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要谨慎
择业是人生大事,如何择业,该从事什么,经常困扰人们,下面是一些建议:
1.从你所处的现实与你的实力说起你要乐观,要相信你可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你要相信,相信世界上没有谁能和你匹敌;你需要自尊,要相信人没有完人,你与别人一样高尚,都有权利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
2.你无法立刻找到工作
找工作并不是一件立刻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要求你先了解自我,了解劳动力市场行情,知道怎样制定,怎样准备和检验你的技能,怎样发起高效率、有目的的进攻。
选择职业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基本的原则:
1.社会需要的原则
选择职业的自由,不是让你单纯去追求“人生设计”。你首先是社会人,无法孤立地进行“人生设计”。职业的选择往往和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时代紧密相联。并且,你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有一定的现实条件。选择就业的岗位,应该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2.考虑特长的原则
选择职业应该既要知己之短,又要知己之长。按照你的爱好与特长,选择你感兴趣的职业,这样一来你才能把工作当做愉快的事情去干好。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不顾主观条件,往往给国家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个人也陷入泥潭之中无法自拔。有一个政法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嫌公检法工作艰苦,待遇低,于是选择了公司作为职业目标,可是在公司里被分配去做保安工作。工作的乏味,特别是专业特长无法发挥,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后来只好辞职,去从事符合自己兴趣,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有的青年单纯地把名牌企业、大公司看做是最能施展才华的职业。可是,他们实际上对公司的性质懂得很少,结果进入了选择职业的误区。
3.可行性原则
选择职业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学识水平、身体素质和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切实可行。
(1)职业的地域特点。地域特点就是指你将就业的地域的具体特点。这一地域或许是个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地;或许是中小城市或者农村;或许是经济发达地区;或许是经济落后地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该地区的特殊政策、该地区的社会心理环境,包括民俗、文化、时尚等行为规范以及价值标准;该地区的气候、饮食习惯等都是要考虑的重要方面。若你是一个南方人,或许不习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工作。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学生,在北京上学并不感到困难,可是被分配到空气潮湿的地区去工作,却令他吃了很多苦头,影响了工作。
事实上,强调职业的地域也不是叫你逃避到艰苦的地方,而是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精神准备、物质准备,以便更快地适应该地域的环境。
(2)职业的行业特点。行业特点指的是你选定的职业所在行业的情况。你在职的具体单位,是该行业中的一员,该行业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发展前景怎样,都决定着该行业中每一个成员单位的发展前途。若你的职业岗位所在行业具有蓬勃的发展前景,那么虽然你的工作单位现在不太景气,可是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能够发生巨变。比如,综合技术服务行业是中国新兴起的一种新行业,因为刚刚起步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一些单位的困难很多,甚至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可是因为整个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且拥有广阔的市场,这种现象仅仅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人才造成的。只要引进了人才或者和同行业先进单位进行联合,它就能够振兴,这就是有志的青年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好行业。
(3)单位特点。你的就业单位或许是一个公司、企业、宾馆、科研所等等,或许是运输队或一架民航机、一辆客车等,在这里你会度过你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因此单位的具体情况和你的职业生活有着重要的关系。了解它,对你更快地适应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英雄不论出身
专业是一个人经过系统的学习获得的某项才能或本领。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很细的社会,不同的工作领域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你一旦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便可以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你的特长和优势。可是,现实状况常常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你所学的专业不一定能用得上,你获得的工作不一定就是你所学的专业工作,你需要服从社会对你的分配和选择。在有些情况下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只能去适应你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工作就是痛苦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往往会选择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使自己学成之后能够在社会上找到对应的工作。例如,前几年,社会兴起了经济热潮,许多人都去学财会专业。这几年,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大家又都去学电子专业。这说明一个人的专业知识能否派上用场,要看社会的需要。许多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焦虑。有远见地选择自己的专业,关系到未来的前途问题,但也未必是决定因素。
实际上,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都不是绝对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人才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过于求时,这类人才价值下跌,形成我们所说的冷门专业;当供少于求时,此类人才价值上涨,形成热门专业。
