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1900—1988),名嘉玢,江苏宝山人(现属上海)。民国女银行家、企业家,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
张幼仪的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为当时的知名医生。她的二哥张君劢,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民社党创立者;四哥张公权,曾任中国银行总裁,是“政学系”重要人物。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1912年考入苏州师范学校,1915年12月5日奉家庭之命与徐志摩结婚。次年徐出国留学,张则在老家侍奉公婆。长子徐积锴于1918年出生。1920年,到英国与徐志摩相会。在英国期间,本来就欠佳的夫妻感情进一步恶化,原因是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张幼仪第二次怀孕期间,徐志摩要求离婚并离家出走。张幼仪独身去了欧洲,于1922年在柏林生下次子徐德生(又名彼得,1925年逝世)后,徐志摩与之离婚。
离婚后在德国学习幼儿教育。1926年应公公徐申如之邀回国,当时徐志摩要和陆小曼结婚,徐申如表示若张幼仪不同意这桩婚事,他就不允许徐志摩跟陆小曼结婚。张幼仪在徐志摩面前表示同意,并继续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并成为其义女。
回国后,先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1928年,在四哥张公权协助下接办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很快使之扭亏为盈。她开办了云裳服装公司并任总经理,引入新潮时装式样。与此同时,还涉足股票交易。1934年,帮助二哥张君劢的民社党管理财务。
1949年移居香港。1954年,与苏纪之医生在日本结婚。1972年苏纪之病故后,去美国与儿子团聚,1988年逝世于纽约。
张幼仪14岁时,四哥张公权奉命视察杭州一中,看到了徐志摩的考卷,颇为赞赏,替妹妹看中了徐志摩,并主动向徐家求亲。徐家当时已是江南富商,家中开办有电灯厂、蚕丝厂、布厂、徐裕丰酱园、裕通钱庄等,和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他一口答应,并送了聘礼。
这是一桩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两家很快定下了婚事,当时男方16岁,女方13岁,都还在读书。
张幼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呢?她谈不到好看,也谈不到难看。嘴唇比较厚,生得黑,性情和善,沉默寡言,举止端庄,秀外慧中,为人颇受好评。3岁那年,她的母亲曾经尝试给她缠足,但是,她的二哥张君劢最终阻止了母亲:“别折腾她了,她这样太疼了。”张幼仪成了张家第一个天足女人。
那为什么徐志摩独独不乐意亲近她呢?作为一个追求自由和浪漫的青年,徐志摩对爱情充满诸多的幻想和期待,别人要硬塞给他一个新娘,他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像刺猬一样竖起全身的刺。所以徐志摩会在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鄙夷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更为不幸的是,从此,“鄙夷”成了他对待这位第一任夫人的基调。奉命成婚之后,看她百般不顺眼。有一次,徐志摩在院子里读书,突然喊一个佣人拿东西,又感觉背痒,就喊另一个佣人抓痒,一旁的张幼仪想帮忙,徐志摩却用眼神制止了她,那种轻蔑而不屑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出嫁前,张幼仪的母亲告诫她,在婆家只能说“是”,不能说“不”。但徐志摩并不喜欢她,婚后,夫妻之间几乎无话可说,张幼仪个性沉默坚毅,比较顶真,帮助公公理财,甚为得力,但这些老人眼中的优点,在活泼飘逸、热情奔放的诗人眼里,就是呆板无趣、僵硬乏味。
婚后,徐志摩在妻兄张君劢的引荐下,拜梁启超为师。婚后4年,两人在一起的日子只有4个月。张幼仪足不出户,总是长时间跟着婆婆坐在院子里缝缝补补。婚后她也曾写信给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希望能完成中断的学业,但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这些事情,使得读书的愿望成为泡影,一直到晚年,她都为没能到“像丈夫所爱的女人读的那种一流学校上学”而耿耿于怀。
1920年,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先到马赛再到伦敦。到达马赛港时,“我斜倚着船舷,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来的表情的人。”据说张幼仪出国与徐志摩相聚,是公公婆婆安排的,为的是让徐志摩知道要对家负起责任。
见面后,徐志摩第一件事便是带她去买新衣服和皮鞋,因为他认为她从国内穿来的经过精挑细选的中式服装太土了,会让他在朋友面前丢脸。
就这样,心存无限希冀满心欢喜的她,被他无声的行为深深刺伤。随后两人拍了唯一的合影,给徐志摩父母寄去。到英国沙士顿安顿下来后,他们的关系却无任何改善。
此时,徐志摩正疯狂追求林徽因。这使他忘记了一切,包括张幼仪。在张幼仪的眼光里,离婚就是被“休”,她坚决不同意,认为自己没有犯“七出”的任何一条。两人发生了争吵,徐志摩一走了之,不知去向。一筹莫展的张幼仪只能哭着写信向在巴黎的二哥张君劢求救。她撑着沉重的身子一个人从英国到巴黎。在巴黎待了一段时间后,她随二哥、七弟到了德国。
1922年,张幼仪在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当她从医院回家后,一直杳无音信的徐志摩露面了,来找她签离婚协议——其时林徽因已经回国,他急着回国追求她。
