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4100000109

第109章 开国皇帝(2)

朱元璋运用自己的皇帝之位,集中央大权,如此鼓吹自己的不凡,无非是想以此制造一种舆论,使得自己的打天下、做皇帝变得名正言顺,以便摆脱掉逆天而行的忤逆之徒的名声。不仅如此,朱元璋的神话除了“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给那些居心叵测、跃跃欲试者一个警告:我朱元璋是什么人,是神人,是真龙天子,而你们不过是一介草夫,跟我斗,也不掂量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与神作对的人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我在这里奉劝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休要怪我“龙颜大怒”,到时弄个粉身碎骨,满门抄斩。朱元璋一手制造了有关自己不凡出身的种种神话传说,使得人们对于他的身世有了新的理解。这种种传说与神话故事不仅有利于稳固朱家的江山社稷,更加有助于明朝的统治。那些家境贫寒、父母早亡、独自一人在外流浪的故事,对朱元璋是不利的,只能使朱元璋的威信全无,人们是不能容忍一个小叫花子当皇帝的。所以就应该避开那些不利的因素,把由此而引起的对自己的损害减小到最低的限度。作为封建时代的君主,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可以说也只有这样,天下的百姓才会心安理得地俯首称臣。朱元璋借助神的威严和旨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由于朱元璋成功地借助了舆论,使得自己的出身一下子高贵了许多,人们在接受了这个传说的同时,也接受了朱元璋这个皇帝。

洪武元年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北伐进军的一片欢呼中,称帝建国,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在铲除了陈友谅、张士诚的势力之后,乘胜追击,一举攻下了浙江、福建等地。同年十月,朱元璋又派遣汤和进攻割据浙东的方国珍,迫使他弃城投降。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又马不停蹄地进军福州,地方军阀、元朝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与其子共同被解送应天,后因不肯投降,被朱元璋一同斩首示众。四月,廖永忠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广东,大将杨景进攻广西,最后,二人合围靖江(今桂林),并生擒了元平章也儿吉尼。同年七月,两广地区尽为朱元璋所得,江南地区基本全都揽入朱元璋手中。统一大业在即,朱元璋此时的声名早已威震全国了。在此之前,朱元璋按照儒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卧薪尝胆,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经济上、军事上屡有建树,不断获得新的成绩。尽管如此,他还本着“缓称王”的策略来考虑问题,分析天下局事,他与宋政权的小明王韩林儿始终保持着形式上的君臣关系,以免树大招风,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论起朱元璋的封职,从枢密院同佥到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再到左丞相以及后来的吴国公等,皆来自小明王韩林儿册封。他也正是以此一步步地奠定起了自己雄厚的物质基础,具备了“称王”的条件。当前线的捷报不断地传到应天城时,以李善长为首的群臣们劝请朱元璋登基的活动也相应达到了高潮。现在,条件日渐成熟,朱元璋也在考虑自己称帝了。朱元璋曾经派兵去安丰救小明王,是因为小明王有可利用的价值。不过现在,小明王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留着他,反倒成了朱元璋的一个包袱。为了能把小明王人不知鬼不觉地“拿”下,朱元璋还是颇费了些周折的。经过长时间地思考,缜密的安排,他派出手下大将廖永忠导演了一出“江中覆舟”的大戏。

