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其实就是两句话,即你要知道消费者想什么,你如何知道消费者想什么。消费行为非常有意思,真正做的时候却非常痛苦。比如说推一款衣服要打广告,这个广告我们看的时候很好玩,但是真正面临制订和实施营销策略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得调研,并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目标消费者进行分析。因此,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对于营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文化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大到文化、社会因素,小到个人、心理等因素。文化因素里面包括很多,文化就在我们的血液里面,自己体会不到,如果体会到了,那就不是文化了。现在我们搞时尚,时尚类的文化跟我们一般的语言应该不太一样。你把现在的报纸收集起来,比较一下和十年以前都不一样了,更不用说网络语言了。语言的变化有很多方面,还有一些是非语言沟通,比如身体语言,我们有一些动作本身就带有很特殊的含义。还有,价值观、人口统计因素对我们的消费行为都会构成很大的影响。
东西方的文化差距应该是很大的。同样是东方文化,中日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别,跟文化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相对而言,日本西化比较厉害。小王下班回家闷闷不乐,看到爱人做了一桌菜还是闷闷不乐,问他是否被领导批评了,他说不是;是否身体不舒服,也没有;跟谁吵架了,也没有。那是为什么呢?因为知道同学都换车了,他就不高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个心态,中国人尤其严重,不患寡而患不均。
此外还有价值观的差异。我们看看这个保险业的调查结果,十个人里面不会有超过三个人买人寿险,主要原因就是价值观在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这些调查结果越往下,越接近现代的消费理念。我的父辈从来没想过存钱养老,养儿肯定是为了养老的,我父亲从我小时候就说,我把钱存在你们这儿了。我们现在根本不可能指望我们的小孩到我们老的时候养我们,他养我们肯定是很高兴的事,不养我们是很正常的事。人们对保险的接受,很多时候都是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的,你要改变他们的观念才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2社会地位
消费观的差异跟经济发展也是有关系的,中国是一个身份社会,人们都想在社会序列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过去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序列被打乱了,不再认为当官是唯一的身份了,而是靠消费来证明自己。你有钱不能见人就说,所以就靠消费来证明自己的地位。
社会地位这个概念非常有意思,我们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带来了我们地位的差异,这样企业应该来如何应对,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上流社会的人怎么消费呢?我看到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比尔·盖茨来中国到北大演讲,新浪的记者写了一篇文章,我就记住了一句话,比尔·盖茨除了皮鞋是名牌以外,别的都不是。对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个记者除了认识这个皮鞋的牌子之外,别的都不认识。比尔·盖茨的衣服绝对是非常有品位的,绝对不是一般的牌子。他花一千多万买一个车子,不可能买一个没有品牌的衣服。如果某人穿的衣服,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牌子,说明其地位一般。而如果某人买的衣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认不出来,这个人应该属于上流社会。西方上流社会的消费比较成熟,就是我行我素,我就是规则,我不学任何人,我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上流社会最大的特点,体现在西方的广告里就是家具摆得特别乱,这就是上流社会,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给中产阶级的广告就是特别整齐,用明星代言。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在美国研究消费者会用到大约3000个变量,一般是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收入、个性。我们怎么想到3000个变量,比如有早睡早起、晚睡早起的、晚睡晚起、早上喝咖啡的、早上喝茶的、早上吃早饭的和不吃早饭的等,众多的变量描绘一个人,让我们对心理因素非常清楚。认识人最不容易的就是心理,你看上去这个人的年龄、职业都比较好说,而心理就很难说。
我们主要从动机的角度来看一下心理因素,这个跟我们买品牌也是有关系的。比如我们买时尚品牌跟尊重是有关系的,希望引起人们注意,上街都讲究回头率。但是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他在乎的就不是认知率了。我们买东西一般有隐性和显性的动机。我们说出口的理由和我们说不出口的理由是不一样的。我们研究消费者买这个产品是为什么,他们说得出口的理由是什么,说不出口的理由是什么,我们要把说出口的理由和说不出口的理由联系在一起分析。要多去了解消费者,最好的办法是和消费者泡在一起,像宝洁公司的洗衣粉广告,你问消费者他肯定不能跟你说,中国人洗衣服和美国人洗衣服是不一样的。只有通过直接观察中国消费者如何洗衣服,为什么洗衣服,你才有可能了解中国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某一品牌的洗衣粉。
人认识世界都是感知,感知就是现实,通过我们的五官、我们的嗅觉、我们的味觉、我们的听觉去感知。
我们的认知应该是保持平衡的,我们脑子里的信念不应该矛盾,如果矛盾了就会有压力,有焦虑,我们就想把它解开。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要改变他的态度,例如,要让一个人购买时尚类型的产品,首先需要改变他过去不接受时尚的态度,如果没有态度的改变,接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你要让我把头发染成一点黄、一点绿,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你得先改变我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有态度才有行为,是否一定是要先改变态度才能改变行为呢?像我这样,我已经有了这个态度,我认为染头发就不行,你有什么办法让我染头发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粗暴地把我抓过去摁住,染过以后我肯定不能把头发都剃了。我染完头发就会说,染头发真好。为什么?已经没法改变了,我只能说它好。现实中也有这种情况,那就是免费试用。通过改变你的行为来改变你的态度。要改变态度,行动上就得参与。有人特别恨开车加塞,你让他加两回,他就觉得加塞也是可以理解的。最恨加塞的人是心里想又不敢的人,或者加了一回被警察逮住的人。经过特别的训练,也能使你的态度改变。有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讲美国伟大的政治家富兰克林,他在国会当议员的时候,有一个人老反对他,凡是富兰克林拥护的他就反对,富兰克林反对的他就拥护。富兰克林很不爽。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是把敌人变成朋友,怎么把他变成朋友呢?行动上使其参与,富兰克林平时常常向他借书,时间一长,其“敌人”心里就有了矛盾了:我开会老反对你,私下却老跟你交往。那总得改一个吧,又不能不借书给富兰克林,就只能开始不反对,慢慢变成了支持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