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霍金为了缓锯家庭的经济压力,决定写一本关于宇宙学研究的通俗读物。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霍金一家在经济方面的压力愈来愈大,孩子们上学需要钱,支付霍金的护理费用也需要一大笔钱,使得霍金不得不想办法来解决这令人头疼的经济问题。于是,他决定写一本大众都能读得懂、专业性不太强的关于宇宙学研究的书,一方面向普通大众介绍关于宇宙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也从中得到一些稿酬以支付自己的护理费用和孩子们的教育费用。
恰在这时,剑桥大学出版社的西蒙·米顿也想同霍金商量出版一本关于宇宙学研究的科普读物。1983年初的一个中午,米顿来到剑桥大学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当他走进铺满鹅卵石的大院时,院子旁边停放着一辆汽车,汽车里的收音机正在播送着新闻,透过敞开着的汽车窗子传出来,使院子里的人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一开始,播音员播送了和平的抗议者出现在格里纳姆公地,后来又播送英国的军队在贝鲁特遇到了麻烦。米顿满脑子里装的是写书、出书的事,根本没有心思听这些新闻。他大步踏进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大楼,在办公室里见到了斯蒂芬·霍金教授。
他坐下来后,就开始同霍金讨论一本即将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早期的宇宙》,随后,霍金便向米顿讲起他想写一本关于宇宙学研究的科普读物,这恰好与米顿不谋而合。在这次见面之前,米顿曾经几次找过霍金,希望霍金能写一本让大众都读得懂的关于宇宙学研究的读物。起初,霍金对此没有多大兴趣,所以米顿的计划就搁浅了。后来,随着霍金家庭的经济压力加大,他开始认真考虑米顿的提议。他们两人除了在出版《超空间和超引力》一书时因为封面的设计闹了点小摩擦之外,这些年来在出版方面合作得一直很好。考虑到霍金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名望,是宇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米顿认为由霍金来写一本关于宇宙学研究的通俗读物,一定会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也会给出版社带来很大的收益。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出版科普读物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由著名科学家阿瑟·爱丁顿、弗雷德·霍伊尔写的科普读物,都十分畅销。米顿凭借他多年的经验和职业敏感性,意识到霍金写出的科普读物一定也会销得很好。他肯定了霍金的想法,让霍金着手写作。
霍金在写这本书之前,是想希望从这本书中赚到较大一笔钱,以此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米顿有了上一次与霍金合作时发生的关于《超空间和超引力》封面所引起的争议的经验,已经了解了霍金固执的个性,一旦他的主意已定,是很难再说服他的。在同霍金商量关于这本书的经济问题时,米顿已经做好了霍金是绝不会让步的思想准备。在他们关于这本书的首次交谈中,霍金还是让米顿感到吃惊,他开门见山地讲到目前自己的经济状况,露西上学需要花很多的钱,他的护理费用支出也很大,同时由于他的身体状况很糟,假如他一旦死去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他的家庭就会完全陷入困境。他抽出相当宝贵的时间去写一本科普读物,主要目的就是想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米顿对于霍金目前的状况表示同情,也理解霍金的想法。他觉得霍金凭他现在的国际威望,在国外的其他大学里完全可以获得高得多的薪水,但他由于对剑桥大学的热爱和忠诚,多少年来一直留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虽然他这些年来经济状况陷入了困境,但他并没有打算离开剑桥大学,仅就这一点来说,就值得赞赏。现在霍金强调这个问题,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米顿对霍金的理解和对这件事情所持的通达态度,他们很快达成了协议。
于是,霍金开始撰写初稿。那时,米顿的办公室也设在西尔弗大街,与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紧挨着。他们可以频繁地在一起讨论出书计划和书稿的内容。霍金每写完一部分,就带着初稿去见米顿。米顿对科普读物的市场运营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看了霍金的稿子之后,告诉霍金,说他的稿子技术性太强了。他认为,这种专业性太强的著作往往销路很难打开。他希望霍金能把稿子写得更通俗一些。霍金接受了米顿的意见,对初稿进行加工。又过了一段时间,霍金拿着修改了的稿子来见米顿。米顿看稿子时,霍金神情木然地坐在一旁,等待着米顿关于稿子的意见。米顿看完稿子后,抬起头来,对霍金说:“你的书中的每一个方程都会使你的书的销量打折扣。”他要求霍金写得再通俗一些,把那些技术性太强的文字和方程去掉。
