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69100000010

第10章 宿愿得偿,上海商品检验局(1)

这是一个激烈动荡的年代。1930年4月,上海中西探捕包围电力工人俱乐部,搜捕了正在筹备罢工的工人领袖16人,又拘捕了商务印书馆的工人,还同时拘捕了制茶工人42人,封闭了制茶工会。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起侵略的九、一八事件也发生在那一年。而彼时的吴觉农,已过了而立之年,他已经三十一岁了,留学日本时下的一生事茶的决心,依旧还没有着落,做过几件与茶有关的尝试,也都没有着落,现在,屈指算来,归国已经七年了,在农业范围之内,倒是有几次机遇来敲打过他的门。

依赖英美国家和依靠江浙财团支持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得到了暂的稳定,上海也出现了暂时的繁华景象。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政府社会局长是潘公展,正在筹备上海园林试验场,便相中了吴觉农这个人才。

说起来,园林与茶业,其实相距甚远,但都是绿色的,都从地上长出来,大概潘公展觉得是可以触类旁通的吧。在征得了吴觉农的同意之后,他立刻就任命吴觉农当了试验场的场长。吴觉农用了一年多时间,将试验场建得初具规模,园林场院位于浦东,靠近吴淞口,林木扶疏,郁郁葱葱,直到抗战前,每年菊花开放时节,都举行花展,配合划艇比赛等节目,是一个游人常去的地方。

1929年,当时的浙江省建设厅长程振钧,十分重视农业改良,还专门成立了筹建农业银行合作事业的管理室。这个管理室需要训练一批搞合作事业的工作人员,由于吴觉农曾写过合作事业的文章,于是商得上海特别市政府社会局的同意,把吴觉农作为专门的人才挖了过去,借调吴觉农到浙江建设厅视兼合作事业室主任。二十年代末,当时蔡元培在浙江省政府付委员等职,和马寅初、蒋梦麟、谭熙鸿、许叔玑、许宝驹、王昆仑等,形成了“北大派”,想从办实业、办教育着手,使浙江的经济文化有所发展和改善,但蒋介石派张静江来浙江主持政务,“北大派”也就陆续离开浙江,合作事业半途而废。

此时的吴觉农对农民问题依旧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依旧连续不断地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总总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比如当年《社会月刊》的第一卷第5号就发表了《救救农民的一条康庄大道》,而《中华农学会报》第71期上则发表了《浙江农业的特性与合作运动》。文中他引用了浙江、全国以至国外的许多事例,来说明农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引用了查理季特彭在《农业合作》序言中的一段话:我祝愿新中国不要过于醉心工业化,而保持她的对于土地之爱。人类如欲得幸福,与其向工厂与矿穴去寻求,毋宁在大块之下田野之中去觅取。

当时的吴觉农,依然认为,在现成的体制之下还是可以进行农村改良运动的,他的立意始终在建设。

与此同时,一件同吴觉农个人、也同茶叶事业密切相关的大事情发生了。正是在那一年,上海商品检验局成立,不久之后,吴觉农就被局长邹秉文召见了。

上海商品检验局与邹秉文,是吴觉农晚年不止一次回忆的往事与人物,上海商品检验局设置的茶叶检验课,给了吴觉农在华茶事业上干出一番成就的第一个大平台。

邹秉文是作为中国著名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而闻名于世的,他比吴觉农大四岁,原籍江苏吴县,十五岁那年赴北京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补取为清华留美官费生。

邹秉文和吴觉农是同时代人,他们面临同样的时代风云。正值列强入侵,国内政治腐败,中国广大的农村处在极度凋敝之中。邹秉文出国之后接触到国外先进的科学教育与农业经济,两相对比,深感欲振兴中华,首赖农业,乃决心考入以农科见长的美国康乃尔大学。1915年毕业之后,他在该校的研究生院继续攻读植物病理学,并与同学任鸿隽、杨杏佛和茅以升等组织成中国科学社,开始宣传先进科学和技术。

作为一个信奉科学救国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外留学六年以后,邹秉文终于觉得自己可以为祖国服务了。1916年他学成回国,应聘在南京金陵大学农林科,任植物学与植物病理学教授,从此开始他的农学教育生涯。1929年初,他建立了旧中国第一个不受帝国主义国家干预摆弄、且能自主地对进出口商品应用科学方法进行检验的机构。

