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叫张国富,60年前,他是全军闻名的特级战斗英雄。他参加过的战役无数,他胸前的军功章都拿出来能铺满前胸。“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进军四川”、“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众多战役他都参加过,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因此张国富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五次,并荣获第四野战军授予的“孤胆英雄”、“开路先锋”、“青年战斗英雄”等众多荣誉称号。他曾获得东北人民解放军英雄奖章两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一枚……1950年9月,张国富作为全军78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那时英雄只有19岁,他是众多英雄中最年轻的英雄。会议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挨个与英雄们敬酒,亲切勉励他们“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再立新功。”张国富、郭俊卿等四位英雄还享受了一次特殊的待遇,被毛泽东专门接到他的住处去吃饭。
他是一位英雄,他也是一个奇人。复员回到地方,他对赫赫战功只字不提甚至连他的家人也无从知晓。他甚至将原名“张国富”中的“富”改为“福”,在地方一家火药厂默默埋头工作了40载,直到女儿一次路过西安,顺道到父亲所在的四十七军军部打探父亲的过去,才发觉她的父亲非同一般的经历。
张国富是吉林榆树县新立镇人。1946年,他从家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匕军,1948年人了党,先后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参军仅半年16岁的张国富就在一次战役中孤身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一名中将。
那是1947年5月,我军向东北国民党部队发起夏季攻势,张国富所在的独立三师九团负责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双方激战到下午3点多,还有3456高地难以拿下。此时,营长、三营长、一连长和三连指导员都牺牲了。战友们电成批地倒下,张国富打红了眼,趁我军炮火暂时压住对方火力的空当,他突地从掩体里跃起,不顾一切地冲到了对方指挥所面前,举着手榴弹,大喊一声:“投降不杀”!国民党指挥所里的人都吓傻了,乖乖地当了这个16岁小战上的俘虏,这其中就包括国民党中将赵伯昭。指挥所被占,剩下的敌人乱了阵脚,我军则一鼓作气攻上山头,全歼江密峰守敌。战后,《猛进报》以《十六岁放牛娃张围富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伯昭》为题,报道了这段传奇的战斗故事,一下子使张国富成了独立三师的名人,并且被记大功一次。
张国富最大的一次战功是在解放东北全境的辽沈战役巾攻打胡家窝棚廖耀湘司令部的战斗中。
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口打响,毛泽东在战前指示:“这次决战不能让蒋军出东北。”显然,这是一场恶战。
张国富所在部队攻打到一个胡家窝棚的时候,敌人的阻击炮火突然变得十一分猛烈起来,几十次的冲锋,都因战士伤亡惨重,而进攻无果,战斗打到了“胶着”状态。叉一次冲锋被敌人的炮火挡了回去,这时机智的张国富假装被击中,伏在一片阵亡的战友身旁,没有退回阵地。当部队再一次吹响冲锋号时,距离敌人最近的张国富投出一颗手榴弹,然后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短暂片刻,手持爆破筒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敌指挥所,向敌指挥官大喊:“快命令你的部队放下武器,不然我就与你们同归于尽!”就在敌指挥官被吓得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的战友们已经冲了上来,敌指挥官一看大势已去,当即命令士兵停止抵抗。
胡家窝棚战斗一举摧毁了廖耀湘的司令部,使廖耀湘的指挥部失去指挥能力,大大加快了整个战役的前进速度。张国富手持爆破简冲入敌人阵地被指挥战斗的师领导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清楚楚,战后,师长夸张国富是个“小英雄”。评功时,张国富被评为了特等功臣。
1951年,张国富随四十七军入朝作战,正值敌军发动大规模的“秋季攻势”,在临津江一带向我军进攻。当时参加进攻的“联合国军”有美骑一师、美三师、美二十五师,英联邦师、李承晚军第九师、泰国团、土耳其旅及希腊营,还有200余辆坦克,300余门火炮。每一场战斗都像“上甘岭”一样残酷。张国富所在的连在高地上坚守七天八夜,在敌人日夜轮番狂轰滥炸下,全连战上除了张国富,全部阵亡,但就在张国富一人坚守的阵地上,电未让敌人攻上高地。
