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大国正饱受严重污染之苦
英国18世纪的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使人世间充满了各种灾难。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汽车、轮船、飞机相继问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也大量出现,200余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长了20%,人类向天空排放了2.000亿t的二氧化碳。2000年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说,英国科学家研究出了过去6.000万年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致变化过程。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处于2.000万年以来的最高点。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规模越来越大,人类生产的农药、化肥及燃烧的煤炭、石油对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当今时代,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它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令人棘手的麻烦,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就是其中之一。汽车尾气包含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和臭气。此外,排放的污染物还有曲轴箱窜气和油箱等处蒸发出来的油蒸气。这些有毒物质在汽车中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对人体又有哪些危害呢?
一氧化碳(CO)是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燃油发生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当它被吸入人体时,会与体内血红素化合而生成一氧化碳血红素(CO-Hb),妨碍输氧功能。当(CO-Hb)占血红素的20%时会使人产生头痛、头晕、目眩等症状,达到60%时会导致死亡。
碳氢化合物(HC)是燃料不完全燃烧或部分被分解的产物。包括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及部分含氧化合物(如醛、酮、酸等)。芳香烃中的苯并芘是一种公认的强烈致癌物质。醛类及乙烯对人体和植物也有很大损害。此外,HC和NOx生成的光化学过氧化物,对人体危害严重。
氮氧化物(NOx)是由于燃烧室内高温燃烧而产生的。NOx中最主要的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尤以NO2毒性大。NO2是一种褐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它可损害人体肺细胞,使肺功能失常,并可导致死亡。人在NO2密度为94mg/m3(相当于体积分数5×10-6)的空气中滞留10min(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
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料中含硫量决定的,但当光化学烟雾遇有二氧化硫时,会生成硫酸雾,危害很大。颗粒物中危害较大的是铅化物和碳烟。铅化物是作为抗爆剂加入汽油中的四乙基铅经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其中1μm以下的铅尘可直接被人吸入,大一些的铅微粒物则沉积于水和土壤中,间接地被吸入人体。
碳烟是汽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它可成为有害物质的载体进入人体,引起多种疾病。
汽车尾气中的臭气由多种成分组成,除O3、NO2有臭味外,主要是不完全燃烧产物,如甲醛、丙烯醛等,臭气会刺激人的眼黏膜。据测算,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的一氧化碳约为3.000kg,氮氧化物约50~150kg,碳氢化合物约200~400kg,铅尘约55kg。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缺乏对汽车排气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既影响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又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因此对汽车排气污染的控制已迫在眉睫。
美国是一个废气污染大国,星条旗下生活着全球人口的4%,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世界的22%。据一份资料统计,美国的每个公民平均每年由于消耗燃料而造成的二氧化碳为19t,德国11t、中国2t、印度1t。中国之所以比较少的原因之一是拥有自备汽车的人少,在此有必要奉劝某些人,不要过急和盲目“炒”热自备车,以为某城市拥有多少多少自备车是向国际接轨,殊不知国外正在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备车,以及在市内适当限制小轿车行驶。如德国亚琛市的公共汽车在市内已有单独的行车道,车速加快不少,乘客增加10%,因此自备车大幅度减少,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减少了污染。
许多大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正在取代煤烟污染,而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污染源,它严重危害着城市人的身体健康。加强对城市汽车尾气的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汽车由于排放毒性废气和使用产生含氯氟烃的空调装置,已被大多数专家公认为世界上的一个主要污染源。为此,美国的一些州规定,到2003年为止,所有出售汽车中,必须有10%的汽车不排放任何废气。有些国家,如德国、丹麦和荷兰,还对清洁汽车的主人给予税收优惠并少收注册登记费。
