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羽被众人拥举为代理上将军后,随即命令恒楚前去彭城向怀王说明情况,又令季布带人前去追击宋义之子宋镶。至于宋义的亲信将校,子羽并没有特别为难他们,只是让他们留在中军听用,至于他们的部下,子羽派韩信、周殷、钟离昭前去接管。自从上次韩信的表现得到认可后,被破格提拔为校尉。这官职在现在的楚军中并不低,且能单独带兵。
几天后,季布带着宋镶的人头回来了,恒楚也带着怀王的诏书回来,怀王任命项羽为上将军,要他择日率军救援赵国。这些本来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但楚军上下似乎没有一丝兴奋。相反,整个军营有着不同寻常的安静,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让人感到压抑,难以喘息。
子羽矗立在岸边,看着这奔流不息的漳河水,一动不动,静得如同雕像一般。李林站在他旁边,没有去打扰他的沉思。
自从子羽打算杀掉宋义的那刻起,他就知道项家没有退路。在漳河对岸是章邯王离的四十万精锐秦军,兵是精兵,将是良将,在这绝对的实力面前,智者如亚父,用兵如韩信,他们都没有取胜的办法,因此全军将士对于即将到来的决战都抱着悲观的态度。但子羽却不能让将士们看到自己对胜利的怀疑,因此,他还是如同往常一样自信、冷静、豪气、坚决。
“小龙,你说我们能赢吗?”子羽平静的向李林问道;与其说是问李林,倒不如说是问他自己。子羽虽在发问,但他满脸的决绝。李林知道他已经想好了,前面就算是刀山火海,他也会义无反顾。为了对抗暴秦,已经牺牲了太多的英雄豪杰,他的爷爷父亲梁叔都死了,因此,无论是为了天下被暴秦欺压的百姓,还是为了项家先辈的英灵。他都必须坚决的走下去。
“能,一定能!”李林肯定的说道;子羽见李林回答的极其坚定和自信,点点了头,他虽然知道李林的自信是多么的没有依据,但他还是选择相信,并且子羽知道必须让这种必胜的信念传播给军中的每一个人,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报,上将军,盟军使者已到,范亚父让您前去商议。”一传令兵对子羽说道;“小龙,走!”看着子羽轻松自信的神态,李林说道:“兄长,我们比比马术如何?”李林说完率先向军营方向冲去,子羽紧随其后冲了过来。
“怎么样?又输了吧!”子羽笑着对李林说道;帐中诸将见我们轻松愉快的从外面回来,心情也随之易畅,帐中压抑的氛围得以缓解。
“羽儿,这位是赵国大将军陈余。”亚父向子羽介绍道;
这陈余倒是长得到一表人才,举止投足间透着名士的风范,不过,在李林看来,就是胆子小了点。在巨鹿围攻之初,陈余率领三万多士卒赶到了巨鹿,面对王离的虎狼之师,他知道让这些刚组建的部下士卒与秦军对打,那与送死没有两样,因此他选择按兵不动,哪怕他心理是多么的希望能救出如同父亲的张耳。后来,燕国臧荼、齐将田都所部到达后,巨鹿北边的援军总数达到了九万之众,但经过他们的对比,认为河北军与秦军的差距还是遥不可及。正是那时,张耳派出张黡和陈泽来催促他出兵相救,陈余无奈之下,只好让这二人率五千人马前去试攻一下秦军,如果成功,大军随后跟上。正在陈余幻想之时,前军传来消息,张黡、陈泽全军覆没,二人战死。幻想破灭后,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楚军,但令他失望的是,宋义和他们一样贪生怕死,甚至更过分,连河都不敢渡。
在得知子羽杀了宋义,成为楚军上将军后,陈余看到了一丝希望,他知道在反秦大业中,项家是最坚决的。因此,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请求子羽出兵救援。
“赵将陈余拜见上将军。”陈余恭敬的向主将位上的子羽拜道;毕竟现在楚军是名义上的盟主,又是在求人,陈余当然不敢以名士自居。
“陈将军乃是名士,又是早期跟随陈王反秦的豪杰,令人敬仰,因此无需多礼。只是不知陈将军前来有何要事啊?”子羽甚是客气的问道;
果然,陈余在吹捧楚军一番后,认为楚军才是盟军的柱石,希望楚军渡河与秦军一战,给整个反秦事业带来曙光。而他们河北军也将做好准备,在适当的时机给秦军一击。陈余作为名士,却提出如此荒诞无耻的要求,不过非常人做非常事,子羽竟然爽快的答应了。因为,在子羽心中从未指望过他们。
在送走了陈余之后,子羽随即命令英布与莆将军所部两万人渡过漳河,偷袭秦军,避免与敌军主力接触,避实就虚骚扰秦军运粮甬道。子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看看章邯和王离做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