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赖昌星在香港成立了远华公司,为了挣更多的钱,他忘记了法律的约束,开始了走私之路。为了让各个在这条路上走的“顺利”,他打通了各个层次的关系,送高额的红包,利用色情录影要挟官员等等。在赖昌星的办公室一个浅蓝色的保险柜中,常年摆放着一叠一叠随时可用的现钞,有人民币、美元、港币等等。只要是他认为用得着的人,他可以毫不吝啬地随时奉送高额钱物。
在赖昌星的事情没有暴露之前,他走私货物的总金额高达500多亿人民币,偷逃税款超过300亿人民币。300多亿元啊,如果以一个城镇的孩子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费为4000元计算,这笔巨款足以让700多万的孩子免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直到通缉,赖昌星才后悔。他这样描述现在的想法:“平平安安过日子就是福,风风雨雨太辛苦,像我这样的,代价太大。”
赖昌星的事例说明,人仅有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用理智驾御自己的贪欲。去年热播的电视剧《蜗居》中的宋思明,有房有车有钱有权,能有的他都有了,但最后却丧命在了钱上。宋思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他有学问,也有能力,但是他却没能管住自己对金钱的欲望。是啊,金钱能够带给他太多东西了,比如女人,比如享受等等。于是他沉迷了,沉迷在金钱带给他的成就中,也深陷了,深陷在金钱为他设置的陷阱中。
电视机前有很多人为宋思明的死而惋惜,除了贪官以外,他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一个优秀的人,可是殊不知,人一旦沾惹上了“贪”字,他的灵魂就不在纯洁。有时候,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在追求什么?当你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你会发现,你追求的你仅仅是金钱。所以,不要因为一点点的贪念影响了你前进的步伐。
【进取之道】
“贪”字的背后往往就是一个“贫”字,那些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更多的是他们被财富所拥有。如果我们能理智得面对金钱的诱惑,一定会认清那些潜在的危险。
会挣钱,更要会花钱
在中国流传这样一句话:“富不过三代”,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和大部分的消费观念是有很大关系的。中国人大部分都会想:挣了钱要留给下一代。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模式,所以就导致了老子挣钱致富,儿子花钱显富,孙子不会挣钱又无钱花的情况。
很多人辛辛苦苦攒钱,为了后代紧衣缩食,希望能给后代留下一点财产,其实是真得没有必要。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家中的一副对联说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留下钱财给子孙,不但不能够帮助他们什么,反而会让他们放弃了努力、放弃了自己的追求。
想一想我们挣钱是为了什么呢?钱只不过是我们用来购买自己所需的一种手段,如果你挣了却不花,那钱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我曾问一个在中国待了12年的澳大利亚人,中国人在他眼里是什么样的,他说:“中国人不舍得花钱,最好什么都免费的,而且中国人很喜欢存钱,可是存钱并不是一件好事。”
作为中国人,我当然很不能认同他的说法,可是仔细想想,他的话不是完全不对,至少只知道存钱并不是一件好事。阿里巴巴集团的CEO马云就不赞成他的员工把钱都存到银行。
马云在他对全体员工加薪的内部邮件中强调道:“去花钱!去消费!”一连用了5个惊叹号,着实让业界吃了一惊。
马云其实是想通过自己的号召,让年轻人记住,不要按照你的收入来过日子,这样能使你自信!想象如果你现在穿着你喜欢的衣服,喜欢的鞋,挎着自己喜欢的包,是什么感觉?那种自信是不言而喻的。而自信带来的价值就是你的能力成倍的增加。自信,可以让一个人更乐于与人交往,更乐于表现自己,进而有更好的心态,有更好的外在积极的环境,进而就会有更多人的朋友愿意与你交往,自然机会也就会更多,只是把钱都存入银行无法带给你的。
仔细想一想,确实是如此,很多东西,不是因为买不起,是因为我们不舍得。这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节俭”的概念,总想着等挣了更多的钱再来买。但是面对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人们的意识也应该改变了,想到的不应该是去怎样攒钱,而是怎样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去花。改掉以前舍不得花钱的习惯,以“如何做才能赚到钱实现你的欲望”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只要不浪费,所有花的钱都是合理的。
为什么富人那么能花钱,却越花越有钱?而穷人不管怎么努力攒钱,还是越攒越少?这就是观念上的区别,富人想的是如何才能赚到钱,而不是想:有钱了之后才怎么样。就这一个差距,使得富人的赚钱的点子,路子,方法越来越多,而这些都是伴随着自己的欲望、自己的野心而成长着,迅速调整自己的工作,调整自己的事业,进而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到,进而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
曾任香港财爷的梁锦松老先生就说过:“你花掉的钱才真正是你的钱。你花不到的,都不过是别人的钱。”
在目前社会经济环境中,学会花钱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有人把花钱说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是毫无章法的花钱,而是有一定尺度地花。“学会花钱”不是奢靡无度,花天酒地;也不是视金钱为唯一的生活动力,唯利是图;更不能把钱单纯看成消费的工具,而忽视了它是血汗的结晶,否定了它暗含的情感价值。我们应提倡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一种向上的生活追求,这才是智慧的体现。
从另一个的角度来讲,如果把钱你存在银行,那就让银行将你的钱拿去贷给其他人,这时候,别人就会用你的钱去寻找便利与快乐,你就暂时放弃了你的权利。相反,每当你花掉一分钱,你也会体会到一分钱给你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同时,也为国家GDP的增长起到了一分钱的作用。是花钱给自己快乐,还是存钱让比人快乐,现在你应该有答案了吧!
