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18400000030

第30章 绿卷 山一程,水一程(4)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忆古思今,纳兰看着这几经风雨变化的塞外,那些驰骋疆场的英烈们,是不是也像他一样,立于这苍茫的天地间长叹嗟嘘呢?

其实在纳兰的众多诗词中,并不多见如此平铺直叙的作品,可绝不能因此而否认这类词的价值。纳兰的七古《填词》明显地体现出了他的词学思想,那首诗写道: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醉醒。

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眼泪。芒鞋心事杜刚,只今唯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纳兰认为填词与作诗是相同的,要侧重比兴、写忧患,一定要抒发真情、有所寄托,因此就必须用到比兴,寄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兴此焉托”。

清平乐 上元月蚀

瑶华映阙①,烘散蓂墀雪②。比拟寻常清景别③,第一团圆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④,分辉借与宫莲⑤。七宝修成合壁⑥,重轮岁岁中天⑦。

【注解】

①瑶华:白色的花,此处指美玉。

②萁墀:长有瑞草的殿阶。萁,一种有祥瑞之意的草。

③清景:清光。三国曹植《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三辰蔽于天,则清景暗于地。”

④影娥:即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来指清澈的水池。《三辅黄图》谓:“汉武帝于望鹄台西建俯月台,台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初弦:上弦月,指阴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那时的月亮弯如弓弦,故得名。

⑤宫莲:莲花瓣的美称。

⑥七宝:圆月的美称,据古代民间传说,月亮是由七宝组成的。

⑦重轮:月亮四周的光线经过云层冰晶的折射后形成的光圈,古代认为是祥瑞的现象。

【典评】

尽管纳兰写的是上元节,可他的角度却与以往不同,他写到了月食。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去描写月食的景象,前后八句,写了月食发生的整个过程和特别的景致:上片前一句描述了月全食时所看到的景致,入蚀之月好像是散发着光彩的美玉似的,在长有瑞草的殿阶上呈现出了一片洁白的景致。与往年比较,更加梦幻迷离,可谓是第一团圆之节。下片写月亮出蚀的景象,前两句写月蚀渐出,如同初弦夜的景象,后两句写月亮回归圆满,清辉重新洒满了人间。

“瑶华映阙”里的“瑶华”是指美玉,晋葛洪在《抱朴子·助学》里提到:“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瑶华散发的光彩,无须雕饰,是一种天然的美丽,光芒持久而弥新。纳兰在此处用瑶华去形容月光,更加突出了月色的清冷,如同美玉般珍贵。

“烘散萁墀雪。”,纳兰在这首词中用到很多典故,这一句就是一个典故。“墀”,一种长有瑞草的殿阶,“萁”是一种有祥瑞之意的草。上片的意境朦胧而迷离,转至下片则清晰有加,下片描写了月亮出蚀的景象,令人非常震撼,好像感同身受一样。

“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这句写月食初蚀的景象,神话和现实相融合,里面虚幻,时而真切,意境非常美妙。而后又描写了月食结束后的景象,“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月食过后,清辉重新洒满了人间,使人心中涌出一种劫后重生的欣喜。这首词在描写月食的过程时,令人内心跌宕起伏,实属佳作。

大脯寄 梁汾

怎一炉烟,一窗月,断送来颜如许。韶光犹在眼,怪无端吹上,几分尘土。手捻残枝,沉吟往事,浑似前生无据①。鳞鸿凭谁寄②,想天涯只影,凄风苦雨。便砑损吴绫③,啼沾蜀纸④,有谁同赋。

当时不是错,好花月、合受天公妒。只索倩、春归燕子,说与从头,争教他、会人言语。万一离魂过,偏梦被、冷香萦住。刚听得、城头鼓⑤。相思何益,待把来生祝取。慧业相同一处。

【注解】

①无据:无,没有;据,根据或者依据。

②鳞鸿:鳞指鱼,鸿指雁。鳞鸿指书信。

③砑损:指反复去写,而使书写物被碾压得很光亮。文中指吴绫。

④蜀纸:蜀,四川。意指四川的一种纸。叶葱奇注引《国史补》一书中有文:“纸则有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

