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陈垣在纪念鉴真圆寂1200年时,对此事提出了质疑(当时未公开发表)。他认为:鉴真大师到日本后,晚年曾失明则或有之,谓鉴真大师未到日本前已失明,则殊不可信。(陈垣《鉴真和尚失明事质疑》,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因为,鉴真失明一事,《宋高僧传·鉴真传》等书均未记载,仅据日本人真人元升所撰写的《唐大和尚东征传》上的一句话作为孤证,论据尚不充足。并且,《唐大和尚东征传》对鉴真在日本10年的传法与生活的记载中,均未提到他因双目失明而感到不便的事情。另外,鉴真从韶州来到江宁时,他的弟子灵祐是不可能当着“双目失明”的老师说出“盲龟开目”这等有损于鉴真形象的不敬之语的。所以,鉴真失明一事是令人怀疑的。
在日本方面,成书于八九世纪之际的史书《续日本纪》对鉴真的事迹记载也有可疑之处,该书卷二十四天平宝字七年(763年)五月戊申条说,在天宝七载渡海失败后,由于随行的日本僧人荣睿亡故,鉴真因此而“悲泣失明”。陈垣的后人陈智超对鉴真失明一事也表示怀疑。他认为《续日本纪》所记载的鉴真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鼻辨药“一无错失”,或许可信,但仅凭记忆力来校正数百万言的经论而一字不差,倒可使人有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的双目失明了(陈智超《跋〈鉴真和尚失明事质疑〉及致廖世功(叙畴)函》,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日本学者田中块堂和安藤更生认为,《唐大和尚东征传》所说的“眼光暗昧”是指鉴真患有老年性白内障。安藤更生解释说,“胡人言能治目,请加疗治”,是鉴真请了阿拉伯医生施行针拨法治疗,由于手术后的感染,病情恶化,即所谓“眼遂失明”,但还能分辨出字迹。田中块堂认为,鉴真到日本时尚未完全失明。
这些根据为数不多的现有史籍,对鉴真的眼睛所提出的种种质疑和解释,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谜:鉴真大师的眼睛在第5次渡海后失明了吗?如果失明,是为何而失明的,是“途中双目发炎,视力减退”疗治不当而失明呢?
(汪向荣《鉴真》)还是“因长年跋涉,身染重病,以致双目失明?(吾闻《鉴真》)或是“因中暑毒,致使双目失明”?(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什么时候失明的?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要解开这个谜,还必须继续发掘中日双方的有关史料。据陈智超介绍,日本正仓院中现在保存着一张《鉴真书状》,据说是鉴真的借书条。借书条上的书法为唐人风格,值得注意的是,书法字迹端正整齐,并有涂改重写的地方,而且位置竟完全与原字相合,这是一个盲人所能做得到的吗?如果这张借书条确系鉴真的真迹,那么这倒可作为鉴真眼睛未双目失明的物证。
华佗首创开腹手术
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华佗,字元化,出生在东汉末年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憙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10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至华佗时家族已衰微,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从其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在华佗成长的过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产药材的家乡也给他以不少的影响。谯县出产多种药材,如“毫芍”、“毫菊”,早已闻名天下。
再加水陆交通较为发达,所以谯县自古就是一个药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谯县的通衢大街上,中药材货栈比比皆是。幼年的华佗在攻读经史的同时,也留心医药,当地父老传说他曾在泥台店一带读书养性,学医识药。
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大多以出仕做官为荣。而华佗则不然,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终身以医为业,矢志不移。他青少年时期,正值东汉桓帝、灵帝之际,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纲不正,政出私门,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对百姓敲骨吸髓,疯狂榨取,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华佗目睹官场之腐败和苍生之苦难,决心弃绝仕途,以医济世。当时朝廷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华佗的品行、学识很为赏识,太尉黄琬要辟举他为官,华佗谢绝了,沛相也荐举华佗为孝廉,对此他也婉言谢绝了。这充分表明了华佗志向的坚定和品德的高尚。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所有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华佗一生精通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等,最擅长外科,并对针、药不能治的病使用了手术治疗。后世人常常把他看做是中医外科的鼻祖。