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神话的来历之争
你知道有关盘古的故事吗?盘古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现存的历史资料中,最早记载有关盘古的神话是三国时期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书中叙述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在很遥远的过去,那时没有天和地,天和地还像一个鸡蛋那样互相融合在一起。天包在外面就像是鸡蛋的蛋清;地被包在里面就像是鸡蛋的蛋黄。而这时的盘古就在天地之中生存,时间长达1.8万年。终于有一天,他决心要把天和地分开。他把混在一起的阳清部分变成了天,把阴浊部分变成了地。他站在天地之间,头顶天,脚踏地,身体一天就长高9次,每天增加的身高是一丈。这样,天也就随之每天升高一丈,地也随着加厚一丈。经历了1.8万年的时间,天已经极高,地也极厚了。而这时盘古的身体也极长,只是耗尽了精力,生命就要离开他了。于是,他把自己的身体化作天地间的万物:他呼吸产生的气流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四肢和五体变为大地上的四极和五岳;他的血液变为大地上的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河川道路;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辰;他的肌肉变为田土;他的皮毛变成了草木;他的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石块;他的精髓也变成了珠玉;天上的雨水就是他的汗流;就连黎民百姓和各种动物也都是由他身上的各种寄生虫变化来的。
这是一个十分地道的造物主的神话。盘古神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造物主。
在这个中国的造物主神话后面也有一个待解之谜。这个谜就是史学界一直在争论的。有关盘古神话的来历的问题。
由于这个神话的文字记载最早只出现在公元3世纪,所以,有一些学者认为:盘古神话不是汉族的上古神话,而是在相当的文明时期以后形成的。国外一些学者甚至认为:盘古神话的形成时间不会早于3世纪。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人文发展过程就显得很反常。全世界所有的具有神话时代历史的民族都有造物主的神话。虽然各民族的神话中的造物主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巨大,但是,毕竟都还是有。难道我们的上古祖先真的会没有考虑过世界的本源问题?
很多学者是否定上述观点的。他们都认为:有着丰富材料的中国神话传说中是有造物神的。可是,这些学者在盘古神话的具体来历上观点也不一致。有人认为:盘古神话不是中原本来有的,而是由南向北依次传播的。
是汉族后来根据少数民族的上古神话加工形成的。也有人坚决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汉族史典中虽然没有记录上古时期有关盘古的神话,但这不能说明汉族在上古时期没有造物主神话。因为南方的少数民族原来也居住在中原,是由于部族战争逐渐迁移到南方的。造物主的神话被他们带走并保存下来。后来,它又被三国时期的徐整吸收。他综合汉族古神话里的神形,加上经典中的哲理和自己的推想重新塑造,形成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艺术形象。
也有一些学者进行各种考证后,以比较充分的论据证明:盘古神话和少数民族的造物神传说毫无相似之处。所以,排除了盘古神话来自少数民族的可能性。
也有人指出:盘古神话本身形成较晚,可它是对上古神话的继承和加工后的结果。汉族上古神话中的造物神就是史典中记载的“烛龙”。烛龙就是后来的盘古的原型。
这些迥异的观点多年来一直相持不下。所以,盘古神话的来历也就成了待解之谜。
三皇五帝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带到如今。”记得这是小学课本里的名句,然而,多少年之后,当别人问起三皇五帝究竟是谁时,却很茫然。
先说三皇吧。三皇总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三皇的分名最早见于《史记·始皇本纪》中的李斯奏议,李斯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而《春秋纬·命历序》则以为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用人皇夺泰皇之位。到了宋代,罗苹注《路史》引孔衍《春秋后语》力图调解这个矛盾,认为泰皇即人皇。
这个矛盾暂时解决了,而五帝配三皇的矛盾更为突出,仅汉代学者之间就至少有四种不同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三皇为伏羲、女锅和神农;另一种意见认为是伏羲、神农和燧人;第三种意见认为是伏羲、神农和祝融;最后一种意见则认为是伏羲、神农和共工。
在这四种意见中,伏羲、神农为各家所共有。将女娲列入三皇,是因为这位女英雄不仅“补苍天”、“立四极”,而且“抟黄土作人,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创造了人类;燧人钻木取火,使人们能吃到味美的熟食,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列为三皇,理所当然;祝融即重黎,《山海经》说他“绝地通天”,分人神之界,自然可为三皇之一;至于共工,在与颛顼的战斗中,“怒而触不周之山,无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列为三皇,不亦宜乎?