专业与职业不同。人们常常提到专业要对口,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10年、20年前毕业的大学生们,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以前所学的专业一致的大概只有20%。所以,非热门专业的学生不要气馁,因为专业与职业有很大的差别。不要认为自己学的不是热门专业就没有了在热门行业发展的机会,热门行业同样有不同类型的工作,同样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
知识与能力是有差别的。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能力是两码事,与能不能在将来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也是不同的概念。
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还不是成型的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若一个学生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的话,他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美好的。
现在,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第二学位和辅修专业,这样也能把冷门专业的学生变成热门专业的学生。纵使没有第二学位,经过在学校里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也能从事热门专业的工作。而这种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含智商、情商、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人们常说的冷门、热门是从社会需求和收入方面考虑的,而一个人现在的收入和将来的发展是不同的。从个人发展上来看,有些人由于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受的教育、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自己的理想等因素,决定了不适合在热门行业发展。
若一个人真正热爱一份工作,即使它看上去好像是冷门的职业,也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
学冷门专业是有希望的。就像在10年前,想学国际贸易和会计专业的人真是挤破了头,那时这两个专业是最大的热门,可现在却变成了冷门。
其实有的专业就像“潜力股”,今天看起来被人冷落,说不定哪天会被人发现它的价值。而有些专业目前看起来属于“热门股”,也许一转眼就往下跌了,到那时你想出手还来不及呢。所以,即使学冷门专业,也不要灰心,也许你现在选的是“潜力股”,等着上涨吧!现在的冷门或许就是明天的热门。大学生在学校最要紧的是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思想品质等综合能力,改善自身知识结构。
用人单位在招贤纳士时,主要看的是你的性格,在大学期间做了哪些社会性工作,再看看什么工作适合你,并不是你学什么专业就会让你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其实很多人从事的并不是本专业的工作。就业门路是很宽的,即使学习的是冷门专业也不用怕。
不管你学的是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具备一定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冷门和热门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相互转化。正所谓:英雄不论出身,天生我材必有用。
稳、准、狠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参加工作之前,人们往往对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和许多美好的梦想,渴望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踏上工作岗位后,许多人很快就发现,自己对未来考虑得过多,却忽视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都明显地感到:自己对职业工作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应。于是,有的人开始烦躁不安,有的人忧心忡忡,甚至还有一些人完全失去了自信心,精神上十分痛苦。
一般说来,人们对职业工作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所从事职业的意义、重要性缺乏认识,对各种严格的职业要求不适应。
2.对工作时间、劳动强度以及紧张程度不适应。
3.对工作中各种信息引起的诸如感觉、知觉、注意、情绪、情感等心理反应不适应。
4.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不平衡而引起的不适应。
那么,面临这种境况时,应该怎么办呢?
(1)把工作置于首位。许多刚刚参加工作的人觉得不适应———过去自己掌握课余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的生活,被严格的一分不差的坐班制取代。这时,人们难免会感到时间紧张、工作繁重。但是,如果能把工作置于首位,一切以本职工作为中心,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业余生活,经过一段时间,人们是完全可以习惯的。
(2)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刚参加工作时,人们由于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常常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尽快地熟悉工作内容以外,还要能够把握正常的工作程序,使工作变得系统化,应清楚哪些工作要先做,哪些需要后做,然后进行统筹安排。
(3)提高工作技能。有些人不能适应职业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要求不相符。解决办法,就是在本职工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在这里,除了要有坚强的毅力外,还须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在职业工作中出现各种不适应,是必然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人们大可不必太过忧虑。如果能够正视这种现实,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对待之,那么,大多数人一定可以摆脱“困境”,并从职业工作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和享受。
当人们进入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的不仅是某些具体的工作,还有从事这些具体工作的人。对职业工作要进行适应,对工作中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需要进行适应,即人际关系的适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是“死”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比较容易适应,而人是“活”的,有思维能力,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适应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些。
在多数工作单位,各类人员年龄不同、经历各异,文化修养亦有很大差异,体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格特点及人际关系。各种利害、权力结构的作用尤其明显。对于这一点,每个刚参加工作的人,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人际环境的适应,一般主要体现在与领导和同事关系的相处上。
应该怎样与领导相处呢?