【进取之道】
只会挣钱,而不会花钱,就会成为挣钱的机器;只会花钱而不会挣钱的人,就成为了废物,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金子不能种在地下
忘记了是哪一年的春节晚会上,在小品中,一个人把趁他老婆不注意时,把钱藏在了花盆里。碰巧一个人过来买花盆,然后挑中了他藏钱的那个花盆,接着就发现了花盆中藏的钱。戏剧化的一幕就出现了,这个人为了不让老婆怀疑他藏钱,就说他们家的花盆会生钱,而那个傻傻的顾客居然相信了。他们的表演引起了台下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博取笑声的表演,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明白,埋在土里的钱是不可能生出钱来的。同样的道理,把钱存起来也不可能生出钱来。
有一个财主,在挣了很多钱后,就开始担心自己钱财被人盗了去。为了确保自己的财产不会丢失,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用得到的钱买了一块大金子,然后就在自家后面的山上挖了一个坑,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自己搬着那块大金子上了后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金子埋在了里面。
尽管是这样,他仍然不放心,每天都要去看一看,看到金子还在他就放心地回家去。他的行为引起了家中一个长工的注意。当他再次去后山时,这个长工就悄悄地尾随在他的身后,发现了财主的秘密。当天夜里,当财主睡后,长工就简单得收拾了自己的行李,然后扛着锄头来到了后山,挖出了金子,然后带着金子远走高飞了。
次日,当财主再来到后山时,发现自己的金子不见了,急得大哭起来。这时一个老者从这里路过,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后,说道:“你捡块石头放进坑里,就把它当作是金子就行了。”“那怎么能一样呢?”财主以为这个人在戏弄他,生气地回答道。“既然你不用它,那么金子和石头对你来说都是一样的。”这时,财主无言以对了。
当然,石头和金子还是有区别的,金子能够购买商品,而石头却不能。但是如果同样都是埋在土里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你想一想自己的钱放在什么地方了?家里的抽屉里?保险箱里?银行里?放在这些地方,和埋在土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在中国的“穷人”当中,自己在银行的存款数占到了自己财富的80%以上。而对于富人呢?他们银行里的存款占到自己的财富1%都不到,而这些钱也就是为了自己近一段时间铺张花费的开销,其他的钱,绝对不会放在银行里,不但不会,反而会想方设法从银行里贷款出去周转。
著名的犹太金融家摩根说:“金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赚钱的过程,即不断地接受挑战才是乐趣,不是要钱,而是赚钱,看着钱滚钱才是有意义的。”同样的,比尔·盖茨也认为,赚钱的过程比钱本身更让人激动,赚多少并在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摩根和比尔·盖茨的话体现出了富人和普通人的区别,我们往往重视的是钱的本身,总是抱怨自己没钱的同时,却没曾想过,自己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就是错误的,又怎么能让自己挣更多的钱呢?就如同水在流动中才是有用的水,财富也必须在流动中才是真正的财富。而静止的财富不但随时会消失,而且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好处。只有让钱动起来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这样的概念,股神巴菲特从小就具备了。
从巴菲特6岁起,他开始梦想赚钱,并且把自己的收入积攒起来。当他看到1美元时,他知道通过福利最终会成为10美元。12岁时,用自己所存的钱114美元,与姐姐多丽丝合伙各买了3股股票,后来以每股40美元卖出,小赚了一笔。14岁,他通过送报赚到的钱已经够上缴税了,他扣除了手表和自行车这些营业费用,只剩下了不过只有7美元。15岁的时候,他把赚取的1200美元投资到一块40英亩的农场上。将打工积累的一点资金用来开了家小店,小店的生意不错,他又开了一家小公司。他精心呵护着自己的经历,呵护着自己的小公司,3年后,小公司变成了大公司。
他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湿的雪,和够长的山坡。也就是说当你确定投资目标时,要找到够好的投资机会并把握原则,财富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巴菲特也是以此创造出百亿美元身价。
由此可见,如果金钱躺着睡大觉,是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增值的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把钱存起来已经不是一种保值的方式了,想靠存钱发财是不可能的,只有把钱拿出来去投资,才能挣更多的钱。
【进取之道】
财富一旦静止,那就是在等死。这不但是在寻死,而且在寻死的过程中,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好处。
最好的理财方式是自我提升