三皇无定说,自古如此。那么五帝的情况又怎样呢?
五帝说盖形成于周秦之际,起源于五方帝、五色帝之祠,甲骨文中的“方帝”、“帝方”指的就是五方帝之祀。但五帝的组合,自古以来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五帝即太皞、炎帝、黄帝、少皞和颛顼;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和尧、舜。东汉的郑玄还提出“五帝为六人”之说。
哪种说法最有根据呢?看来必须逐一审查他们的历史和功绩。
根据《国语·晋语》,黄帝、炎帝同出生于少典,而少典为国名或父名则众说不一。但习惯上所谓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炎、黄列为五帝看来不成问题。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龙鱼河图》说“天遣玄女下援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在早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中,黄帝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是有功绩的。功绩还不止于此,《史记正义》说:“黄帝以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
至于炎帝,也为少典之子,与黄帝兄弟相继,但《帝王世纪》认为炎黄之间凡隔8帝,500余年,显然认为非信史。班固说炎帝“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氏”。对古老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颛顼号高阳氏,司马迁说他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北正(一作火正)之官,掌管民事,更大的贡献是扩大了民族活动的范围,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蟠木。
帝喾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其伯祖父颛顼在位时被立为族子。
《帝王纪》说他“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史记·五帝本纪》说他“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而且生有一个伟大的儿子帝尧。
帝尧,名放勋,号陶唐。司马迁说他“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受民时”。对于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来说,制定历法,授民以时,在古代,比什么都重要。
说到帝舜,人们不禁想到他对盲父和后母的“笃谨”孝道,这对中国的伦理道德起到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他继尧位,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以身殉职,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五帝之中,最复杂的是太皞和少昊。大皞亦作太皓,风姓,以龙为官,一说即伏羲氏。少昊又作少皞,名挚,号金天氏,以鸟为官,传说他们均为东夷族。一般认为少昊为太皞之后,近人根据《世本》“少昊,黄帝之子,名契”,认为少昊即契,而契亦传为帝喾之子;因此认为太尔皞即帝喾,二人均为殷人祖先。
根据上面的“审查”,他们都有资格列入五帝,然而,由于名额的限制,又不能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使得史学家不知何从了!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所谓帝,只不过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
“尧舜禅让”
据古代记载,尧是“三皇五帝”中的第四个帝,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简称唐尧。舜姓姚,名重华。史书上说,尧是自动把权位让给舜的,夸赞说这是“举贤”,是权力交接的典范,即“尧舜禅让”。其实,这本是远古时代的传说,并无文字记载,后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文字。因此它的真实性,历来被许多人怀疑。
先说“举贤”的故事。
尧很善于治理天下,任命羲和掌管天地,派羲仲等掌管东、南、西、北四方。他还制订了历法,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共366天,使农牧、渔猎都按季节进行。尧在位70年,在他86岁那年,自觉年老力衰,想找个继承人。不久,人们就推荐了贤能有德的舜。据说,舜是个眼珠里有两个瞳仁的奇人。舜从小死了母亲,跟双目失明的父亲过日子。后来,他有了继母。继母有个儿子叫象。象好吃懒做,凶悍顽劣,极能搬弄是非。象和母亲密谋,想方设法要害死舜,好独得家产。但舜却以德报怨,一直善待他们,并不介意。尧知道后很满意,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以便对他进行了解和考验。舜靠自己的美德,在历山,让争夺土地的农民懂得了谦让;在雷泽,使争夺房屋的渔民化仇为友,和睦得如同一家人;在河滨,他还使陶工制的陶器更精致。这种种的政绩,使他英名远扬,每到一处,总有许多人紧随其后,逐渐形成了村落、乡镇、城市。尧给了舜很多东西,作为赏赐。