目前,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约1.300万辆,2000年将达到2.000万辆,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尽管我国大城市中机动车的拥有量只有东京、纽约的1/4~1/6,但由于单车排放污染物密度是国外同类车的10~20倍,美国的1~8倍,故城市空气中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已接近或超过国外的一些大城市。
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表明,北京空气中碳氢化合物的735%、氮氧化合物的37%、一氧化碳的634%、铅的80%来源于机动车的排放。上海市1996年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为38万t、碳氢化合物为10万t、氮氧化物为815万t、铅为123t,其中中心城区空气中86%的氧化碳、96%的碳氢化合物和56%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排放。机动车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997年,在全国儿童疾病防治会上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诸多大城市中,儿童血液及头发中的铅含量普遍较高,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儿童体内铅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中的铅尘。因为汽车尾气中的铅蒸气比重较大,主要弥漫在12m以下的低空,这一高度正好是儿童的呼吸带。据测定,1m高度的铅尘浓度是15m处的16倍。
环境医学专家指出,长期接触汽车尾气,可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神经衰弱、眼结膜炎、甚至肝、肺的癌变。研究人员对北京、武汉等2174名交警的健康调查显示,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平均值为574%±451%,而对照组为294%±236%;血铅含量比普通人高47%。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用NO2个体监测器对北京骑自行车上下班人员进行跟踪测量,接触NO2的平均密度为208~377μg/m3。
二、人类发展了,环境“倒退”了
几百年来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运动,走的是一条牺牲优美环境、获取经济增长的道路,最终并没有给这个地球带来安宁,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人类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牺牲优美环境,换来经济增长是得不偿失!
西班牙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引以为戒。据路透社马德里1998年8月30日报道,在西班牙内陆靠近南部多尼亚纳国家公园的地方,地面上板结着干燥、有毒的淤泥,河水污浊发黑。为了求得经济的发展,西班牙付出的沉重代价的典型表现是有毒物质四处流淌。它们在1998年早些时候威胁到了广袤的多尼亚纳自然保护区,造成了西班牙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据路透社伦敦1998年10月1日报道,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当天发表一份报告指出,自1970年以来,自然界的30%已遭人类破坏。报告对1970~1995年全世界森林、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的程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世界已经失去了近1/3的自然财富。报告说,人类消耗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在过去25年增加了1倍,而且还在继续加大。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如粮食、鱼类、木材和淡水)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都给自然环境造成压力。工业化国家的消费者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25倍。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开发和经济发展,地球的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而趋于短缺。同时,每年排入大自然的废弃物达数十亿t,大大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大气、水质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以致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和劳动环境的社会公害。
联合国环境署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环境问题的威胁。如美国就大约有8.000万人的健康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在世界的贫穷地区,与环境有关的疾病每年夺去1.100万儿童的生命。
地球上98%的水是咸的,可用的淡水只有3.050万km3,而现代工业用水不断增加,炼1t钢需要水100~200t,造1t纸需要水250t,“合成纤维需要水5.000t,1t蔗糖需要水1.000t,发1度(kW?h)电要水3L(热电厂)或6L(核电站)。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每天污染水160万m3。
中国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日趋恶化
