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派张良、萧何前去安抚关中百姓的同时,为保护已得利益,他令灌婴率军五千士卒到函谷关驻守,阻止诸侯联军进入关中。
灌婴原是睢阳的一个贩卖丝缯的小商人,刘季驻军砀县时,他以内侍中涓官的身份跟随了刘季。后随刘季一路西征,西路军攻取韩地后,灌婴又单独领兵在南阳以东打垮了秦国守军,平定了南阳郡。因此,深得刘季信任,赐予执珪的爵位,号为昌文君。
此次,刘季令他率五千士卒去阻挡诸侯联军的四十几万兵马,虽然灌婴还是欣然接受,不过他心里毫无底气,但当他看到函谷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后,心情稍微轻松了些,着手加强守备,随时准备应付诸侯军的攻击。函谷关是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关隘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而且由于这段黄河流域丘峦起伏,有中条山、崤山等阻断,函关谷底成为附近地区唯一东西向平坦的通道,自然成为军事要冲。
诸侯联军在平息了降卒风波后,于公元前207年十一月中旬,大军来到了函谷关前,听说有秦军阻止进关,子羽感到有些意外,在章邯投降后,所经之处无不望风投降,现在竟还有秦军阻挡。函谷关是天下少有的天险,他当然希望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子羽派了秦军统帅章邯前去关前劝降秦军。得知章邯招降失败后,子羽随即召集众将准备强攻函谷关。
“上将军,函谷关守军虽身穿秦军服饰,但并非秦军,函谷关乃进入关中重要关卡,守将定是秦国的重要将领,以前驻守此处的将领是我的部下,但现在守关的竟是个不知名的将领。还有那些守军的气质也与秦军不同。”章邯率先说出了自己所获的情报。李林心里暗赞,章邯不愧是名将,竟然能出这些细微变化中得知真相。
“如果不是秦军,那会是什么人如此大胆,竟然与众诸侯为敌?”英布颇为愤怒的问道;还在众人猜测之际,李林笑着说道:“此必是刘季的军队,秦国朝廷既然已经投降,小小的函谷关焉有不降之理。刘季这么做无非是独占关中,在关中称王。但他又不敢明目张胆的与众诸侯为敌,因此才会打着秦军的旗号。”
了解了真相的众人,无不气愤,一向好战的英布率先向子羽请命率部攻打函谷关。对于刘季的做法,子羽也是非常的不满,于是,他令英布率所部两万人前去叩关。
英布与莆将军率众投降项梁后,他们各自的部下都保持在一万左右,巨鹿之战,他们虽损失惨重,但得到降军补充后,还是各领一万士卒,是项羽麾下带兵最多的部将,就是李林也是有所不及,李林部下也就八千人,有三千还是巨鹿之战后训练的龙骑军。至于其他的项家军将领更少,三千至五千不等。莆将军一月前病逝后,由于他没有后人,又是英布的义弟。于是子羽让英布统领莆将军所部,所以英布才有现在的两万部下。
说到莆将军,楚军上下对于他的死,都感到无比痛惜,英布更是悲痛异常。莆将军可谓是英年早逝。在项羽麾下,他所立的战功,仅次于英布。一直以来,他与英布的配合都能给敌军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果说英布是只猛虎的话,那莆将军就是一头猎豹。英布给人的印象是悍勇威猛,果断决绝。而莆将军则是冷静谨慎,坚韧不拔。两人又是结义兄弟。因此,二人在战场上的配合可谓是相得益彰,天衣无缝。
天险并未给灌婴带来保障,守军在灌婴的指挥下,虽给英布所部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但他还是低估了楚军的强悍的战斗力。在英布率亲卫登上函谷关的那一刹那,灌婴无奈的率领几百残部撤出函谷关。
公元前206年一月,诸侯联军攻破函谷关后进驻戏水,联军共四十万,号称百万。刘邦率西路大军驻扎在霸上,共十万,两军相隔不过数十里。但两军并未派使人沟通联系,而是成剑拔弩张之势。
刘邦为西路军统帅,而子羽是统领诸侯的上将军,刘邦理应是子羽的下属,但刘邦却派军在函谷关阻挡诸侯军进关。对此,子羽甚是不满。因此,联军在进驻戏水后,子羽采用以静制动之策,并未急着派人前去责问刘邦,而是想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
李林进入中军大帐,见项家军诸将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甚感诧异。尤其是亚父,几十岁了,喜怒哀乐全挂在脸上,此时,他正是愤怒异常。李林笑着摇了摇头,径直走到亚父的面前,问道:“亚父,大家这是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