这次战斗中,胸部负重伤的张国富被转到长春治疗,康复后,张国富回到部队后就被送到湖南衡阳军校深造,但培训还没结束,张国富就提前结束了军校的生活,复员回到了地方。张国富回到原籍吉林榆树之后,当地政府对家乡的战斗英雄非常重视,经常请他作报告,讲述战斗经历,还准备安排他到县机关领导岗位工作。张国富却一心只想在家务农,不想做官,看着自己每天生活在光环中,在家乡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他就将原名“张国富”改为“张国福”,到了需要工人的鹤岗,在矿务局消防队干起了消防员。消防队解散后,他便留在矿务局所属的火药厂当了20多年的火药工,不是制造火药,就是坐闷罐车押运火药,冉不就是装卸火药,直到1986年退休。
张国福到鹤岗时,档案、户口什么都没带,更别提复员证、立功证丁。
正是“悄悄合上功劳簿,隐瞒了累累战功”,做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劳动者。几十年间,不要说单位的同事,就连他的儿女,只知道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别的都一无所知。
后来他对儿子道出了隐姓埋名的动机,他说,曾经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都不在了,他不想借牺牲的战友们的光留在部队享受他们给我带来的荣誉。
战争的胜利不是一人之功,台上功劳簿,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和平生活。
在军校深造时,张国福收到许多各地的女大学生给他写的信,表达了对英雄的爱慕之情,但朴实的张国福还是与同一村的邻家漂亮姑娘任宝莲结了婚,过起了平凡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张国福一家七口挤在12平方米的平房里,从进厂到退休,他都是四级工,从未涨过。五个儿女大多自谋职业,最困难的时候,张国福就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天不亮捡煤矸石,省下班上发的饭拿回家给孩子吃。
一直觉得父亲有着不平凡经历的四女儿一次路过西安,听父亲说四十七军军部驻扎在那里,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西安四十七军军部探访,了解一下父亲的过去。在四十七军军部的荣誉室里,当讲解员向他讲起“孤胆英雄”张国富时,她惊呆了,墙上光荣榜那张照片那么熟悉,多么像父亲年轻时的照片。讲解员告诉她,张国富的英雄事迹不光四十七军军史上有记载,还以“孤胆英雄张国富”为题上过小学课本呢。女儿经过仔细辨认,最后确认英模榜上的张国富就是自己默默无闻的父亲张国福。
他辉煌的过去再也不能隐瞒了。但一提起朝鲜的那次残酷的战斗他就想哭。身边的人全没有了,枪林弹雨中,血肉横飞,全连战友都牺牲了,他爬着回来向师长报告,说他们连基本完成了任务,师长和指挥员们都哭了。
1497年,张国福经常咳嗽不止,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胸部已有积水。当时他的几个子女都已下岗,家庭经济拮据,很难拿出一笔钱为父亲治病。这时,儿女偷偷瞒着张国福找到父亲原部队的老上级、老战友,而40年间,张国福原团政治部主任、国家核工业部总公司核动力研究室设计院原党委副书记穆建华和老团长、基建工程兵副主任黎原以及四十七军编写军史的同志也都在苦苦地寻找这位战功卓著、却突然消失了的战斗英雄。
穆建华、黎原闻汛后,迅速将张围福接到北京,安排他住进解放军301医院。专家打开张国福的胸腔后很足吃惊,张国福的肺由于长年在火药厂工作,再加上多年战场上炮火的熏染以及朝鲜战场上那七天八夜在硝烟中的战斗,大量的火药烟尘沉积在他的肺中,他的肺膜厚得难以想象。
总政的领导来了,总参的领导来了,他们多次前来看望这位高风亮节、不居功、不自傲的特级战斗英雄。
张国福流着泪说:“40年了,我就是想让大家忘了我,可你们还是没有忘记我。领导还记住我,我十分感激。”别的,他像从前一样,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张国福住院期间,部队领导多次问他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张国福回答只有一句话:“希望我们党和国家好。”1998年7月11日,享受副师级待遇没多久的张国福在301医院永远合上了双眼。
按照解放军三总部的意见,张国福的骨灰准备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但张国福临终时说:“我在鹤岗搞了一辈子火药,还是让我回鹤岗吧。”这样他的骨灰被放到了第二故乡鹤岗殡仪馆的烈士陵堂。
张国福身-有一种中国人最朴实的本质,成为特级战斗英雄之后,一接受记者采访就脸红,作报告,站起来敬个礼就完了。去作报告时,因山路崎岖,部队给他配一匹马,前面有个领马人,但张国福让领马人坐,他跟着走。
他说他腿快,“不能让腿闲着,多练它,我还指望它以后打仗呢。”张国福对领马人说。
正是这不灭的英雄情怀,在张国福弥留之际,他仿佛叉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军号响了,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喊出“向我开炮”这种可歌可泣感人场景。
张国福,一个属于战争年代的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一个在和平年代所作所为并不逊色于他在战争时期壮举的英雄。
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出生于辽宁省凌源县(今凌源市)三十家子北店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7岁那年夏天,她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为了活命,一家人住进了地主翁德臣的破屋,父亲被迫给地主干苦活,受尽欺凌,几年后便含恨而死。为了活命生性倔强的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无论吃多大的苦,一家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那天,3岁的小妹妹连饿带兵天亡了。
