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充分利用潜意识活动所起到的作用。一般来说,灵感是无意识的直觉,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产生于头脑的潜意识,是无意识的活动,因此应注意利用和发挥潜意识思考的作用。潜意识或无意识是指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是意识阈值以下的认识,人们可能通过创设某些条件使潜意识活动活跃起来,从而促使或诱发灵感的产生,并加以捕捉。例如,在紧张的思考之后,有意识地转换工作环境、情绪状态等,让思想松驰一段时间,这不仅可以使无意识活动活跃起来,也有利于摆脱固定思路的束缚。
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愉快的情绪也很重要,一个人在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兴致勃勃、精神愉快的状态下,能增强大脑的感受能力,较容易接受外界信息的诱导或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相反,在闷闷不乐、心情压抑、心乱如麻、无精打采的心情下,很容易失去敏感性,思路就容易受到阻塞而变得很迟钝。另外,要随时注意记录,把那些在不同场合出现的一闪而过的念头、创意、妙想都及时记录下来。
我国古代有些诗人就经常随身携带着“诗囊”。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每当日出,偶有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日率如此”。他虽只活了27岁,却成诗千首。宋代词人梅圣俞,不论吃饭、睡觉、外出,都会随身带个袋子,每有所得,便写下放入袋子中,所以“梅圣俞的诗袋”成了文坛佳话。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了462首乐曲,其中有许多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的《蓝色多瑙河》蜚声全球,据说它就是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灵感突然涌现的结果,但当时施特劳斯忘记了带纸,于是就脱下了衬衣,在衣袖上谱成的。美国科学家坎农经常在晚上来灵感,他说:“长期以来,我靠无意识的作用过程帮助了我,已成习惯……我把纸笔放在手里,便于捕捉倏忽即逝的思想。”
其实灵感的产生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只要你善于捕捉,用正确的方法捕捉,一定会有惊奇的效果。具体来说,引发灵感要善于会用脑、多用脑,也就是在遵循引发灵感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的用脑。
会用脑。凡是善于引发灵感,能够形成创意认识的人,都很会用脑。在一般人看来显而易见的现象,他们通常会产生疑问;一般人用惯常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喜欢用创意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的特点是喜欢独立思考,凡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出几个“怎么办”,因为任何创意项目的完成,都是独立思考和钻研探索的结果。因此,就不能只用习惯的方法去认识问题;也不能迷信专家、权威。而是要从事实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去思考问题,去探索问题。去寻找新的方法、新的观点。
多用脑。要促进灵感的产生,还必须多用脑,因为人的创意能力是在用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所谓多用脑,不是指不休息地连续用脑,而是要把人脑的创意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爱因斯坦对为他写传记的作家塞利希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求问题罢了。”在这个寻根究底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脑思考。他自己深有体会地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数字化教父”尼葛洛·庞帝说:“我不做具体研究工作,只是在思考。”微软的比尔·盖茨,他从小就表现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特点。
由此可见,科学用脑是开发大脑创意潜能、引发灵感,形成创意认识的最一般、最普遍适用的方法。
引发灵感时常用的基本方法:
(1)观察分析。在进行创意活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观察分析。这里所说的观察,不是一般的观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去观看和考察所要了解的事物。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可以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可以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
在观察的同时必须进行分析,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引发灵感,形成创意的认识。
