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头脑在对外界对象进行选取、抽象和截取的时候,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外部环境才能完成。
对于个人来说,创意思维的运行需要某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你肯定有这样的体会,在某种环境里,头脑特别灵光,新观念新办法层出不穷;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则头脑麻木,或者心乱如麻理不出头绪,有“江郎才尽”的感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选择并把握住自己的最佳思维环境。
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和发明家,常有适合于他本人的独特的思维环境,有些环境在我们普通人看起来简直无法忍受,而他们却如鱼得水,乐在其中,独特的环境成了他们伟大观念和伟大作品的催化剂。
有的学者喜欢在寒冷的地方思考,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站在冰天雪地里思索哲学问题;有的学者则喜欢在温暖的房间内思考,比如法国学者笛卡尔一定要在烧着壁炉的房间内裹着被子沉思。还有更为奇特的思维环境,像德国学者席勒,他喜欢在写字台上摆满腐烂的苹果,据说那种“美妙的气味”有助于激发他的灵感。而文学家普鲁斯特的书房里则摆着一排软木塞,每当找不出恰当词汇的时候,他就盯着那排木塞出神。音乐家莫扎特喜欢一边做体操一边构思旋律。词典编纂家约翰逊博士在写作的时候,身边常陪伴着一只喵喵叫的花猫。还有人说,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写作《纯粹理性批判》这本划时代巨著的时候,习惯于站立在窗前,眺望远处的一座古塔。当他凝神远望的时候,头脑中便飞扬起一连串抽象范畴的联结、贯通与融合。后来,窗外有几棵树长大了,枝叶遮住了古塔,这使得康德心乱如麻,十分不自在。当地市政府为了支持哲学家的工作,便派人把那几棵树砍掉了。
对于以上的传闻,读者不必太认真,因为人们对于成名人物总想搜出些奇闻轶事,以显示名人的与众不同。
不过,外部环境能够影响创意思维的数量和质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至于每个人喜欢在何种环境下思考,那要经过个人的摸索和实践才能知道,而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多种环境中试验一下,看看哪种环境或者哪种物体能够最有效地刺激自己的头脑,使之源源不断地产生新创意。
利用外物激发创意固然是个好办法,但是话又得说回来,如果过分依赖外部环境,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心乱如麻,这也是不好的习惯,是心理适应性太差的表现。良好的思维习惯应该是,在各种外部环境中都能进行有效的创意思考,都能利用身边的各种物体作为良性刺激物,激发头脑产生创意。听说毛泽东在长沙上学的时候,经常在戏院、闹市等嘈杂的环境里读书和思考,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头脑,增强其抗干扰的能力。
跳出传统的守旧观念
“创意”这个词,也许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翻开报刊,打开电视,网上漫游,听朋友聊天……举国上下都在“创意”。然而,口头上的“创意”距离实践上的创意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为任何创意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我们长期生活在一种僵化的体制下,头脑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守旧观念。比如:
(1)无创意欲望,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认为现有产品和技术已完善,不需再创意;
(3)迷信权威和传统,不敢提出挑战;
(4)怕失败,视失败为耻,怕别人嘲笑;
(5)怕被说是出风头、搞特殊、别有用心;
(6)习惯于按老规矩或老习惯办事;
(7)不愿离开自己的专业,不愿学其他专业来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8)只愿跟着别人干,不愿自己创意;
(9)办一切事都按书本或规定的方法进行;
(10)思考问题时纵向深入多,横向扩展少;正向思维多,逆向思维少;
此外,还有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多,想象和直觉引发少;如此等等。有一位创意学家曾经说:一个人运用创意思维的次数,与运用后受到奖励的次数成正比;与运用后受到惩罚的次数成反比。在某种社会条件下,人们习惯于鼓励和奖赏创意思维;而在另外一些社会条件下,人们则习惯于压制并惩罚创意思维。因此,同样是人类的头脑,有时候有的人创意如涌泉,而另一些时候另一些人则僵呆像木瓜。由此可见,创意思维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头脑行为,还要受到外在社会条件的制约。
传统的守旧观念来自传统社会。“传统”是与“现代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现代化之前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农业为主、以手工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不存在世界市场。在传统社会中,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稳固的金字塔,社会主体是单一的而不是多元的,所以极少发生横向之间的竞争。没有竞争,当然就不需要创意,人们已经习惯于依照“老规矩”办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是这种情况。那时的创意思维是属于极少数“天才人物”的特权,他们站在社会的金字塔尖上发号施令,而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并不需要创意型的思维,只需要自上而下地“理解”“传达”并“执行”就可以了;并且“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传统社会对于某些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意精神是极端仇视的,因为创意将会破坏传统观念,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布鲁诺因为坚持“地球绕着太阳转”的新学说而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连津浦铁路在刚修建时也被拆了好多次,因为守旧的人们把火车头当成“怪物”,担心这个“怪物”会破坏本地积存数千年的好“风水”。
直至今日,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扼杀创意的态度,这种态度正是传统守旧观念的流毒。请想一想自己,你对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方案是否有如下的一些想法:
(1)我们从来没这样做过呀!