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打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江山,举世瞩目。这是中国经济改革最辉煌的成就之一。然而近年来环境污染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乡村蔓延。据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环境污染给中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高达680亿元/年,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过去污染的源头在城市,现在,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日趋恶化。有资料显示: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一年排放工业废水183亿t,排放工业废气122万亿m3,工业废渣产生量115亿t。目前,我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800多km的河段鱼虾死绝,遭受“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
在长江流域--从四川宜宾到黄浦江畔,县级城镇670多个,乡镇数不胜数。雨后春笋般的乡镇企业散布在长江两岸,污染源猛增至3万多个。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五大沿江城市排放的污水,在长江干流形成的污染带累计长500km。据1988年统计,长江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汞1528t,镉5925t,铬4682t,砷1.146t,铅4698t,酚3.483t,氰化物2.738t,石油类污染物289万t,化学需氧量3286万t。长江的水污染还来自农药、化肥,流域内每年施用农药70余万t,其中有机氯农药占一半以上。伴随着经济增长和产值翻番,长江的污染也在倍增。有的江段一天死鱼5万kg。两岸严重污染土地面积高达70%。“无边白屑飘飘下,不尽红浪滚滚来”,这是2000年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姚峻用这两句话形容沿长江而下看到的景象。他急切地建议:莫让长江变成下水道,整治长江上游水质污染刻不容缓。据1998年统计,四川省、重庆市废污水排放总量共达30多亿t,而年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到4亿t,加上从事长江干流运输的10万多艘船舶每年的油污、生活污水和粪便直接排放江中,使长江的水质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5万km2。同时沿岸堆积的固体废弃物对水质造成长期潜在的威胁,每年汛期,经洪水冲刷和雨水淋溶,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质严重污染水质,并将大量固体废弃物冲入江中,特别是难降解的白色泡沫塑料顺江而下,形成白色污染带。
在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境内,铝土资源丰富,这一带,除国家兴办的铝厂和有计划开采的6处矿井外,还分布着大量的乡镇企业和个体采矿点,开掘了500多个矿坑。煅烧铝钒所排放的氟造成大面积污染,农作物年年减产,人畜中毒屡屡发生。仅郑州市登封县乡村,由于食用铝土窑分布区高含氟的青草,全县有一半以上的耕牛患了丧失役力的氟骨症。
在淮河流域,全流域面积269万km2,耕地18亿亩,近2亿人口,每年生产全国1/6粮食,1/4的棉花和油料,每年向国家提供约1/4的商品粮。然而,淮河16条主要支流有一半以上河段的水质由于污染严重而完全丧失利用价值,干流和其他支流均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河段两岸渗透污染达25km左右,人畜中毒、死鱼、禾苗烧死、粮食绝收等事故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农民一年育秧3次,秧苗都因水污染而死亡。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心,横跨江苏、浙江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水域辽阔,有“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之称,是中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太湖地域北接长江,南邻杭州湾,西濒丘陵山区,东望东海。因此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物产富饶,鱼虾丰盛,自古是遐迩闻名的鱼米之乡。
据《工人日报》1998年12月24月报道,在“聚焦太湖”前线指挥部里,来自江苏常州溧阳古渎乡村民韩并庆和陈锡山跪倒在地,捧着一沓有千人签名并摁手印的举报信,哭诉乡里两化工厂污染了水源,使乡亲们没水可喝、怪病频生的遭遇。据统计,1998年12月2日“聚焦太湖”前线指挥部成立至今,共接到各类污染举报近200起,其中企业违法超标排污占90%以上。对此,水利部有关负责人提出,对1998年达标行动后仍然向太湖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水利部门将吊销企业的取水许可证。
据新华社无锡1998年12月30日报道,来自“聚焦太湖”前线指挥部的消息说,太湖重点水域将难以按照规划要求,在今年年底以前全面禁用燃油动力船。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船舶污染是太湖污染源之一。统计表明,太湖地区现有船只近3万条,大部分为挂桨机船,由于船机、船桨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燃油、润滑油长年跑、冒、滴、漏,严重污染太湖水体。据2000年7月5日南京《经济早报》报道,太湖水质恶化势头,目前已基本得到遏止,但太湖治污进展情况距国家目标仍有一段差距。如17%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后污染反弹,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滞后,重点湖区生态清淤工程尚未实施,网围养殖规模需进一步压缩,农业和交通方面污染还没有从整体上得到有效控制。从国家考核的水质目标看,8条太湖河流和14个省际交界断面分别有4条河流和3个断面的水质劣于5类标准,总磷指标居高不下,尤其是常州武进巷目前还处于黑臭状态。又据《人民日报》华东版2000年7月6日报道,2000年5月份水质监测资料表明,太湖湖体各湖区水质均劣于5类标准,无一达到国家“治太”目标。目前,太湖流域水质状况与国家“治太”目标相去甚远。针对目前太湖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进展较为缓慢状况,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向省政府进言:太湖水污染治理必须加快,否则难以实现国务院既定的太湖水污染防治目标,2000年太湖“水变清”计划也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