(2)启发联想。新认识是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与新或已知与未知的连接是产生新认识的关键。因此,要创意,就需要联想,以便从联想中受到启发,引发灵感,形成创意的认识。
(3)实践激发。实践是灵感产生的源泉。在实践激发中,既包括现实实践的激发又包括过去实践体会的升华。各项创意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需要的推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促使人们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废寝忘食地进行探索和钻研。科学探索的逻辑起点是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引发灵感的一种好方法。
(4)激情冲动。激情使人们能够调动全身心的巨大潜能去创意地解决问题。在激情冲动的情况下,可以增强人们的注意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记忆力,深化理解力。从而使人产生出一种强烈的、不能遏制的创意冲动,并且表现为按照客观事物的既有规律办事。这种自动性,是建立在准备阶段里的反复探索的基础之上的。这说明,激情冲动也可以引发灵感。
(5)判断推理。判断与推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推理由判断组成,而判断的形成又依赖于推理。推理是从现有的判断中获得新判断的过程。因此,在创意活动中,对于新发现或新产生的物质的判断,也是引发灵感、形成创意认识的过程。所以,判断推理也是引发灵感的一种方法。
以上所说的几种方法,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在引发灵感的过程中,不是只用一种方法,有时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交叉运用其他方法。
进入“蒙娜丽莎”式的灵感境界
灵感突出时,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呢?有人用“蒙娜丽莎”式的境界来形容灵感突现的瞬间,这个比喻用得十分巧妙。下面通过两则真实的故事来“再现”一下这种境界。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的论文《排队论中一个巴尔姆断言的证明》,也曾得益于灵感的启示。20世纪60年代,当他还是唐山铁道学院学生的时候,看到有本关于排队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巴尔姆断言,我们看不出怎样证明的这一点,甚至并不知道这个断言在一般的陈述中是否正确。”
巴尔姆断言真的不能证明吗?侯振挺决心攻下这一堡垒。他潜心研究这一课题,可是进展不大。后来他到北京参加科研调查工作,仍继续顽强地进行着业余研究。
随着一年多岁月的流逝,他怀着急切求教的心情,把自己研究的资料整理出来后匆匆忙忙地到了火车站,准备让去唐山的同学带给母校的老师们看看。
在车站的候车室里,他久久地望着排队上车的队伍,望着在人流中忽隐忽现的伙伴的身影,回想着几天来整理资料的情景……突然间,他神思飞跃,觉得这一排排长长的队伍变成了一行行算式,在他眼前浮动跳跃着;这一个个人影,似乎都变成了数学符号在向他扑来……猛然间,他眼前一亮,一年来梦寐以求的说明竟然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他顾不得服务员的阻拦,冲上站台,向着刚刚开动的火车,向着火车里的同伴大声喊道:“解决了!我解决了!完全解决了!”
回到住处后,他用微微颤抖的手写下了《排队论中一个巴尔姆断言的证明》,不久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数学学报》上,后又由《中国数学》用英文转载,出现在国外数学界的面前,并引起了数学界的重视。
可见,灵感突现时,是如梦如幻的感觉。这也难怪人们把它与“蒙娜丽莎”联系在了一起。那么,在什么样的情景、场合、条件下容易产生灵感呢。我们先来看看文学家们是怎样的情况。
意大利戏剧家阿尔菲内在听音乐时最易产生灵感,他的作品大半是在听音乐时酿成的;法国的作家伏尔泰和巴尔扎克常借助于咖啡;美国的保笛·昆塞则常借助于鸦片。当卢梭思索的时候,总爱让赤热的阳光晒着自己的脑袋;英国诗人弥尔顿作诗时喜欢躺在床上;哲学家尼采在散步时新思想最容易涌现;而法国剧作家贝克认为产生灵感最理想的时刻是在洗澡时躺在澡盆里。我国古代的李贺有“驴背寻诗”的故事;李白则在饮酒之后创作最为旺盛,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看来这位文学大师在骑马、睡觉和上厕所的时候最易出现灵感。
而许多科学家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认为在森林中容易产生激情;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喜欢躺在寂静的草地上想问题,等待灵感出现;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习惯于夜间躺在床上思考;法国数学家阿马达则常在喧哗声中产生灵感;法国物理学家彭加勒和美国物理学家坎农都认为,躺在柔软的床上而睡不着觉的时候最容易产生某些出色的设想;德国物理学家爱赫尔姆霍茨发现最为巧妙的设想往往是在一夜酣睡之后的清晨,或者是当天气晴朗缓步攀登树木葱葱的小山村时产生的……
让我们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蒙娜丽莎”的召唤下,多出创意,多出灵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