(2)这改变太激进了!
(3)有别人试过这做法吗?
(4)成本太高了吧!
(5)这不是我们的职责!
(6)我们以前就做过啦!
(7)我们没有时间!
(8)我们规模太小做不来。
(9)这样其他的设备就会闲置下来。
(10)你别开玩笑了!
(11)我们的竞争对手这样做吗?
(12)我们回到现实来吧!
(13)这才不是我们的问题呢!
(14)为什么要改?以前运作得还是不错的。
(15)你超前时代十年。
(16)我们还没准备好做这样的事情。
(17)我们没有这个也做得很好啊!
(18)老狗学不来新把戏。
(19)领导绝对不会赞成的!
(20)我们会变成别人的笑柄。
这就是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感到一切变动都不必要,一切新事物都是坏的。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正如鲁迅所说,搬动一张桌子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甚至到现代化完全实现之后,传统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对人们的创意思维过程产生着消极影响。
在教育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更为明显。有位西方教育学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小孩子的头脑中总是盘旋着许多莫名其妙的新想法,而成人们总惯于认为这些想法荒唐可笑、不屑一顾。每当小孩内心一阵冲动,站起来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他常常会招来一顿训斥:“坐下!别插嘴!”成人们也许没有想到,一个颇有天分的未来发明家就在这样的训斥声中被扼杀了。
这种情况在我们中国更为普遍,相对于西方现代化国家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提倡求稳意识,而轻视风险精神。一般情况下,任何创意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它使你有可能犯错误,有可能失败,有可能受到亲朋好友或者竞争对手的嘲笑,甚至有可能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创意,也有可能让你在众人面前丢脸。面对这些风险,你还有多少创意的勇气?
成败在于观念的改变
人在潜意识里,思维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支配,这就是创意的思维障碍。要冲破这种障碍,就必须自觉地对根深蒂固的思想进行反思,勇于怀疑、批判别人和自己,这是创意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陷于保守之中,因为害怕碰壁而不敢踩过传统的红线,就会永远被传统挡在创意的门外。
某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你的汽车只能容得下一位乘客,你选择谁?
每个人的回答都有他的理由:选择老妇,是因为她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选择医生,是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选择梦中情人,是因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也许就永远找不回她(他)了。
在200个候选人中,最后获聘的一位答案是什么呢?“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候公交车的到来。”
我们常常会被“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所限,自己“从车上下来”,抛开思维的固有模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弄得园林一片狼藉,肮脏不堪。
管家曾让人在园林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园林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一些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园林。
“私人园林禁止入内”和“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有什么不同?——有时成败只在于一个观念的转变。
作家毛姆成名之前,生活清苦。为求文章有价,有一次写完一部小说后,毛姆在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份征婚启事:“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几天之后,毛姆的小说被抢购一空。
应当说,毛姆开了现代畅销书炒作的先河。只不过,今天的这些文人炒作手法比毛姆要差远了。
你穿过牛仔裤吧,可你知道牛仔裤的来历吗?
在美国西部,一个乡下青年要去参加斗牛赛,可他穷得除了一条破裤子,再也没得换了。事先,他曾想借一条裤子,可朋友们说,他要去参加斗牛赛,回来时,好裤子可能又成了破裤子。于是,谁都不肯借给他。
青年只好穿着露了膝盖的破裤子到了赛场。没想到,他竟奇迹般地得了第一。他上台领奖时,破裤子使他很难为情。台下十几名摄影记者却不管不顾地为他拍照,他简直无地自容。
谁想,他的相片被登在报上后,他的破牛仔裤竟然成了当时许多年轻人效仿的款式。几天之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穿着破裤子的青年。这一景象一直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