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深不见底,云雾缭绕,高文武与红磷二人眼前一黑,就这么快速坠落着,毫无反抗之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二人却根本没有掉落地面的意思,直至清晨,天边亮起来的时候,二人才惊讶的发现环绕四周的云雾都是紫红色的,而二人的距离不足三尺,依稀能够辨识。
“师姐,快抓住我的手!”,高文武大喊一声,向红磷伸出手去,红磷也不犹豫,微微一笑,轻轻将手搭了过来,高文武紧握红磷的芊芊玉手,心中略微一动,来不及细想,将其拉近到身旁,轻轻搂着红磷的细腰。
红磷:“师弟,你这是?……哎,这里万丈深渊,你我已经掉落一夜,当我们坠落地面之时,必定粉身碎骨。”
高文武:“师姐,既然家主让我们一同前来,就是要我们形成合力,共同应对一切。”
红磷:“好吧,就让我们死在一起。”
高文武:“瞎说什么呢,我们的际遇还没开始怎么会死呢,你看这漫天的紫色云雾,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呀。紫气东来,西出函谷,……,哈!哈!哈!”,红磷莫名的看着高文武,没有说话,只是增加了一种信任,依靠的感觉,自己也说不上来。
“扑通、扑通……”,随着两人落水的声音响起,毫无疑问,两人获救了。
“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童男童女载天命,藏形匿迹混元气。”悠悠诵诗声在山谷间激荡,来来回回,沁人心脾。
高文武:“咦?”高文武一个机灵向声源处望去。“师姐,不要耽搁了,我们快走,机缘就在前方!”
“嗯”,红磷乖巧的应了一声,二人未受任何创伤,反而精神为之一振,任由高文武牵着向前游去。
出了深潭不远,一块巨石坐落道路旁,上书三个醒目大字:“终南山。”
高文武;“果然是这里。师姐,我们走吧,快去拜见前辈。”
翻过一座山坡,展现在二人眼前的是一个破旧不堪的茅草屋,茅草屋周围栽种着些许青菜和瓜果。
高文武:“晚辈机缘巧合来到此处,打扰前辈清修了,不知前辈可是文始先生无上真人-尹喜!”
“非也,非也。两位,可让老夫好等啊。”,“噶几。”,茅草屋的房门打开了,一名清瘦的老者突兀的出现在菜地前,仿佛瞬移一般。此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飘飘然而有神仙之概。
红磷:“闻所未闻,好厉害的身法!”
高文武心中一喜:“原来是诸葛先生,失敬,失敬!”
诸葛孔明:“家师文始先生早已成圣而去,我受家师所托,在此处等候载天命之人,传予本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却见识广博,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红磷:“这位老前辈,听我师弟说你很了不起呢,嘿嘿,我们可不白学本领,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诸葛孔明:“哈哈,小丫头灵气十足,快人快语,老夫就开门见山吧。”,“当年老夫遗愿未了,寿元将尽,遂施展祈禳大法,妄图逆天改命,向天再借二十年,可惜最后功败垂成,天意难违。而今,站在你面前的只是施法未成,留下的一道残缺元神。家师惜才,施法护我元神,命我在此处等候载天命之人,传予本领,将来修炼有成,必能助我修复元神,重塑肉身,逆天续命。”
高文武:“诸葛先生享誉中华,旷古烁今,晚辈定当竭尽所能为先生续命,请先生放心。”
诸葛孔明:“中华?……,原来如此!孔明先谢过小兄弟了。”
高文武:“哈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真想和先生痛饮一番!”
“哈哈,我见小兄弟也是无比亲切啊,来日方长,希望将来有这机会。事不宜迟,两位可接好了!”,只见诸葛孔明话闭,两手快速书写,随后向前一推,两个八卦图形分别射向高文武和红磷的灵台处。
诸葛孔明:“传予小兄弟家师留下的《道德经》一篇。《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
诸葛孔明:“传予小丫头《奇门遁甲》一篇,为老夫生平所创。《奇门遁甲》,分上下两篇,上篇言兵法、兵器,含排兵布阵之法,攻城略地之术;下篇言奇法、异术,含占卜之方,炼丹之道。”
诸葛孔明:“再传小兄弟羽扇一把,此扇属火,由三味真火炼制而成,乃稀世珍宝,可焚万物,切不可轻易示于人前。”
高文武、红磷:“谢前辈!”
诸葛孔明:“嗯,二位入谷的那片深潭乃炼制琼浆玉露的活水,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天,除污纳垢,易经洗髓,必能助二位一臂之力。”,正说着,诸葛孔明身形渐渐模糊,即将消失不见。
高文武;“前辈,我将来如何寻你?”
诸葛孔明:“时机成熟,我们自会相见,好了,快去。”紧接着,诸葛孔明大袖一挥,二人又回到了深潭之中。二人只觉得全身舒畅无比,却不知自身衣物正在渐渐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