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见过一个人对一个正在卖馒头的人冷哼了一声,他夸奖道:“你的馒头硬是比特级大师白师傅的馒头好吃一百倍。”谁知卖馒头的却一点也不领情。
还有一位刚从湖北大学毕业的学生,学中文的,她到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我训练他们的课程是赞美实践课。讲完课之后,我选了一个学员现场指导,一开始我去看他给别人沟通,只见她一走进别人卖建材的店面,低着头,看着地板砖,说:“好气派的地板砖呀!”其实很普通的地板砖,然后看她直夸老板:“好有风度,有知识的经理呀!”我随着他的视线看去,原来老板一看就是个大老粗。胡子拉碴,腆着个肚皮。我只感觉自己浑身在起鸡皮疙瘩。
许多队员出去半天,累得满头大汗,发出的赞美都不起救,一人被泼了一盆冷水回来,心理上受了重大的打击。他们认为赞美只能起副作用、再也不敢赞美任何一个人了。我问他们:
“你是觉得市场不行,还是自己能力不足?”
“自己能力不足,想买的都说服不了。”
“这就是你们今天的收获,发现自己的弱点才知道要学的东西而该是什么。在大学四年中你们意识到这点没有?”
“以前感觉和同学挺能侃的,辩论会还得过奖呢。”
“你们四年大学期间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弱点,而这一天的赞美课就让顾客点醒了你们,你们认为这一天出去值得吗?”
“值得!”他们回答。
“你们今天都表现得很突出,能坚持一天下来,能用汗水来证明自我,我相信你们如此坚持下去,终有一天都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真实才能接近事实。事实才能与客户相关。相关顾客的情绪才有可能被你调动。
许多赞美都令人莫名其妙。
如果一个赞美令对方感到莫名其妙,他会觉得你这人怪怪的,有毛病或别有用心。
万物的飞跃都是需要条件的,当条件不够时,没达到量的积累时。我们纵然想促成飞跃。那都是不可能的。赞美也一样。都需要一些铺垫。我们不能无缘无故跳出一个。否则,只会令人莫名其妙。
我有一个劳师特别讨厌我们班的一个学生,整天骂她不卫生,不洗脸,也不写作业,还经常迟到。所以,这个学生变得很自卑,一骂他他就跟傻子似的。
有一天,老师在台上说:“大家看着曹芹的衣服今天洗得挺干净的。”同学们却以为又在说反话,都哄堂大笑。只见曹芹头低着,两只手互握着一动也不敢动,眼睛也不打转。好像停止了呼吸一样,脸红到脖子上。
我大胆地说:“曹芹,老师夸你的衣服干净,不县骂你的。”她突然站起来,“别胡说了,你天天骂我,我天天穿的也是这件衣服。同学们都笑我,都不和我在一起,我要回家,我不上学了。”她指着老师发泄了她积压在她心中很久很久的话,泪水在她其实挺白嫩的脸上像小溪一样流淌。这时,老师非常尴尬地站在讲台上。那个讲台她站了十年,没有敢跟她顶过嘴,人人都知道的,今天她的一次赞美却招惹出如此大祸。他非常恼火自己今天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去赞美她一句。其实,那天是他发了奖金,心情好。而曹芹那天发现老师对她太不公平,太伤她自尊,让她彻底失去了同学的友爱,失去了老师的关心。当然,那句莫名其妙的话就成了导火索。
去年,我回老家,听别人说她现在挺漂亮,找了一个挺不错的老公,还有一个儿子,但愿她早已忘记这段令她伤心的童年往事。
赞美提醒8:不要让赞美和训斥同时进行
有些人觉得很会处世,不愿说难听的话,有时又不得不把难听的意思表达出来,听以就只有在赞美中来带出来了。
比如说:“小陈,你是公司里最有销售实力的员工,如果你成绩下降,我们就打算撤你的职。你的实力比一般人高,这也正是我关心你成绩记录的原因。”其实,这种既赞又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首先,它不会奏效。
我的经理就这样训斥过我,而其他的人我也调查过,任何指责、批评和训斥,对被训斥的人来说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尽管心理学家们把这种方法提升为一种维护一个人“自我形象和自尊”的方法,但实际上并没有根据表明它能真正起到那种作用。
