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秘籍递给高寒后桃花翁道:“祖师爷虽说是个女子,但却也是一位不世出的武学奇才,这本秘籍记载了她对武功心法剑法的深刻理解,是她毕生的心血所在。我穷一生的精力去研解其中的精妙剑招,却始终无法参透里面的精义,每每只是一知半解,但一般江湖上的高手已远非我的敌手……当然就我目前的剑法造诣,却是打不过燕南天的。”
高寒如获至宝,仔细看去,却见封面上写著四个娟秀小楷:“万花宝典”
桃花翁站起身来道:“我已将传家之宝给了你,至于你能不能参破其中奥秘,就看你的资质了。你如对其中的东西有不解之处,也无需来问我,因为纵使我将自己一生的本事倾囊相授,然后你全学了去,你也是打不过燕南天的。但每隔三天,你可找我来对喂剑招,已度进展。”
说完之后,桃花翁已自顾离开了房间。
天下任何一部武学秘籍都不可能用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内容!《葵花宝典》里面的那一句触目惊心的词语: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只不过是写在扉页上的一句警语罢了!当然也作为要修炼此功的一个前提条件!并不是告诉你说只要你切了******就能练成此盖上神功。因为如果你只是单纯的切了你的******的话,你只能得到一种结果——变成一名太监!所以说它后面一定还繁复的记载着诸多心法口诀、剑式走势、精义注解之类的东东。
这本《万花宝典》也然。
看着那整本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高寒不单不感到头大烦躁,反而意兴盎然的开始认真读下去。
天下任何一本武功秘籍都不可能将内容公诸于世,金庸的所有那些功法大典你见过他披露出内容了吗?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普天下的高手就太多了,如果人人都是高手,也就等于没有高手……这个江湖还好玩吗?
所以,我当然也不会写出来,高寒他也不会读出来给你们知道,他只是“看”下去。
从白天到夜晚,直到月上中天,高寒总算将前部分的心法口诀读熟并基本理解。他开始按照秘籍要求盘腿坐于床上,心中默念那些修炼口诀,直到丹田之处隐约似有气流汇聚,慢慢的积少成多,复又往周身千经万络而去……
如此周而复始、绵绵不断,任凭气息在周身百脉往复流转,高寒在静室的床上一坐就是三日。这天夜里,高寒突然张开双眼,他心意一动,抬手伸出食指,用意念控制丹田气息沿食指导出。但听“嘶”的一声,一股气流疾射而出,一丈开外墙上的油灯火焰应声而灭。
“我的妈呀……老子练成养气之法了……”高寒惊喜交集,在黑暗之中,举目见窗外银辉泻地,他急忙开门冲出道观,来到桃林内的一处空地之中。
奔走之间,只觉浑身轻盈,百骸舒畅。摘下腰间佩剑,他拔剑往一棵桃树树身斩落。果然,碗口粗的树干应剑而断,轰然倒地。
他又举剑平平向数丈远的一根桃枝刺去,心念所至,剑气穿出,桃枝中剑断落。
“哎呀乖乖,这还得了?”高寒被自己杰出的表现震惊得连翻数次白眼。虽然他知道也许这些对于一个武学高手来说不算什么,但短短几天时间自己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内力,这不令他兴奋都不行。
一棵桃树下,桃花翁手捋白须,微笑点头,然后又悄然回观去了。
养气之法一旦练成,丹田自然就可以积蓄内力了。但内力这东西要由弱而强,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得到的,非经年累月,慢慢积累不可!高寒也深懂这个道理。
那些服食灵丹妙药,内力一夜暴富,或者绝世高手将毕生内力通过百汇、膻中等穴注入自己体内而使自己瞬间成为内力强者的传说高寒也是相信的,但那必须要有此等机缘才行,那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想多无益。
好在现在是要在剑法上胜燕南天,并非要跟他比拼内力论生死!
既然现在已练成养气心法,那么明天就可以开始修炼剑法了。先回道观休息一晚再说,高寒于是收剑回到了卧室倒头就睡。
第二天,做过一些日常琐碎杂事之后,午间高寒陪桃花翁走着棋。桃花翁边走边假装问道:“万花宝典修炼得怎么样了呀?”
“还行,弟子已基本学会了养气之法,现在貌似丹田有了些许内力。”
桃花翁哦了一声,他突然道:“将军……”说罢将手掌平放在棋盘的一角上。
高寒见他用中炮打自己中卒来将军,当即就挺士来挡。不想两指捏住棋子,却始终无法撼动半分。
聪明如他一怔之后,见桃花翁一支手掌压在棋盘上,马上就知道这棋子已被桃花翁的内家真力牢牢吸住。
真气随意念而生,高寒透过两指逼出内力,终于将这颗棋子慢慢移向中宫。桃花翁频频点头,脸露微笑道:“不错不错,你确实是一个练武奇才呀!”手上却已撤去了暗劲。
当然桃花翁刚才只不过是用了三成真力而已,如果他用到五成以上,凭高寒此时微弱的内力修为,即便拼尽所有力气,也是万万推不动这颗棋子的。但饶是如此,这种表现已使桃花翁深感意外和惊奇了。
高寒脸色微红道:“弟子资质浅劣,师傅勿怪。”
桃花翁哈哈大笑道:“似你此等资质如果还说是浅劣,那世上再无天才了。”说罢他又起身而去,连棋都不走了。也许他是想多留一些世间给高寒去修炼万花宝典,好早一点见证一个绝世武学奇才的诞生!
回到静室之中,高寒翻开了秘籍的第二部分,只见第一页上面只有八个字,写道:“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可能就是修炼这套剑法的精义所在了,特别容易理解。
但天下的所有学问也许都一样,理解容易,融汇贯通就难了。
高寒翻开第二部分的第二页,见上面又写着十六个小字:“欲练剑法,以静为先。静字何来,以动养静。”
高寒想道:祖师爷是名女子,又终日处在此荒山幽观之中,要养静当然是随心所得了。
但一看完下面的注解,他马上就知道自己错了!
“余尝于观中打坐参禅,以求致静之道。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心如止水,也复不易。更夜深观静,心魔顿生,于静中求静,竟同缘木求鱼……后余悟解阴阳之道,阴阳相克,也复相生,阴能生阳,阳也养阴。至动静之道也然……参破此道,心下释然!余某日游山观日,见此峰之上,有一断崖,崖缘生一巨石,无风自动。况天风猛烈,流云击石,声势浩大,石巍然欲坠。人置于此石之上,色胆具变。然却使摒神聚心,万念皆空……此求静之圣地也!养静有成,方可练剑……”
高寒读完此段文字,当即对其意思就融会贯通了。心道:宁静之所不能养静,易生心魔。要置身于高危乱心之地,摒心修养,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才可养出心境之静来。
想通此节,高寒欣喜若狂,出门穿越桃林,直往山顶急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