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4500000009

第9章 安人的有效力量是感应(1)

孔子的感应说

孔子主张感化而不主张赏罚,是基于他的“性纯可塑论”。子贡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重视教化,很少谈论性与天道的问题。但他却是我国先哲中第一位讲性的。虽然他仅仅提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谓“相近”和“相远”,系指人与人间的相近、相远。“性相近也”即“人人所禀受以生的性互相近似”;“习相远也”为“原本相近的人因习染不同而拉长其距离”。不过习之为用,陈大齐先生推定其为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即“可导人向善,也可导人向恶”。

正因为其双向,所以习的结果,使人在行为的善恶上互相远离,造成“相远”的现象。孔子的“性纯可塑论”

孔子的“性纯可塑论”,要点如下:1.人性是善是恶,孔子并未提及。《孟子·告子》记载:公都子向孟子提出若干种人性学说以后,问道:“今日性善,然则彼皆非与。”问话中用有“今”字,可见孟子的弟子确认性善之说,应该是前人所未道。2.人由先天遗传下来的性,初生时像白纸一般。后来信仰孔子这种“纯而无所谓善恶的”性说,似乎只有告子一人。他的著述没有流传下来,仅仅在《孟子》一书里有他的话,可以作为佐证。他说:“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3.性相近也,指先天的性互相近似。顾亭林在其《日知录》中引曲沃卫嵩说:“孔子所谓相近,即以性善而言。若性有善有不善,其可谓之相近乎?”因此后世儒者,大多认为性善之说,本乎孔子。孙中山先生则具体说明:“人类要能够生存,就须有两件最大的事:第一件是保,第二件是养。保和养两件大事,是人类天天要做的。”

“保”和“养”是人人所禀受以生的性,亦即生命的表现,大体上是一致的,应该是孔子“性相近也”的最佳诠释。4.习相远也,后天的习惯,把人与人间的距离拉长了。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上知、下愚的人,是不为教育和环境所改变的。但是这两类人,为数极少。我们所重视的,乃是界于上知、下愚之间,众多的“中人”。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又说:“中人若遇善师,则可上;若遇恶人,则可下,故再举中人,明可上可下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说:“中人,为中知矣。”中等智能的人,易受后天教育和环境塑造,有的向善,有的向恶,因而彼此相远。5.一般的人,都是“中人”,可以任由后天环境塑造,改变其形态。告子也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美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Dewey)在其《人性会改变吗?》(DoesHumanNatureChange?)一文中指出:“当人性科学发展到像物性科学一样,关于人性如何最有效地改变的问题,自是十分重要。所问者不是能不能改变,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加以改变。”人性可变,于今大致获得公认。为政以德方能有良好的感应由于性纯可塑,而塑造者,就是环境,于是孔子创立仁道,把它当做塑造人性的理想模型,希望把所有“中人”的性,都塑造成他所拟定的理想模型一般。合乎仁道理想的环境,就是塑造人性的实际模型。仁道是人生活动的目标。

但是我们有了这样美满的模型,又如何才能使更多的人刻意向仁而不违背它呢?如果依照现代的观点来说,必然会提出“施加压力”的主张。孔子并没有完全忽略“压力”的必要性,只是他认为:压力可以分成“外来的”和“自发的”两种。施以外来的压力,本身就不合仁道,而且容易引起承受者的反感。不如激发他内在自发的压力,让他自愿走向仁道。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任何人从“我欲仁”而“志于仁”,便是自发地“用其力于仁”。结果必然走上仁道,因为一个人真有一天决心用力去行仁,不可能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内在的自发压力,胜过外来的施加压力。前者是“自力”,后者则系“他力”。依据“作用、反作用”定律,“自力”的运作空间,限于人的体内,作用越大,反作用越强,自己驱使自己走向仁道;“他力”的情况刚好相反,运作空间介乎人我之间,作用越大,反作用越强,适得其反地把人逼得近乎盲目地反抗,因而一旦压力减弱,就趁机转入邪途了。自发压力是“应”,外面的环境才是“感”。孔子倡导管理者“为政以德”,这样管理者就好像北极星静居其位,而满天星斗都环绕着它正常地运行,即能“无为而治”。

《论语·颜渊》记载,季康子向孔子请教管理的道理,说:“如果杀了坏人以成就好人,你看怎么样?”就是问孔子“施加外力”的效果如何。孔子说:“何必用杀呢?”可见他并不赞成假借外来的压力,以免造成“以杀止杀”的“互杀”恶果。他认为“你喜欢好事,大家就会做好事”,有德的管理者,最好像“风”那样,微微地吹着,使被管理者如“草”一般,在和煦中不知不觉地自愿顺风而倒。管理者所散发的,是柔和的微风,为大家所欢迎的“和风”,绝不是“暴风”。把草连根拔起,就不是良好的感应,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政、刑是赏罚之具,乃系“他力”,礼、德才是良好的“感”,可以激起“自力”的“应”。当然,管理者是众人“十目所视”的对象,也就是“十手所指”的目标。由于大家十分注意,成为最具有感化力的一种“环境”(他人对“我”而言,其实都是环境),所以孔子一再强调管理者必须先自正其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孟子的感应律