用这种方法训斥人,可能出发点是好的,可能说起话来也不那么生硬,但后果是赞美作用一点儿也不起效,训斥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其次,让赞美和训斥合并在一起进行,人们常常会把你赞美的话看成训斥他的开场白,看成是一种敷衍,一种假相,听不听都行,尤其现代的年轻人,做过业务员的,对心理多少都有点了解,都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通常在沟通中用到:“是的,你是对的,但是……”的说话模型,其实,这种模型是一种否定性模型,在沟通中。它带给别人的只可能是否定、指责和伤害,虽然前面有肯定。但由于后面的否定完全冲淡了前面的肯定。结果只会加速双方的隔膜。
赞美提醒9:不要出现赞美的语言中断
如果赞美完一句对方特别喜欢听的便不再继续说话,突然中断了说话,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眼瞪小跟,岂不是很尴尬。
那么,怎么预防这些尴尬呢?在我们赞美对方完了以后,不要忘记继续说些别的话。如果一个男士赞美一位女性:“小姐,你今天看起来很有气质。”然后叼着一颗烟,眼睛直直地望着她,也不说话了,这会让这位小姐恶心死,他那种邪意的眼神和态度让她感觉极度不可信任,甚至很可能会给他一巴掌。
善于发现赞扬资源。有些人在打算赞扬的时候却苦于找不到可被赞扬的事件,事实上,“美在发现”,一个人可被赞扬的地方很多,缺点再多的人也有可被赞扬的地方,只不过是被我们粗心地忽略掉了。
生活是由许许多多不起眼的小事件构成的,别人的优点就潜藏在这些小事件当中,这就需要你的慧眼发现,肤发服饰、思想品味甚至与一个人相关的事物都会成为我们直接和间接赞扬的对象。有经验的人总是善于从小事上赞扬他人,而不是竭力去搜寻了不起的大事。奥地利心理学家贝维尔博士曾说过:“如果你想赞美一个人,而又找不到他有什么值得称赞之处,那么你可以赞美他的亲人,或者和他有关的一些事物。”
冷场就会出现尴尬,赞美也一样。所以。我们在赞美完对方后。一定还得主动引伸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继续交流。
赞美提醒10:位低者不要过度赞美位高者
如果一个领导赞美员工,“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员工当然高兴。如果反过来员工赞美领导,“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领导则会非常不高兴。不是因为话不好听,而是因为地位的不同。所以地位低者不要过度赞美地位高者。在以后的赞美中,千万要小心才是。
哥尔多芬说过:“过分的赞美会变成阿谀。”历史上有一位臭名昭著的马屁精冯希乐,他是热衷于夸张拍马的人,有一次,他去拜访长林县令,赞叹道:“仁义所感,猛兽出境。昨日人县界,见虎狼相尾而去。”刚夸过不久,就有村民来告:“昨夜大虫连食三人!”长林县令很不高兴地责问冯希乐究竟是怎么回事,冯希尔面红耳赤地回答道:“是必便道掠食。”冯希尔夸张得脱离了实际情况,无视野兽吃人的本性,信口雌黄,说野兽已被县太爷的仁义教化所感动,所以离县而去,结果是抡起巴掌,自己打自己的脸,这就是所说的妄言取辱。
要想沟通奏效,首先就得将你自身的身份定位,什么身份说什么话,凡不合身份的话都功效不会太大。甚至白说,甚至反取其辱。
赞美提醒11:不要只赞美他显然做得出色的地方
而要赞美他想要做得更好的地方
人都活在为明天的准备之中,他所做的都是为了实现明天的愿望。当我们赞美以他想做的事情为出发点,比赞美他显然很出色的地方强多了,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肯定过他优秀的过去。相对来说,对他目前没有得到的结果,我们的赞美对他来说则更是一种鼓励,一种支持。
