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伟大无私,父爱亦是如此。在50年代,一个父亲每天的午饭只是两个白菜馅儿的包子,而他的工作是每天把几十斤重的铁锤挥动几千下。那两个包子,只是让他维持体力而已。而他为了让每天在村口等他的儿子吃上包子,自己中午时只吃一个,留一个给儿子(当时很穷,儿子只吃过红薯面的窝窝头)。有一天自己实在饿了,将那两个包子吃了,看见儿子失望的脸,他竟然大哭起来,并为那件事情后悔了20多年。
看看吧,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那么深沉,而他们无私的付出要求的却只是孩子一点点的关爱。
然而,现在报纸杂志和网上有越来越多的关于孩子不孝顺父母的故事,父母为孩子服务了一生,然而换来的却是孩子无情的抛弃,互相推来推去,谁都不愿意照顾父母,这是父母的悲哀,也是孩子的悲哀啊。孩子不明白父母无私的奉献,不明白父母为他们作出的牺牲,不明白父母对他们的服务,只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从来不曾想过要去服务父母,要去爱父母。
曾看到新闻中报道说,一对老夫妻状告他们的儿子。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哭诉道:他们曾经为儿子付出了很多,以前家里穷,为了让儿子可以读书上学,他们甚至卖过血,但是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除了能供儿子上学和解决日常生活上的开销外,根本没有能力给儿子其他的什么,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儿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厌恶这样的生活,开始怨恨自己的父母。当儿子学成,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后,父母也已经老了,想要享受儿子的关爱和孝顺,但得到的却是儿子的冷言冷语,他们曾经对儿子无私的爱和不辞辛苦的为儿子服务,在儿子的眼中却是那样的理所当然,所以,他不愿意为这些他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付出他的爱和赡养父母的开销。这对老夫妻在伤心之余,决定状告他们的儿子。
余心言曾经给全国小朋友提出56个问题:妈妈出生在哪一年的哪一天?妈妈的属相是什么?妈妈出生的地点在哪里?妈妈爱唱什么歌、会跳什么舞?妈妈生你的时候经历过什么痛苦?你小时候有没有夜啼不睡觉的毛病?如果有,妈妈怎么办?你小时候妈妈一天要给你洗多少块尿布?妈妈一天工作几个小时?做家务几小时?睡眠几小时?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妈妈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妈妈最忧愁的事是什么?……被提问的80多名小朋友中99%没有回答出来。
现在的人往往认为父母的爱是无私奉献的,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他们认为享受父母的付出和父母对他们的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却从来不曾想,父母也是需要爱,需要我们的照顾的。
面对父母深深的恩、浓浓的情还有无私的奉献和不辞辛苦为我们服务的身影,孩子们难道忍心用冷漠与自私去回报?难道忍心用挥霍和浪费去彻底压弯他们有些佝偻的脊背?这可能是当代许多学生实实在在的想法,他们被父母的爱紧紧包裹着,那种一味享受父母的爱的惯性,已让孩子淡漠甚至忘却了他们正享受着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父母之恩。
虽然父母要求的爱是微乎其微的,也许只要天天和孩子一起吃顿饭,也许只要孩子的平安,家庭的幸福,也许只要孩子能记得他们的生日,哪怕只道一声“生日快乐”他们也会感到幸福满足,然而现在的孩子却连这些极小的幸福也吝啬给予。
从来我们都是说,子女孝顺是福气,生男生女是福气等等,有谁为含辛茹苦的父母想过,他们的福气又是什么呢?爱父母是我们的福气,我们爱父母,就是父母的福气。多好的答案。
好好爱父母,在享受父母的爱的同时,付出一点点,也许就能幸福所有人。
回头看看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究竟有多少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爱他们,为他们付出呢?何况只是那么微乎其微的一点呢!