从滁州到应天,必经长江,此时正是隆冬时节,寒风凛冽,浪涛汹涌,经常有人在这里翻船。朱元璋从平江前线调回了大将廖永忠,叫他去滁州把小明王接回应天,然后又私下嘱咐廖永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长江风大浪大,弄不好就会出事。你要好好体会我的一番苦心啊。”廖永忠是聪明人,当然明白朱元璋的意图。第二天,廖永忠便带领一行人马来到滁州,护卫着韩林儿及其文武官员回师应天。他们在长江的瓜步渡口处过江。廖永忠望着滔滔的江水,下令船舱下的士兵开始凿船,结果,韩林儿等一行人连人带船一齐沉入江中,淹死了。小明王一死,朱元璋了却了一桩大事,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登基做皇帝了。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起,朱元璋便不用龙凤年号了。他下令恢复中原传统,将百官礼仪皆由原来尚右改为尚左,因此李善长也由过去的右丞相改为了左丞相,徐达也由左丞相改为了右丞相,其他官秩也都做了相应的改动。他还以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傅王献、御史中丞刘基等人为议律官,制定法律。朱元璋认为,天下大局已定,但称帝为时过早,他对李善长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拥有天下,都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就是这样他还是礼让再三呢。这种大事不可仓促而行,如果真是天赐我皇权,我又何须张皇呢。”李善长心里自然明白,古代帝王都是群臣再三劝进后才登基的。于是,李善长也并没有再上劝表。不过,李善长嘴上不说,但是皇帝登基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停止。在应天破土营建皇宫,他一面加紧督促,一面制定新的历法与政令。年底,新的历法和法律已经颁行实施,皇帝即位的朝服、后妃百官的朝贺礼服也都已定做完成,即位登基时的仪式经过反复演练,已经相当熟练。东风已至,万事俱备。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十一日,李善长带领文武百官再上劝表,他说:“开基创业,既宏盛世之舆图。应天顺人,宜正大君之宝位。”朱元璋故作自谦地说:“我乃功德浅薄,还不足以担当造福天下万民的皇帝重任。”李善长率领群臣跪地叩头,朱元璋仍是不答应。第二天,李善长率领百官再次劝进,他说:“主上谦让的品德,上感神明,下感天下之百姓,名德早已传遍四方。愿主上为天下人着想,尽早登基做帝,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请主公答应群臣的请求吧。”说着又跪下来了,文武百官也一同跪了下来。朱元璋无奈,只好答应下来:“诸位爱卿,屡请不已,看来我只好勉从舆情了。但此事非同小可,切不可草率行事,望诸位斟酌仪礼而行啊。”群臣叩头谢恩领旨。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一派吉庆祥和的景象。从南郊一直到新盖的宫殿,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道两旁插满了旌旗,就等着皇帝的到来了。正午时分,朱元璋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来到南郊城下,先行部队是由身材高大、健壮魁伟的士兵组成仪仗队,甚是威风。登基仪式正式开始,祭祀活动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祭天神。礼仪官在祭坛上燔烧木柴,然后将玉和猪、牛、羊三种牲畜共同置于火上烧烤,迷漫于天空中的气味,让天神享用。第二个步骤,宣读祭文,然后,朱元璋率领百官饮祭酒,吃祭肉,此为饮福、受胙的象征。最后,再把祭坛上的大火烧得更旺,此为送天神。第三个步骤,祭地神,典礼司仪将玉帛埋于地下,然后由朱元璋带头,群臣紧跟其后跪在地上,拜敬地神。拜谢天地众神之后,朱元璋这才换上了绘有日、月、山、龙图案的衮服,头戴平顶冠冕,祭坛的正南面,正式登基即位了。

接着,丞相李善长率领文武百官们连呼万岁,向北跪拜行礼。这才结束了整个登基仪式。此时的朱元璋不禁遥想当年,儿时跟着一群小伙伴玩做皇帝游戏的情景了,如今梦想真的变成了现实。望着群臣的叩首拜贺,他感慨万千:想不到昔日的放牛娃,到处讨饭的穷和尚,竟然真的做了至高无上的皇上。唉,真是“王侯将相宁有种”啊。典礼完毕后,朱元璋率领文武百官到太庙追尊四代祖先。朱元璋手捧玉宝(印玺)、玉册(追封册文),宣读追封高祖朱百六为德祖玄皇帝,妻胡氏为玄皇后;曾祖朱九四为懿祖恒皇帝,妻侯氏为恒皇后;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妻王氏为裕皇后;父朱五四为仁祖纯皇帝,妻陈氏为纯皇后。最后,朱元璋回到新建成的奉天殿,正式接受百官的朝拜。李善长又代表皇帝册封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太子。朱元璋宣布定都应天,国号改为大明,改元洪武。定国号为大明,并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大明”一词出自《大阿弥陀经》中的一段经文: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明丽快甚,绝殊无极,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而为诸佛光明之王,故号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超日月光佛。其光明所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诸佛光明之王”指的就是阿弥陀佛,“弥陀出世”指的自然是白莲教徒韩山童所倡导的“明王出世”。朱元璋年轻时当过和尚,他从经文上就已撷取“大明”二字深刻的意义了。经历了元末大动荡后,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了。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光明的世界即将到来,从朱元璋个人的角度来说,“大明”二字正是对他出身佛门的一个最好的纪念性标志。