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他发明并运用了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其过程大致与现代外科手术的过程相同,而且不必做脊椎穿刺,只需口服麻醉药,便可施行手术。手术前,他让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后再进行剖腹手术,割掉病变部位,再进行缝合,最后敷以“神膏”并进行伤口包扎,“一月之间皆平复”。《三国志》上是这样记载的:“若病结积在内,针药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因此,许多人便认为这就是华佗开中国剖腹手术先河的证据。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我国古代中医药的认识问题及有关华佗的史料较少,加之华佗医术又已失传等原因,学术界对华佗究竟是不是世界上首创开腹术的医学家存在很多争议,并形成对立的两派。
持不同说法的人认为,史书上有关华佗进行剖腹手术的记载不足为信。手术必须麻醉,而麻沸散可能属于子虚乌有一类,因为《三国志》不是医书。而张仲景与华佗是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著名医学家,其在著作中未提及关于麻沸散的事。现代学者陈寅恪在《寒柳堂集》中说:“断肠破腹,数日即差(痊愈),揆从学术进化之史迹,当时恐难臻此。”他认为“华佗剖腹手术只是当时民间比附印度的一个神话,说印度古代有一叫耆域的神医,精研解剖学,能治疗人体脏腑中的许多疾患,会剖开肚子“扭转肝脏”,这个神医的故事在民间逐渐演化到华佗身上。所以认定,古印度的耆域是开腹术的首创者。苏联时期彼得罗夫主编的《医学史》中记载,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的医学案例中,就已经应用罗陀罗花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药达百年之久。可见,早在华佗之前,古代印度已有前例。
李清照改嫁
李清照(1084年—1151年),宋代济南(今山东济南)人,自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南宋时期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家庭里,父母都具文采。李清照资质聪慧,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其词作风格清远俊逸,一首《夏日》很有气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8岁时嫁给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夫妻志趣相投、诗词唱和,同研金石,校勘古籍,生活平静而美好。后来,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明诚又在湖州任上病故。晚年的李清照孤苦无依,屡遭打击,在颠沛流离中郁郁而逝。
后人在研究欣赏她的诗文时又关注了她的另一个问题,“李清照晚年是否改嫁”,此谜源于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录有李清照的《上内翰綦公(崇礼)启》一文,是李清照写给綦崇礼的一封信。记录了李清照重病期间被张汝舟巧言骗婚。婚后发现张汝舟市侩面目,实难同他安度晚年,便想趁早离异。不久李清照冒着坐牢的危险向官府告发了张的罪行。是年秋天,李清照与张离异。按照宋朝刑法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需徒刑两年。在其前夫赵明诚的远亲、建炎年间曾与高宗共患难的綦崇礼的义救下,李清照免受牢狱之苦,李清照此“启”就是向綦崇礼表示“感戴鸿恩”的信。撰于绍兴十九年的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李清照“再嫁某氏,讼以离之,晚节流荡无归。”
绍兴二十一年前后,洪适为赵明诚《金石录》作跋中也提到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又改嫁他人。支持改嫁说的学者认为,在记载李清照改嫁的著作中,“就时间而论,胡仔、王灼、晁公武、洪适都是李清照同时代人;就地域而论,胡仔成书于湖州,洪适成书于越州,并不是相去万里,不至于讹传如此。胡仔、王灼成书时李清照尚健在,难道这些学者在李清照生前就敢明目张胆地造她的谣言。
后来,不断有人对李清照改嫁一说提出异议。明代学者徐勃也认为李清照改嫁之说不可信。理由:一是在当时官宦出身的妇女是不允许改嫁的。
改嫁即“失节”,李清照不会违背礼教的;二是李清照年已届老,似无改嫁的可能;三是李清照与赵明诚肝胆相照,生死不渝,加之李清照对金石卷轴的爱护,不会走改嫁之路;四是赵明诚的表外甥谢伋,在《四六谈麝》中没有提到李清照改嫁之事,仍称她为“赵令人李”,可以看出李清照并未改嫁;五是她在赵明诚死后又致力于颁行金石录,在68岁时还上表朝廷。李清照晚年曾自称嫠妇,意即寡妇。这些都是李清照未改嫁的证据。
到了清朝,便有更多学者都为李清照改嫁“辩诬”。卢见曾根据李清照生平事迹推断不可能改嫁,他说:“观其(李清照)洊经丧乱,犹复爱惜一二不全卷轴,如获头目,如见故人,其惓惓德夫(赵明诚字)若是,安有一旦忍相背负之理。”(《雅丽堂本金石录》)继卢见曾之后,俞正燮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改嫁不可信,首先他采用史家编年的方法排比岁月,接着指责宋代著作的记载不可靠。俞正燮考证的李清照经历,没有改嫁张汝舟的可能。他指责《谢启》虽记载了李清照改嫁的整个过程,可是《谢启》又为什么称此事为“无根之谤”呢?再者,男女婚嫁世间常事,朝廷不需过问,《谢启》中怎么会有“持官书文字来辄信”之类词语?