⑤城头鼓:放置于城墙上的战鼓,或用来报更的鼓。

【典评】

通常来说,纳兰大多的作品都是清丽的花间小词,若偶尔狂放,便会给人以惊艳之感,比如成名作《金缕曲‘赠梁汾》,全词狂放而悲壮,清词人彭孙通在《词藻》中所写:“不啻坡老、稼轩”,对其评价甚高。

《金缕曲‘赠梁汾》中的梁汾,是纳兰的挚交。本名为顾贞观,梁汾为号。其实,若在清初,顾贞观的名气也未必小于纳兰。作为清初时著名的诗人,他才高八斗,乃一代俊秀人物,只可惜他—生都郁郁而不得志。早年任过秘书省典籍,受人排挤而离职。清初文学家李渔曾作诗描述过他的经历:“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官。”(赠顾梁汾典籍》)从中可见他的才华和内心的憋闷。

顾贞观辞官之后,再次入京,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做了纳兰的老师。那时,纳兰正值弱冠年纪,而顾贞观已届不惑。但年龄上的差距并没有阻碍他们成为志趣相投者的挚友。根据顾贞观的回忆:“岁丙午,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

顾贞观是纳兰的家庭教师,日日与纳兰相伴于书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顾贞观因母丧而南归,纳兰便写下了《金缕曲‘赠梁汾》,以表达对老师及知己的思念之情:

炉中的香烟和窗前的明月伴着他度过孤独而无聊的时光,美好的年华就这样被送走。美丽的春光虽然还在眼前,却已蒙上了缕缕尘埃。手中的花枝已凋落,怀念着往日的交游之事,品尝着这早已注定的别离之苦。音讯和书信如此渺茫,思念的老师在遥远的天涯,而自己却形单影只,独自承受着凄风冷雨,就算用笔把绫纸磨光,以泪洒相思,却又怎能与谁人共赋呢!在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共度时光,上天也会生出了妒忌。燕子懂人言,更惹起对往日的深深怀念。梦中的相遇,美好而注定冷清寂寞。城头更鼓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梦醒之后难以成眠。相思之情日益加深,只能祈祷来生再与你相逢和相知,共在同处。

人生于世,投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相处的人多,可以充实感情的却极少,因而会有太多的孤独和惆怅。所以,人们对“爱”的渴求是这样的如饥似渴。

这爱,包括亲情之爱、友情之爱、爱情之爱,还有对自然万物的亲近之爱。“男女之爱”在其中,只是单薄的一份。那些孤独寂寞的男女所寻找的两情相悦,那些如痴如醉的男女所追寻的放荡的快乐,永远都填不满心灵上的空虚。

爱是来自心灵的,安慰着行走的灵魂。人生之路漫漫,纵使有美丽的风景和万里的晴空,也需要有一个人与你携手天涯,共同分享内心的叹息与快乐。更何况,天下有几人的生命之路总是一帆风顺呢?曲折、陡峭、惊险、波折的山路,总是占去了人生的大半。在那个时代,纳兰作为一个贵家公子,内心的凄苦如阴云密布,因此,他写下了那么多悲伤而令人惊艳的诗篇。在世人眼中,却总以为他衣食不愁,银钱不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无奈和伤感!某一天,他像突然而来的风,出现在他的面前,刹那间便将这位面若寒梅、身若青竹的少年读个通透,用一句经典诗形容,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不是在曲解,而是情虽繁杂,唯此句更真。

“爱”会带来渴望与思念。所以,纳兰在词中毫不遮掩地诉说着内心的感受“慧业相同一处”,在《金缕曲·赠梁汾》一词中,也亦有“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这样的句子。今生的朋友,来生的渴求。

金缕曲 赠梁汾①

德②也狂生③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④。有酒惟浇赵州土⑤,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⑥,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沈醉。且由他、蛾眉谣诼⑦,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⑧。一日心期千劫在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注解】

