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资源量不足,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每平方千米国土面积拥有资源的潜在价值与美国大体相当,而非燃料矿产比美国高27%。但中国有近13亿人口,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从已探明的储量来看,煤炭、钨、锡、锑、钼、汞等储量大,开发条件好,占有优势。有一些矿产,如铁、锰、铜、钾盐、金刚石、铬铁矿等已探明储量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建设的需要。部分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资源的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如铁、磷、锰等部分矿产资源分布格局与消费市场不匹配,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较大制约。在矿产质量和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条件方面,我国又是一个贫矿、难利用矿较多的国家。如铁矿资源,富矿储量只占全部储量的57%。其中含磷、硫有害杂质组分符合要求能直接入炉炼铁的只占18%。据统计,全部铁矿储量可供近期开采利用的仅占42%,其余是近期难以利用的“呆矿”。又如锰资源,含锰大于30%的富矿不到10%,其中还有很多硫、铁等有害组分含量高、颗粒细的难选矿。全国14万多处大型矿产地,因矿石质量低、开采利用技术经济条件差、实际近期难以开采的“呆矿”占一半以上。根据对12种主要矿产的统计表明,我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以上,名次在前3位的只有钨、锑、稀土元素等少数几种,这几种矿产量不但能满足国内的需求量,还是我国传统出口的矿产品。铁、锰及主要有色金属年产量均在10%以下,其中用途广泛的铜、铝、铅和锌只占世界产量的2%~5%。这与我国的储量地位极不相称,如锌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5%,居世界首位,但产量则只占36%,许多具有储量优势的矿产都未形成产业优势。这就说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很低,跟我国是矿产资源消费大国的身份很不适应,所以许多矿产品(例如铁、锰、铜、铝、铅、锌等)需要部分进口,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出,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状况要进行辩证分析,既要看到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也要看到我国矿产资源因人口众多相对并不富裕,且是个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的国家。
中国背靠欧亚大陆,面对西北太平洋。由北而南18万km海岸线绵延曲折,6.500多座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我国拥有37万km2的领海,近300万km2的可管辖海域,在世界海洋大国中名列第九。此外,我国作为国际海底资源开发的先驱投资者之一,在东太平洋公海海域,还拥有15万km2的海底矿区专属开采权。按有关国际规定,将来这片矿区中有75万km2矿产资源完全属于我国。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种类多,蕴藏量大,开发条件好等特点,从而为我国21世纪实现“海洋经济强国”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在第109位。据《经济日报》2000年1月15日报道,我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而这400多个城市中,有100多个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m3。影响了4.000万人的正常生活。《了望》2000年6~7期又报道,平均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达2.000多亿元。农村每年缺水300亿m3,因此而减产的粮食每年约200亿kg。
从绝对数量上衡量,中国的确是“地大物博”的国家。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为96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占亚洲面积的1/4,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从南到北纵跨49个纬度,包括了从热带到寒温带的整个地带,有着优越的热量条件。从东到西横跨62个经度,包括了湿润、半湿润、半干旱等地理单元,形成了极其多样的土地类型。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土地资源非常丰富。但从发展耕作业和工业、交通的需要分析,中国的土地资源相对量少,难以利用的面积大,如果再把人口因素考虑进去,土地资源就更显贫乏。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近1/4,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占有土地不到15亩,是世界平均值的1/3,这个数字低于人口密度跟中国差不多的法国、罗马尼亚等国,更低于世界上人少地多的各国。据2000年7月15日《中国社会报》报道,我国土地主管部门动员200多万人,耗资十几亿元,历时近20年,首次全面、翔实地查清了全国的土地资源。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159亩,是世界人均耕地的1/3强,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占有林地约18亩,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9强;人均占有草地约43亩,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2;农林牧总用地人均占有约76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1/4。若按世界各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多少排序,我国列第67位,在世界上人口为5.000万人以上的26个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仅高于日本和孟加拉国,居倒数第三。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很大,如沙漠、戈壁、冰川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其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只占70%,其中耕地仅占15%。中国土地总量中有2/3以上是山地高原及丘陵,其中山地有1/3,而平原和盆地不足1/3。很多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坡度大、土层薄及交通不便,农林牧生产条件很差,产出非常低。所以,中国土地资源的相对量是比较贫乏的。
中国耕地不但紧缺,而且土地损失十分惊人。1957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7亿多亩,但到1987年,就下降到123亿多亩。仅仅30年,耕地就净减4亿多亩,平均每年净减近1.600万亩。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三年--1989年,也有近300万亩耕地从我国的版图上抹去了。近几年,土地的损失有增无减。1991年全国三项建设用地(国家建设、集体建设、个人建房)和开发区占用耕地,就达350万亩。1992年开发区大上,加上三项用地,全年净减耕地超过了400万亩。1997年又减少耕地6935万亩,净减2038万亩。1998年耕地减少估计亦在300万亩以上。每年减1.000万亩约合7.000km2,每个县耕地以1.800~2.000km2计,就是整整4个县。
1997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大清理,结果令人震惊:截至1996年底,全国非农业建设闲置土地总面积高达1747万亩,其中有53%是耕地,有些已荒置6年之久;闲置耕地中55%已不能再恢复耕种。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土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管好用好土地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
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能在保持跟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在一个虽然非常巨大但其容量毕竟有限的地球上,人类自身的增长以及人类需求的增长都应该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都应考虑到地球资源的含量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再生能力。如果我们能够把增长限制在上述范围内,则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这两个互相依存的系统就能长期共存下去:地球资源能够持续地被利用,环境能够持续地保持生态平衡,而人类本身也能够持续地发展。80年代以来国外科学家愈来愈经常地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这4个名词的英文分别是Population,Resource,Environment和Development。PRED就是这4个名词的第1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也是当代环境科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当前研究人-地(自然)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即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PRED)之间的关系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其科学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尤其需要在过去研究“国情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近几年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做一个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它们在不断运行人文和自然过程的地球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定量关系,并由此明确有中国可持续发展分阶段的目标和相应的发展模式,以建立环境与发展的动态调控模型,预测中国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可选样的方案和途径。
众所周知,2000年我国人口约13亿人(P),国务院决定2000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年生产能力5亿t的目标,即“九五”期间要达年增产05亿t粮食(D),显然粮食生产依赖于耕地、水、肥料、种质等资源(R)及栽培等条件。但是粮食生产的增加不能以牺牲资源(R)和环境(E)为代价,必须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相结合、协调好PRED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