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字非要少一笔呢,那不是是错别字吗,老板就不怕被砸了招牌,生意还这么好?”谢凯突然问道我们。全场被他这样一问,都鸦雀无声。
我咳咳了两声,孙明杰发现我的咳嗽声言,对我说道:“我们怎么把小川忘了,小川的字那是我们学校找不出的第二人的。”孙明杰也连忙说道:“是啊,小川,你来说说。”大家目光投向了我。
“大家真的要让我说?”我反问他们。“是啊”他们都异口同声道。这时,我见雨菲起身走了过来,对我说道:“帅哥,好像就你很少说话吧,如果今儿,你说的对,我这个iPad就是你的了。”
一部ipad就把我打发了,我直汗。
“怎么,难道这个ipad不值你说的价,好吧,你说你想要什么?只要你不要本小姐给你摘天上的月亮?”她一语惊起千层浪,大家都惊讶的眼神看着我们。
我对她眉开眼笑,然后说道:“既然雨菲小姐这样说,那我也不装的那样的道貌黯然了,刚才啊,我们在车里,你说那个爱疯什么来着。”“IPhone“她回答道。我对她说道:“对,就是IPhone。”
她一脸淡定,说道“你要多少部?”,“一部”我肯定的说道。她神情自然,然后开口说道:“哦,你是想送给刘思瑜吧。”
我没有回答她,然后对大家说道:“刚才,眼睛问这个德字,少一横,问到了重点。古代,大家也许都知道,主要以儒学来谈道论经,治理天下。汉字如果书写错了,在那个年代,可能是要被众多的文人墨客谩骂的。
我要说汉字的发展和儒学的融合,汉字因为儒学的包容,而泛化的更加光彩夺目。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形成了一次百家争鸣的大论战,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其中以‘道,儒、法、墨’这四派影响最大。
东周末年史学界统称为春秋战国,这个时期,诸侯割据,周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特别到了战国,张艺谋的一部电影《英雄》,里面有一个“剑”字,笔画结构是非常多的。战国主要是以‘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大诸侯国。每一个诸侯国的军事{武器}、文化(字体结构),经济(货币单位),制度(国家法制)等等都存在不一样,这个时候,总体来说‘尚武’在那个时代特别的鲜明,因为国与国之间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
这诸侯国中,秦国最有代表力,从它的位置上看处于咸阳以西,在西周的时候,秦人是专门为王室养马的,后来为周平王东迁洛阳立了功,被封为诸侯,建都雍城,他们才有了自己的国家。秦人是养马的,而马夫又时常在马背上打猎,骑术和弓箭比较擅长,这些优势其他诸侯国是没有的。秦国光是有了这两个方面的优势不能统一天下,还需要谋士,一种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商鞅就是秦国最好的礼物,战乱的年代,没有严格的法制,一个国家就是松散的,所以商鞅到秦国推行法制,秦国从弱小一步步走向灭六国,气吞山河之势奠定制度基础。
当秦国统一六国后,主政大臣是李斯,他的小楷写的非常好。李斯早期之作《谏逐客书》得到了嬴政的亲寐,这书里面很多治国理政思想,可以说是古代公文自荐信的经典之作。李斯年轻的时候拜过荀子为师,深得荀子主张“帝王之术”的真传。表面上我们看历史记载上,秦国实行的法制,以法治国,其实到了嬴政(秦始皇)他也实际就是推行的儒家思想,只是没有那么很完整的推行。“
见我一下子说这么多,他们都目瞪口呆,谢凯说道“小川,你说这么多,跟这个德字少一横有什么关系吗?”
我平静心态,然后说道:“当然有关系啊,我为什么要说春秋战国,以及到秦国如何统一六国,因为现在的汉字,简单点说就是那时候走向定型的,原来的汉字记录方法,在西周,商朝,夏朝,说远点到三皇五帝。早期的记录文字的方法最开始可能口传,文字书写模仿自然,动物…俗称的象形字,行声字,八卦字等。以及后来考古发现的写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也就是现在保存在博物馆的甲骨文,有了青铜后,金文、钟鼎文便出现了。
秦朝统一后,逐渐统一了文字,用什么文字代替六国的文字最好呢,这个任务落了李斯头上,李斯年轻的时候当个文书,研究过各国的文字,所以他是集百家之长,取其精华,煅其奇葩,以小篆作为全国的统一文字。”
雨菲说道:“那这个小篆,又跟书法有什么关系呢?”
“呵呵,雨菲问的好,这跟书法有什么关系呢,是有关系的啊。你们看啊,直从小篆被确定为秦朝统一书写字体后,废除了六国的杂乱文字,这就直接统一了文化,但小篆有一个缺点,就是书写还是比较麻烦的,到了秦末程邈在监狱里整理和简化了篆书,后来被统称隶书,为什么叫“隶书”呢,简单就是对‘文书’的尊称,隶书的书写严格庄重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口诀是“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汉朝以后,隶书被确定了国家的统一书写字体。前期的几代君主,还没有完全的推行儒家思想,文景之治推行的“休养生息”,简单的说是“无为而治”,这不就是老子道教的思想吗。国家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又推行“恩威并施“,这不就是带有法家的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汉朝当时面临最大的两个威胁,内部是藩王割据,外部是匈奴内侵。
我们现在用的钱是从哪里来呢银行对吧,银行钱哪里来呢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属于国家,只有它才能合法的拥有有铸币权。而汉武帝前,民间包括(诸侯国,藩王)他们都有铸币权(还有冶铁、煮盐、酿酒权利),这就严重影响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所以要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儒学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因为简单点说,儒学既有仁爱,又有法制,又能维护国家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封建王朝历代推从的主流。”
“小川,你刚才说了汉字的发展,但你还是没有说书法的重点啊”孙明杰说道。
“猴子,你提醒的好,现在我就要说今天我们常见的三种字体,草书,行书,楷书。
汉字在儒学的光环下,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基本上是隶书演变过来。这里我要说草书,为什么要说草书,因为全聚德三个字与草书莫大的关系,草书在早时是和隶书并行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它的气势要宏伟贵穿,字体间错综变化,章法虚与实相生。一般人认为草书是就是比行书更简化些,其实草书分为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那这个德字就是用到了草书的章草写法,章草结构讲究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什么,章草….”他们异口同声的惊讶道。
“是的,你们不信可以看汉简《神鸟传》和现立于BJ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他们的德字都是少一横的写法。”
“呵呵,原来是这样的。”谢凯说道。
“是啊,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说一个字,它就这么简单,而是从开始的根源说起。还有人这样说,有的字少一笔是书法家的喜爱,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字也讲究章法,没有章法的字,光看个人的喜好,是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好比我们现在用的简体字,香港、澳门、台湾他们用的繁体字。为了提高书写速度,我们比他们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