①梁汾:就是顾贞观。

②德:指作者自己。

③狂生:纳兰性德自指,纳兰原名成德。

④京国:京都。乌衣门第:指名门望族。

⑤赵州土:平原君好喜欢养士,死后尽管没有葬在赵州,但因为他是赵国公子,又是赵相,所以称他的墓为“赵州土”。

⑥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表示对人的喜爱、重视、尊重。据说晋阮籍能作“青白眼”,见愚俗的人为白眼,见高雅之士,以及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就为青眼。

⑦谣诼:造谣中伤。

⑧翻悔:对先前承诺的事情感到后悔而不承认。

⑨千劫:佛教用语,指旷远的时间和无数的生灭成败,现多指无穷灾难。

【典评】

该词是纳兰和顾贞观认识之初的题赠作品,表明了真挚的友谊,顾贞观在这首词的后记里写道:“岁丙辰,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

词一开头,纳兰就这样写:“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自称“狂生”以消除友人的疑虑,让他不至于由于身份、地位上的不同而不敢和自己接近,且纳兰还以“偶然间”三个字来说明自己现在所得到的荣华富贵实是“偶然”,话外之音是盼望望出身贫困的顾贞观能够懂得他,像常人那样对待他。

接着纳兰化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诗句,深一层表明白己敬仰平原君的人格,且有平原君一样礼贤下士、喜欢交友的品行,然而纳兰觉得并没有人能够懂得自己的这一番苦心,所以发出“谁会成生此意”的感叹,这里面所显出寂寞情怀,也就不言自明了。

写到这里,纳兰的笔锋忽然一折,“不信道、竟逢知己”,正在纳兰深深感到知音难寻时,没想到竟然碰上了顾贞观,“不信”和“竟”的连用,表现出纳兰突然得到知己后的欣喜之情。接着,纳兰就写两人相见时的情景。用了阮籍“青白眼”的典故,是说自己和顾贞观互相器重。

上片末句用景结尾,那一晚,月华似水,照亮晴空,这不只寓意着两人纯洁的友情,也创造了一种高洁的意境。

下片第一句中的“沈醉”,说明纳兰要与顾贞观一醉方休,甚至要醉得失去知觉。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为了“酒逢知己干杯少”,二是为了“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在此,纳兰抚慰顾贞观不要在意小人的造谣中伤(顾贞观三年前曾受人陷害而丢了官职)。进而想到了自身,“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纳兰觉得,在这个混浊的社会里,自身的显完全不值得一说,只需用冷笑对待就可以了,这也就照应了上片的“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正是由于对有钱有势的蔑视与对生活实际的不满,纳兰才会有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念头。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纳兰对顾贞观郑重地允诺:我们一日心期相许,成为知己,就是遭到千般磨难,友情也会长久存在的,只希望来生我们还有结交的因缘。末句“然诺重,君须记”,承接前两句的意思,纳兰表明自己必定会信守承诺,永远记得今天的誓言,完全看出两人友谊的深厚和生死不渝。

金缕曲

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①。

酒涴青衫卷,尽从前、风流京兆②,闲情未遣。江左知名今廿载③,枯树泪痕休泫④。摇落尽,玉蛾金茧⑤。多少殷勤红叶句,御沟深、不似天河浅⑥。空省识,画图展。

高才自古难通显。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⑦。入洛游梁重到处⑧,骇看村庄吠犬。独憔悴、斯人不免。衮衮门前题凤客,竟居然、润色朝家典⑨。凭触忌,舌难剪。

【注解】

①秋水轩:明末清初孙承泽的别墅,位于都城西南隅。

②京兆:指京师所在地,这里指北京。

③江左:古时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梁汾是江苏无锡人,故云。

④枯树:凋死的树,这里指南朝梁庾信《古树赋》。泫:落泪。

⑤玉蛾:白色的飞蛾,比喻雪花,也比喻灯火。

⑥御沟:流经皇宫内苑的河沟。天河:就是银河。

⑦堵墙:指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其阿里像一堵墻。凌云:原为赞扬庾信笔势超俗,才思纵横出奇,后人用“凌云笔”泛指为文作诗的高超才华。