近代,也有不少人否定李清照晚年改嫁。况周颐考证了李清照、张汝舟在赵明诚死后的行踪,证明了两人踪迹判然,不可能有婚配之事。
近年又有一说颇有新意,即认为过去的争论皆因人们错误地理解了“启”中“官文书”一词,把它作“告身”、“委任状”解。其实张汝舟持委任状与李清照何干?“官文书”是官家所出文书的总称,此处是指判决书。李清照因“颁金通敌”之诗被官问罪,其出路之一就是沦为官婢强卖于人。张汝舟手持的就是官府判的官文书,才对李清照有威慑力,可以强以同归。改嫁之事应是女方为主,一个孀妇因错判而为人所占,能说是改嫁吗?因此,就李清照再婚的性质而言,“改嫁”与“不改嫁”二说都不能成立。此说颇为新颖,不失为一家之言。
其实李清照曾否再嫁之争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再嫁”的问题,如果用封建传统观念去看待李清照再嫁的问题,那“再嫁即失节”,明代文人拼命为李清照“辩诬”,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李清照是男的,那再婚之争就会烟消云散。对女子“再嫁”的认识,不同的价值观会有不同的看法,对这个谜底的争论似乎超出了李清照是否再嫁这一争论的本身,倘若摘掉“为才女争贞节”的有色眼镜,也许李清照再嫁之事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争论。
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1470年—1523年),本名唐寅,字伯虎,又改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江南第一才子等,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名气很大,他的诗、书、画堪称三绝,特别是他的画,取法名家,用笔雅秀,构图奇妙,别有新意。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大家”,也是吴中文学四杰之一。他出生在明成化六年苏州府吴县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几岁就能写文章,还善古文。16岁考中秀才。年轻的他出名后,整日与人谈诗论画,还特别嗜好喝酒,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的父亲为此很担心,怕他把精力都耗费在这些方面,而不能成家立业。后来,父亲怀着无尽的担忧离开了人世。父亲的去世使他的生活失去了依靠,他的好友祝允明就劝他刻苦练习八股,专心于科举,这样既可以出名,生活又能有保障。唐伯虎听从了他的劝告,开始谢绝宾客,闭门苦读,每日研习经书,认真练习八股文章。
果然,刻苦攻读终见成效,在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应天大考时唐伯虎乡试得了第一,众人皆知,人们从此都称他为“唐解元”,此时他29岁。接着,他满怀信心进京参加会试。谁料,一场舞弊案把唐伯虎牵连进去,不仅没能像预期的那样求得功名,反而被逮捕入狱。虽然很快就获得了自由,但却被革除了功名,失去了再进考场的资格。从此,仕途无望。
唐伯虎受到这次严重打击,觉得丢尽了颜面。把他分发到浙江做小吏,这样的处置使他大为不满,认为“士可杀,不可辱”。拒绝做小吏。而他的妻子徐氏又是一个性喜奢华崇拜金钱的女人,看他没有了做官的希望,竟然席卷了他的大部分家财与别人私奔了。
这一时期,一连串的遭遇让他阅尽了世间冷暖,尝遍了人情险恶。他对官场心灰意冷,只想一心一意做学问。这时,南昌宁王朱宸濠闻知他才华出众,用重金想逼他做幕僚。可是江南一带人都知道宁王有造反之心,唐伯虎担心连累自己,遂佯装狂使酒,想办法拒绝了宁王。回到吴县,将年幼的弟弟托付给文征明。从此,毅然开始了游历生活。
离家后,千里云游的他涉足庐山、天台、武夷、衡山,放舟洞庭、彭蠡、东海。后来,返回老家吴县,在城北建了几间房子,取名“桃花庵”,其实,不过几间茅屋而已。这时,他与一位苏州的名妓沈九娘成婚,并生有一女,名桃笙。一家人的生活很平静温和,沈九娘尽心尽力安慰落魄的唐怕虎。不料,吴县连遭水灾,原先靠卖画贴补家用维持生计的一家人只能靠借债度日了。没过几年,沈九娘不堪劳苦,撒手人寰。从此,唐伯虎没有再娶。几年后,他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商人。唐伯虎晚年孤寂穷愁,以卖字画维生,常常三餐无继。一度皈依佛门,认为世间一切皆空,“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便自号六如居士。54岁,唐寅走完了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然而,像他这样一生不得志的落魄文人,怎么会有“江南第一才子”的美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