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凭什么称“东南邹鲁”呢?根据地方志记载,明代徽州有进士452人,居全国第13位;清代徽州进士684人,居全国第4位。乍一看,徽州比麻城的进士多得多,仔细一查却一点不多。原来,徽州于宋徽宗宣和三年建置,下辖歙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黟县六县。“一府六县”的古徽州,一直沿续到1934年,蒋介石出于围剿红军的需要,将婺源县划给江西。如果按六县平均,徽州明代每县只有75·33个进士,清代也只有114个进士,如果按“一府六县”平均就更不如麻城了。从这一点看,尊麻城为“楚地之邹鲁”或“鄂东之邹鲁”也不为过。
当然,徽州比麻城的知名度高,还在于他们还有状元。明代徽州有状元3人,清代徽州有状元4人——尽管状元也是进士之一,但毕竟是进士中“最好”的。除“最好”之外,徽州人“整体品牌意识”强,也是取胜法宝之一。
明清两代,徽州歙县的雄村曹氏家族,先后有八人考中进士,有十人考中举人,朝野交誉,传为美谈。雄村有一座四柱四楼“世济其美”的石牌坊,上面便刻着八位进士的名字。并将该村尊为《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村:因此,徽州至今仍流传着“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的佳话。此外还有徽州人刻意“提炼”出来的《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两尚书》的故事等等,在民间、网上广为流传。
诸如此类的故事麻城也有,例如明代麻城四大望族之一的周氏家族共有16名进士,43名举人。还有麻城“刘氏祖孙两宫保”、熊氏“父子双亚魁”、梅门“郎舅同科三进士”、董氏“一脉十香”、坝上“李门七进士”和“彭氏三杰”、“天台三耿”等等,可惜,古代的麻城人缺乏“整体品牌意识”没有进行提炼、打造。
他山之石
其实,许多湖北人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我曾经从广告效益与艺术追求的相得益彰、互利双赢中,窥见了安徽人与众不同的的文化理念。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思考——为什么安徽人不仅把自己的发明操持得那么好,把别人的东西,或者是与别人合作的东西也操持得那么好呢?我们不说“古往今来”,也不说三十六样、七十二行,仅仅以“戏”为例——但愿这段题外闲笔,不至于浪费读者的宝贵时间。
我在《黄梅戏第一代宗师——邢绣娘·后记》中这样写道: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后的产物。但在形成过程中,汉调占重要位置。严格地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仅仅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因此,京剧研究专家们的结论是:“‘班曰徽班,调曰汉调’。如果没有汉调,只有徽班,便缺乏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照样无法形成京剧的。安徽的‘三庆徽班’在1790年进京,只是载体出现的标志,距离新剧种——京剧的产生,为时尚远。”
汉调演员最早进京的,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以演关羽戏著称。1800年左右,大批汉调演员陆续进京,著名者有王洪贵、龙德云、谭志道等,最著名的是老生余三胜(湖北罗田人)。这些汉调演员与徽班中的演员同台演出,徽班演的多为二黄、高泼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演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是西皮和二黄。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声腔看,更多的是源于汉剧。例如,现在的传统京剧《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琼林宴》等,都是源于汉剧。也有部分剧目源于徽剧的,如《三国志》等,那已经是京剧基本形成以后的事了。
徽班进京,只是出现了产生京剧的载体。汉调演员进京后搭入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唱,互相影响、融合,再加上京音化,逐渐变为一个皮黄系统的新剧种。汉剧的剧目、声腔,实为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所以,汉调演员入京,实为产生京剧的重要步骤。没有这一步,只有徽班,谈不到产生京剧。