乱用武、治用文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了实现从“马上打天下”到“下马治天下”的转变,他开始重用文人。朱元璋拒绝武夫们做官治天下的要求,他说:“世乱则用武,世治宜用文。”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十分注重汲取各个历史朝代的治国成功之道。他常常把汉、唐时期治国良策借来一用。汉朝时期,他最为欣赏的就是陆贾所提出的“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这条治国真理。原淮西红巾军部队的一些武将认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是他们打下来的,理应由他们来充任各级官员,与皇帝分享天下,这本无可厚非。可是朱元璋想到这些人原本是小农或地主阶级出身,由于自身知识有限和局限性,往往就会导致他们一旦事有所成,就会贪图安逸,躺在功劳簿上追求功名利禄。所以说只凭这些人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正如“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道理,如果两军相战,只有武夫才能抵挡得住,儒生将一无是用;而要说到朝廷内政的治理,武夫们就派不上用场了,这时就需要儒生来治理了。看来朱元璋还是相当精明的,他能透彻地分析出文臣武将作用的条件性、阶段性。无论哪个朝代,治政之道都在于一个正确的治国方针、正确的指导方向。而这些方针、政策的提出又是来自于哪里呢?方针和政策都是由人来制定的,所以说关键还是在于人才的选拔与管理。小到一个国地区,大到一个民族,一批优秀杰出的人才,会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经济发展,这对于明朝初期的朱元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域还未收复,蒙古还未统一,辽东也未归附,这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没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基础,又怎能实现这些目标呢?所以说,朱元璋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招揽人才,壮大自身实力。朱元璋在吸收人才和重用人才方面,一直向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学习。

首先,朱元璋对于那些前来投靠他的人才,从不求全责备,对他们采取用人不疑的方针,充分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早在攻下应天城之时,朱元璋就曾表示:如果将来可以建国称帝的话,一定要选取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来做官。朱元璋是这么说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他非常注重到处搜罗能人,挖掘人才,对于那些非常有才能的学者志士、民间俊杰,朱元璋常常是亲自下诏或者亲自登门拜访。比如,谋士刘基就是在朱元璋的三番五次的求见之下才出山的。朱元璋曾感慨地说:“刘备不过三请诸葛亮,而我朱元璋竟然请了四次才得此贤才……”不过事实证明,朱元璋四请刘基并不是徒劳无益的。相反,要不是有刘基这样文武兼备的王佐之才,朱元璋是打不下大明的江山社稷的。称吴王后,朱元璋也曾对侍臣们说过,现在元朝的江山已经让我打下了三分之二,如果能够得到一批能真正帮助我治理内政的贤能之士,辅佐本王治理天下,让我有充沛的精力整治朝政,大家群策群力,尽心做事,改革政治体制上的弊端,安抚百姓,稳固发展,重视生产,那我一定能够统一天下。俗话说“国无仁贤,则国空虚”,朱元璋认为,不管是手下的败将,还是无名的小卒,只要是人才都一律重用。因此,他每打一仗,每攻一城,都要求将领们时时刻刻留意当地的名儒雅士,并且注意保护手下所俘的敌方将领。确有能力者,他非但不杀,而且还要为其开脱,加以任用。在建立明王朝,登基做帝之后,朱元璋的这种渴望就更加强烈了。一次在总结历代政治得失时,朱元璋对大臣们说,记得尧、舜曾向四周的部落征寻人才,当他得到这些人才,重用之后,他的国家立即就兴盛强大了;而与之相反的是,殷纣王昏庸无能,不重用良臣比干、箕子和微子,反而把他们一个个弄得家破人亡,正是由于他失去了贤才的辅佐,才使得国家灭亡。再看周朝,由于周武王重用了周公、姜尚等人,使得周朝历经几百年都不衰。可见一个良才,一批贤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其次,为了更广泛地招揽人才,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曾恢复科举制度,开科取士。通过考试,从天下的读书人中选取优秀之才,授予官职,让他们为朝廷效力。对于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名儒,朱元璋也非常重视。他认为,既然自己是天下人的君主,理当让天下所有的士子来扶持自己,为大明效力。再次,朱元璋非常重视选贤任能。朱元璋治理国家,讲究精勤于政。然而这种勤政的极端表现在于对权力的支配,朱元璋特别崇尚这种权力的绝对性,也许担心别人管理不好国家,也许怕身边的大臣滥用职权,总之是不可轻易放权。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对于管理一个国家而言,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对于勤政的渴求自然地就转化为对于选贤任能的一种渴望。朱元璋从元朝对文人的态度中吸取教训,重视选贤任能,鼓励儒生积极投靠。同多数的开国君王一样,朱元璋非常注重总结前朝的失败教训,并常常以此为鉴来教育臣下和后代。朱元璋认为,元朝初期的政治还是相对开明的,尽管他们对汉人抱有歧视心态,但并没有后期那样严重。虽然蒙族的官员们对于汉人做官竭力反对,但忽必烈及后代几位君王看重汉人忠心为国,尽心辅佐皇帝,所以力排众议,坚持任用汉族的官员。使得元朝初期,汉、蒙两族能和平共处,还没有发展到互不相容的地步。由于对汉人中贤能之才的任用,也使得元朝初期建设有比较大的成效。可是到了后来,由于蒙古贵族内部争权夺利,结党营私,对汉人尤其是儒生们都表现出强烈排斥的心理和行为,因而使得这些儒生们纷纷隐居起来。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急需儒生志士的辅佐。可是由于受到元朝长期轻儒的影响,这些儒生们都变得非常谨慎,淡泊名利也好,不愿为明朝出力也罢,总之,都不愿出来做官。对于急需人才的朱元璋来说,只得下了一道旨意,逼迫那些终日隐居的儒士出来做官,圣旨的大概意思是:既然你不愿接受明朝的官职,那你就有谋反的嫌疑,就要被处死。可见朱元璋求

