、鹈鹕等的数量急剧减少了,有许多鸟类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滴滴涕一类的农药,化学性质稳定,易溶解于脂肪中,能够沿着水→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食鱼鸟类的链条传递,并不断富集,终于从水中微不足道的浓度到鸟体中增大成千上万倍,达到鸟类致死剂量。农药的大量使用,毒死了人类的朋友鸟类,以及其他的害虫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增加了害虫的潜在威胁。
1968年,加拿大为控制云杉蚜虫,用有机磷农药代替滴滴涕,结果在喷药以后,喧闹的森林成为充满死亡的峡谷,有1.200万只鸟被毒死,有机磷药剂还杀死了水生生物,从而也影响到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鱼类。农药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人们只不过看到其一角而已。目前,农业生产依然靠化学农药来维持平衡,但这终非长久之计。
在自然界,害虫主要靠天敌来控制。昆虫学家估计,已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约有5万种,其中只有1%是严重危害作物的,其余99%虽也在作物或森林中出现,但都不足以达到为害的数量,因为每种昆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控制其发展。利用害虫的天敌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经济简便,没有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和产生抗药性的缺点。如北京孔庙院内101棵柏树、5棵槐树,树龄最长的达600余年。几位生物防治专家将700多只七星瓢虫放在参天古树上,过不了几天,危害古树的蚜虫、红蜘蛛就被七星瓢虫统统吃光。传统的防虫办法一般采用农药喷治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常常出现花喜鹊被毒死的现象。据统计,我国目前生物防治病虫害面积已由1972年的8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2130万hm2。总之,生物防治前途远大,是今后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滥用农药常造成作物、水果、土壤以及水域的污染,还经常造成人畜中毒。更可怕的是,这些农药是长效的、有毒的,它们结构很稳定,在动物和人体中容易积累。它污染土壤,污染水源后被植物所吸收,随着谷物、蔬菜进入人体。它随着青草、小虫、浮游生物等富集于鱼类、蛋类、肉类,又随着牛奶、鱼类富集到人体。农药用量为世界之最的我国,农药的污染特别令人忧心。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中国人的体内不累积着一定的滴滴涕等农药。这些积累在人体中的毒物,追根寻源,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因此正是自食其恶果!
耕地减少,土壤盐渍化,土地退化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也是生产粮食、棉花、油料和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基地。耕地数量的多少、质量的肥瘠,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着人类生存和发展。
世界上现有耕地面积为137亿hm2,约占世界土地面积的105%。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世界每年要损失500万~700万hm2的耕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损失了大约20亿hm2土地。时至今日,在世界上的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耕地资源危机。
由于城市化、能源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原因,耕地被占用的越来越多。如美国在1967-1975年,因城市扩大和建筑用地就占用土地251万hm2。目前美国耕地被占用的势头还在发展,据美国全国农业用地调查组的人员分析,如果耕地继续像1967-1975年那样被吞噬,那么在2000年前后,佛罗里达州、新罕布什尔州和罗得岛最好的耕地将全部消失。在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由于非农业占有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超过50%的国家就有原联邦德国、日本、中国和荷兰。土壤沙化是耕地减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良田变荒漠的形成过程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耕地资源危机之一。据其研究表明,土壤的沙化正在威胁着世界上85亿多人,而全球35%以上面积的土地正处在沙漠吞噬的直接威胁之下。每年有2.100万hm2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每年损失农牧业产量的价值达260亿美元。耕地减少、土壤的生产力下降引起的恶性循环现象不仅在一些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出现,而且在发达国家中也有加剧的趋势。另外,土壤侵蚀(包括水蚀和风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淤塞,风蚀造成的土壤薄土层流失,以及积水和土壤盐渍化等,都导致了耕地的大量减少。除了上述这些情况以外,造成当今世界耕地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包括人口增长过快、生态平衡的破坏、耕作制度不合理,以及对耕地的利用缺乏统筹规划等。
农业离不了水,为此,引水灌田便成为一项极重要的农业措施。迄今为止,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依然是解决农田用水问题的主要手段。世界上约有1/3的土地实施灌溉,这对于保证农业生产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许多灌区都是人口聚居、城市发达的地区,或者是产粮的基地,农田灌溉如果处置不当,也会事与愿违。许多水利工程因违背当地的自然规律,或因灌溉方法欠妥,造成生态失调和土地的盐渍化。
地表水或地下水含有一定的矿物盐。当河水被拦截或提取用于灌溉后,流量减小,河流冲刷盐分的能力降低,常使河床地带有过多的盐分积累。埃及的阿斯旺水坝建成后,尼罗河下游流量大减,不少地方土地受盐渍化危害,病虫害亦增加。当河水被引灌到干旱土地上时,又因水分迅速蒸发,河水中溶解的盐分就浓缩并沉积在土地上,于是也使土地发生盐渍化。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土地才能满足人类的最基本需要。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几个世纪才形成一寸厚的表土层,一旦流失,很难恢复。撒哈拉大沙漠就是人类活动的灾难性后果的实例。从全世界看,居住乡下的人占绝大多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再没有比保护土壤更重要的事情了。甚至可以说,保护每一寸土地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问题。但是,全球有15%的土地因人类的活动而遭致退化。
森林大量砍伐导致水土流失
根据一些专家的考证和测算,甚至在100年以前,全球陆地仍有42%是森林,34%是沙漠。而仅仅是100年后的今天,森林便不足33%,沙漠却猛升至40%以上……
水土流失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在美国,水土流失每年丧失表土30亿t;前苏联有15亿hm2土地和13亿hm2饲料地受到水蚀,每年流失的氮磷等土壤养分多达7亿t;哥伦比亚每年冲走的沃土有4亿t;埃塞俄比亚则每年损失10亿t;印度流失量更高,每年损失60亿t。
乱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大量生产用地被毁。根据国际土壤信息中心1993年8月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巴西、中国、印度和中美洲是全世界损失最严重的地区。该国际组织还预计,今后20年中,全世界将失掉139亿hm2生产用地。