当时的南京政府工商部(后改为实业部)之所以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起因是由于中国几种传统农产品诸如棉花、茶叶、牲畜、生丝等,在出口时华商与洋商之间的争议越来越多,经常发生退货、拒收等纠纷,因此,当时无论华商还是洋商,都很希望在出口港口能够成立一个检验机构,来予以品质鉴定、公证和仲裁。工商部就看中了当时也不过是三十多岁的邹秉文。邹秉文也不愧为大手笔,还没上任就先到日本跑了一圈,不仅搬来了日本有关检验的政策、法规和办法,还同时购买了日本各种检验仪器。他可不管工商部给他拨了多少钱,购买的仪器价值远远超过了工商站的标准。好在他有本事争得到了工商部的同意,又向银行借了数万元,承诺在以后所收的检验费中陆续归还。这样一来,上海商品检验局的规模一开始就相当齐备,是个能够让人干事业的地方。

上海商检局起初的地址设在九江路,不久后移到了汉口路外滩江汉关大楼,再往下,又移到了博物院路十五号,然后又移到了圆明园路。在那里办公一段时间,北苏州路的四行大楼建成,商品检验局又移到了那里。这个大楼一度是非常知名的,因为淞沪抗战时十九路军的一部分孤军苦守在这座大楼里。当时有一位姓杨的女章子军穿过火线,还向孤军授赠了国旗,一时传为激励士气的佳话。

邹秉文当了局长,蔡元培的儿子蔡无忌当了副局长,他是个留法的兽医专家,曾亲口用调侃的口吻对吴觉农说,他之所以学了兽医,是因为父亲蔡元培先生长期办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人。蔡元培认为,蔡无忌的才能,不可能作为一个培养人的人,所以就让他去学作一个“培养”兽的人。二位局长,一个开拓一个守成,把个商检局办得有声有色。

商验伊始,先就拿棉花作试点,接下去茶叶检验也该同时进行了。邹秉文相中吴觉农。因为吴觉农在中华农学会总干事的关系,邹秉文这个人事业心极强,用人从来不问亲疏,只注重个人的专长。

吴觉农对邹秉文说:“茶叶是我国大宗出口产品,茶叶生产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产品又遍布东南、中南、西南等十五个省份。饮用习惯更是普及到了全国的各个阶层。唐代以前,中国的茶叶就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交换物资,到1886年时,我们中国的茶叶输出曾经到了1,341,012公担的最高纪录。但此后就开始逐年地下降。到了1920年,竟然降到了185,012公担的水平线上。查一查主要原因,其实可说一目了然:外受印度、锡兰等国家的外销茶叶的竞争,内因我国茶叶产、制墨守陈规,品质早已不能适应国外消费者的需要。商人又从中掺假作伪,因此丧失了国际信誉。再加上捐税过重,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了茶叶输出日减。”

邹秉文听了这话,真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当下就说:“觉农兄,我要的就是你,我就认准你了,你赶快来上班吧,我任命你为我们商检局的技正,主要负责茶叶检验这一块。”

吴觉农在心里下了到上海商品检验局来工作的打算,但一个特殊原因却让他推迟了上班,他对不合理的工薪制度十分反感。原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特别吃学历上的这样一种流行看法,把留学生也分成了三六九等。其中留美的留学生是最吃香的,其次就是留欧的了,最后才轮到最近的国家留日本的学生。至于国内大学生,那地位就更加低了,就算是垫底了。结果上海商品检验局就对高级职员拉出了这样一张薪水单子:留美的,三百元;留欧的,二百五十元;留日的,二百元,国内大学生最倒霉,只有一百元。

即使国内大学生的这样一个薪水标准,在当时的社会上,依然是很高的,但不按人的实际水平与贡献,只按留学在哪个国家,这种标准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虽然如此,为了那份过得去的薪水,绝大多数人也就顾不得什么公平不公平了,只要能够进入这样的机构,就是上上大吉了。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46年至1948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分化与转型,客观描写了民国大师与政治或即或离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去留问题时的非常抉择。生逢鼎革,山雨欲来风满楼,站在十字路口,胡适、老舍、沈从文、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张爱玲、林徽因、丁玲、张恨水、曹禺、赵树理、冯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为历史与时代所裹挟,以坚定的道义和担当、独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进行着一场影响个人命运甚至中国文化命运的抉择。国统区的文人,努力书写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觅寻,在与政党、政治的复杂关系中曲折地成长;而解放区的作家,兴奋地以丰富多彩的笔墨为解放战争留下真实生动的文学画卷。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中国文化界何去何从?“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士”,新时代的钟声正激荡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雕弓天狼:成吉思汗传