霍金是宇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他与数学几乎打了一辈子交道。米顿要求他不用数学方程来表述他的思想,他感到很不适应。他认为数学方程是表达他宇宙学思想的最好的工具和最简练的方式,现在让他放弃这种得心应手的工具和方式,他觉得很困惑。他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讨厌和畏惧方程。他问米顿为什么数学方程会影响书的销量。米顿向他解释说,当人们在书店里准备买一本书时,拿起来一翻,发现里面有许多数学方程,认为这是专业方面的书籍,就会把书放回到书架上去。
霍金相信米顿是正确的,因为他在这方面经验太丰富了,曾经成功地策划出版过多本科普读物,后来这些书在市场上都成为畅销书。他喝了一杯茶后,与米顿又谈起了这本书的稿酬问题。米顿提出准备支付霍金一笔预付款,但霍金显然觉得这笔款数额太少,只是轻蔑地笑了笑,没作任何回答。米顿看出来霍金对这笔款的数额不满意,感到这个问题比较棘手。他们一直谈到傍晚,霍金终于说服了米顿,米顿答应给霍金1万英镑的预付款,这是剑桥大学出版社曾经支付过的最大的一笔预付款,同时还答应在版税方面给霍金十分优惠的条件。他们达成一致的意见之后,米顿第二天把一份合同送到了霍金那里。但是,霍金却没有立即签这份合同,而是把它放在了一边。
1983年1月,《纽约时报》的专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宇宙和霍金博士》的文章,连同霍金在轮椅上的照片,刊登在专刊的封面上。文章介绍了霍金在黑洞和宇宙学研究上的突破和贡献,也介绍了霍金20多年来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顽强斗争的事迹。一位名叫彼得·戈扎迪的年轻编辑对这篇报道发生了兴趣,他着迷地盯着封面上霍金的那幅照片,心里在想:一个身患严重疾病、几乎全身瘫痪的人,竟然几十年来在同疾病顽强地作斗争的同时,在宇宙学研究方面作出了惊人的成就,这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彼得·戈扎迪是美国矮脚鸡图书公司的高级编辑,他的职业敏感性使他感觉到眼前照片上这位坐在轮椅上的人,可以成为公众喜爱和崇拜的对象。如果请霍金写一本通俗读物,该书一定会成为畅销书。
彼得·戈扎迪立即找来出版中介人艾尔·朱克曼并同他洽谈,把想请霍金写一本书的想法告诉了他。朱克曼很赞成戈扎迪的意见,并认为如果按照戈扎迪的想法去做,一定会获得很大的成功。
回去之后,艾尔·朱克曼与在剑桥大学的霍金取得了联系,说明了美国矮脚鸡图书公司的高级编辑彼得·戈扎迪想请霍金写一本关于宇宙学研究的科普读物的设想。霍金在接电话时,正准备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合同上签字。朱克曼向霍金解释说,虽然剑桥大学在出版科普读物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总的来说,它是一家著名的学术出版社,因而请它来出版这样一本普及读物并不完全适宜。这样的书如果能找一家以出版通俗读物见长的出版社出版,那么销路一定会更好。朱克曼劝告霍金在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签约之前,不妨再好好考虑一下,等到确实找不到好的出版社之后,再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签约。朱克曼的建议不无道理,霍金采纳了他的意见。
霍金听从了朱克曼的劝告之后,便草拟了一份写作计划,连同一部分样稿,交给了朱克曼,再由朱克曼把它们寄给多家出版社。朱克曼告诉出版商们,如果他们对这本书感兴趣,必须在拍卖这本书的当天,提出预付款的报价。在拍卖这本书的那天,报价单像潮水一样涌进朱克曼的办公室。一直到了天快黑的时候,纽约的两家出版社还在竞争。一家出版社是诺顿出版社,它在出版科普读物方面一向有很好的业绩;另一家出版社是矮脚鸡出版社,在出版科普读物方面也取得过很大的成功。两家出版社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它们都进一步抬高了预付款的报价。矮脚鸡出版社拿出了最后一着,把预付款的价格提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水平,此书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预付款达到25万美元。有的人认为这样的报价有很大的风险,但戈扎迪为了最后拿到这本书,还是采取了最后的断然行动。果不其然,矮脚鸡出版公司的最后一着奏了效,戈扎迪的报价使诺顿出版社望而生畏,却步不前。美国矮脚鸡出版公司不仅所给的预付款是最高的,而且在精装本和平装本的版税方面也是极为优惠的。诺顿出版公司面对矮脚鸡出版公司所提出的这样的优惠条件,无可奈何地退出了这次竞争。
戈扎迪在得到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权以后,立即给霍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谈了自己对于出版这本书的设想,如果霍金对此没有什么意见的话,他将按照这种想法去实施。霍金同意了戈扎迪的设想,并同美国矮脚鸡公司签订了出版合同。