世界自然基金会宣称,全球原本拥有的森林中,到目前已有近2/3被夷平。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继续摧毁林木,一些地区如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及哥斯达黎加等,在50年后便不会有自然森林存在。该基金会最近进行的调查显示,在8.000年前,全球的森林面积为808亿hm2,但时至今日只剩下28亿hm2,也就是说,每年被砍伐的森林面积平均多达1.700万hm2,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加拿大、欧洲、俄罗斯及美国的温带森林。而在亚洲,森林消失的速度更让人吃惊,有88%的森林已一去不复返。比如巴基斯坦和泰国,每年就要损失4%~5%的森林,按这样的速度,在15年内就会变得“光秃秃”,成为半沙漠地带。该基金会指出,最令人担心的是林木被砍伐的情况还在有增无减。
据路透社报道,旧金山1997年5月7日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研究称:美国和加拿大的森林只有5%受到保护,没有被砍伐和开采,而这一地区的森林却有3/4面临绝迹的威胁。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说,北美地区的森林曾经是地球上最为壮观的,但是由于砍伐和人类从事的其他活动,使得它们“正以令人惊恐的速度”消失。驻在加拿大的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一位负责人阿尔林?哈克曼说,加拿大在管好全球的森林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因为加拿大境内的森林面积大约占全球森林面积的10%,他说:“加拿大现在每年砍伐的境内森林大约有100万hm2。”据1995年2月14日《日本工业新闻》报道,在80年代,亚太地区减少了3900万hm2森林,若按这种速度消费,亚洲的森林资源再过40年就将枯竭。造成森林锐减的原因是,为商业目的砍伐木材、开发耕地以及作为燃料使用。欧洲经济委员会在1989年7月份进行了全欧森林调查。参加这次调查的有25个国家,调查的总面积达106亿hm2(包括前苏联的欧洲部分),占欧洲森林总面积的2/3。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片林木完好,但许多生长多年的老树受到了明显的破坏。人们普遍认为,欧洲森林中的老树大面积受害,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专家们呼吁,要采取紧急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拯救美丽的欧洲森林。
热带雨林作为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地区土壤的保护伞。热带雨林巨大的生物量和高生产力,使得它能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其功能刚好与人的肺相反,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不仅维持着生物圈的动物(包括人类本身)生存所需的氧气,而且有效地减缓了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的后果。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大致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8%。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热带雨林被毁的速度越来越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热带雨林以年均1.700万hm2的速度被毁。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一倍,这跟热带雨林的被毁直接相关。1995年全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66%,人均森林面积06hm2。近几年来,世界每年减少森林面积11万km2。森林大面积消失,加剧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土流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生物多样性锐减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的改造作用,无论在其作用范围、作用规模,还是在其作用强度上,均日益增大和加强。包括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以及国际商业活动等在内的人类活动,在不断利用地球自然资源,改造地球地表系统景观的同时,也改变了地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使许多生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灭绝,从而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和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多样性的生命世界是一个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料、能源、药物的巨大宝库。现在各国的药物中,有一半来自大自然。如果损坏了生命的多样性,也就破坏了这些潜在的宝库。多样性的生命世界还是个巨大的基因库。每一种基因,都是大自然进化了千百万年的产物,在生物工程中有着巨大的价值。现代科学技术还远远不能在实验室中制造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每一种生物,都是地球上的宝贵财富。每一种基因,都有着巨大的潜在的价值。现在,人类对生物基因的了解还处于很低的水平。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必将大行于世,那时,基因库将发挥重要作用。生物多样的破坏,对人类将造成严重后果。由于自然栖息地的毁灭而失去遗传物质和物种多样性,这是我们子孙最不能原谅我们的蠢事。大自然里众多的生命都是人类的朋友,都是地球存在的必要条件。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20世纪末,160万种动植物中大约20%可能灭绝,若不采取措施,则不用25年现在世界上生活的所有珍稀物种就会消失。在1986年召开的世界生物物种会议上,美国昆虫学教授爱得华?威尔逊博士指出,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物种数量可能高达3.000万种。相对于人类目前已经发现的160万种生物种类来说,许多物种将在被人类发现之前就已经被人类所消灭。但是,正是这些动植物和大量的微生物构成了地球生物不可缺少的生态链条:它们侵入地球的表面,肥沃土壤,制造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从而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如果它们都灭绝的话,人类将只能存活几个月。
森林、草原和湿地是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生存的主要环境,由于人类的大面积开发和破坏,如砍伐森林、毁林开垦等,使得大量的动植物物种丧失了所需要的栖息生存环境。例如,美国曾有一种象牙嘴啄木鸟,由于人类在其栖息的沼泽地大量伐木,使其找不到赖以生存的树中蛀虫,今天这种鸟已几乎绝迹。1914年美洲旅鸽的灭绝,也主要是由于其赖以栖息、繁殖的大片树林遭到严重破坏所致。地球上50%~90%的物种是以热带雨林为家的。德国乌尔姆大学的格哈德?高茨贝格教授说,砍伐和焚烧雨林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热带雨林是全部生物中70%~80%的家园。它们中的大部分因为生活在近60m高的树顶而尚未被研究过。这些生物中有不为人知的病毒和细菌,它们正在寻找新的栖息地。高茨贝格警告说:“如果我们把雨林完全破坏掉,病毒不久就会来到我们的周围,制造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