想送给大人的心里话。
教会孩子爱父母。
现在的家长有的太过于溺爱孩子,而有的却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助长了孩子的叛逆行为。对于孩子,应有适当的批评和表扬。作为家长应更多的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并对他的行为、品行加以赞许,而不是看重结果。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最好就事论事,不要全面否定,尤其是对其人品、人格的否定。
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让他们觉得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也不要羞于表达自己的爱,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这样才能使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爱的同时也能付出自己对父母的爱。
送给那些被侵犯了隐私的同学。
阻碍成功的心态。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隐私权要求强烈,家长突然间觉得与孩子有距离感,发现孩子偷偷写日记,给自己书桌房间加锁。有些家长大惑不解,担心孩子私下做什么,竟偷偷翻阅孩子的日记和私拆孩子的信件,要求孩子“坦白交代”。家长这种过分保护,事事干涉的行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心灵破解密码。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题记。
守住自己的心灵花园。
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它便蜷成一个大刺球。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可以保护自己,刺猬经不起吹捧告诉乌鸦,当它全身蜷起时,腹部还有一个小眼,如果朝那个小孔吹气,受不了痒,就会打开身体。它嘱咐乌鸦不要把秘密传出去。不久乌鸦被狐狸抓住,狐狸要吃它,为了保全性命把刺猬的秘密说了出去,结果当然是刺猬被狐狸吃了。
刺猬的故事告诫我们只有藏在心中的秘密才算是真正的秘密,如果一旦你把秘密泄露出去,那么就不要怪别人把你的秘密说出去,因为人总有与别人分享秘密的冲动,你要学会理解。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寺院的墙角发现了一把椅子,他知道有人越墙到寺外,于是在那里等候。半夜,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进来,小和尚发现他的“椅子”没有原来那么硬还有点软,当他从椅子上下来时才发现是老者,于是仓皇离去。以后一段时间内他一直诚惶诚恐等老者发落。但老者没有这么做,小和尚也再没有翻墙出去,后来成为寺里的佼佼者。
无独有偶一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在上课时低头在画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竟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要学生以后再画神似些。那位学生再也没有上课画画,每门功课都学得不错,后来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一天晚上,楚王携爱妃举办烛光晚餐,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了,一名武将趁黑调戏了爱妃,被爱妃一把扯下盔上红缨。爱妃建议楚王立即点灯,看看哪个家伙没有红缨就严加惩办。岂料楚王宽容,下令众将全部摘去盔上的红缨方可点灯离开。没过多久,赵国攻打楚国,把整个城都包围了,众将纷纷逃走,只留下一位勇士拼命保护楚王,楚王感激地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好意思的笑笑说:“我就是那个调戏你妻子的人。”
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别人不但给别人机会同时也取得别人的信任,就像故事中的老者、老师和楚王。小和尚犯了错老者却甘心当他的椅子。学生侮辱了老师,老师却反过来鼓励学生。士兵侵犯了楚王的威严,楚王却原谅了他。同时小和尚、学生、士兵最后都受到了启示,改正了错误。大概理解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缺乏理解就可能导致误会的产生。误会往往在不了解,不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体谅对方,反省自己的情况下发生,误会一开始,即一直想到对方有错误,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你呱呱坠地时,父母就对你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时过分关心你保护你,对你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你要了解他们的苦心,主动与父母分享你心中的秘密。这样误会就不会发生,也使父母更加信任你。不要对父母产生对立情绪,要学会理解父母,记住你与父母之间没有代沟,代沟都是被自己硬加上去的,学会真诚的与父母交流。
想送给大人的心里话。
家长应为孩子坚守秘密。
家长要善于和儿女沟通,从孩子的谈话中进入他们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在谈话中,家长的语气要缓,不要没等孩子说两句话就大发雷霆。要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以家长的身份交谈。交谈最好是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
当家长忍不住要偷看孩子日记时,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回忆一下自己年轻时候,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而与父母大吵一架。现在自己成了父母却把这种行为对待自己的孩子。谁都年轻过,都有这样那样的秘密,只不过随年龄增长,对待事情的立场不同罢了。
家长该为孩子们坚守秘密,留住他们对青春的美好憧憬。
送给那些不理解父母赚钱的辛酸的人。
阻碍成功的心态。在父母安全的港湾中驶久了的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认为海浪总是柔和的,海风是和煦可亲的,却不知海浪下的汹涌的暗礁。我们未曾经历过赚钱的辛酸,也就感受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继而引发的,便是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对父母所赚的钱的挥霍如土,对父母百般劝导衡量在钱的多少。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深思。
心灵破解密码。
体会父母的辛酸泪,让它成为你成长花圃中最营养的肥料。
题记。
不理解父母辛苦赚钱的悲哀。
我们仍不能独立地生活,在多数学生中,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我们如何自吹有多么独立,在钱上,我们望尘莫及。
可悲的是,一些人漠视了这些,在依赖父母的同时,在向父母伸手要钱时,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抛弃了父母眼中的期待。
2002年1月某日,沈阳一位19岁的高中生竟为一件耐克球衣走向犯罪的道路。在放学回家路上闲逛中,他看上了耐克专卖店中的一件球衣,一看价格350元,摸摸口袋中的75元,心中万般无奈,却又舍不得。回家后,便向父母要钱。而辛苦赚钱的父母如何答应这挥霍似的要求,遭到父母拒绝后,李某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想到了从父母那里偷钱,伸手要钱惯了的他怎能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辛酸。
偷了钱后,他离家出走了,没多久便和社会上的地皮无赖混在了一起,最后竟为了几千元钱成为杀人凶手。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当李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流下悔恨的眼泪时,已为时已晚,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悔恨。
心灵的忏悔不应用一生的代价来体会,渺小的人生提供不了第二次机会,若因此沉没在茫茫大海中,得到的只是父母的泪。
可是不理解父母赚钱的辛酸的心,还少吗?