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理财,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就会穷。当人有了钱时,会想到要投资,可是投资什么好呢?这是大多数人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有的人选择了买基金、买股票,有的人选择了买保险,还有的人选择了炒房,囤粮等等以一系列可以让金钱再生金钱的方法。
其实,我认为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给自己投资,投资自己的外在和内在。比如,一个懂得投资自己的人,当他挣来钱时,他会给自己买车,买名牌,这是一种形象投资,在形象上给自己提升一个档次,这将意味着他接触的人群,会因此而提升档次;还有就是给自己内在提升,内在就是指自己的知识、见识、专业等等一系列可以让人更有底气的东西。
相比较而言,内在比外在更为重要一些,内在是一块华丽的锦缎,而外在是锦缎上的花,你首先要有了这块华丽的锦缎,才能往上面添花。这一点,通过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就能显示出来。
纵观当今社会,你会发现,生活地最艰难的大部分人都是拥有高中知识水平及其以下的人,他们大都只有当打工仔、打工妹的份儿,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当然,与他们对财富创造的贡献率相适应,他们也就只能获得生存的权力,只能获得较低的报酬。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只够自己勉强地生存。
而掌握了大学知识水平以及以上的人,从起点上就要比高中毕业的高,首先他们大部分出入的是写字楼,坐的是办公室,基本工资至少要高出1000元左右。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自身的价值和你挣多少钱是成正比的。你自身的价值越高,你的挣钱能力就越强,当你开始停止对自身价值的提升时,你所获得的金钱数,也就到此为止了。
也许你会说,现在能力比学历重要,确实如此,可是你的能力从何而来呢?还不是你通过学习得来的吗?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在上学的时候还被老师说是“白痴”,可是他却成了发明家。原因就是他虽然脱离了学校,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充实自己的知识。这就说明了,自我提升很重要。中国民营教育机构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洪敏,用他自己的经历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在俞洪敏的少年时期,没有人看得出他身上具备任何成功的潜质,甚至连他考上大学,都被人认为是走了“狗屎运”。
然而随着他对自己的不断的高要求,他让新东方从无到有,从国内市场走向了国际。在创办新东方之前,俞洪敏是个打工仔,当他发现大量培训学校对学生的态度、管理和理念上有缺陷后,他就想:如果换作是我,我该怎么管。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就准备亲自去尝试了。然后,作为一个教书匠,创办一个学校所要面临的问题,是他以自己现有的能力不能解决的。于是他就在摸索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跟政府各界领导打交道开始,不管是公安局,还是卫生部,他都琢磨出一套与他们相处的门道,此时,他就由一个教书教向一个民营小老板转变了。
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当新东方的学生已经有两万人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的队伍是扩大的时候了。于是他专程去了趟美国,请回了现在的王强、徐小平等人。这时,他面临地不再是教书、交际,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为了管理好这支队伍,他阅读了大量的管理书籍,完成了在思想上和领导能力等方面的转型。
新东方从一个一开始只有13个学员的学校,摇身一变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所取得的财富也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些都要归功于俞洪敏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完成了从教师到校长,再到管理者,最后成为上市公司的老总的逐步转变。
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除了俞洪敏之外,细数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依靠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价值,来获取更多的财富的。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财富,那就首先把自己想象成一块缺水的海绵,不断地吸取水分,让自己膨胀起来,充实起来吧。
【进取之道】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只有不断地自我提升才能让你不停地燃烧,从而发出光芒,否则你面临的是就是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