    雕弓天狼:成吉思汗传

    本书从身世、磨难、婚姻、情义、征战、方略、用人、志向、亲情、功过十个方面对成吉思汗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试图从不同侧面挖掘成吉思汗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深刻剖析人物心理,还原历史事实,通过一个一个小故事,向读者展现一个完整的成吉思汗形象。
  • 如果没有李俊基

    如果没有李俊基

    李俊基,这个长着中性脸孔的韩国男子,他的名字注定被镌刻在人们心中。他在整个亚洲掀起了一阵中性美的狂潮。如果没有李俊基,你就不会知道一个不信基督教的大男孩,竟然戴着十字架耳饰。如果没有李俊基,你就不会知道曾经有一个大男孩,竟是大钟奖上三项大奖的独揽者。
热门推荐
  • 今夕意兮

    今夕意兮

    又名:重生之之子于归那年那月的那天,我们相遇,没有华丽的排场,没有豪华的盛宴,亦没有公主与王子的假面舞会。也许正是这样,你我都没有寒暄着说再见。今朝有酒今朝醉,莫问前尘悲与欢。今夕意兮,你可曾把酒与我言欢?之子于归,宜室其家。······言楠的爱像一只飞蛾般,奋不顾身。宫汐风的爱情小心翼翼,伪装成青梅竹马的友情,却爱到了骨子里。默默守护他心目中的公主。上官凌(景逸)的爱沉默无声,并不回应言楠的爱,却造就了上一世的惨剧。今世,她是意兮,捧着一颗受伤的心灵,拥有着不属于他的记忆,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忘记了以前的所有。我只愿,言楠能在这一世找到属于她的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之重生为术士

    星际之重生为术士

    赢铛,原本只是肯利帝国中一个既普通又微小,对世界没有危害的的小贵族,而且他最大的兴趣爱好还是宅在家当宅男,每天在网上用自己贵族的权限多玩一些普通人玩不到的游戏而已。可是因为帝国外层星域战事的失利,中线的陷落,导致他被强制性的派上了战场,在赢铛上战场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内部已经腐朽的帝国便被彻底的攻陷。而他也在一年的时间里也从一个小贵族变成了普通的士兵,最后变成了俘虏。虽然很惨,但是更惨的是他被派遣到了帝国曾经的战场上进行空雷的清理任务……
  •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的细节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50件事。
  • 娇娇不是魔

    娇娇不是魔

    绿波碧草长堤色。东风不管春狼藉。鱼沫细痕圆。燕泥花唾乾。无情牵怨抑。画舸红楼侧。斜日起凭阑。垂杨舞晓寒。
  • 九月的悲伤

    九月的悲伤

    任时光流走,仿佛我们都未曾起步。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是否都遵循了本心,是否都敢爱敢恨过。我们是否都曾在某个深夜里独自一人躲在黑暗里哭泣,是否回头,你我都还在原地等待………!
  • 所属之地

    所属之地

    滑稽的“丛林劫匪”,生搬硬套的“丛林法则”,喜剧情怀的“飞车组织”,悲喜交缠的爱情故事…一直以为自己青春时代是在挥霍似水流年,蓦然回首竟然是在不经意间把玩命运。回顾一场嬉笑怒骂的荒诞故事,原本以为天注定的命运,原来还是自己说了算。你决定不了自己死后的坟墓,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回忆与经历,找到自己活着的所属之地。
  • 愿我们手持刀锋心如甘露

    愿我们手持刀锋心如甘露

    这本书记录了美女画家Yoli绘画授课之余,对绘画,对人生的心得以及感悟。全书半文半画,画作主要是水彩或白描的植物。作者画风清丽,文字空灵,蕴藏禅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世界,与其说在教人怎样绘画,不如说是教人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 武林侠风传

    武林侠风传

    一个普通的废宅,只是玩个游戏就穿越了,很普通的套路,确实不一样的写法,当这个世界变得千奇百怪,穿越,真的非常精彩!
  • 杏味

    杏味

    如果当初没有在树下见到他,可能我的人生会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