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葛”一词是彝语的译音,是姚安县马游彝族民间歌曲的总称,因全部都是采用“梅葛调”进行演唱,所以取名为“梅葛”。千百年来,在经过马游坪彝民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以后,广泛地流传到了姚安的大黑山彝族区以及附近的金沙江流域的彝家山寨。梅葛的传唱并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全都是依靠一问一答的口耳进行相传至今。不拜师学艺,老人也都不会强迫孩子们去学唱梅葛。一般说来,只要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都是要请歌手来演唱梅葛,有的时候甚至要唱上三天三夜。
马游坪彝族的梅葛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老年梅葛所演唱的主要内容是开天辟地、创世立业和人们的日常劳动生活,曲调和内容也是比较的固定;中年梅葛所演唱的主要内容是中年男子在成家之后生产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内容也是比较的凄婉忧伤;青年梅葛所演唱的主要内容是彝族青年男女纯真的情爱生活,内容也是比较的随意;娃娃梅葛一般是由一群彝族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对唱,演唱的时候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梅葛演唱的时候还分为单人、双人和集体3种形式,前面两种一般都是坐唱或者站唱,许多人演出的时候就会是走唱,并且和舞蹈相结合,从而更加的生动活泼,富有民族特色。伴奏的时候主要会采用葫芦笙、口弦、笛子、月琴等等。同时还会采用彝汉两种语言进行演唱,唱词主要是以七字句、五字句最为常见,其中又以五字句居多,讲求彝语声韵,诙谐风趣,深受彝族人民群众的喜爱。
过去的时候,那些演唱梅葛的歌手主要是毕摩,他们不仅是彝族的祭师,同时还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保存、加工和传播者,是彝族的知识分子。然而,近年来涌现出许多青年歌手,他们所创作的曲目远远地超出了传统的史诗范畴,大部分都用于反映彝族人民的新生活,例如《民兵队长阿利若》、《昙华山上不老松》、《彝家山寨新事多》、《红军长征过楚雄》、《美上加美》等等,都先后参加了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并分别获得各种奖励。
因此,梅葛被认为是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是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以后,梅葛也得到了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普遍重视,并逐渐被更多人所认识。早在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在出席亚洲作家会议的时候,就在他的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
2006年7月28日,马游坪彝族梅葛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仅如此,梅葛文化还被作为文化商标得到了成功注册。2008年6月7日,彝族梅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查姆
在彝语中,“查姆”的意思就是“大”和“起源”,直译出来就是“万物起源是大事”,也就是“万物的起源”。《查姆》主要是用于吟唱天地、日月、人类、风雨、种子、树木等万事万物的起源。《查姆》里有关神的传说是在彝族的几部创世史诗中最为生动优美,它创造出了许多形象生动的神和英雄形象,例如涅侬撒萨歇、儒黄炸当地、罗阿玛、罗塔纪等等,因此,《查姆》又被认为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生动的神话叙事诗。
彝族史诗《查姆》广泛流传于双柏县哀牢山彝族地区及大麦地乡底土村一带,在没有产生彝文之前都是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直到出现了老彝文才用书面的形式来进行传承,只有少数懂老彝文的人和毕摩(彝族祭司,亦是民间知识分子)才明白。
《查姆》原来有120多“查”,主要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的名字叫《吾查》,主要的内容是说上古时期开天辟地、洪水泛滥、人类起源和万事万物起源等等;下部的名字叫《买查》,主要的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占卜算卦、文学以及诗歌等等。《查姆》是采用老彝文进行记载的,基本上都是五言句式,并且十分押韵。翻译成汉文以后也要保持原来的五言体格式却是十分的困难。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里面的内容,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文联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查姆卷》在兼顾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下,翻译成了3500多行长短不一的诗句,内容整体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最初的时候,《查姆》只是用于丧葬和祭祀等场合,并且是由毕摩们进行吟唱。如今当地的彝族人民群众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嫁娶、播种收割和建造房屋的时候都会邀请毕摩吟唱《查姆》,声音十分的庄严深沉,有的毕摩甚至可以连续唱上好几天。不仅如此,《查姆》还经常采用曲调优美的“阿噻调”来配唱,有的时候还会采用大四弦来进行伴奏,一边唱一边叙述,载歌载舞,形式十分的丰富多彩。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时至今日,《查姆》已经整理出了10多“查”,其中里面详细地记载了天地的起源、独眼睛时代、直眼睛时代、横眼睛时代、民族的起源、生死的起源、纸火的起源、病种的起源、种子的起源、纸书的起源和洪水泛滥的事情、安魂的事情、家训的事情、死人安埋的事情等等。人们通过这一方式,使已濒临灭亡的《查姆》得以部分的传承下来。