我和一位同事小林一起拜访一位雅宝路做外贸服装的老总。他以前是开服装店的,做得非常好。小林挺会赞美他:“老板果然不出我所料,以前你的服装店肯定红红火火。”他好像没什么感觉。我又加了一句:“以前那小小的服装店对做上千万元贸易的老总还不是毛毛雨吗?你看人家现在的外贸可是在本市做得老外进来得最多的地方,刚才我们去过那几家不出名的小店,发现根本没人进去!”我瞟了一下小林,小林赶快点点头,“是的是的。”
“我这地方的新潮服装,可不是在任何一家小店里都能随便看到的,我们所设计的服装全是最受欢迎的款式。”他开始来了信心,声音也加大了。
“要不是今天提前见到你,你的生意做到美国去了,那我们可再也不会有机会见到你了。”他笑了笑,似乎真的沉静在对明天的愿望中。我一咳,他清醒过来,将我和小林的书一人买了三本。
但愿他能尽快实现他的计划与愿望。
人都活在为明天的准备之中,他所做的都是为了实现明天的愿望。不要只赞美他显然做得出色的地方,而要赞美他想要做得更好的地方。为什么?因为他的心在未来。你只有赞他的未来,才能把话说到他的心坎上。
赞美提醒12:不要自大,过度谦虚
赞美中切忌自大。
如果一个人真的目中无人,真的自高自大,他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厌弃的心理,大大妨碍你的人际交往拓展。
欣赏他人从欣赏自己开始。一个不能够欣赏自己的人,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欣赏他人,对别人所有的挑剔,实际上都是在挑剔自己,在心理学上,这叫投射原理。
“自大”不等于“自信”,自信是相信自己能把握自己,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的主观意识符合客观规律,坚持自己的赞美原则。而自大往往是自吹自擂,高傲狂妄,对他人不屑一顾,甚至是自欺欺人。
这样的心态,即使是赞美一个人也只不过是一种假相。如果是别人赞美他,他很高兴,他喜欢别人给他扣高帽子,所以这样的人不会拥有真诚。没有真诚为基础的任何赞美、关心与爱,都是苍白的,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目中无人,就是你的头,昂在天上,与常人的头位迥异。那么,你就成了“怪人”,别人看你。就像看稀奇一样,不仅好笑。而且好玩。
赞美中切忌过度谦虚。
在《涉外保姆》电视剧的第九集,非常有厨艺的巧云在莫尔家作家政。有一天,莫尔太太请了她最好的中国朋友雪莉吃晚饭,她们对巧云烧得菜赞不绝口,一会儿巧云又给餐桌,上了一道菜,莫尔太太对巧云说:“你烧的莱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菜。”
巧云道:“烧得不好,凑合着吃吧!”
莫尔太太的儿子弗兰克听到后问巧云:“你为什么让我们吃烧得不好的吃的菜?”
巧云哑口无言。
莫尔太太马上回应:“简(巧云的外国名于),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谦虚。你明明烧的是很好吃的菜,却说让我们凑合着吃!原来我以为真是这样,后来我才发现中国人都是这样过度谦虚的。如果你在美国,是不会获得任何工作机会的,你应该去美国最大的饭店去取最高的薪水,告诉他你烧的菜是最好吃的,你的厨艺是任何人没有的,要自信。”
这虽然是短短的一个镜头,却给我留下了很大的感悟。过度的谦度就是埋没自己,遮掩自己,而我们需要的是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所以。我们该赞美自己时就要大声赞美,当我们拥有很多的赞美时,才会有真正的鲜花和掌声会属于我们。
赞美提醒13:不要假充内行
我记得从家乡出来打工的小黄,刚到北京就加入了推销的行业。有一次,有一个车场我碰见了他,于是他让我看看他的推销还存在什么缺点。我与他一同去见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开的是奥迪。她一看见这位顾客就眉开眼笑地说:“哎呀!叔叔,我最喜爱车,有一辆车是我梦寐以求的,不知这辈子有没有可能实现。”
这位先生听了还挺高兴,我想这小黄技术还不低,没想到,好戏还在后头。
“有可能,你要是买辆奥迪,也就四五万!”