依据对公司雇员的访问调查,部属多半不满意自己的主管,而且他们还抱怨地指出:没有不好的部属,只有不好的主管。孔子说“有教无类”,即君子有教,则人人都可以为善。拿破仑自夸有能力“以泥土造军长”,他说:“头脑过热的人,我则冷之;头脑过冷的人,我则热之。我要这个人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就能使他照我的意思去变。”我国向来也认为第一等主管,乃是善于陶铸人才的人,就像具有“点石成金”的手段,似乎可以作为佐证。

但是,担任主管也鲜有不认真负责的,他们只是鞠躬尽瘁,却不幸劳而少功,好像在球场上奋力奔驰,满身大汗,却屡投不中,未能得分。我们最好肯定:没有不好的主管,只是稍为欠缺领导的艺术。自古以来,我们便承认部属是人而不是物,是人便有感情,亦即有其好恶,诚如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所说:“关于管制或影响集体的行动,不论做法如何,常有其不可预测的反应,或好或坏,颇难以确定。”但是,西方学者仅仅了解领导的过程是领导者、跟从者及其他环境因素的方程式,却无法突破这种不可捉摸的情况,寻出我们的传统法宝:孟子的感应律。

孟子的感应四律是安人的法宝孟子虽然主张“性善”,却也认为人性是可塑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类本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内在的,自己努力去求,就能够发扬光大;自己不努力,等于舍弃原有的东西。他显然是重视“自力”的,却进一步把“父子”和“君臣”的感应加以适当的区分。《滕文公上》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尽心下》则说“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明示君臣间的感应关系不同于父子,前者主“敬”,后者主“恩”。君臣之间应该互敬,《万章下》说:“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孟子把这种上司与部属的感应,归纳为四个定律:1.出尔反尔律。在《梁惠王·鲁哄》中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将士在前方作战死的,有三十三人之多,而百姓没有一个为国家效死的。如要杀他们,是不能杀尽;如不杀,他们都眼睁睁地看长官战死而不肯救,这该怎么办。”孟子答道:“平时凶荒饥馑的年岁,老弱的倒毙在田沟间和山涧中,强壮的流离颠沛在四方,总共有几千人了。但是君王的仓廪盈满,府库充实,官吏们没有把灾情向上呈报,设法救济,这是对上疏忽责任,对下残害百姓。所以曾子说:‘警惕啊!警惕啊!现在你们做的恶事,将来一定还报在你们身上。’那些百姓,现在才算得到机会来报复,不要去责怪他们吧!如果能够施行仁政,那些百姓必会自动亲近君王,拼命地替长官效忠了!”

曾子的话,原本是“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旨在提醒我们:“你如何待人,人亦将如何待你。”这和孔子一贯主张“欲正他人,必先自正”的道理,完全是一样的。2.施报对等律。孟子向齐宣王说:“人君看待臣子如同手足,臣子就把人君当腹心看待;人君看待臣子如同犬马,臣子就把人君当路人看待;人君看待臣子如同土芥,臣子就把人君当敌人看待。”手足必然听命于腹心,上司视部属如同左右手,部属当然视上司为腹心而彻底服从。犬马系看门、拉车的工具,上司把部属当做利用的器具,随时可以更换或抛弃,部属也就视上司为陌生的路人,彼此既然缺乏深厚的感情,那么随时可以跳槽他去。

同类推荐
  • 苹果DNA乔布斯给中国CEO的10堂课

    苹果DNA乔布斯给中国CEO的10堂课

    他让苹果公司获得重生,进而颠覆性地重塑了计算机、音乐、电影和电信产业。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能改造一项产业已经很了不起了,再造四项产业更是前所未有的,他就是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与那些对员工人性化管理的“天使”管理者相比,乔布斯更像个“魔鬼”。“乔布斯身上好像有一种诱人的光环,这种光环让你忍受他的暴躁、多变,让你凝聚在他的周围,像奴隶般为他工作。并且他总是有办法让你激情四射。”乔布斯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员工们心甘情愿地将“灵魂”交付给他。乔布斯为什么能够拥有这样的“魔力”?他是怎样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商业领袖的?
  • 资本奴役全人类

    资本奴役全人类

    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内战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今天的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风波……通过一次次的高抛低吸,资本洗劫、掠夺并重新分配了全球财富,不断地在人类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展现它巨大的威力。不管是股市、楼市、汇率还是物价,每一次的波动都跟资本脱不开关系,而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欧美为什么总逼着人民币升值?
  • 推销人员手册