1.尊敬
尊敬就是维护领导的权威。具体应该做到:不冲撞领导的喜好和忌讳;领导理亏时,要给他台阶下;领导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要与领导保持一定距离。
2.赞美
适度的赞美是赢得上级的青睐、缩短与上级距离的捷径。恰到好处地赞美被誉为“具有魔术般的力量”、“创造奇迹的良方”。称赞他人是一种内功,称赞应让人感觉到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应付式的恭维、阿谀、拍马屁。
3.谅解
站在以工作为重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领导分忧,替他们着想。
4.帮助
在领导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可在人际环境的适应中,迈出一大步。在工作中与同事也要保持一种正常、融洽的关系。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1.遇事多商量
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需要相互协同完成的事,这时,不要自作主张,而要多和同事商量,以取得他们在实施行动中的配合。
2.谦虚坦诚
身为同事,地位相等,谈话中就切不可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如不同意同事的意见,可阐述理由,正面论述,切不可语带讥讽,好为人师。
3.当面交换意见,消除误解
同事间随时都可能产生矛盾,或意见相左。这时,应当面把自己的意见谈出,来谋求相互的了解和协作,不可背后散布消息,互相攻击。
4.平时尽可能多交谈,联络感情,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当人们投入到职业洪流中,开始一种崭新生活时,工作、事业就成了人们一切活动的中心。如果想在工作、事业上有所造就,那么,人们首先就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事业心,就是指人们想成就某一事业的雄心。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是任何一个想成就事业的人所必不可少的。世界上一切为人类幸福事业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人,无不是在它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向光辉顶点的。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很值得提倡,但必须注意效率,注意工作方法。有很多人表面上工作认真,兢兢业业,但忙忙碌碌一辈子也没干出多少成绩,不仅没得到领导的提拔,反而在领导和同事中留下了“笨”的印象,实在是太可惜。苦干是领导喜欢看到的,但领导更喜欢巧干、高效率的下属。不妨设想一下,领导有同一项任务,交给甲下属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交给乙可能仅要两周时间就可能完成,那么领导在用人时首先考虑的就可能是乙而不是甲。所以说苦干并不等于蛮干,必须善于动脑子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分享你的荣耀
与同事和上司分享你的荣耀,不仅给人一种谦虚的印象,还可借机联络一下彼此感情。
小李有个朋友很有才气,他编辑的杂志很受欢迎,有一年他得到了大奖。一开始他还很快乐,但过了个把月,却失去了笑容。他告诉小李说,社里的同事,包括他的上司,都在有意无意间和他作对。
小李问清楚他的情况,知道他犯了“独享荣耀”的错误,原因是这样的:他得了大奖,老板还另外给了他一个红包,并且当众表扬他的工作成绩。但是他并没有现场感谢上司和属下们的协助,更没有把奖金拿出一部分请客,所以大家虽然表面上不便说什么,但心里却感到不舒服,和他产生了隔阂,所以就和他作对了。
其实就事论事,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那位朋友贡献最大,但是当有“好处”时,别人并不会认为哪一个人才是惟一的功臣,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小李那位朋友“独享荣耀”,当然就引起别人的不舒服了。尤其是他的上司,更因此而产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小李那位朋友自然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由于上司的白眼,同事间关系的冷漠,二个月后小李的那位朋友就因为呆不下去而辞职了。
所以,当你在工作上有特别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记得———别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为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