⑧入洛:指晋陆机、陆云兄弟入洛的典故。陆氏二人于晋太康末自吴入洛,得以发迹,但最终被谗遇害,诗见《晋书·陆机传》。游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后人用来比喻仕途不顺。

⑨题凤: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康兄)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朝家典:朝廷的典策。

【典评】

在那时,《金缕曲》这个曲牌很盛行,纳兰自己也经常使用,只是这一篇不同于其他,它是“用秋水轩旧韵”。秋水轩原来是明末孙承泽之别墅,建在京城西南方,有江湖旷朗的佳妙。清初周亮工的儿子周在浚居住在京城,孙氏吧别墅借给他住。康熙十年秋,周在浚自己作为座主,主持一个大型唱和活动。参加的人有二十多位,由曹尔堪开题第一个唱,填了—首《贺新郎》。龚孝升等人积极响应。现在阅读《定山堂集》,发现先后填了二十三首,可以说是洋洋大观了。并且都是以“卷”字韵开头,以“剪”字韵结尾。由此海内名土纷纷争着填这个词调。后来编辑成为《秋水轩唱和词》。

纳兰这首词是用秋水轩旧韵表达自己的心志:才华卓绝,横空出世的风流人物竟然只能为朝廷粉饰太平,怎不叫人气愤!即便对朝廷有冒犯的言论,乃至于招来祸灾,却仍不改正直不阿的本性。顾贞观比纳兰大近二十岁,在纳兰这样的年龄,已输江南才子了。然而,能做官的,不一定有才;有才的,不一定能做官,顾贞观就是后者。这个人满腹经纶,胸怀抱负,但不圆滑、不懂得官场之道理,做官时间不久就被排挤,气愤地辞官而去。庾信是文坛大宗师一类的人物,杜甫说他“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纳兰用庾信比梁汾,可见对梁汾的评价是多么高了。

纳兰的家庭是官宦人家,耳濡目染,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互相争斗早就看得清楚。他实心实意地劝告自己的朋友“兖兖门前题凤客,竟居然、润色朝家典”,像你这样有真能耐的人,去当官也不会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只是让你给朝廷装点门面而已了。“题凤客”指嵇康,又是一位古代闻名的才子。第一把梁汾比作庾信,第二把梁汾比作嵇康,梁汾在纳兰心目中的位置位就能看出来了。

清代统治者对文化抓得很紧,书生随便发牢骚是要被杀头的,纳兰家世显贵,如此公开写诗抚慰朋友也是担冒着风险的,他很清楚,只是他“凭触忌,舌难剪”。纳兰这牢骚,既是为梁汾发的,也是为自己发的——“润色朝家典”的“题凤客”太多,纳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金缕曲

生怕芳尊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灯相伴。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问愁与、春宵长短。燕子楼空弦索冷,任梨花、落尽无人管。

谁领略,真真唤。

此情拟倩东风浣。奈吹来、余香病酒,旋添一半。惜别江淹消瘦了,怎耐轻寒轻暖。忆絮语、纵横名碗。滴滴西窗红蜡泪,那时肠、早为而今断。

任角枕,欹孤馆①。

【注解】

①角枕:用角制成的或用角装饰的枕头。欹:斜倚。孤馆:孤寂的客舍。

【典评】

该词也是怀友的作品。

同类推荐
  •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当代三十年现代主义文论是在继承与超越中发展演变的先锋、新潮文论,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论促使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出现代性、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以文论的历时发展为经,以代表性的文论现象、文论家和文论事件为纬,力图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此间现代主义新潮文论的本质特征。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是一部呈现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的纪实之作。以库布其治沙赢得国际社会认可为开篇,全景式叙写了黄河河套弓弦之地蒙汉文化融合时空中变沙害为沙利的艰辛历程和丰饶成果,形象地解读了以政府政策性支持、民企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及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性改善的机制样本如何走向国内外的秘笈,为开拓人类生存空间、防治荒漠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修复提供了国际视野的智慧与经验。作品以宽博苍茫而细微如沙的叙述风格,融自然地理、生物科学认知与历史根脉、社会人文、现实及哲思于一体,是一部纪实与文学言意兼得的生态资源读本。
  • 洞察社会人生的增广贤文