林徽因曾经评价徐志摩优雅、善良,总是苦自己而不肯伤害别人。可是挪到张幼仪身上,怎么看怎么觉得,徐对张的态度与这些评价毫不相干。
在英国沙士顿,举目无亲的张幼仪惴惴不安地告诉徐志摩,自己怀孕了。而徐志摩竟连眼皮都不抬,“赶紧打掉”,甚至对怎么打,在哪打都没有兴趣过问。张幼仪一句“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换来的是徐志摩比石头还硬的一句:“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他们在一个朋友家里见面,张幼仪说,“你要离婚,等禀告父母批准才办。”徐志摩却用狠硬的态度说:“不行!我没时间等!你一定要现在签字!”张幼仪知道无可挽回,只有含泪在离婚协议上签字,这是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没有吵闹,没有纠缠。张幼仪是明智的。在徐志摩对她没有了爱情的时候,她选择了平静地离开。其时,他们的孩子彼得出生还不到一个月。
签好离婚协议后,徐志摩跟着她去医院看小彼得,“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
无论是徐志摩还是张幼仪,在海外求学,一直都是靠徐志摩父亲的汇款。二人协议离婚后,徐家仍视张幼仪为自家人,徐父每月都给张幼仪寄200美金。战后的德国,马克贬值,一美元就能买很多食品,200美元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张幼仪雇了保姆,自己学习德文,并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1925年,彼得3岁时,死于腹膜炎。
彼得死后一周,徐志摩抵达柏林,这是他们离婚后第一次见面,当时,徐已经开始热烈追求陆小曼。徐志摩神采奕奕,而丧子后的幼仪瘦小憔悴,她赢得了徐志摩的尊敬。他在写给陆小曼的信中,说:“C(张幼仪)是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怕’。”在德国期间,也曾有男子追求张幼仪,她回答:“我还不想结婚。”对此,张幼仪曾说道:“四哥写信告诉我,为了留住张家的颜面,我在未来五年里,都不能教别人看见我和某个男人同进同出,要不别人会以为徐志摩和我离婚是因为我不守妇道。”1926年,张幼仪回国。徐家二老将她收为干女儿,徐申如将家产分成三份,儿子和陆小曼一份,孙子和张幼仪一份,老两口一份。
陆小曼在徐家二老面前,公开和徐志摩发嗲,要徐志摩吃她剩下的饭、抱她上楼等,这让徐志摩父母深为反感。相比之下,张幼仪是特别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在二老要求跟她与孙子同住时,她建议他们先回老家,在老家住过一段后,再到孙子这里来,避免使徐志摩陆小曼尴尬。徐陆举行婚礼,曾给她发请柬,但她没有去。他们三人后来在胡适家见过一面,陆小曼和徐志摩显得很亲昵——老年的张幼仪在口述自传中有些酸酸地说:“我不是有魅力的女人,不像别的女人那样,我做人严肃,因为我是苦过来的。”在东吴大学做了一阵子德文教师后,1927年她开始担任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和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
每天上午9点整,她准时到办公室,这种分秒不差的习惯是从德国学来的。下午5点,会有个教师到公司来,给她补习一个小时的国文。晚6点她再到云裳服装公司,打理财务。
张幼仪似乎很有经商的头脑,她在股市里赚了不少钱,在自己的住房旁边给公婆盖了幢房子。
张幼仪执掌的云裳服装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新式服装公司。独特的立体剪裁法,一改中式服装扁平的状貌,在上海滩风靡一时。服装公司开张的时候,徐志摩和陆小曼曾前去祝贺,还拍了照片。
与陆小曼成婚后,徐志摩的生活苦乐参半。他同张幼仪偶尔还有联系,她坚持照顾徐的父母,徐的母亲在她那里“各事都舒服,比在家里还好些”。不知道此时的徐志摩,会不会对这个自己曾经伤害过的、隐忍坚定的女子心怀愧疚?
张幼仪把自己的人生一分为二,“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
去德国前,她大概是什么都怕,怕离婚,怕做错事,怕得不到丈夫的爱,委曲求全,却屡次受到伤害;去德国后,她遭遇了人生中最沉重的伤痛,与丈夫离婚,心爱的儿子死在他乡。伤痛让人清醒,就在这时候,她忽然明白,人生任何事情,原来都要依靠自己。别人的怜悯,搏不来美好的未来。离婚丧子之痛,让张幼仪一夜长大,变得无所畏惧,坚定不移地走出自己的人生新路。
坊间有种说法,传她和徐志摩离婚后,通信不断,感情反而比结婚时好,并且不时接济徐志摩,《人间四月天》里,也表现徐志摩对她似乎还含情脉脉——这有一些想当然的成分。
徐和她的通信,基本上是事务性的。如果说徐从她那里拿钱,也不能说是张幼仪在接济徐志摩,因为云裳服装公司是张幼仪八弟和几个朋友一起开的,徐志摩也是股东之一。而且,徐父后来几乎将产业全部交给张幼仪打理,张幼仪即便给徐志摩钱,也只能说是做徐父和徐志摩之间的经手人罢了。
1939年,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阿欢)已经21岁了,为了儿子的婚姻幸福,张幼仪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想要个什么样的妻子。阿欢回答说:“我只对漂亮姑娘感兴趣。”张幼仪后来说:“他为什么这么回答,我不明白。他说这话的时候,我很伤心,因为那让我想起他父亲,我一直觉得他父亲要的,是个比我女性化、又有魅力的女人。
”但张幼仪还是遵从儿子的心愿,为他介绍了一位漂亮的女孩。为了不让儿媳妇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张幼仪为儿媳请来老师,给她上英、法、德、中的文学课程,以使儿媳不仅能愉悦儿子的眼睛,还能满足他的心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