同类推荐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将我拉回到了在甘肃省电子计算机办公室工作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南在兰州电力修造厂CAD室为他们厂的除尘器设计与绘图开发软件,由于成绩突出,通过了省电力局的验收,并进行了软件登记,被电力部评为五小成果省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能源部信息化工程研讨会和甘肃省第一届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在他们厂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的CAD工作。继而,甘肃省成立了CAD/CAM协会,担任副秘书长的小南成了我工作的左膀右臂。本书是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总裁南振岐的个人传记。
  •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精选了弗洛伊德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咒破乾坤

    咒破乾坤

    饮血狂杀乱世间,邪芒寒闪万人斩,唯杀自有吾杀道,谈笑红尘尹邪尘。一张符纸,一身咒术,一柄神剑,挡我着杀!惹我着废!身处异世,是生?是死?如何走下去
  • 摄政王:王妃养成记

    摄政王:王妃养成记

    予思槿一不小心被丧尸杀死了,一不小心就穿越了。参加选秀,一不小心就被皇帝看上了,然后被摄政王抢走了。还要不要再狗血一点!
  • 简医生之大爱无疆

    简医生之大爱无疆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为了弟弟而被迫在纸醉金迷中沉沦的米裳,始终暗恋着那个温文淡漠的简医生,却在一次被人羞辱时被暗恋之人结尾,从此,两个人开始交集……
  • 天玄者

    天玄者

    当初那个吻,你说是印章,盖了章我就是你的,从此不许任何人碰。而今这个吻,我却不得不再次将你推向别人;为什么我的爱这么苦,又为什么我的爱情会是这番场景。永别了,若有来世,若我还能遇见你,就是放弃全世界我也不愿再放手一次!感谢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这是一本关于身处中世纪的青年守护心中之人的书。为了她,他层层布算,但也难免伤痕累累。此间恋爱奋斗,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攻城围城,幕幕上演。··················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古武天主

    古武天主

    经过远古,上古,中古,下古,后古等多个时代后,少年秦恒再度寻找那巅峰之路。所有的武学,异能,古武,法师等都在这新世界。
  • 大颠覆一念之间

    大颠覆一念之间

    这本书用一些小故事讲述人生的大智慧。“快乐和悲哀”“学历”“成功”等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以及追求;后现代的今天,颠覆曾经的世说俗语,我们获得一个全新的头脑;佛禅的反拨之花让你在岁月中成长。这是一本智慧的书,文字精美流畅、章节短小精湛,方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品上一杯香茶,淡淡地品读,渐渐地幽思。
  • 河东狮吼

    河东狮吼

    以为自己挂掉的刑警队长,睁眼之后发现变成一个正在生产的孕妇,她简直绝望到了极点,醉心武学的县尉夫君,嚣张跋扈的妾室,让她想逃离。可是,她不能,因为那个只会哭的小婴儿需要她照顾。一无所有她不怕,因为有空间在手。一路走来,女刑警队长在异世界依然成绩出色,她敢于拂逆君主之意,体恤百姓之苦,不畏强权,破案无数,自然,她也收获了一份真心爱情。
  • 优雅

    优雅

    这是一本实用且温暖的散文集,每个女人都可从中受到生命的启发。曾有法国时尚界泰斗安东丽?德阿里奥夫人撰著《优雅》,畅销欧美;今有中国NO.1的时尚杂志女主编晓雪,以感性的语言,诠释“优雅”的真谛。她说:优雅是得体而精致的外表,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优雅是柔而不娇、坚而不厉的品性气质,优雅是积极乐观、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本书为ELLE主编晓雪所写关于女性的散文集。文字隽永,涉及护肤美容、打造风格、炼就气质以及对生命的关怀诸多方面,由内而外打造优雅女人,非常实用,并且温暖。所有的白领女性、职场女性,看后相信都会有所启发和认同。
  • 老婆,乖乖回来

    老婆,乖乖回来

    一年前,相亲会上被蓝少爷一步将了军,她从此落入他的法网。婚后一年,闺友甩给她一叠艳照,令她呕吐不止。离婚吗?她却怀孕了……他说:离不离婚,我都要你!男人还真是犯贱,难道要她再一次忍受艳照的袭来?窗户都没有,这婚,她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