舜双目失明的父亲和象非常嫉妒,便想出更狠毒的手段害舜。一次,父亲让舜到粮仓顶上干活,然后他在下面撤掉梯子,放了一把火想烧死舜。幸亏娥皇、女英早已识破了这个阴谋,让舜上粮仓时带上两顶斗笠。当下面火起之时,舜两手各举一顶斗笠,如同翅膀,从房上飘落下来,安然无恙。又一次,父亲让舜去淘井,想趁机往井里填土,活埋舜。没想到,舜竟在井壁上凿了一个洞,从斜道爬出来了,死里逃生。事后,舜并没有怪罪他们。
尧听说舜这样心胸宽广,对他更加放心,于是,就把治国大权交给了他,自己则带一班人马到各地巡视去了。舜就这样干了二十年,事事办得井井有条,深得人心。这时,尧已经一百多岁了,视察天下归来,就把全部权力都交给了舜,自己在家养老。又过了八年,尧去世了,舜把天下治理得更好,这就是“尧舜禅让”的故事。
还有一个“插曲”:舜到晚年也像尧一样到处视察,不幸在苍梧地区病逝。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非常想念他,常常扶着门前的竹子落泪,点点滴滴的泪珠滴在竹子上,凝成了斑斑点点的花纹,也就是“湘妃竹”,也称“斑竹”。
有人却认为这个传说是虚构的,根本不是“禅让”,而是“篡夺”,而且有理有据。
据《史记》记载,舜取得行政管理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立即扶植亲信,排除异己。历史上称为“举十六相”、“去四凶”。所谓“举十六相”,就是将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舜同时启用了。所谓“去四凶”,就是把尧正在宠信的混沌、穷奇、饕餮等,同时除掉了。这样,就架空了尧。然后,舜又把尧软禁起来,不准他同儿子、亲友见面,再逼他让位。最后,把尧的儿子放逐到了丹水,尧让位之后总算可以安享天年了,因为他毕竟是舜的岳父。
从舜的死,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历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听到死讯以后,娥皇、女英跟到湖南,抱竹大哭,双双投水自尽。
想想看,几千年前的苍梧之地,人烟极稀,既非政治经济中心,又非边关防敌,舜干吗去南巡?他当时已百岁高龄,到苍梧数千里之遥能走得动么?这么大年龄出远门,为何没有家人照应?既然不带家眷,为什么后来两个妃子又为他投水而死?据此,台湾的柏杨先生得出结论:要么,是武装押解,不得不往;要么,是追兵在后,盲目逃生。二者必居其一,是耶?非也?
另外,也有人认为,不是“禅让”,而是“拥戴”。
孟子、荀子等人就认为,天子职位最高,权势最大,不可能把天下给人。
那么,他们是怎样得到天下的呢?《孟子·万章篇》记载:尧死之后,舜避尧之子丹牛于南河之南,天下的各路诸侯都来朝见舜,打官司的也来找舜,歌谣也是歌颂舜。于是舜就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登了帝位。也就是说,不管尧禅让不禅让,诸侯和民众一“拥戴”,天下就是舜的了。到了禹的时候,也照此办理。这种“拥戴”,与几千年后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毫无两样。
此外,还有一说,颇为有趣,叫“畏劳”,意思是说,尧舜禅让,没有那么严肃和神圣,只不过人们不想担当这份辛苦的职务罢了。《庄子》说,尧想把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又要给州支父子,州支父子也找借口不受。他们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就帝位?韩非说,尧在位的时候,屋顶的茅草不整齐,房子的椽梁不雕饰,吃的粗粮,咽的野菜,冬天裹着兽皮,夏天披葛布。即使一个守城门的人,也比他收入高。谁愿意自己辛劳一生,还把这份辛劳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遭这份罪呢?
看来,围绕“禅让”之说,千奇百怪的传说甚多。
如果尧舜禅让确有其事,至少证明他们的高尚举动足以令后世帝王们汗颜了。
黄帝是人还是神
据说,“五帝”是指东方太皋、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和中央黄帝。其中,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他为什么称为“黄帝”?他究竟是人还是神?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有人认为,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个雷电之神,后来崛起而为中央天帝。相传他长有四张脸,能同时顾及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事情,总逃不过他的眼睛。后来,他战胜了东、西、南、北四个大帝,建立了自己的神国。传说,他在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中,以熊、罴、狼、豹、虎等为前驱,以雕、鹰、鸢等为旗帜,场面宏大;在与蚩尤的“涿鹿之战”更是“血流漂杵”。以后,黄帝和炎帝合并在一起,直到今天,人们常用“炎黄子孙”来称呼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