仰阿莎
仰阿莎是我国苗族人民的美神,歌舞剧《仰阿莎》就是根据广泛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同名苗族古代叙事长诗改编创作而成,因此这首长诗被苗族赞誉为“最美丽的歌”,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在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极为深远,意义重大。
而有关“仰阿莎”的神话故事,也在我国苗族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至今。相传在非常古老的时候,在一个山谷的中间,有一个深潭,山的两边都长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奇异美丽的花草。井里面的泉水清澈见底,甚至都可以照得见天空上的云霞和飞鸟,照得见井旁边的花草树木。有一天,从东方飞来了一群鹭鸶,从西方飞来了一群水鸭,它们一看见这个美丽的水井,就想要到水井里面去找鱼虾吃,气得看守水井的地神跳起来说道:“呸!你们都走开,你们飞到这里来要干什么?这里又不是鱼塘,这里是仰阿莎出生的地方。明天她就要在这里出世了,你们可不要啄到她!谁要是敢动仰阿莎一下,我就要让它尸骨无存!”鹭鸶和水鸭听完这些话,只好夹起了尾巴灰溜溜飞走了。
第二天,天空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下起了漂泊大雨。井里面都冒着水泡,发出了“波、波、波”的响声。过了没多久,雨就停了,天空也放晴了,露出了五彩斑斓的云霞,就像是苗家姑娘们所绣出来的花朵一样,飘浮在晴朗的天空上面。就在这个时候,仰阿莎从水井中冒了出来,成群结队的蝴蝶围绕着仰阿莎翩翩飞舞,数不清的鸟儿也绕着仰阿莎唱起了欢快的歌……大家都在欢乐地庆贺着美丽的仰阿莎出生。
美丽的仰阿莎刚出生的第一天就会笑,第二天的时候就会开口说话,第三天的时候就会唱歌,第四天的时候就会织布、绣花。仰阿莎唱出来的歌是那样的婉转动听,飞遍了山山岭岭,响彻了村村寨寨。在阴天的时候,仰阿莎的歌声能驱走云雾,把太阳呼唤出来;在冬天的时候,仰阿莎的歌声可以驱走寒冷,唱得漫山遍野都开满鲜花。蜜蜂听见了她的歌声,都忘记了采蜜;百鸟听见了她的歌声,都会忘记了欢唱;青年小伙子们听见了她的歌声,就会忘记了手中正在干的活;美丽的姑娘们听见了她的歌声,就会一字一句地跟在后面学唱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一年年地过去了。满山的映山红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整整开过了十八次,谢过了十八次,转眼间仰阿莎就已经十八岁。十八岁的仰阿莎,长得是越发美丽。美丽的仰阿莎,拥有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有一个就像是白茶花一样白嫩的脸庞,有两条细细长长的眉毛,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仰阿莎穿着自己绣出来的花衣服,蜜蜂看见都会飞到她身上采蜜;她穿上自己做的百褶裙,那绉折比菌子上的绉纹还美丽。九十九个江略里的姑娘,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仰阿莎的美丽;九十九个江略里的青年小伙子,没有一个不喜欢仰阿莎的。
后来天上的太阳看上了美丽的仰阿莎,于是就指使乌云来给自己做媒,乌云就施展了各种手段,想要迫使仰阿莎嫁给太阳。仰阿莎嫁给了太阳以后,太阳并没有把美丽的妻子仰阿莎放在心上,为了名利,太阳整天都在外面奔跑,连续六年都不曾回家,仰阿莎就这样非常痛苦寂寞地生活了六年。在太阳家里,唯一能和她快乐相处的人就是月亮了。月亮虽然说是太阳的弟弟,但实际上在家里却是太阳的长工。月亮是一位勤劳勇敢的人,他非常同情仰阿莎的遭遇,仰阿莎也在月亮那里得到了她之前不曾得到过的温暖,而且她也从月亮的身上看到了她所幻想的东西。后来,仰阿莎还是爱上了诚实善良的月亮,于是就和月亮一起逃到了很远的地方结为了夫妻。太阳知道了以后非常的气愤,可是在经过月老的评理之后,仰阿莎和月亮终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月亮也把自己的江山赠给了太阳。
仰阿莎被苗族人民尊奉为美神,在如今的贵州省清水江剑河一带至今仍然广泛流传着仰阿莎的美丽传说。仰阿莎象征着苗族人民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和对生命的赞叹。直到今天,在剑河县境内还能够找到传说中仰阿莎出生的水井、沐浴的温泉以及畅游的湖泊。
为了纪念苗族人民这位美丽而又浪漫的女神,并进一步地挖掘、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剑河县从2007年以来,每年都会举办一届“贵州·剑河仰阿莎文化节”。
康巴拉伊
康巴拉伊是治多县境内藏族男女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诗化的一种交际语言,起源于六世纪末期吐蕃王朝南日松赞时期。康巴拉伊一共分为祭歌、颂歌、引歌、启歌、竞歌、谜语歌、汇歌、恋歌、别离歌、贬歌、咒歌和吉祥祝福歌等十二卷,每卷都是由一万首的诗歌组合而成。
康巴拉伊主要是广泛流传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广大安多方言藏区的一种专门表现爱情内容的山歌艺术,它的分布主要是以青海湖环湖地域和黄河流域(以海南、黄南两州)为中心而向四方进行辐射。康巴拉伊来源于藏族的山歌,早在公元7世纪三大藏区划分的时候,就促成了拉伊在“下部多康”之安多藏区的广泛流传。
