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爱仁德而不爱学习,那他肯定会被愚昧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那必将被放荡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信实但却不爱学习,那必将被戕害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直率而不爱读书,那他将会被偏激所蒙蔽……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周游列国长达14年之久。居无定所,食无定点,时常还会被人追杀,经常挨饿受冻,吃了上顿没下顿……
历尽磨难的孔子为何还能保持饱满的热情,如何还能保持阳光的心态?在孔子身上我们却丝毫看不出怨天尤人的怨恨。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把信仰表现在行为上,把操守表现在实践中,一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恐怕是当代人最缺乏的一种品格。孔子,贯穿其生命始终的,是一种激情饱满与积极乐观的精神--这就是孔子给予我们的力量。
所以,这也是我们读《论语》时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如果读《论语》之前我是这样的人,读完之后我还是这样的人,那不如不读。学孔子就要学他的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才会“实受其福”,才能找到安抚自己灵魂与造福社会的精神依托。
学习孔子的智慧与精神,做一个有毅力有智慧人,就不会深陷在牢骚和抱怨中,而是能用自己的毅力和拼搏精神赢得世人的尊重,并在别人的羡慕与尊重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几千年来,孔子被尊奉为“圣人”,《论语》被定位为“圣学”。人们对于孔子及《论语》皆怀着一种“高山仰止”的尊敬,不敢越雷池半步,虔诚地将其推上神坛,推向常人所不可企及的高度。
当然,我们今天再来读《论语》、读孔子,就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既要看到作品中伟大神圣的一面,也要看到孔子本人作为普普通通的人的一面。
《论语》蕴涵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及其待人接物、兴趣爱好、理想报负等。
《论语》中孔子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学习,经过十五年实践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可以有定性了。确定了,人生可以走这个路子了。但是这时候还会有怀疑,还会有摇摆的现象。到了四十岁就不会有疑惑了,对社会对人生没了疑问。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而言。还要加上十年,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命题,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然后到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怎么想就怎么做,但所想所做都没有越过事物的规律。”
“三十而立”,大家一直以来都有个误解,认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是建立家庭、事业有成了。其实,这个“立”立的是心智,不是事业家庭。特别是现代社会,三十正是人生中事业的起点。经过十五年的学习、实践,到了三十岁就要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构筑起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人做事就有了定性。
孔子的人生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实践,完成了从有我到无我的过渡,不同阶段的体会,对我们都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启发。
一个人立身为人,应当心怀四海,情满天下,求天下之学,以安邦定国,经世致用。即使起步艰难也应坚持,持之以恒的追求,才能获取真正的学问。
孔子出身望族,但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少的他只能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的家世,这些固然可以为自己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在鲁国国都立住脚,就得踏实学习,努力奋斗。
母亲在世时的苦心教育,使孔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早早地就懂得了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小小年纪,孔子就已经立下通过发奋学习来改变自己一生的远大志向了。
孔子对于知识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鲁国建有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初进太庙时,对太庙中的一切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向别人问这问那,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
有人对孔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理解,于是就说孔子的闲话:“谁说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
孔子听说后,一点也不恼火,他说:“这正是合乎礼的做法呀。”
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想要参与贵族政治并且取得一定地位,就要学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要熟悉并能遵循当时流行的礼仪,懂得音乐,掌握射箭技术,会驾驭马车,会写字,会计算,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六门基本功。孔子是非常善于自学和向别人请教的,他应该是全面掌握而且精通这六门基本功的。从流传下来的一些历史资料,就能说明孔子的勤奋和博学。
鲁国东南方有一个小国郯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按例是要定期来朝见鲁君的。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时,郯国的当政者郯子又来朝见鲁君。宴会上,鲁国一个大夫叔孙婼向郯子问起少昊为什么以鸟作为官名的问题,郯子对此作了详尽的回答。
孔子闻听后马上就去向郯子请教有关少昊氏时代职官制度的情况,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管理这类事情的官员,而这类知识却在四方蛮夷那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现在我相信这是真的。”
孔子在求取学问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他曾到当时周天子的首都雒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学习周礼和查阅一些古文献,还专程向当时的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问礼。
老子,姓李名聃,人们敬称他为老聃、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的柱下史,熟悉礼仪典故,当面向老子请教,这也是孔子梦寐以求的。
但是,曲阜到雒邑,远隔千里。在当时非常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甚至是充满危险的旅程。另外,当时的孔子自身贫困,如果没有鲁国贵族的支持和资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幸的是当时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师事于孔子,在他的帮助下,孔子从鲁君那里得到了一辆车、二匹马和一个跟随童仆的资助,南宫敬叔自告奋勇地陪同,孔子这才得以成行。
据记载,孔子这次雒邑之行的收获非常大。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如出丧的时候遇到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远处还是近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与敌国交战时已死国王的牌位该带还是不该带等等,老子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使孔子获得许多知识。
在孔子告别老子准备起程返回的时候,老子还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再三叮嘱孔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教育我们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他人身上值得借鉴的东西,勇于和善于向他人广泛地学习,且不可自高自大、固步自封。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学习不应该只啃书本,要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成为能量,照亮自己的人生,惠及天下苍生。
在谈到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爱仁德而不爱学习,那他肯定会被愚昧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那必将被放荡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信实但却不爱学习,那必将被戕害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直率而不爱读书,那他将会被偏激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他可能被祸乱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刚强而不喜爱读书,那他可能将被狂妄所蒙蔽。
这说明一个人即使具有仁德、智慧、为人直率、处事勇敢、遇事刚强的优点,但如果不爱学习,所有这些好的品质都可能向其反面发展。这话真是说到了家。那些心术不正、本身品质就有问题的人,若不学习就更可怕了。
现在不少人认为读书无用,最实际的是权力和金钱。这样的认识是目光短浅的。人为何要学习呢?人区别于动物正在于他的文化,没有文化,人与兽何别?而文化的传播与继承非要读书不可。
为何当今社会有一些人为钱而不顾道德?为何一些人纸醉金迷?看一看他们的行径,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鄙视读书”。
鄙视读书,离开了文化,这个社会的根基就会动摇。如果一个社会是拜金主义支配的社会,其道德必会沦丧,而道德沦丧必然阻碍和谐社会的发展,没有和谐的大环境,自然就会导致个体很难有所发展,最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