上海市某大街上有二男子吵架竟造成交通堵塞,如此大的影响引来了电视台的关注。吵架的是一对父子,儿子小静为买一部两千多元的手机,向父亲要钱,不富裕的父亲怎能接受这个无理要求,儿子恼羞成怒,竟与父亲大吵大闹。事后,当记者问小静为何这样做时,小静竟毫不脸红地说:“谁叫他是我父亲。”
是父亲就该满足儿子的无理要求吗?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否已把理解父母、尊敬父母的品德遗忘在路旁?我不是杞人忧天。这便是新世纪高科技造就的产品吗?“啃老一族”毫无羞愧地啃噬着精心哺育自己长大的父母。这是父母的悲哀,还是时代的衰退?
现实生活中,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也就决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无比爱护。富裕的生活让子女们渐渐习惯,却容易让他们忘记这美好的生活的来源,忘记了父母辛苦赚钱的事实,有的,只是伸手要钱的习惯,是只想拥有不想付出的想法,是依赖父母,不知何时独立的思想。随后引发的便是攀比等不该有的行为。
作家林夕的女儿有一天放学回家,急匆匆地跑到林夕面前,好奇地问到:
“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他们说咱家至少有50万。”
林夕指了指屋里的家具、电器说:“这些可都是钱,哪有只有收入没有付出呢?”
小女孩眨眨眼,仍不死心:“如果把这些算上,该有50万吧。”
林夕点点头。小女孩立即绽开了笑容,拍手称快道:“那么说,我是班里第三有钱的人了。”
“可这些是妈妈的,不是你的。”了解到女儿在攀比,林夕马上纠正到。
“可我是你的女儿,将来……”
女儿不再说下去,但林夕却若有所思。
毫无疑问,富裕的生活直接导致了子女对父母的不理解,对父母赚钱辛酸的漠视。家长们不应对子女过分溺爱,缺乏锻炼的孩子永远都长不大,即使长大的也是只会依赖的弱者,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对社会有什么用处。
非己的感受与经历真的很难引起自己内心深处的触动,因为未曾感受过赚钱的辛苦,未曾受过父母赚钱的辛酸泪,让多少颗心失去光明的护佑。而以钱的多少来衡量无价的爱的强弱,更让许多子女偏离了爱的铁轨,驶向无尽头的遗忘的黑暗。
承担起那一份责任吧,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吧,体味父母的辛酸泪,让它成为你成长花圃中最营养的肥料。
想送给大人的心里话。
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
家长们要学着放手,试着让孩子去打打工,或安排孩子去干干粗活累活,让孩子们去体验生活,体验轻松不在的辛酸生活,理解赚钱的辛苦,流下了辛苦劳作的汗水,挥霍将成为历史,子女又怎会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呢?钱来之不易,子女们将会懂得珍惜,懂得如何生活,懂得应如何面对人生,不是安逸地生活,不是依赖地生活,而是独立地飞翔,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送给那些不与父母交流的孩子。
阻碍成功的心态。“出门、回家时要向父母打招呼,在家要尊重父母”,这些似乎在幼儿园老师就已经教给了我们。可现在,从孩子口中得到一句“爸妈我爱你们”竟成了父母无助的奢求。难道现在的孩子真的只会在向父母要钱时才会喊一声“爸爸”、“妈妈”吗?难道现在的孩子真的将父母的爱看成一种理所应当而不是感恩涕零吗?我想这是一个问题。
心灵破解密码。
水是母爱,那是因为水之纤柔;山是父爱,那是因为山之厚重。
题记。
向父母诉说你的爱。
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男人在妻子的鼓励下打电话去约会了自己的母亲。当他的母亲听到他想见自己时竟惊慌不已,以为他又犯了什么错了。经过儿子耐心的解释后,她才愿意和他见面。第二天,母子见面,母亲穿着她只有在过年时才穿的衣服,并拿出了早已为儿子准备好的棉鞋和鞋垫。吃中饭的时候,母亲点了他小时候最爱吃的饭菜。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母亲对他的爱,母亲时时刻刻都记挂着他,他的一点一滴她都铭记在心,小到他小时候爱吃的菜。可是想想自己,母亲爱吃的菜,母亲的生日……这些他都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