康巴拉伊是藏族民歌中的一朵奇葩,是藏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诉爱慕之情的一种情歌,所以不可以在家中或者村庄中进行咏唱,只可以在山野间进行高歌欢唱。拉伊的曲调委婉抒情,节奏也是十分的舒缓,在旋律上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经过演唱者的感情抒发,同样令人动容不已。拉伊没有固定的歌词,都是由演唱者触景生情,随兴编唱,巧妙地运用比喻等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向对方表达唱歌者的思想感情,有很多的歌词都是采用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诗。
康巴拉伊的种类十分的丰富多彩,数量也是十分的繁多,内容也是广泛地涉及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整的对歌也设有一定的程序,例如引歌、问候歌、相恋歌、相爱歌、相思歌、相违歌、相离歌和尾歌等。另外,拉伊的曲调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有的地方会强调音乐的语言性,节奏比较紧凑;有的地方旋律会比较的深沉、悠扬,从而形成了自由、婉转的悠长型山歌的风格;有的地方的旋律则比较地甜美,节奏也相对规整,从而形成了一种雅致、端庄的抒咏风格等。
康巴拉伊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藏族人民群众的成长一直历程同步,不仅承载着藏民族的创造力和灵感,同时在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研究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康巴拉伊不仅仅显示出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和独到的艺术风格,并且还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了一种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能够完整演唱拉伊全篇的艺人已经很少了,尽管治多县政府已经着力在抢救收集整理康巴拉伊2400多首,但由于康巴拉伊内容繁多,并且都是以口头传承为主,所以濒临消亡,急需有关部门的抢救和保护。
科尔沁潮尔史诗
科尔沁潮尔史诗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是时至今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地区尚存的唯一一种活态传承的长篇史诗。
科尔沁潮尔史诗起源于科尔沁草原,主要流传于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兴安盟境内,是蒙古史诗中的一种地方性传统。科尔沁潮尔史诗是用一种叫潮尔的古老弓弦乐器伴奏,并且是由专门的史诗艺人——潮尔奇,以自拉自唱的形式进行说唱表演。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天神投胎下凡,生长成为可汗和英雄,并且和危害人间的恶魔蟒古思进行一番战斗,保卫家乡、捍卫和平的故事。
科尔沁潮尔史诗的音乐曲调自成一派体系,总共分为9套20多首,并且在演述的时候可以进行自由的变化。科尔沁潮尔史诗的曲目曾经有数十部之多,其中“十八部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就是一种大型的串联系列史诗,是由18部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史诗所构成,其规模和篇幅可以和著名的《格斯尔》和《江格尔》相提并论。
科尔沁潮尔史诗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流传的区域也非常的广阔,受其影响的群众也是非常广泛。科尔沁潮尔史诗风格极为独特,技艺也是自成一派体系,具有非常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将叙事、抒情和吟诵融合为一体,风格粗犷豪放,和蒙古草原民族独有的语言、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和风俗习惯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集中突出地体现出了草原文化的特色和特征。
因此,科尔沁潮尔史诗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是时至今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地区尚存的唯一一种活态传承的长篇史诗。由于其内容主要是讲述宇宙的转换、世界沉浮的故事,阐述人类物种的起源,思想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秩序的构建等内容,从而表达出了人类追求真理、主张正义、维护和平、和谐共存的美好生活愿望。另外,作为科尔沁潮尔史诗的伴奏乐器潮尔是现今蒙古族最为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乐器,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在乐器学、声学、工艺学和音乐学等方面的综合性特征。
然而,近年来,随着蒙古族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英雄史诗艺术已经逐步走向了衰弱,到了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境内绝大多数活态史诗的传统已经逐步的消失。和其他地方史诗的结局一样,科尔沁潮尔史诗也曾经一度被学界认为是已经走向了消亡。但是,在经过有关学者的不懈努力和深入研究调查,2005年的时候终于发现了科尔沁潮尔史诗目前所知唯一的传承人布仁初古拉以及承载于他身上的20部科尔沁潮尔史诗。这项发现对于蒙古史诗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发现价值和历史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