“我不喜欢奥迪,哎!先生我看你挺有钱,怎么不换辆桑塔纳,那车才棒呢!”小黄还竖起大拇指。
“不换,没那么多钱”;那人开始在嘲笑小黄,他故意说。因为在小黄心中,桑塔纳就是最好的车了。
“你这辆车卖个十万、八万的,不就再添点就够了吗?”他以为他好聪明,还笑得像一朵花似的,“我有病啊我,他生气的说。”
“哎……”小黄不知所措。
“对不起,我要走了。”先生打开油门,开着奥迪离开了车场。
小黄还在跺着脚:“怎么回事呀,怎么回事,你真有病吧?”“人家的奥迪30万你让别人卖了去买桑塔纳,我看你才有病呢!”我提醒了他一句,他这才明白了。
“哎,我以后再也不假充内行了。”如果你不懂车,夸别人的车漂亮,别人觉得你挺真心的,可这么一画蛇添足,搞了一个笑话,赔了夫人又折兵。
愚蠢的人总是去找一些他们不懂的东西打乱讲,而聪明的人总是将别人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以便能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赞美提醒14:不要泛滥施赞
谄谀与捧杀,都是带糖衣的毒品。这种“赞美”,或言不由衷,或夸大到登峰造极、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或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夸赞对方并不具有优点、长处,甚至心怀叵测地夸赞对方的缺点、错误,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林彪在文化革命期间对毛泽东的赞颂,就是这种口蜜腹剑的赞美的典型。上述种种“赞美”,都不是正常社交往来的手段,而是勾心斗角时用以讨好、利用或迷惑、麻痹对方的阴谋伎俩。对至爱亲朋的赞美,当然出于善意的鼓动,但往往不自觉地带有偏爱或捧场的倾向。你可以态度更热情,语气更热烈。
但对人对事的评价决不能脱离客观事实的基础,措词也应当有一定的分寸。身为领导干部或专家学者,如果要在大庭广众之中公开赞扬某个人或某个单位,更要经过长期考察、全面了解与深思熟虑,力求客观、公正,不夸大、不缩小、不走样。因为你的赞扬常常被当成权威性的评价,不仅关系到被赞扬者,而且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导向。
请看服装销售中令人讨厌的“赞美”:
赞美,即为称赞,是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优点的喜爱之意。赞美不仅能使人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更能让人感到愉悦和鼓舞,从而会对赞美者产生亲切感,相互间的交际氛围也会大大改善。因此,喜欢听赞美就似乎成为了人的一种天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服装销售中常常需要赞美,但有一些“赞美”令人讨厌——一个胖胖的大嫂试穿了一件将身子包锝紧紧的橘红短款衬衫,导购员却不迭地“赞美”:好看、好看!一个骨感十足的瘦女孩试穿了一件黑色竖条的连衣裙,导购员却不迭地“赞美”:好看、好看!一个进60岁的阿姨试穿了一件白色的韩版娃娃衫,导购员也不迭地“赞美”:好看、好看!……也许在这些导购员的语言训练中,好看!好看!是不需要判断而随口而出的。类似充满功利的言不由衷的“赞美”实在令人讨厌。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赞美一切和责备一切的人都是蠢货。”我们该赞美的时候是要大胆表达,但并不是在任何地方见到任何人都一定要去强行赞美,那样,别人肯定会骂你神经病。
如假定某个人从下班到上班,一直都在赞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