年少的郭俊卿看明白了,这样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1945年,14岁的少女郭俊卿虚报年龄、乔装成男孩参加了八路军,她给自己改名为郭富。从此,那个在内蒙古草原上女扮男装的叫花子,成为了南征北战的现代花木兰,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位特级战斗英雄。
毕竟是女孩子,虽然她在战斗、生活中百般掩饰,班里的战友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她的蛛丝马迹:
“你们注意了没有,小郭富这家伙从来不跟咱们一起解手!”“这小子有点怪,跟他闹着玩时老躲躲闪闪的。”越神秘大家越想揭开这个谜底。一次,趁郭富不备,战友小李一把将她抱住,气得郭富一边拔刀一边大哭,吓得战友们冉也不敢闹了。平时,郭富从不因年纪小而要求同志们照顾,她把战友当作白己的兄弟,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关心同志、帮助战友。时间一长,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打起仗来敢拼敢杀的小战友。
战争使郭富很快成长为基层指挥员,当兵后的第二年,她来到了骑兵通讯班。1947年6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再后来她被任命为我军某部机炮连支部书记。这时,辽沈战役开始了。她带领战友参加了著名而牺牲惨重的大砬子山阻击战,为锦州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久,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行军途中,已任副指导员的郭富跑前跑后地唱歌鼓动,还帮炊事班背行军锅。大年初一,部队组织秧歌队,郭富头戴假发,身穿旗袍,一边唱歌一边扭着腰,把看热闹的人笑得前仰后合的:“这个解放军演得像个真女人!”风餐露宿,摸爬滚打,五年的野战生活使郭富得了严重的妇女病。她高烧不退,苍白的脸上流着虚汗。医生来了,她怕暴露了真实的女儿身,双手紧捂着肚子不让检查。责任心极强的女医生发现,郭富喉部平坦、腿上汗毛很少,体形有点像女性。情况被医生汇报到领导那里,首长来了,郭富哭了,她终于吐露了女扮男装参军杀敌的真情。
郭富真是女的!这消息成了爆炸新闻,全军上下引起了轰动。军长贺晋年得知后说:“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军区领导也知道了,军区领导说,一个农村女孩子,女扮男装,英勇战斗杀敌立功,这是值得宣扬的先进人物。
本来郭俊卿担心自己的女儿身一旦暴露就不能继续待在部队里了,可结果出乎意料,她不但没有离开心爱的部队,而且一夜之间成了全军上下闻名的女英雄,成了现代花木兰,她的传奇人生搬上了新中国的银幕,以她为原型拍摄的《战火中的青春》激励和教育了翻身做主的亿万人民。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汉口车站里,掌声和鲜花把英雄们送上了北去的列车。郭俊卿分头短发,女式军装,英姿勃勃地向战友们挥手告别。第四野战军英模队队长赵兴元兴奋地望着她,他知道她的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位20岁的女英雄和男同志一起赛跑、游泳、学骑自行车,还会抽烟,她骑车摔伤了脸,半边脸贴着纱布。她不愿和模范医生李兰丁在一起,喜欢和男同志说话,她的动作和个性已经男性化了……
“不换女装根本看不出是个女的。”赵兴元敬佩地说。
9月25日下午,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在北京饭店门口迎候英雄们的到来。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大厅和每一位英雄亲切握手。郭俊卿热血沸腾,她和赵兴元代表全体英雄模范向毛泽东主席敬献花环,毛泽东和他们一一握手致谢。会后,共进晚餐时,郭俊卿端起酒杯,深情地向人民领袖敬上了一杯鸡尾酒。
后来,郭俊卿被党组织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学习,结业后,郭俊卿转业到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工作,后来调至山东省历城县手工业管理局,不久任青岛市一个被服厂的厂长。1962年10月,郭俊卿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文化大革命”期间,郭俊卿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揪斗,为了保护这个特殊的战斗英雄,组织上立即采取措施,将她调到山东西部的曹县任民政局副局长,1981年4月离休。
1983年9月23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现代花木兰、女特等战斗英雄郭俊卿离开了她为之奋斗的和平岁月,那一年她才52岁。敢打敢拼,铁骨铮铮,朴实无华。英勇顽强地战斗,默默无闻地工作,艰苦朴素地生活,这就是特级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