    推销人员手册

    随着信息共享的程度越来越高,许多推销员的推销手段越来越相似。如果说一个神来之笔的推销是通过“巧劲”战胜了消费者,那么注重推销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则是这种“巧劲”的落实与体现。当推销无法靠出奇出彩制胜的时候,细节的较量便极为重要。推销在未来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细节的竞争,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通过对每一个推销细节细致入微的把握,最终战胜对手。从这一点上来说,成功的推销模式也不可复制。
  • 品牌定位一本通

    品牌定位一本通

    本书汇编了《新营销》杂志围绕品牌定位撰写的各类案例及分析文章,为读者全方位解答品牌定位疑惑,帮助读者“诊断”企业的定位是否合适。
  • 激荡三十年(下卷)

    激荡三十年(下卷)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年~2007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本书采用编年体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的指示,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
热门推荐
  • 修行从都市开始

    修行从都市开始

    现代青年顾桢因意外被虚空宝鼎传送至玄元界,开始了修行之路,先后于玄元界和洪荒中先后两次到达半步永恒之境,最后却在洪荒之战中被盘古幡之力震伤,陷入时空裂缝中沉睡千万年,等到再度醒来时已经沧海桑田、天地巨变。无上道尊修为尽废重归都市,新老顾桢同存蓝星,究竟会演绎何等样的因果纠葛?前尘遗憾怎样弥补,当年故人如何以待?今我重新归来,当要屹立天地之巅,不负大道不负卿!
  • 姜承羲

    姜承羲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辉煌的瑰宝。比如说中医。它不仅仅代表着中华医术登峰造极的魅力,同时它也隐藏着世人渴求的长生秘密!”
  • 天命之凛冬将至

    天命之凛冬将至

    请问,带着漫威冬兵血清穿越,有金手指天命系统,匹配到了法师模板,我该怎么加点?在线等,急!答:力量、耐力先点满,再点灵敏,智力精神力加一点就够了。近战武器专精、远程武器专精、暴击、破甲、一击必杀、盾牌格挡点满,法术点一个闪光术。法师手册第一页,当你没魔的时候,用手上的魔杖去敲碎敌人的脑壳!当你有魔的时候,用闪光术闪一下……然后去敲碎敌人的脑壳!凸(艹皿艹),这是什么鬼法师,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讲冷笑话的冰法啊!
  • 弃夫难甩

    弃夫难甩

    前世他亲手扼杀了他们俩人未出世的孩子,重回现代,想不到他也追了过来,还当了她的保镖?爱已随那一掌灰飞烟灭,她开始与其他人缠绵亲热,只为令他远离,然而,这一回他怎么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这还是那个冷酷无情的堡主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婚意动人,总裁暖妻好霸道

    婚意动人,总裁暖妻好霸道

    男友的背叛让她一下子跌入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余晴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初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友一转眼的瞬间娶了别的女人!“凭你的身份背景,我是绝对不允许让你嫁进来的!门当户对的道理你应该懂。”准婆婆拉着别的女人,在她面前趾高气昂!门当户对?她只觉得可笑!……慕锦辰,S市真正只手遮天的神秘大人物!当初她拒绝联姻的对象!没想到,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原点他姿态优雅的看着眼前的女人:“余小姐,想通了?嫁给我?来一场无爱婚姻?”……说好的无爱婚姻,她却渐渐动了心,直到有一天——“慕锦辰,我要和你离婚!”
  • 豪婚蜜爱:总裁大人的娇蛮妻

    豪婚蜜爱:总裁大人的娇蛮妻

    “什么?订婚?!”那天,她被千方百计地被扯去跟一个素未谋面的总裁大人订婚;“什么?联姻?!”那天,他满脸寒冰,僵硬无比的去和一个大学刚毕业的集团千金订婚。她倔强,他厌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从不搭话。她讨厌他的强势,又无可奈何地爱上了他;他厌烦她的骄横,却又发誓从此以后都会保护她。当霸道总裁遇上娇蛮萌妻,又会擦出怎样绚丽的爱情火花?
  • 洛圣都启示录

    洛圣都启示录

    GTA5同人小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然而如果你不去改变,一切早已尘埃落定。在洛圣都,面对汹涌如潮的黑暗,明智的人都会选择陷入疯狂。富兰克林.卡林顿。麦克.迪圣塔。崔佛.菲利普。当那能吞噬人的理智的黑暗来临时,你会怎么做?从此远走高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远离黑暗并抛弃光明?还是留下来,遁入黑暗,守护光明?
  • 记忆里的新娘

    记忆里的新娘

    童年的记忆不完整,只记得与她在一起玩耍的点滴。那是最美好的记忆呢.只是,还回得去吗?现在与过去,少女受伤的心,天使也折了翼......
  • 愿你像风

    愿你像风

    人生的绝大部分都是由自己掌控然而却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脱离你的手心向着未知的道路走去就像她从没预料到会遇见他而事情也好似一而再再而三脱离她的掌控她与他之间的关系究竟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