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扫黄打非·净网行动正在紧密进行中,阅文集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提交资料。
请作者们写作时务必警醒:不要出现违规违法内容,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后果严重,请勿自误。(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夜。深沉。
宛平县城在这深夜中,显得不寻常起来。夏日的燥热弥漫在其中,每条街道都显得格外的静,各门面店铺都悄无声息的吹了灯,这夜色颇不寻常,那虫儿狗儿也安静下来,月亮躲在浓浓的云层中,不忍看着这神州即将到来的突变……
“踏踏踏踏”一阵儿欢快急促地马蹄声传来,紧跟着又传来车轴吱纽吱纽的声响,彻底绞碎了这沉寂的夜,有隔街的人家被吵醒了,翻个身咕嘟几句或朝外低骂几声,又接着睡了。马车上坐着一位五十余岁的老汉,穿着件灰白色的破旧褂子,一块块补丁,胜得过百衲衣了。只见他敞着怀,露着一副松垮垮的肚皮,肋条都能数出好几根,眼带焦急之色,满脸的汗珠子,顺着皱痕淌到了脖子里。他一手拿着马鞭,不停地挥打着,另一手扯着半片褂子角,时而擦擦额头上脸上的汗,时而当扇子挥舞着。想不通他为什么急匆匆的赶路,马车带起的夜风都不能使他安静并凉快下来。
马车穿过几条街,驶进了一条胡同里。胡同不宽,刚好经过一辆马车,外加并排行走的马夫。马车走到了胡同的尽头,原来是个死胡同,尽头就是他家的院门。老汉利索的跳下马车,把马鞭握在手里,快步走到门口,轻轻拍响了门环,压低嗓子喊道:“老婆子,快点开门!”
“来的!来啦!”老汉话音刚落,里面就传来了回应,紧跟着就亮起了灯光。
浅黄的灯光摇曳着,从里屋开门走出来一位的老太,一手提着油灯,一手挡着风,快步走到大门处,单手几下卸了门闩,拉开了右扇门,那老汉也推开了左扇门。
老太退到了墙角处,右手依旧挡着灯,问道:“当家的,今天活怎样?还顺快吧?”
“唉!别提啦,回头屋里说!”老汉摇了摇头,赶着马车进了院里,几下把买的一些米粮等物搬了下来,又把马除了笼头,卸了套,牵进了马圈,拴好马缰绳,顺手收拾了一筛子干草,放在了马槽中,转身出来往屋里搬粮食。
老太一直在一旁端着灯照着,并不言语,看他搬粮食,赶紧伸手搭了一把,二人小心翼翼的把粮食弄进耳屋中。
老汉只把粮食放在一旁,并没有往瓮里倒,然后就回到了堂屋。老太把油灯放在桌子上,拿了一条破毛巾,搁在搪瓷盆中,舀了一瓢清水,拧了拧毛巾,递给了老汉。走到灶台前,揭开锅盖,从里面端出一海碗米汤,两个菜团子,半碟咸菜,放在了颇有些破旧的方桌上,然后走到炕头边上,拿了把蒲扇坐在桌子旁扇了起来。
“老婆子,天下不太平啦!”老汉端起海碗,跐溜喝了一大口米汤,夹了些自家腌的咸菜,一边嚼一边说道。
“鬼子来了?”老太闻言一愣,又继续扇起了扇子,不以为意的问道。
“唉,你见天待在屋里,不晓得外面的变化,这回儿可不是鬼子占领东北那些事情啦,今儿去了一趟北平城,好些米店布庄子各行各业都关门停业啦,说是鬼子准备攻打北平城了,也不晓得宛平县会不会受到波及!”老汉端着碗,跐溜跐溜几大口下去,一海碗米汤就喝完,菜团子半个没吃,然后接过老太手中的扇子,一边扇一边说道。
“啊?怎么会这样?”老太一脸的不解,带着些颤音问道,“那这些粮食哪来的?咱儿子可在北平当兵呀,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些该杀的鬼子也该有人收拾他们,我到希望儿子所在的部队能狠狠的打这些侵略者。”老汉狠狠扇了几下,带着气说道。
“这是些什么话?那万一打起来,咱儿子不是危险了吗?”老太对老汉的话有些不认同,抱怨说道。
“这就是你们妇道人家的见识,鸟窝都毁了哪里还有好的鸟蛋?是个血性汉子就该为国出力!”老汉挥舞着扇子道。
“这……”老太被老汉的话说了个愣,端着空碗,菜团子和咸菜去了堂屋,又低声换了话题,“找这么说,马上就要戒严啦,你这些粮食哪里弄来的?“
“这不,今儿去北平城送货,刚巧儿天桥福春班的张班主要把家伙事弄县城来,正找马车呢,说好拿粮食来当车费,另外可以转卖一些给咱们,反正顺路就应了。“
“福春班都不唱戏了?“
“听张班主说,闹不好马上就要开战了,鬼子的军队正在向北平增兵,咱们的联军也在积极的筹备物资防备,他认为在县城里面好避一避风头,等时局稳定了在开班,他们可是存够了不少粮食。“
“这么说,仗打起来的可能很大啦?“
“或许吧!你快收拾收拾,我觉得还是把粮食等用品藏到地窖里去吧,再放些被子衣裳啥的,万一打起来,吃穿住都是问题!“
“那也不用这么急吧?咱这只是个小县城,就算打起来,谁会在乎这个巴掌大的地方!“
“不行,这一路上我心里就不踏实,尽早做打算的好!我看那张班主也和徒弟们把物资藏到了地窖里!“
“好!就这么办!“
……
老两口点着油灯,走到了耳屋里,合力推开了一个空的木柜,底下有一块方木板,赫然是地窖的入口,打开木板后,俩人一点点把东西收到了里面,之后又把木柜复位,里面丢了些破口袋什么的,有的装着些烂糠,有的装这些糙米……俩人收拾完后,回到了里屋,吹了油灯,摇着蒲扇准备休息。