    洞察社会人生的增广贤文

    本书编排逻辑清晰,共分为四辑,每一辑有18-24个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原文【老祖宗说话】,包括原文的注释;另一部分是【过来人的故事】主要是用故事来阐释原文的内容,加深读者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后一部分是【点睛智慧】相当于编者的话外音,为故事做出点评和评论,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 唐诗三百首导读

    唐诗三百首导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巅峰”的唐诗,至今仍是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书针对市场现状和读者需求,以最经典、最流行的唐诗选本——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按作者分类重新编排,对入选的诗歌篇目进行适当增删,并辅以注释、名家点评、导读三个板块,使读者既能通过精彩的导读语细细品味整首诗作的纯美意境,又能循着名家的视线,直击作品的绝妙之处。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勿忘绝情

    守护甜心之勿忘绝情

    回过头来,遥望一生,只是淡然一笑,我不后悔,因为问心无愧。——蓝魅冰星我常常把一个人关在黑暗的空间里,这样心就不会再痛了。——天宫紫馨我们每次相视而笑时,笑着笑着,就哭了,心底一片苦涩,却不知为什么。——慕容幻柠当我看透这世间,却发现大家早已不告而别,再也寻不见。——千蝶莉丝
  • 无敌的旅行家

    无敌的旅行家

    周浩穿越了,到了一个无法出去的领域里并在里面度过了一千万年,终于出来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敌了。但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去哪里。本文有点流水账,请酌情观看。
  • 战道红尘

    战道红尘

    “肃静,恕我直言,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张大炮平静道
  • TFBOYS之劲糖爆果

    TFBOYS之劲糖爆果

    “凯,你醒了?快吃点东西吧!”雨担心的问道,门外的四人
  • 斗罗之雷血龙猿

    斗罗之雷血龙猿

    斗一后五千年,斗罗大陆和日月大陆地壳运动碰撞在一下,两个大陆之间开始相互征战,大陆碰撞而产生的高大山脉使得双方难以开战,而另方面大陆碰撞使得地下尘封的能量外溢,和几千年前众神飞升,神界的灵气贯通天地,诸多因素结合起来斗罗世界提升至高等级世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亚神界,人们将这一年叫作仙历元年,以此纪念斗罗世界晋升仙界。
  • 寻找女朋友

    寻找女朋友

    小郁闷的少年,孤单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总是盼望着找个女孩开心生活,但外貌普通,才华不济,囊包羞涩的他似乎没得到上天的眷恋。于是只好苦苦挣扎,接下来的日子也许会有惊喜吧!
  • 升霓决

    升霓决

    升霓,一个古老的仪式,一个不被注意的孤儿,一段不为人知的神秘岁月,一个奇妙而又充满刺激的修真旅程。。。
  • 妈咪要宠:傲娇爹地请靠边

    妈咪要宠:傲娇爹地请靠边

    她背信弃义,狠心抛弃他销声匿迹。四年后再次相遇,他却得知她早已嫁为人妻,还孕有一子。他恨她,步步逼近。得知真相后,他怒斥着眼睛质问她,“为什么带着我的孩子嫁给了别人?”
  • 卫莱

    卫莱

    卫莱从来不会想到,一场旅行会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命运相连。卫莱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这么大,但是为了“她的孩子”,她能做到所有不可能得事。
  • 事变日

    事变日

    为了解决地球人口过度膨胀,人类被迫移民到一颗名叫莫拉的行星上,可就在移民后的第十年莫拉星上的原生物突然苏醒,将人类吞噬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