彼得·戈扎迪对于霍金所要写的这本通俗读物的市场潜力非常看好,他认为凭着霍金的声誉完全可以让这本书成为畅销书。戈扎迪向霍金建议在美国的各机场销售此书,霍金赞成他的这一主意。霍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发行,会给他带来好运,使他摆脱家庭的经济危机。霍金虽然已经成为知名教授和著名科学家,但他的经济状况却相当窘迫。而这本书的问世将会使他摆脱这种局面,使他不至于整日为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忧虑。让霍金感到高兴的是,他的书与世界最大的出版商联系在一起。
在芝加哥费米实验室会议上,戈扎迪第一次见到了霍金。费米实验室是一个高能物理机构,在世界上很有名气,有很多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在那里召开。当戈扎迪见到霍金时,霍金刚刚作完报告,显得很疲惫,但他见到戈扎迪时还是显得非常热情。霍金给戈扎迪以很深的印象,戈扎迪后来回忆道:“他的风度令人生畏,个性很强。”
那时,霍金的演讲由他的一个研究助理担任翻译,同时也负责在霍金演讲时放幻灯片和宣读霍金事先准备好的讲稿。当戈扎迪与霍金会面时,戈扎迪完全听不懂霍金说的话,还得由霍金的研究助理作翻译才能实现与霍金沟通。戈扎迪后来回忆说:“我听他的话像在听外语,只是能够感受到语言的节奏,但对于他说的话一点儿也听不懂。”
霍金一谈起他的这本正要问世的著作,就把一天的疲劳完全忘记了。他津津有味地谈着他的这本书,而戈扎迪发现,霍金的助手们对这本书的热情并不高。因为霍金的助手们认为霍金花这么大的精力搞这样一本通俗化的科普读物有点儿划不来,以一种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样高深的理论,实在是有点儿贬低了科学理论。对于助手们的不满态度霍金也有感觉,但霍金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去迁就这种态度,并坚持认为把宇宙学的理论通俗化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这对于缓解他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一开始的时候,霍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但现在他越来越意识到,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介绍宇宙学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霍金对宇宙学理论的通俗化产生了很大兴趣,戈扎迪认为霍金在这方面具有一种对大众进行宇宙学启蒙的神圣使命感。
在这次会面之后,霍金便开始准备书稿。他把书稿分批地寄给纽约的戈扎迪,由戈扎迪对书稿作出评论和提出建议后再退给霍金。戈扎迪没有宇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霍金这本书的理想的“试验者”。他要求霍金能把科学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释得浅显明了。他认为,霍金的稿子必须能让他读懂。如果戈扎迪都读不懂霍金的书稿,读者们也难以读懂。由于戈扎迪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使得霍金有时感觉到戈扎迪固执得难以让人接受。戈扎迪说:“有时霍金可能觉得我有些愚钝,但我还是一直坚持通俗的原则。”
为了按照戈扎迪通俗化的原则修改书稿,戈扎迪与霍金之间的信件来往十分频繁。随着写作的进展,他们之间对于某些章节的讨论十分热烈。当霍金把稿子写完的时候,戈扎迪写给霍金的信的页数,至少是书稿的两倍。信的内容是戈扎迪要求霍金在书稿中尽可能地把他的每一个复杂的思想通俗化,使之能让一般大众读得懂。这个过程大约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讨论、修改,稿子终于接近完成。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霍金又经历了一场大的劫难。
1985年夏天,霍金到瑞士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进行自己的基础性研究,在那里他也可以继续写他那本科普读物。霍金与他的一个专职护士和他的研究助理住在日内瓦的一个公寓里。他的研究助理是一个法裔加拿大人,名字叫雷蒙.拉弗拉姆,他同时也担任着照料霍金的职责。与此同时,珍妮正在德国访问她的朋友。他们计划等到霍金修改完他的书稿之后,在德国的拜罗伊特见面,并一起参加8月的瓦格纳节。
8月初的一个晚上,霍金在公寓里修改完书稿后,很晚才上床睡觉。他的专职护士帮他上床后,就到相邻的房间去了。她在那里读了一会儿杂志,就按常规每半个小时到霍金房间里去查看一次。早晨3点钟左右,护士又走进霍金的房间去查看,发现霍金已经醒了。他脸色发紫,呼吸困难,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护士立即叫醒霍金的研究助理拉弗拉姆,并叫来了一辆救护车。他们一起把霍金送到了日内瓦的州立医院。在那里,霍金立即被接上了呼吸器。
救治霍金的值班医生恰好对霍金的病情有所了解,前些日子他在看电视时,在一个节目中看到关于霍金的病情的介绍,知道可以给这种病人用什么药和不可以用什么药。他无意中得到的知识却帮助他挽救了霍金的生命。如果遇到一个对霍金的病情完全不了解和对肌萎缩症完全无知的医生,霍金的性命也许就难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