因此,京剧研究专家们摆出了三条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一、京剧主要尚楚音(即汉调),不是尚徽音。二、由汉调演化为京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京音化(当然只是部分字音的京化)。三、在1840年《极乐世界》出现以前,并无京剧剧本。因此,界定京剧形成的时间为距今150年左右,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的。尽管包括安徽人在内,谁也不否认这一点,然而,一提起京剧的产生,人们第一个想起的仍然是“班是徽班”,却很少有人能记起“调是汉调”。
再说黄梅戏。由于黄梅戏姓“黄”,而不姓“安”,也不姓“徽”。加之,关于它诞生于何处,中国所有的权威工具书早有定论,这里便无须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有两点:其一,尽管大家都知道黄梅戏是“因产生于湖北省黄梅县而得名”,但是无论是在普通群众,还是在专家学者的心目中,黄梅戏都成了“安徽省的地方戏”。
其二,50年前,安徽省的黄梅戏是凭借一部戏曲电影《天仙配》,红遍大江南北;50年后,又是凭借一部电视剧《天仙配》,拿走了中央电视台2007年度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的双料冠军。而两部《天仙配》都来自湖北黄梅。第一部是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后,专门到黄梅取经。在与黄梅县的民间艺人交流中,将《董永卖身》等一批传统剧目全文录音。回去后,立即整理成《天仙配》,参加1954年华东戏剧观摩会演。该剧的剧本和演出,都获得一等奖。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其搬上银幕。第二部则是通过中央电视台购买本人的小说《七仙女正传》,改编而成的。
50年前有一句典型语言是:“安徽省唱响了《天仙配》,湖北省丢掉了黄梅县”。因为从那以后,不少人都以为,黄梅县属于安徽省。直到2007年,我还在网上发现,有人说35集电视机《天仙配》是根据“安徽省黄梅县人”周濯街的长篇神话小说《七仙女正传》改编的。这一回,安徽的天柱山又成了“七仙女的故乡”。
那么,安徽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几点建议
安徽人除了强烈的品牌意识外,还可以加一句话: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得最好!我不厌其烦地引用这么长一段文字,意在映衬如下史实:麻城既是一块文化的厚土,也是一方生态净土,一个游仙之地,早在宋代麻城就有一个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县令,名叫张毅,他不仅亲手种植了数万棵松树为当时的黎民百姓造福,还修了一个万松亭,告诫后人要保护好麻城的自然生态。麻城百姓为了纪念张毅这位为百姓办事的好官,在他去世后,立即尊他为“化主菩萨”,并专门为他修了一座化主庙——可惜,这样的“好人好事”一直鲜为人知。
2008年11月25日至12月8日,我赴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和山东省烟台市姑余山采风期间,发现他们那里,要么有麻姑庙,要么有麻姑殿,而因麻姑之父在此筑城而得名的麻城市,不仅至今没有一座麻姑庙,甚至连山东省《宁海州志》卷二十六《仙释·麻姑》中有明确记载的:“黄州有(麻姑)飞仙亭,似乎(麻)姑之迹或在楚矣”的“麻姑飞仙亭”也不见了踪迹。如果我把这种现象归究于湖北人的缺乏“整体品牌意识”,也许反对的人不会太多。不过,湖北人的“整体品牌意识”已经开始苏醒了,麻城人更是开风气之先,至少从向全国公开选拔“杜鹃仙子”那天开始,麻城人的“整体品牌意识”已经彻底苏醒了,紧随其后的又有“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和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的专题片《魅力麻城》的隆重推出等等,都是名副其实的大手笔。
最后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提三点建议。建议之一是,麻城应该尽快修复或重建“万松亭”和生态功臣张毅的塑像。向世人召示,麻城是一块如假包换的生态净土。
建议之二是仿效徽州精心打造“东南邹鲁”的办法,将麻城尽快打造成“楚尾之邹鲁”或“鄂东之邹鲁”。
建议之三是,改五脑山为麻姑山,并尽快修复或重建“麻姑飞仙亭”。椐我考证,“麻姑”的正式命名,是从麻秋的女儿开始的。虽然早在汉代便有“麻姑”仙子,但在成为麻秋之女以前,她先后姓过王、梅、黎、唐,成为麻秋的女儿之后,才正式称之为麻姑(这个问题,本人另有专文论及),全国各地的梅姑山、唐姑庙、王姑殿等等,也是从那以后才陆续以麻姑相称了。
2008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